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繼先
(湖北大學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敘事結(jié)構(gòu)在敘事作品中地位極為重要。羅蘭·巴特認為,任何敘事作品都必須“擁有一個可資分析的共同結(jié)構(gòu),不管陳述這一結(jié)構(gòu)需要有多大耐心。因為在最復雜的胡編和最簡單的組合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如果不參照一個具有單位和規(guī)則的潛在系統(tǒng),誰也不能夠組織成(生產(chǎn)出)一部敘事作品”[1]3~4?!秶Z》雖以記言為主,其記事特征同樣顯而易見。因此,從敘事結(jié)構(gòu)角度入手,全方位對《國語》進行進一步探討或許會有新的收獲。
分析一部作品的敘事結(jié)構(gòu)特色,首要之處在于弄清楚其順序安排?!秶Z》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的最大特點表現(xiàn)為以國別分卷,從敘事角度看,它屬于典型的空間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稱之為“國別體”;它每一國別內(nèi)部又按歷史順序編排,呈現(xiàn)出時間演變的特點,我們稱之為“時序法”。以空間結(jié)構(gòu)為骨架的分國結(jié)構(gòu)與以歷史進程為順序的時序敘事,互相補充,互相映襯,表現(xiàn)出了突出的“雙線并行的時空結(jié)構(gòu)”特征。
首先,《國語》呈現(xiàn)出分國記事的空間結(jié)構(gòu)特點?!秶Z》匯集了西周末年到春秋時期(上至周穆王,下至周貞定王)重要的歷史資料,以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為單位分國編輯。《周語》位于《國語》卷首,共有三卷,起于“祭公諫穆王征犬戎”,止于“劉文公與萇弘欲城周”,33則材料中絕大部分為有關(guān)大臣諫、論之說,即如個別篇目涉及敘事過程,言論也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如“陽人不服晉侯”,雖為記載晉文公受王命接收陽樊之事,但也主要記載倉葛言語。次編為《魯語》,共兩卷,起于“曹劌問戰(zhàn)”,止于“孔丘非難季康子以田賦”,總體風格類似《周語》,重在人物言論,如“叔孫穆子諫季武子為三軍”這樣涉及重大歷史事件者極少。第三編為《齊語》,只有一卷,起于“管仲對桓公以霸術(shù)”,止于“桓公霸諸侯”,均為管仲與齊桓公事,與《周語》、《魯語》相比,管仲論說依然占重要地位,但敘述桓公霸政意味已清晰可見。第四編為《晉語》,共九卷,起于“武公伐冀止欒共子無死”,止于“晉陽之圍”。卷一至四,著重記述晉文公重耳稱霸之事,卷五至九,側(cè)重記錄范文子、趙文子、叔向等人言論。第五編為《鄭語》,僅一卷兩則,分別為“史伯為桓公論興衰”與“平王之末秦、晉、劉、楚代興”,第一則為史伯言論,第二則重在敘秦、晉、齊、楚代興之事。第六編為《楚語》,共兩卷,起于“申叔時論傳太子之道”,止于“葉公子高論白公勝必亂楚國”,重點記述出國賢相名臣治國言論。第七編為《吳語》,僅一卷,包括9則材料,起于“越王勾踐命諸稽郢行成于吳”,止于“勾踐滅吳夫差自殺”,重在記述吳越爭霸。第八編為《越語》,共兩卷,起于“勾踐滅吳”,止于“范蠡乘輕舟以浮于五湖”,與《吳語》大致相同,所敘均為吳越爭霸之事。
