趙文宇
(安徽大學歷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從《漢書》看王莽的歷史思想①
趙文宇
(安徽大學歷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漢書》是我們所能看到的關于王莽的第一手資料,本文主要依據(jù)《漢書·王莽傳》中的王莽的所作所為,結合時代背景總結出王莽具有根深蒂固的復古思想、“十四代一循環(huán)”的思想、大一統(tǒng)關照下的夷夏之辨以及天人感應的歷史思想。種種跡象表明,王莽不僅僅把這些思想當作其謀權篡位的工具,更是他真心實意的信奉它們并將其作為執(zhí)政的信條,而這些歷史觀不僅為王莽所獨有,這也是其生活的西漢末期的時代背景,同時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以及深遠的歷史影響。
王莽;《漢書》;夷夏之辨;天人感應
歷史上王莽是特別引人矚目的人物,一直以來史家把目光聚焦于對王莽這個人以及王莽改制的評價,而有關王莽歷史思想方面研究的文章目前筆者尚未查詢到。任何人處事的動機及選擇的途徑都受到他所持有的歷史思想的指引,同樣王莽建立新朝及其后來改革所采取的種種措施背后也深深地隱藏著其歷史淵源。錢穆在《劉向歆父子年譜》中也說劉歆助王莽代漢,自然有一套思想作底,非如后來魏晉篡位之比。本文著眼于王莽的歷史思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在近代中國進化史觀深入人心之前,古代知識分子普遍懷有中國“古代黃金社會”的觀念,認為上古三代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最美好的時期,這和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不無關系。三代中夏朝是服從命定的遵命文化,商朝是崇尚鬼神的尊神文化,而崇尚禮樂的周朝文化最受包括孔子在內的人們欣賞和推崇作為儒家經(jīng)典的六經(jīng)包括孔子在內尤其是《尚書》把周朝描繪成一個禮樂庠序、國富民強的理想社會。
王莽所生活的漢末距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已將近一百年了,儒學作為統(tǒng)治思想地位日漸穩(wěn)固,《六經(jīng)》在人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說服力,當時的大臣們在陳述自己的觀點時都要拉出《六經(jīng)》中的詞句作為他們最有說服力的論據(jù),“《詩》不云乎”、“《書》不云乎”、“詩曰”等等屢見不鮮。王莽熟讀儒家經(jīng)典,“受《禮經(jīng)》,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1](P2969)他對《六經(jīng)》中所描述的理想社會充滿了向往之情,真誠地認為只要依據(jù)《周禮》如法炮制,三代盛世的光輝就會再一次普照大地。于是王莽上臺后就開始主要以周朝制度為依據(jù),推行自己的復古改革,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五等爵制。王莽對于“夏后涂上之會,執(zhí)玉帛者萬國,諸侯執(zhí)玉,附庸執(zhí)帛”的景象充滿了崇敬向往之情,在他看來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廢諸侯設郡縣,獨吞天下的利益,不能夠“結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沒盡天子的孝道。漢高祖雖然重新采取封侯制,但后來逐漸衰微。所以他決定在現(xiàn)在這個天下大定的局勢下,重新制作禮樂,考察周爵和殷爵,最后決定實施有明文介紹的周朝五等爵制。他說:“孔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臣請諸將帥當受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盵1](P3003)
二是王田制。在王莽看來,漢朝雖然賦稅較低,但是土地兼并很嚴重。雖然名義上是三十稅一,實際上是什稅五,“強者規(guī)田以千數(shù),弱者曾無立錐之居”,人們被逼無奈,出現(xiàn)了窮而為奸的局面。土地兼并已經(jīng)成為影響民生的重要問題。他認為三代“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1](P3019),而秦朝無道,廢井田,實行郡縣制,這就是土地兼并、盜賊起的原因。王莽決定回復三代的井田制,并認為能夠解決問題。并且采用嚴厲的措施來保障“王田”制的實行,反對者會遭到“投諸四裔、以御魑魅”的懲罰。在“王田”制的實施并沒有如王莽所愿解決了土地兼并的問題,卻更加劇了社會混亂,最終走向崩潰的邊緣。中郎區(qū)博等人勸諫王莽放棄這一政策他都拒絕并處以罷官等處分,哪怕在面臨政權危機之時。直到王莽認為“天下潰敗,事窮計破”時才除掉“井田”。
三是貨幣改革和五均六 制。王莽因為周錢有子母相權,即兩種貨幣同時流通,于是制造了“大錢五十”和五銖錢并用?!懊栽陻_,不能無為,每有所興造,必欲依古得經(jīng)文?!盵2](P515)他說《周禮》有賒、貸,《樂語》有五均,傳記各有斡。可見五均六 制度也是脫胎于上古政治,他還依據(jù)《周禮》收稅。王莽的貨幣改革五花八門,超出了人們的承受能力范圍。為了減少新貨幣發(fā)行的阻力,用大錢換小錢,不適合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引發(fā)通貨膨脹。而且在改革過程中,貪官污吏橫行,王莽使用強制措施控制也不能生效,失敗就成為必然。
