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玲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旅游系,江蘇蘇州215006)
PBL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呂曉玲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旅游系,江蘇蘇州215006)
PBL教學法,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是當今國際上廣受關注的教學方法。旅游心理學以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為教學目標,面對的多是復雜的情境性、結構不良的問題,這為PBL教學法的實施提供了必要性與可能性。本文結合實例介紹PBL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實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組織小組、自主學習、展示成果與總結評價,并結合教學實踐對教學效果進行了總結與反思。
PBL教學法;旅游心理學;教學方法
PBL教學法,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yī)學院首創(chuàng)。PBL是一種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解決一些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現知識的意義建構的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強調以問題為中心,在教師的整體把握和具體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自我導向式學習。由于對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效,PBL教學法在國際上受到廣泛關注,其應用已不僅局限于醫(yī)學教育領域,在工程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的教學中都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時,PBL教學法也逐漸滲透到實踐性較強的旅游專業(yè)課堂教學之中[1]。
旅游心理學是旅游管理專業(yè)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研究旅游這一社會現象中與人有關的心理與行為活動規(guī)律,具體包括旅游者的消費心理與行為,旅游服務心理與行為,旅游企業(yè)管理心理與行為[2]。旅游心理學課程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綜合運用,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基于講授的學習(Lecture Based Learing,LBL)中,教師所教的都是經過簡化處理了的結構知識,注重抽象的概念和規(guī)則的學習,將問題解決看做是概念和規(guī)則的應用,并沒有作為直接的教學目標,因此忽視了對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致學生難以有效地把課堂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實際情境中[3],導致學校教育與實際工作生活的脫節(jié)與錯位。旅游心理學以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為教學目標,面對的多是復雜的情境性、結構不良的問題,這就為PBL教學法的實施既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將結合課堂教學實踐介紹PBL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實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拋磚引玉,為更好的發(fā)展PBL教學法,提升旅游心理學教學效果提供一己之見。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學習是在具體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與溝通,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應當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基于此,PBL教學法遵循的基本流程一般是:提出問題——組織小組——自主學習——展示成果——總結評價。
在PBL教學中,學習是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者通過合作解決問題,主動學習掌握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問題的設計與提出是PBL教學的核心,直接影響到PBL中學生學習的效果。
為了充分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所提出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具備一定的難度,能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與創(chuàng)造性[4]。并且這些問題必須能引出旅游心理學重要的概念與原理,使學生通過解決問題自然地層層深入學習。如在有關旅游決策的學習中,提出“大學生旅游決策影響因素”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分小組收集資料,交流討論,并進行總結與歸納。通過問題的解決對旅游決策的模式以及影響旅游決策的外部條件與內部心理因素等都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一般,每個教學模塊需要提出一組類似的問題供學生自由選擇。
小組學習是PBL模式的主要學習環(huán)境和教學形式。學生通過與其他小組成員的合作、溝通、交流與討論,激發(fā)主動學習熱情,并在問題的探討中加強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并且通過小組學習,還有利于學生建立團隊精神,提高溝通與人際交流能力,在爭論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組織小組至少要注意兩點:一是小組成員數量控制。每組一般以4~6人為宜,以保證每個小組成員能充分參與與相互交流。二是明確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避免小組責任分散,只有部分學生卷入學習活動的情況發(fā)生。如在“家庭生命周期與旅游行為”的教學中,根據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小組成員分別承擔相應的工作,最后再共同探討,合作提交總結性報告。
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精神,積極參與PBL問題的解決,是保證PBL模式成功的關鍵[5]。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對PBL教學比較陌生,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適時適當的指導,促進其積極、自主地建構知識[6]。教師在課程實施之前,應該向學生講解什么是PBL,以及其在學習中應該如何做。在學生組建小組,自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中,教師都應該加以方向引領與規(guī)范指導,使之不偏離教學的目標。其次,教師需要不斷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旅游動機”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從自己及社交群體的旅游經歷出發(fā),初步認識旅游動機。再查找資料,訪談調查,擴大認識;最后通過探討交流,深化對旅游動機的理解。這樣的問題生動有趣、資料收集較易,操作性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容易被激發(fā)。
此階段,各小組呈現研究成果,呈現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口頭報告,書面報告,PPT演示,戲劇表演等。如“飯店服務心理”的學習中,學生采用情景喜劇的方式呈現旅游者對于飯店的需求心理及飯店服務人員的服務心理,形式生動活潑。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比較常采用的成果展示形式是由小組代表進行一個5至10分鐘左右結合PPT進行的發(fā)言,闡述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過程及結論。小組代表發(fā)言結束后,其小組必須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提問。這一過程有利于學生綜合分析能力、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
每次PBL教學完成之后,總結與評價必不可少。評價的形式包括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一般包括自我學習、合作能力、問題解決、小組代表表達能力等。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反思,以加深對問題地理解。同伴評價,有利于形成相互探討地良好學習氛圍。教師評價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全面的總結。包括需要點評各小組的優(yōu)缺點,并指出有待提高的地方及提高的路徑;總結歸納出該問題所涉及的旅游心理學知識點、原理與方法。讓學生不僅更系統(tǒng)地掌握相應知識,而且更好地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通過學生的研究報告及教學效果調查分析,采用PBL教學模式后,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效果。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高了其自學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表達能力。在試卷分析中,與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下,學生整體在論述題及案例分析中,思維更為開闊,分析更為深入,表達更為清晰、細致。
在PBL的教學嘗試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F有旅游心理學教學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為每周三個課時。PBL問題的探討、交流與成果呈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并且會占用大量時間。大一新生對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資料收集與信息檢索、旅游學科的認識都還很薄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并且每周三課時也難以滿足大量討論的需要。因此,PBL教學模式必須與其他教學法,如課堂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結合使用,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PBL教學需要學生課內課外投入很大精力,現有的教學考核形式仍然要求以標準化的閉卷考試為主,考試成績與PBL教學的關聯性不夠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參與PBL教學的熱情。另外,PBL教學容易導致兩極分化,一部分學生習慣于傳統(tǒng)課堂講授方式,一時難以轉變學習方式,在PBL教學中參與度較低,學習效果不佳。怎樣更好地輔導學生,提高其自學能力,這些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探索。
[1]劉 純.旅游心理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劉孺德.以問題為基礎學習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2(2):73-76.
[3]師保國.心理學課堂中的PBL教學模式[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增刊):13-17.
[4]劉 慶.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探討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4):35-38.
G424.1
A
1674-5884(2012)04-0109-02
2012-02-17
呂曉玲(1973-),女,四川蒲江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旅游者行為研究、旅游電子商務、中國近現代旅游史研究。
(責任編校 許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