其次,《國語》結(jié)構(gòu)的時間順序十分明了。劉節(jié)先生說:“把《國語》里記事的部分都抽出來,可以成編年體著作?!盵2]15~16確實,《國語》各編歷時情況大致如此:《周語》記事起于公元前967年,止于公元前510年,歷時約500年,包括西周與幾乎整個春秋時代;《魯語》起于公元前687年,止于公元前483年,約200年時間;《齊語》起于公元前685年,止于公元前643年,約40年時間;《晉語》起于公元前709年,止于公元前476年,約200年時間;《鄭語》起于公元前774年,止于公元前720年,50年左右時間;《楚語》起于約公元前613年,止于約公元前591年,約100余年的時間;《吳語》起于公元前493年,止于公元前476年,約20年時間;《越語》起于公元前493年,止于公元前473年,與《吳語》所敘歷史時間大致相同。熱奈特說:“研究故事的時間順序,就是對照事件或時間段在敘述話語中的排列順序和這些事件或時間段在故事中的接續(xù)順序?!盵3]14按熱奈特的觀點,分析一部作品的時間順序,就是將文本中的排列順序與事件發(fā)生的實際順序作對比,從這個角度看,《國語》各“語”內(nèi)部以時間結(jié)構(gòu)為經(jīng)脈的“依史演進”的敘事結(jié)構(gòu)清晰可辨。如,三卷《周語》簡直就是一部周王朝衰落史:穆王征犬戎,荒服者不至,周室衰落自是始,后每況愈下;厲王與民爭利,殺人弭謗,終遭國人流放;宣王即位,不籍千畝,佚于安樂,以致“敗績于姜氏之戎”;王子頹作亂,惠王唯賴鄭厲公、虢叔之力,方得復辟;襄王時,王權(quán)陵替,致有晉文公請隧之舉;景王既鑄大錢,又鑄大鐘,萇弘等唯用諸侯之力“城成周”?!吨苷Z》就這樣將周朝逐漸衰落的500余年歷史粗略地勾畫了出來。
空間結(jié)構(gòu)與時間結(jié)構(gòu)雙線并行,體現(xiàn)了編纂者尊周的思想傾向,再現(xiàn)了西周至春秋的歷史演變軌跡;尤其重要的是,深刻揭示了隱藏在這歷史演變背后的內(nèi)在因素——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縱欲拒諫;同時,也印證了“嘉言善語”的重要作用(詳見下文)。
敘事作品由不同元素共同構(gòu)成,作者創(chuàng)作思想、目的、愛好、興趣等的不同,往往決定著元素構(gòu)成比例的不同?!秶Z》敘事時間之長、范圍之廣,為《左傳》所不及,但其敘事結(jié)構(gòu)中卻存在明顯不均衡特色,諸如《國語》各“語”之間敘事時間長短不一,敘事過程詳略不一,所敘事件關(guān)聯(lián)關(guān)系疏密不一。從歷時范圍看,《周語》最長,大約500年,《吳語》、《越語》最短,20年左右;從記事詳略看,《周語》記言甚為詳盡、敘事過程極為簡略,《吳語》、《越語》在注重記言的同時,敘事過程較為詳細;從關(guān)聯(lián)關(guān)系看,《周語》事件之間關(guān)系較為疏遠,《吳語》、《越語》記事密切相連。
各種不均衡之間,最為突出的是言、事比例不均衡,“略于記事,重在記言”是最大特色,盡管各“語”之間敘事風格差別巨大,但這種言詳事略特點貫穿始終。具體而言,《周語》、《魯語》、《齊語》、《楚語》等“重在記言”的特點最為明顯?!吨苷Z》主要記載祭公、密康公之母、邵公、中山父、內(nèi)史過、王孫滿、單襄公、單穆公等人言論?!遏斦Z》重在記載曹劌、臧文仲、展禽、里革、季文子、叔孫穆子、公父文伯之母、孔子等人的言論?!洱R語》集中寫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有關(guān)言論?!冻Z》主要記載申叔時、子囊、蔡聲子、伍舉、左史倚相、觀射父、王孫圉等人言論。如《周語上》“內(nèi)史過論神”:
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問于內(nèi)史過曰:“是何故?固有之乎?”對曰:“有之。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饗而民聽,民神無怨,故明神降之,觀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國之將亡,其君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穢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矯誣,百姓攜貳。明神不蠲而民有遠志,民神怨痛,無所依懷,故神亦往焉,觀其苛慝而降之禍。是以或見神以興,亦或以亡?!薄?/p>