四是官名、地名等改革。王莽認為周朝“受命”時有兩都,他也應該一樣,把洛陽定為新室的東都,常安為西都?!拔舳芎笫苊?故有東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蓋亦如之。其以洛陽為新室東都,常安為新室西都。”[1](P3030)王莽還以“《周官》、《王制》之文”為依據(jù) ,設立了卒正、連率、大尹、屬令、屬長、州牧、部監(jiān)等官職和甸服、賓服、侯服等地名,王莽復古已經(jīng)到了教條的程度。
對于王莽是否真心復古學術界意見不一,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王莽其實是托古改制,利用上古政治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為推行自己的政策減少阻力,實際目的是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筆者不同意這個觀點,認為王莽真心復古,具體理由如下:其一,王莽的確想要解決社會問題,只是他認為社會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于對古制特別是周制的破壞引起的,只要重新建立起上古制度,這些社會問題便會解決。這里拿王莽改制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王田”制來說,“王田”制的確是為了解決當時不利于民生的土地兼并問題,當他認為出現(xiàn)土地兼并的原因就是秦朝廢除三代“井田制”,“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民力以極欲,壞圣制,廢井田,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guī)田以千數(shù),弱者曾無立錐之居”[1](P3019),即解決土地兼并的方法便是恢復井田制,而不是打著井田制的幌子采用其他制度來解決這一問題;其二,王莽復古改制并非僅在出現(xiàn)社會問題的一些方面復古,而是全面復古,既包括看起來和當時存在的社會問題相關的“王田私屬”、井田制和經(jīng)濟改革,也包括五等爵制、官名地名等的復古;其三,王莽改制后,根本不適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出現(xiàn)了社會混亂,“盜賊”頻起,官員勸諫的結果便是免官。當新政權面臨危機時,王莽還是沉迷于復古,不調整政策,可見并非托古改制,而是真心復古。在社會危機因新政策加劇了的時候他仍舊不做出調整,可見在其心目中解決社會問題在復古面前占了下風,直到王莽認為“天下潰敗、事窮計破”時才除掉井田奴婢山澤六之禁。
孔孟有濃厚的“法先王”思想,三代先王在某種意義上成了三代之禮的化身,孟子賦予先王之道以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正經(jīng)界行井田;2.行仁政;3.節(jié)儉、勤民事;4.行孝悌之道;5.一方面講夷夏之別,另一方面只要行先王之道,夷地地王者也可以得志于中國。”[3](P282)王莽繼承了孔孟的“法先王”思想,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從歷史上找到根據(jù),將所有的新政措施都從古代典籍中找到憑借。王田私屬政策、五均六管之法、貨幣改革措施,一直到官制、爵位和封賞制度幾乎全部出于周朝制度。王莽改制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井田制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周朝的制度,王莽生活的西漢末已經(jīng)是封建社會,貧富差距已經(jīng)十分明顯,大豪強地主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拼命保護自己的利益,先不說這些政策是優(yōu)是劣,他們根本無法在社會中徹底推行,王莽過于迷信政權的強制力,而忽視了政治依賴經(jīng)濟基礎這一事實。王船山主張因時立本,把歷史借鑒和通變的眼光結合起來,王莽缺的就是通變的眼光。盲目效法三代,以三代的模式變革現(xiàn)實,其效果只能適得其反,欲治反亂。
中國古代變易史觀主要包括循環(huán)史觀、退化史觀和進化史觀三個部分,循環(huán)史觀最為普遍,戰(zhàn)國時期有孟子“堯舜至湯五百余歲,湯至文王五百余歲,文王至孔子五百余歲”的五百年一循環(huán),“公羊三世說”中認為歷史是沿著“據(jù)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三個階段循環(huán)往復的,太史公司馬遷在《歷書》中稱“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huán),窮則反本”。直到明清時期像龔自珍、魏源這些有識之士也脫不了公羊三世說的底子。循環(huán)論在中國古代史頗為流行,直到鴉片戰(zhàn)爭后才被從西方引進的進化史觀所代替。王莽也不能免俗也是循環(huán)論者,他說:“然自孔子作春秋以為后王法,至于哀之十四而一代畢,協(xié)之于今,亦哀之十四也。赤世計盡,終不可強濟?!盵1](P3017)王莽這里提出十四代一循環(huán)旨在說明漢政權到了終結之日,即使王莽一再挽救也不能改變其滅亡的結局,最終來論證王莽代漢的合理性。
