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維坤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已經進行十多年,效果明顯,為高等院校的建設和快速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近幾年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和矛盾,導致改革舉步維艱,陷入困境。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的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后勤資產產權制度設置問題,由于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導致產權關系不清晰,權責不明確,產權制度不科學,使高校后勤既不能完全走向市場,又不能完全體現(xiàn)公益性。因此,合理設置高校后勤資產產權制度是實現(xiàn)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關鍵。
(一)產權制度。產權制度是指以產權為依托,對財產關系進行合理有效的組合、調節(jié)、管理的制度。產權制度設置的合理性最終會影響到資源配置的最優(yōu)效果。產權明晰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最佳途徑。產權制度設置的內涵就是實現(xiàn)產權制度改革,而產權制度改革就是將高校后勤實體由事業(yè)性質徹底轉變?yōu)槠髽I(yè)性質,真正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
(二)產權現(xiàn)狀??v觀現(xiàn)階段高校后勤資產產權關系,表面上看,后勤資產產權是清晰的,都屬于國有資產,問題在于,后勤資產究竟由誰具體負責,后勤資產的最終風險究竟由誰承擔?,F(xiàn)在這個問題很糾結,似乎人人都有責權,實際上人人又都沒有責權。如果產權不明晰,校企就不可能真正分開。在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如不觸及產權關系,高校還是后勤資產的絕對所有者,即使進行所謂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經營自主權也難以落實。
(三)產權制度設置。從改革開始至今,高校后勤資產的管理者依然是高校,名義上起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作用,實際上很不利于高校后勤實體合法的正常經營活動,使高校后勤實體無法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fā)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實際上,只有合理設置并規(guī)范產權制度,明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權歸屬,真正改變高校“小而全”、“高校辦社會”的格局,才能實現(xiàn)后勤社會化的改革目標。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要求后勤實體真正成為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yè)法人實體。這也是產權制度設置的目標。只有如此,高校的后勤實體才能被社會所接納,才能真正融入社會參與市場競爭。同時,高校后勤實體一旦擁有法人財產權,便可依據自身經營狀況,合理吸收社會各方面資金、資產,以多元化的投資方法發(fā)展后勤產業(yè),壯大后勤實力,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在此情況下,最大的受益者實際上仍然是高校。
(四)產權制度設置的作用。經驗表明,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起步階段,理順了高校后勤行政管理與經營服務的關系,促進了高校后勤的實體化、企業(yè)化發(fā)展,實現(xiàn)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但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高校后勤起步階段的改革還是比較表層的,沒有涉及高校后勤產權制度這一根本性問題。必須看到,高校后勤要真正實現(xiàn)社會化,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徹底突破產權制度這一改革的“瓶頸”,建立起符合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高校后勤產權制度。經驗表明,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中,如不從根本上改革產權制度,高校仍然作為后勤資產的絕對占有者,其結果,高校仍需向后勤實體源源不斷地投入大量資金,仍然需要一支龐大的后勤服務隊伍,仍會持續(xù)過去那種高校辦社會的局面。顯然,這就沒有達到后勤社會化的改革目標。因此,必須盡快明晰后勤實體的產權關系,建立科學的現(xiàn)代企業(yè)產權制度,實現(xiàn)高校后勤資產的規(guī)范分離,達到產權結構合理化,產權關系明晰化,產權流動市場化。只有這樣,后勤企業(yè)才能成為真正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才能有效地進行資本運營,才能不斷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產權即財產權的簡稱,是法定主體對財產所擁有的各項權能的總和。產權可分解為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其中所有權還可分為終極所有權和占有權,前者是指財產的最終歸屬權,后者是指對產權的實際擁有權。產權制度改革以明晰產權關系,分清權利和責任為主要內容,即以明確高校后勤資產產權關系為前提。同時,必然要觸及到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勞動用工改革、財務制度改革等。因此,產權制度改革牽涉面廣,內容多,難度大,只能循序漸進,穩(wěn)妥推進。
(一)后勤資產實行分離性設置。所謂“分離性設置”,就是在不變更國家所擁有的資產終極所有權的前提下,將學校所擁有的后勤資產所有權轉移給后勤實體。這樣,后勤資產的終極所有權并沒有變更,后勤資產的所有制性質也沒有改變。如學生食堂、學生公寓、學生澡堂等國有資產,可采取這種模式劃轉給后勤實體。在實施過程中,這種改革往往會碰到一定的困難和阻力,有的高校負責人往往擔心,隨著后勤資產占有權的轉移,會造成學校國有資產的缺失和流失。
(二)后勤資產實行間接性管理。所謂“間接管理”是指對許多具有一定經濟效益的后勤資產在不轉移資產占有權的前提下,將其資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使用權適當分離,以出資者的身份,通過一定的程序,委派或選擇經營者對后勤資產進行經營,并授予經營者一定的資產處置權和收益權,學校則實施必要的監(jiān)督,但不直接干預經營,并從中獲取一定的資產收益。