內(nèi)史過歸,以告王曰:“虢必亡矣。……離民怒神而求利焉,不亦難乎!”十九年,晉取虢。[4]14~15本則短文圍繞“神降”這一事件敘述了虢國滅亡的結(jié)果,除了開頭與結(jié)尾寥寥數(shù)語敘事之外,幾乎全是人物對話,而內(nèi)史過的言論又占據(jù)了絕大篇幅。
《晉語》、《吳語》、《越語》雖然敘事成分明顯增強,但言語在其中之地位同樣重要。具體而言,《晉語》、《吳語》、《越語》敘事因素漸趨明顯,但它們的敘事進程往往圍繞人物言語推進;很多場合,敘事過程中人物言語表現(xiàn)的思想傾向才是編者目的所在。以《晉語》為例,《晉語》一至四卷主要寫驪姬之亂、惠公背信、重耳之亡、文公稱霸等事件,詳細周致、曲折動人。即使如此,其詳于記言之特色亦絲毫不減;并且,記言在這里顯示了目的的多重性,如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突出這些“嘉言善語”的重要性。如果除去這些人物言論,期間敘事不但顯得雜亂無章、支離破碎,更給人以茫然不知之感。如“驪姬譖殺太子申生”,其敘事技巧向來為人稱道。但如果刪去其中人物言論,整個事件則由原來的1000多字壓縮到約200字;也就是說,其中人物言論占據(jù)了五分之四;更為重要的是,原來敘述中驪姬在獻公面前挑撥離間、與優(yōu)施狼狽為奸、于公子面前假托君命等等惡行便無從看出,其蝎蛇心腸、慘無人性的性格便無從得知,甚至整個事件也變得模糊不清;言語在此處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但是這種以言語推進事件進程、刻畫人物性格的情形在《國語》中遠遠不占主要地位;顯示言語的警示作用才是其主要目的,在敘事詳細的《晉語》、《吳語》與《越語》里也不例外。
《晉語五》以下言語之重要性更顯露無遺。其所記內(nèi)容以公卿言論為主,重點記載了趙宣子、范武子、郤獻子、范文子、叔向、趙文子等人言語,這與《周語》、《魯語》形式上極為相似。如“叔向論忠信而本固”:
諸侯之大夫盟于宋,楚令尹子木欲襲晉軍,曰:“若盡晉師而殺趙武,則晉可弱也?!蔽淖勇勚?,謂叔向曰:“若之何?”叔向曰:“子何患焉。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為德也深矣,其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瓰榇诵幸?,荊敗我,諸侯必叛之,子何愛于死,死而可以固晉國之盟主,何懼焉?”是行也,以藩為軍,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捍衛(wèi)不行,楚人不敢謀,畏晉之信也。自是沒平公無楚患。[4]217
此則短文雖然是記載諸侯會盟之事,但側(cè)重體現(xiàn)的卻是叔向言語之中流露的“忠信固本”思想。
可見,“重于記言,略于記事”貫穿《國語》全篇,離開了人物言語,不但《周語》、《魯語》、《楚語》將不復存在,《晉語》、《吳語》、《越語》也變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國語》對事件的前因后果極為重視,所敘之事“有其因必有其果,有其果必有其因”,敘事結(jié)構(gòu)在形式上呈現(xiàn)出典型的因果照應方式,此特點不但在《周語》、《魯語》、《齊語》、《楚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即使敘事較為詳細的《晉語》、《吳語》、《越語》亦概莫例外。這種因果照應關(guān)系在《國語》中存在著兩種情形。
