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之所本者在學校。
公元1059年夏日的一天,開封城城門處人頭攢動,車水馬龍。除了百姓,人群中還夾雜著無數(shù)達官顯宦、文人賢仕。他們翹首以盼,為的是一個送別。史書有記,這一天,是一位老者因病告老還鄉(xiāng)的日子。城門處的黎民百姓達官顯貴皆是自發(fā)送行。他是誰?為何會如此受萬民擁戴?
他叫胡瑗,字翼之,號安定先生,當時是當朝國子監(jiān)的直講,名下學子無數(shù),育人業(yè)在春秋。但他的傳奇不僅于此,而是如同穿越千年一樣,始創(chuàng)了和現(xiàn)代教育如出一轍的育人體系,被后期的歐美教育學者稱為奇跡。
讓我們走進胡瑗,走進這位華夏歷史上的教育界傳奇吧。
明體達用
宋神宗有次向胡瑗的弟子劉彝問起胡瑗,劉彝躬身答道:“吾師胡瑗用‘明體達用來教導我們?,F(xiàn)在的學者都用‘圣人體用來治理國家,這是吾師的功勞?!薄笆ト梭w用”意為將圣人的道理用于實踐。
而劉彝所說的“明體達用”,是胡瑗貫徹始終的教育宗旨?!绑w”是指社會的基本道德標準,“用”就是用這個基本道德標準去治理國家。胡瑗認為,不僅要“明體”,還要“達用”。即學校教育要培養(yǎng)既精通儒家經(jīng)書、具有道德規(guī)范,又能在實踐中運用、具有實際才干的人才。
自隋唐盛行科舉制度以后,土人通過科舉考試就可以入仕參政。唐朝科舉考試重視詞賦,于是一般土人就專門修習詞賦去應付考試。那時的風氣就是崇尚浮華文辭而鄙視真實學問??婆e考試制度對士人學風和學校教育帶來的這種消極影響,在北宋初年嚴重存在。當時雖然設立了中央官學,但卻成為官宦子弟游寓的場所,有教育之名而無教育之實。天章閣侍講王洙曾感嘆過:太學里幾千名學生只是來混日子。太學沒有規(guī)矩可言,老師也不安心教書,說是有幾千名學生,可平日里來聽課的才一二十人而已。
因為與當時的科舉制度格格不入,胡瑗曾七次落榜。因此,胡瑗對科舉制度的狀況深為憂慮,認為這樣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的方法根本就無法為國家選擇合適的人才?;谶@樣的考慮,他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在他看來,教育的根本就在于為國家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要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就必須重視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標,就是培養(yǎng)“明體達用”的實用型人才。
胡瑗對人才培養(yǎng)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把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造就人才同國家使用人才的目標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它提出了教育之根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辦學方向、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途徑的問題。教育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現(xiàn)行社會制度,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千年前的胡瑗就深蘊其道了。
分齋制
胡瑗受范仲淹邀請在蘇州、湖州辦中學時,為了實現(xiàn)“明體達用”的教育宗旨,對學校管理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十分詳細的教學法規(guī),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全新的教學方法。其中,對后世影響力最大的是“分齋制”。
所謂“分齋制”,就是讓學生分科學習,將學校分為“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簡單地說,“經(jīng)義齋”培養(yǎng)的是管理型人才(就好比今天的行政管理專業(yè)),以培養(yǎng)比較高級的統(tǒng)治人才為目標,即所謂“可任大事者”。因此,它對學生的來源要求較高,學習內(nèi)容是儒家經(jīng)典;而“治事齋”培養(yǎng)的是技術型人才(就好比今天的各種專業(yè)院校),意在造就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技術才人,所謂“治民以安其生,講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歷以明數(shù)是也”。學的是帶兵打仗、修堰筑壩、農(nóng)田水利、算術歷法這些實用性知識。這種專長一般多掌握一門就多一樣好處,于是“治事齋”的學生主修一門科目,又兼修另一門科目,相當于現(xiàn)代大學里的主修和輔修。
待胡瑗到太學任教后,更是自覺地實施這一教法。他十分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才能,依據(jù)各人的志趣和特長,分成相應的組互相進行講習,使每個人都能發(fā)揮專長。而且,胡瑗還采取問答討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引導、評價,學生講述、思考、討論。有時是把各小組召集起來,先指定學生講,教師評價,師生共同歸納出結論;有時又是教師先出題目,人人都來闡述,當場評論;有時還一起議論時事政治,各抒己見,最后統(tǒng)一認識。這就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學校里人人樂學,學生們學有成效。
胡瑗采取的這種“分齋制”的教學制度相當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出了許多各有專長的人才。學生中有擅長經(jīng)義的,如顧臨對于訓詁的研究,朱臨和翁仲通對于《春秋》的研究,以及杜汝霖對于《易》的研究;有善于政事的,如范純?nèi)?、錢公輔、江致一;有以兵戰(zhàn)為特長的,如苗授、盧秉;有的擅長文學,如滕元發(fā)、林晟;有的擅長古樂鐘律,如歐陽發(fā),等等。
“分齋制”在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四方有志讀書做事的學子紛紛到胡瑗主持的學校來求學。這種先進的教育制度不僅在北宋時期就直接影響了中央官學;北宋以后,歷朝太學、國子學、國子監(jiān)等中央官學,也大都沿襲。
在中國教學制度發(fā)展史上,胡瑗的“分齋制”教育制度,第一次在同一學校里分設多種科目,把民、兵、水利、算歷等實用學科和自然學科正式納入官學教學體系之中,破天荒地與儒家經(jīng)典取得了同等的地位;并且,開了主修和輔修制度的先河,這是具有相當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
千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雖然是引用歐美的教學模式,實際上不就是胡瑗“分齋制”的傳承么?