五行說也是循環(huán)論,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國語·鄭語》),這是較原始的五行說。戰(zhàn)國時代,鄒衍為解釋各朝受天命的依據(jù),提出了“五德終始”說。他認為人類社會歷史的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著水火金木土五德的支配,歷史上王朝的更替就是由于“五德轉移”的結果。王莽受“五德終始”說的影響,他說“受命之日,丁卯也。丁,火,漢室之德也。卯,劉姓所以為字也。明漢劉火德盡,而傳于新室也”[1](P3021),漢朝的火德盡了,新朝應當取而代之。他為了表示對漢朝的忠心,聲稱自己明知道漢朝的氣數(shù)已盡,但為了延續(xù)漢朝的氣運什么辦法都用了,“夫‘劉’之字‘卯、金、刀’也”,便行錯刀、契刀,也不能奏效,可見漢朝氣數(shù)已盡是無可挽回的事實。于是王莽代漢就成了承天命、順民意迫不得已的事情,延續(xù)漢朝氣運的刀錢也被“小錢直一”和“大錢五十”代替?!拔宓陆K始”說是鄒衍在頭腦中編造的歷史假象,因為為王朝更替、建立正統(tǒng)提供了論據(jù)而受到統(tǒng)治者的重視,成為在中國古代史上很有影響的一個學說。
漢代董仲舒發(fā)展了“五德終始”說,提出了“三統(tǒng)”、“三正”的學說,認為歷史是按照黑統(tǒng)、白統(tǒng)、赤統(tǒng)三統(tǒng)交替循環(huán)發(fā)展的。夏為黑統(tǒng),商為白統(tǒng),周為赤統(tǒng)。每一朝代開始,都應三統(tǒng)的變化而“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志”。王莽在建立新朝時就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為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服色配德上黃,犧牲應正用白,使節(jié)之旄幡皆純黃”[1](P3007)。以上正體現(xiàn)了董仲舒的思想?!案恼贰敝皇歉淖兎饨ńy(tǒng)治的形式,至于“大綱人倫、道理、教化”等封建統(tǒng)治實質則“盡如故”,一切照舊,所以其更進一步提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也”。
王莽有一種大一統(tǒng)的觀念,即把少數(shù)民族也置于自己的統(tǒng)治之下,而在具體處理民族關系上則把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區(qū)分開來,使他們比漢族低一等,這說明他具有“夷夏之辨”的觀念。
春秋尤其是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天子地位下落,諸侯勢力上升,天下進入長期動亂狀況。此時,人們對統(tǒng)一與安定的要求有了新的內容,于是有公羊家的大一統(tǒng)思想出現(xiàn)。儒家有治理社會的強烈責任感,有天下歸一的政治遠見,也有使天下安寧的治本方略。他們的主張雖然在動亂之時顯得迂腐而闊于事情,但使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起來并獲長治久安,還有賴于他們的根本之計。孟子明確指出了天下將歸于一的光明前途,在對梁襄王問“天下惡乎定”時,孟子回答:“定于一。”[4](P13)因為華夏諸族居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先進的物質與精神文明條件,所以,以他們?yōu)楹诵膶崿F(xiàn)多民族的統(tǒng)一成為歷史的選擇。事實上,他們也具有以華夏文明統(tǒng)一天下的使命感。大一統(tǒng)深入到了后人的思想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王莽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后設立五威將軍,乘文車、駕六馬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巡視天下,他說:“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盵5](P2822)五威將軍所到之地就干預當?shù)氐恼?把他們納入到新朝的勢力范圍之內。他剛剛上臺時就開始致力于中國的大一統(tǒng),“北化匈奴、東至海外,南懷黃支,為西方未有加”,所以派遣中郎將平憲等人拿著金幣去誘惑外羌。起初王莽還采用和平的方法去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當他的民族不平等的政策激怒了匈奴時才引發(fā)戰(zhàn)爭,并一發(fā)不可收拾,伴隨著新朝的始末。內部改革需要一個和平安定的外部環(huán)境,王莽同時對付內憂外患著實不是個明智之舉,嚴尤向王莽勸諫列舉了征服匈奴的“四難”,論據(jù)很有說服力,王莽仍不想罷手,“復引古者名將樂毅、白起不用之意及邊事凡三篇”。大一統(tǒng)也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人們身處四分五裂之中仍然致力于恢復統(tǒng)一,構筑了今天的中國的民族歷史認同,推動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這也正是中國歷盡數(shù)千年滄桑而生機蓬勃,中華文明傳承有緒、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許殿才指出,“夷夏之辨”源遠流長,我國先民中就有明確的民族意識、天下一家的博大胸懷?!