此類因果照應結(jié)構(gòu)簡單、一目了然。它具體表現(xiàn)為,先簡單講述事實或緣起,進而引出評論對象,接下來往往是長篇大論式的勸諫或分析,最后說明結(jié)果。由于因果關(guān)系極為分明、顯而易見,我們稱之為“顯性因果照應”。在側(cè)重人物言語記述的《周語》、《魯語》、《齊語》、《楚語》與《晉語五》至《晉語九》中,此類情形尤為經(jīng)典。以《周語》為例,它記載了自周穆王至周敬王時期約500年的歷史事件。在所記33則事件中,敘事模式幾乎完全相同——首先介紹事情起因,起因往往源于天子、國君或其他人做出了不符合禮義德行之事;然后有人認識到此舉危害,于是進行進諫;最后展示事情結(jié)果,當事者聽從了諫言便會逢兇化吉、趨利避害,但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當事者固執(zhí)己見,或自取滅亡、或貽害后代。如“邵公諫厲王弭謗”:
厲王虐,國人謗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蓖跖?,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鄙酃唬骸笆钦现病7烂裰?,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谥砸玻茢∮谑呛跖d。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于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4]5
事情起因是“厲王虐,國人謗王”,進程是召公進諫,最后因厲王一意孤行,最終導致“三年,乃流王于彘”的可悲下場。在《魯語》所記21則事件、《齊語》所記8則事件、《楚語》所記17則事件與《晉語五》至《晉語九》所記75則事件中,敘事方法大多與此相似。即如《晉語》、《吳語》與《越語》此類敘事較為詳實的“語”體,此類顯性因果照應的敘事結(jié)構(gòu)在事情進程中也清晰可辨。
除簡單明了的顯性因果照應外,《國語》還有一種因果照應情形較為復雜,表面上難以發(fā)現(xiàn)其照應關(guān)系,只有從全局角度出發(fā),才能發(fā)現(xiàn)作者敘述之根本目的在于探討事情原委,揭示成敗根源;由于這種因果關(guān)系隱含在敘事之中,需要撥云見日,我們稱之為“隱性因果照應”。此類“隱性因果照應”在記事成分突出的《晉語一》至《晉語四》、《吳語》、《越語》之中表現(xiàn)最為經(jīng)典。它們以敘事為主,甚至其中不乏精彩絕倫之描述,以至于人們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其敘事過程、敘事方式與文學表現(xiàn)上,從而忽視了編纂者記錄這些材料的真實意圖。以占據(jù)《國語》篇幅最重的《晉語》為例,《晉語》由九編組成,從敘事特點上看可分為兩部分,《晉語五》至《晉語九》結(jié)構(gòu)近于《周語》、《魯語》與《楚語》,顯性因果照應特色明顯;《晉語一》至《晉語四》風格與《吳語》、《越語》類似,行文細致委婉,情節(jié)曲折,人物形象塑造豐滿,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以至于王世貞贊其為“極組織之功,鼓陶鑄之巧,學者稍稍掇拾,其芬艷猶足以文藻群流,黼黻當代,信文章之巨麗也”[5]1074。
《晉語》具有很高的文學技巧無可置疑,但是,隱藏其后的因果關(guān)系才是編者最終目的所在;即使在精彩絕倫、令人稱道的記述中,因果關(guān)系之表述目的與《周語》、《魯語》也毫無差異。如“寺人勃鞮求見”:
初,獻公使寺人勃鞮伐公于蒲城,文公逾垣,勃鞮斬其袪。及入,勃鞮求見,公辭焉……對曰:“吾以君為已知之矣,故入;猶未知之也,又將出矣。事君不貳是謂臣,好惡不易是謂君。君君臣臣,是謂明訓。明訓能終,民之主也。……今君之德宇,何不寬裕也?惡其所好,其能久矣?君實不能明訓,而棄民主。余,罪戾之人也,又何患焉?且不見我,君其無悔乎!”