1. 承包經營。此經營方式是現(xiàn)階段高校后勤資產保值增值的較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毫無疑問,承包經營與傳統(tǒng)的經營管理模式相比是一個進步,這種經營方式實現(xiàn)了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適當分離。但承包經營方式仍然沒有界定明確的法人財產,不能徹底解決校企分開管理的問題,不能使企業(yè)真正做到“自負盈虧”,不能防止企業(yè)經營管理的短期行為。
2. 租賃經營。此種經營方式實際上是高校將后勤資產按照租賃合同的規(guī)定,在一定期限內將其經營權交給承租方,承租方交納租金。租賃經營同承包經營一樣,是在不改變企業(yè)資產所有權的前提下,將經營權授讓給后勤實體或某個企業(yè)的一種經營管理模式。租賃經營同樣沒有能夠使后勤實體成為真正的獨立經濟主體,在經營管理上既缺乏內有的動力,又缺乏剛性的約束,承租方同樣存在短期行為。
3. 托管經營。此種經營方式是指企業(yè)產權的所有者或其代表,通過簽訂契約的法律形式,將企業(yè)的經營權委托給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并能承擔相應經營風險的另一法人或自然人,進行有償經營的經濟行為?,F(xiàn)階段有部分高校的后勤資產采用了此種方式,既保證了高校后勤資產的保值增值,又解決了高校作為事業(yè)單位在勞動用工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托管經營同樣只轉讓經營權,不轉讓所有權,但有利于“兩權分離”,避免高校作為資產所有者對托管經營企業(yè)干預太多,較好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企業(yè)自主經營的原則,在委托經營期間,被委托方既可搞產品經營,也可搞資產經營。托管經營是一種新的資本經營形式。
(三)后勤資產實行授權經營?!笆跈嘟洜I”的實質是授權公司的持股權。高校后勤資產實行授權經營,就是將高校所擁有的后勤資產所有權再授予后勤企業(yè)進行經營管理。高??蓪⒑笄谫Y產依法授予后勤實體經營,后勤實體則擁有對國有后勤資產的法人財產權,可依法享有后勤資產的生產經營權、管理權、使用支配權、收益分配權等。企業(yè)法人的財產權不同于原來的下放經營權,除了經營權外,還注入了所有權內容。這樣,后勤經營實體才便于盤活資產,科學提高資產使用率,為確立后勤實體科學的產權制度,理順產權關系,實現(xiàn)高校后勤企業(yè)化、市場化和社會化,奠定堅實的基礎。確立以股份制改造為主要特征的現(xiàn)代企業(yè)產權制度,就是以資產為紐帶,將有形資產(實物、資金)、無形資產(市場、品牌技術)和人員三要素綜合分析入股,并充分吸收社會、個人力量和資金壯大后勤實體,為高校提供更為堅實的后勤保障。學校作為后勤的主要股東,對后勤實體按照董事會領導下、監(jiān)事會監(jiān)督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方式進行管理,按照現(xiàn)代企業(yè)方式對高校后勤資產進行運作,形成資產“分而不離、離而不散”的管理格局,真正將高校和后勤實體由原來的行政隸屬關系轉化為產權關系。經驗表明,對高校后勤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后勤實體真正實現(xiàn)自主經營,真正融入社會,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此種改革模式既符合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要求,使高校后勤實體真正成為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企業(yè)法人實體,也更加符合高校實際狀況,容易被各方所接受,是實現(xiàn)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目標的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一)高校后勤產權制度設置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系到國家、高校、職工等各方面利益,特別要體現(xiàn)社會的市場性和公益性。因此,在現(xiàn)有國情下,高校后勤產權制度的設置,一定要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產權制度改革一定要全面綜合考慮,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搞統(tǒng)一模式,穩(wěn)中求進,逐步推行。
(二)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穩(wěn)定問題?,F(xiàn)階段,穩(wěn)定是基礎,改革是動力,發(fā)展是目的。高校后勤產權制度設置既要有利于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更要有利于高校發(fā)展和穩(wěn)定。在產權制度設置過程中,一定要建立符合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人事分配制度和勞動用工制度,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政策,確保分離職工的既得利益和長遠利益,確保學校穩(wěn)定,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產權制度設置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以改革的手段謀求高校的發(fā)展,并以改革的最佳結果謀求高校的穩(wěn)定。
(三)高校后勤產權制度的設置要因地制宜,制定相應的新政策,采取相應的新措施,處理好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后勤干部職工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從國家、學校、后勤實體的利益出發(fā),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當然,在后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國家應給予后勤經營實體一定的政策扶持,高校在人、財、物上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充分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性,使他們正確對待后勤社會化改革中的問題和矛盾,穩(wěn)步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
(四)高校后勤產權制度的設置應有利于高校后勤實體管理,管理是后勤實體的基本職能之一。在過去,后勤工作曾一度被認為地位低下,后勤隊伍中的一些人缺乏進取心。高校后勤產權制度的設置,便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真正做到多勞多得、優(yōu)勝劣汰,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性,強化后勤服務實體的服務意識,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