对娊?jīng)》中“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商頌·玄鳥》),“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商頌·殷武》),“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大雅·文王有聲》)等等頌辭,反映的正是這種“四海會同”的要求。[6](P75)少數(shù)民族的政權沒有被放在和漢族政權相等的地位上,相反統(tǒng)治區(qū)域的人們和統(tǒng)治區(qū)外的少數(shù)民族的服從是體現(xiàn)先王政績的兩個同樣重要的內容。“夷夏之辨”的觀念一直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心中,歷朝歷代都把少數(shù)民族的臣服視為國力強盛的重要標志。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便是奇恥大辱,引起最激烈的反抗,抗金英雄岳飛流芳千古,秦檜議和遺臭萬年。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這一思想貫穿始終,給各族人民帶來過許多無謂的戰(zhàn)爭和深重的災難,也曾經(jīng)煥發(fā)出巨大的能量。晚晴國粹派為實現(xiàn)自由民主的思想,利用“夷夏之辨”來鼓舞人們推翻清朝政府,因為“夷夏之辨”思想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國的土壤中,比“自由”、“民主”讓人親切的多。
王莽受“夷夏之辨”思想的影響,“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百王不易這道也。漢氏諸侯或稱王,至于四夷亦如之,違于古典,繆于一統(tǒng)”[1](P3015)。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的境外政權采取了一系列不平等政策。但是,這一思想對他的影響卻是負面的為多。他強迫羌族“獻”出青海湖一帶的土地設立西???以便與已有的北???、南海郡、東海郡合起來湊全“四?!?。為了建立一個西???王莽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他招致了最初輿論的指責。王莽把匈奴改為“恭奴”、“降奴”,將“單于”改為“善于”,改“高句麗”為“下句麗”。他新制定50條法令,就是增加罪犯的人數(shù)來移民充實邊疆。他隨便制定民族歧視的政策,引起少數(shù)民族不滿后,又輕率地使用武力,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造成了邊疆人民深重的災難,也使自己腹背受敵。
西漢董仲舒系統(tǒng)地闡述了天命史觀,并編造出一套“君權神授”理論和天人感應之說。董仲舒認為萬物統(tǒng)一于五行,五行統(tǒng)一于陰陽,陰陽統(tǒng)一于天?!疤?群物之祖也?!奔刺靹?chuàng)造萬物、創(chuàng)造人。天當然也給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了“國王”和“君主”,讓他們代天行事,成為天給人類社會設立的具有最高權力的人。由是他提出了“受命說”,認為“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天,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7](P412)。君主是上天賦予的,是上天派他來管理民間的,君主的意志代表上天的意志,是被神化了的,受到上天的保護。在自然科學落后的古代,人們無法解釋的問題都會歸因于上天,天在人們心中就是神秘偉大的存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為有利于鞏固漢朝統(tǒng)治,就被推上“獨尊”的地位。
前輝光謝囂報告武功長孟通浚井下面有白石,上面寫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就從這時開始了。由于王莽的鼓勵態(tài)度,又有一群好事之徒比如廣饒侯劉京,車騎將軍千人扈云、太保屬臧鴻奏符命,“京言齊郡新井,云言巴郡石牛,鴻言扶風雍石”[1](P3006),王莽都積極的前去領受。王莽稱帝后向天下頒布了符命四十二篇,概括的說“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協(xié)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后能立巍巍之功,傳于子孫,永享無窮之祚。”[1](P3020)王莽在稱帝與鞏固其地位其間只是鼓勵人們制造符命,當時就出現(xiàn)了人們想要封侯爭著獻符命的局面,王莽也對此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下令不論是不是五威將頒布的都要下獄。符命雖然不是王莽稱帝中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它對王莽稱帝起到了順理成章的銜接作用,也是關鍵的一步。古代開國皇帝利用讖緯稱帝的事例比比皆是,自己不好意思或者認為有自己說出稱帝的意圖不能夠服眾,把它轉化成上天的指令,服眾的力量大大增加。