于是呂甥、冀芮畏偪,悔納文公,謀作亂,將以己丑焚公宮,公出救火而遂弒之。伯楚知之,故求見公。公遽出見之……及己丑,公宮火,二子求公不獲,遂如河上,秦伯誘而殺之。[4]170
此段記載先運用補敘交代十九年前事情原委,接著詳細敘述君臣二人的對話,最后交代事情結(jié)果,結(jié)構(gòu)完整;同時,在敘述之中,對人物言行、心理又有詳細刻畫,重耳最初的怨恨與后來的寬容、寺人勃鞮的毫不畏懼與慷慨陳詞躍然紙上。其實,本段文字不但具有如此令人贊嘆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同樣蘊含著強烈的因果關(guān)系——晉文公之所以能有驚無險、轉(zhuǎn)危為安,是晉文公深明大義、摒棄前嫌,接納了自己從前的仇敵并聽從了他忠貞規(guī)勸的結(jié)果。
張竹坡曰:“做文如蓋造房屋,要使梁柱筍眼,都合得無一縫可見;而讀人的文字,卻要如拆房屋,使某梁某柱的筍,皆一一散開在我眼中也?!盵6]40也就是說,要讀懂一篇作品,了解隱藏在敘事背后的真實含義,就不能不分析其敘事結(jié)構(gòu);通過對敘事結(jié)構(gòu)的分析,才能使其作品“皆一一散開在我眼中”。就《國語》而言,它敘事結(jié)構(gòu)上呈現(xiàn)出的雙線并行的時空結(jié)構(gòu)、詳略失衡的元素構(gòu)成、一以貫之的因果照應三大特色,既各自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它們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的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體系,正是這樣的網(wǎng)絡(luò)體系體現(xiàn)出了其編寫的意圖與目的。
首先,雙線并行的時空結(jié)構(gòu)具有明顯的“史序”特色與“史鑒”目的?!秶Z》從空間結(jié)構(gòu)上以八國分別記事,不僅因為這些資料分別來自不同國家,更為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編纂者心目中的“史序”觀念。對此,董增齡說:“《國語》首以周,殿以越。周何以稱國?穆王時周道始衰,《書》言荒度作刑,《史記》言王道衰缺。蓋已兆黍離,國風之漸。迨平王周鄭交質(zhì),直言結(jié)二國之信,雖號令止行于畿內(nèi),而為天下共主,故首列焉。次魯,重周公之后,秉禮之邦也。次齊,美桓公一匡之烈也。次晉,見其主盟十一世,有夾輔之勛且文之伯繼乎桓也。次鄭,鄭出厲王,于諸姬為近,又與晉同定王室也。次楚、次吳,以其為重黎之后,泰伯之裔,不使其跡之湮沒弗彰焉。終之以越,見閩蠻強而中夏無伯主,春秋亦于是終矣?!盵7]11《國語》結(jié)構(gòu)編排何以以《周語》始、《越語》止?在董增齡看來它蘊含著以下幾層意義:其一,周、魯在前,越國殿后,典型表明了崇周尊魯、鄙視蠻夷的觀念;其二,既承認周“為天下共主”,又認可齊、晉霸業(yè),表明了重視禮義、崇尚霸業(yè)的觀念;其三,既注重“魯為周公之后”,又哀嘆“見閩蠻強而中夏無伯主,春秋亦于是終矣”,表明了重視傳承、正視現(xiàn)實的觀念。董增齡的分析可謂細致入微,見解卓然,但也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結(jié)合《國語》的“時序”結(jié)構(gòu),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國語》結(jié)構(gòu)如此安排的更深含義——以時間為順序記錄自西周至春秋末期的歷史大事,再現(xiàn)這一時期歷史進程,反映周天子地位影響日益衰退、諸侯國逐漸強大的歷史現(xiàn)實,突出了其“史序”特征,彰顯了“史鑒”作用;也就是說,“時空并行的雙線結(jié)構(gòu)”彰顯了《國語》編纂目的,即編纂者在尊周的同時,也突出了周的衰落過程,突出了周衰落的根本原因——棄禮背德、奢侈淫欲、縱欲拒諫,從而凸顯了其“史鑒”目的。
其次,《國語》“言”、“事”詳略失衡的元素構(gòu)成突出了“嘉言善語”的特征,折射出《國語》的“語”體本質(zhì)。對于《國語》的“詳于記言,略于記事”的特點,古人大多受《禮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影響,從而將其歸為“外傳”,但無論從記事范圍還是思想內(nèi)容上看,《國語》與《左傳》畢竟差距甚大,矛盾之處亦不鮮見。其實,在我國先秦時期,本來就存在一種“語”體文獻,這種文獻的基本特色就是教育與警戒,如《楚語上》記載:“叔時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wù)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盵4]248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語”的體用特征是“明德”。