體美并舉,注重實踐
胡瑗精通音律,在宋仁宗時期就曾因為參與確定雅樂聲律、制作鐘磬的工作取得宋仁宗的欣賞。因為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從音樂中獲益的親身體會,他在教學中非常注意音樂教育,注意用音樂來陶冶學生的精神情操。歐陽修的兒子歐陽發(fā)就是他的高徒,跟著胡瑗專攻音樂,最終卓然成家。其他學生在胡瑗的帶領下也都精通音律。在后人收納整理關于胡瑗的教育文獻《安定學案》中有這樣的記載:駐足胡瑗的學舍外,舍里傳來響徹天空的琴瑟歌詩聲,路人們常常聽得如癡如醉。每當各種考試之后,胡瑗就帶領學生在太學里的“首善堂”且歌且吟,直到夜里人們才紛紛散去。
中國講究“學海無涯苦作舟”,莘莘學子枯坐案頭苦苦用功。胡瑗卻提出了不同的學習方法。他認為學生有個強壯的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治理國家。在北宋學者邵伯溫所撰的《邵氏聞見錄》中記載了胡瑗的建議:吃飽后不要久坐在案頭,而要活動筋骨,這樣才能身體健康。
胡瑗提倡的體育、音樂教育,超越了功利性,這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是極富光彩的一筆。
除了書本教育,胡瑗還組織學生到野外、到各地游歷名山大川,以開拓胸襟視野,讓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統(tǒng)一。他認為:學者只守著一方土地,只能狹隘而孤陋寡聞。一定要游遍四方,多看看人情物態(tài)、南北風俗、山川氣象,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有益于自己的學習。因此他反對閉戶讀書,曾親率諸弟子四處巡游。讓學生接觸實踐、了解社會,讓書本知識與客觀實際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他培養(yǎng)出“明體達用”治世之才的教育目的。
人格感化《宋史·胡瑗傳》稱:胡瑗的學生,不管聰明還是愚鈍,也不論才能如何,穿著打扮、行為舉止都很類似,大家不用詢問就可以知道他們是胡瑗的弟子。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和胡瑗的人格感化分不開。
胡瑗以身為先,十分注重自己的儀表行止。即使是大熱天,他也必定是終日穿著公服坐在堂上會見諸生,行嚴師弟子之禮。正因為自己端正,所以當胡瑗發(fā)現(xiàn)學生行止有虧時,就能理直氣壯、正氣迫人。胡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于是有了“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效果。在《安定學案》中就記錄著胡瑗糾正學生行止的事情。他的弟子徐積在初次見到胡瑗的時候就被胡瑗喝止:“頭立正直了!”后來徐積回憶起此事,感嘆自己得了老師一個“正”字,受用終身。
在嚴格規(guī)范學生的同時,胡瑗也有和藹的一面。他和學生相處時,讓學生們?nèi)玢宕猴L,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覺地接受道德禮儀規(guī)范。他的高徒,后世公認的“理學大家”程頤這樣評價道:“凡從安定先生學者,其醇厚和易之氣,一望可知。”
正是胡瑗這種正人正己的教學態(tài)度,感化了學生人格,讓學生既能自覺遵守學校規(guī)矩,又能勤奮努力進德修業(yè),同時還養(yǎng)成了優(yōu)良的學風。
穿越千年的成就
胡瑗的這些教育宗旨、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千年來被后人一再沿用,甚至直到今日仍有實用價值,不由得讓后人贊嘆,也讓后人稱奇。
有學者在研究中西方文化時曾提出:西方文化注重承上啟下,傳承過程嚴謹,幾乎沒有超越時代的事件發(fā)生。而中國文化因注重從自然獲取靈感,所以總有一些不符合時代的超前思想者出現(xiàn)。
從教育的角度上來說,胡瑗就是一個超越時代的前行者。讓我們一起銘記他的教育成就,記住“明體達用”,記住“分齋制”,記住他傳奇的一生吧。
編輯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