上面所講的是符命是董仲舒后西漢的時代風氣,王莽則是利用了這一風氣為其稱帝增加說服力。王莽是否真的相信符命和天人感應,學術界意見不一,筆者看來,種種跡象表明王莽在一定程度上相信上天的神諭并真心尋求與上天的交流。比如天風三年,長平官西岸崩塌,群臣紛紛以“土填水”相符會,認為這是“匈奴滅亡之祥也”。王莽由是進一步加派與匈奴作戰(zhàn)的兵力,擴大戰(zhàn)爭。假如對讖緯迷信完全不相信,在奪得王權后王莽又豈會輕易做出影響王朝興亡的舉措?由此也可以看出王莽對天道思想深信不疑。再比他在新朝滅亡的前夕臨到事態(tài)緊急,還喜歡玩這些小把戲,企圖以此來戰(zhàn)勝別人。派遣使者去拆毀渭陵和延陵墓門的屏綱,說道:“不要讓人民再想起漢朝了。”又用墨汁涂黑它們的圍墻。稱將軍為“歲宿”,申水為“助將軍”,還有右庚“刻木校尉”、前丙“耀金都尉”,又說:“拿著大斧,砍伐枯木;流出大水,淹沒殘火。”像這一類把戲,多得無法記載。甚至在逃命時還抱著符命、威斗,可見王莽真的相信。
董仲舒的學說也不全是反動的,他一方面聲稱君主受命、代天行事;另一方面他指出君主應當對上天負責,上天享有監(jiān)督君主的權利,假如君主違背了天意,天會降下“符瑞”或災異來顯示褒獎或警告,“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8](P1901)。這也是限制君主胡作非為的一種方式,把天命和人事結合起來,自然災害要用人事來化解。但是過于迷信就會導致一些問題,王莽及其所在時代的人們過于迷信“天人感應”,使得自然現(xiàn)象成為社會興衰治亂的一大標準,自然就會產(chǎn)生許多消極后果。
受階級的局限,班固自然不會站在絕對客觀的角度來寫王莽,但《漢書》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第一手資料。本文主要依據(jù)《漢書·王莽傳》中的王莽的所作所為,結合時代背景總結出王莽具有根深蒂固的復古思想、“十四代一循環(huán)”的思想、夷夏之辨以及天人感應的歷史思想。但這些歷史觀不僅為王莽所獨有,這也是其生活的西漢末的時代背景,同時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以及深遠的歷史影響??梢哉f,王莽史觀受時代影響,也是西漢末期那個時代歷史觀的突出代表。
[1]班固.漢書·王莽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班固.漢書·食貨志[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吳懷祺,林曉平.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先秦卷[M].合肥:黃山書社,2005.
[4]孟子.孟子·孟子見梁惠王[M].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9.
[5]班固.漢書·匈奴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許殿才.“夷夏之辨”與大一統(tǒng)思想[J].河北學刊,2005,(3).
[7]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M].北京:中華書局,1992.
[8]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鱗M].北京:中華書局,1975.
Wang Mang’s Historical Thought fromHan
ZHAO Wen-yu
(Department of Histor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Hanis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we can see on Wang Mang.According to Wang Mang’s doings inHan Wang Mang passing onand times background,this paper summarized vintage thought,“Ten four generations of a cycle of”thought,Chinese Y ixia conception,Interaction of heaven and man.All the signs indicate that these ideas not only as Wang Mang seeking the right to usurp the throne of their tools,but he believe in goodfaith and as the ruling creed.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 history is not only unique to Wang Mang,but als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t the end of its lif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also has deep historical roots and far-reaching historical impact.
Wang Mang;Han;Chinese Y ixia conception;Interaction of heaven and man
K092
A
1007-9882(2012)01-0120-04
2011-11-02
趙文宇(1989-),女,山東臨沂人,安徽大學歷史系2010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責任編輯:田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