張政烺先生在《〈春秋事語〉解題》說:“這在春秋時期的書籍中是一種固定的體裁,稱為‘語’。語,就是講話。語之為書既是文獻記錄,也是教學課本。”[8]36從敘事言、事失衡的元素構(gòu)成特色看,《國語》屬于典型“語”類文獻應無異議。羅蘭·巴特說:“就功能類而言,每個單位的‘重要性’不是均等的。有些單位是敘事作品(或者是敘事作品的一個片斷)的真正的鉸鏈;而另一些只不過用來‘填實’鉸鏈功能之間的敘述空隙。我們把第一類功能叫做主要功能(或叫核心),鑒于第二類功能的補充性質(zhì),我們稱之為催化。”[9]16《國語》雖存在廣泛記事風貌,甚至不乏精彩之筆,但總體上,“敘事”是屬于補充性質(zhì)的催化劑,“記言”才是其“真正的鉸鏈”;也就是說,《國語》敘事元素偏重于“言”的真正意圖在于“語”體文獻這種“嘉言善語”的教育與警戒作用。
其三,《國語》“因果照應”特色與“記言為主”的特點相互結(jié)合,共同印證了《國語》的警戒性目的。“詳于記言”體現(xiàn)了《國語》的編纂目的在于“嘉言善語”的明德作用,而“因果照應”特點則更加彰顯與進一步強化了其警戒目的——忠臣賢者之忠告諍言是個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需,是國家安定昌盛的良藥;若視之如糞土、棄之如草芥,注定會小則棄身、大則亡國。這是《國語》一以貫之的一個鐵定不變的規(guī)律,穆王征犬戎,祭公謀父諫而不入,致使“荒服者不至”;景王鑄大錢,單穆公諫而不入,致使周衰敗加速。周王朝衰落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拒諫”的教訓史。晉國、吳國與越國的興衰與對待“嘉言善語”的態(tài)度同樣密切相關(guān)。對魯國、楚國、齊國、鄭國之記載,雖不是側(cè)重重大歷史事件的敘述,但其單個事件敘述過程中表現(xiàn)的因果關(guān)系更為分明。
總之,正如楊義所言,“一篇敘事作品的結(jié)構(gòu),由于它以復雜的形態(tài)組合著多種敘事部分或敘事單元,因而它往往是這篇作品的最大的隱義之所在。它超越了具體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敘事單元之間或敘事單元之外,蘊藏著作者對于世界、人生以及藝術(shù)的理解。在這種意義上說,結(jié)構(gòu)是極有哲學意味的構(gòu)成,甚至可以說,極有創(chuàng)造性的結(jié)構(gòu)是隱含著深刻的哲學的”[10]39?!秶Z》具有的“雙線并行的時空結(jié)構(gòu)”、“詳略失衡的元素構(gòu)成”、“一以貫之的因果照應”三大特色,它們的“最大的隱義”,便在于彰顯了《國語》的編寫意圖與性質(zhì)——是一部以史料為素材、以歷史演進為線索、以教育警戒為目的的兼具史料性質(zhì)的文集匯編。明確了這一性質(zhì),也就可以解釋這一疑問——《國語》既為有意編寫,何以存在許多重復拖沓、前后矛盾、風格迥異現(xiàn)象?這是因為,編纂者注重的是材料的訓誡作用,并未對其進行過度統(tǒng)一潤色;如此一來,它反而保留了材料的原始面貌,從這個角度上講,《國語》的文獻價值更為重要。
[1] 羅蘭·巴特.敘事作品結(jié)構(gòu)分析導論[M]//張寅德.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2] 劉節(jié).中國史學史稿[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3] 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 國語[M].韋昭,注.明潔,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 朱彝尊.經(jīng)義考:卷 209[M].北京:中華書局,1989.
[6] 張竹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M].濟南:齊魯書社,1991.
[7] 董增齡.國語正義[M].成都:巴蜀書社,1985.
[8] 張政烺.《春秋事語》解題[J].文物,1977,(1).
[9] 羅蘭·巴特.敘事作品結(jié)構(gòu)分析導論[M]//張寅德.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10] 楊義.中國敘事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