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星歐俊勇
(1.揭陽市榕城區(qū)文化館,廣東 揭陽 522000;2.揭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師范教育系,廣東 揭陽 522000)
謝逸豪行書藝術特色探析
楊景星1歐俊勇2
(1.揭陽市榕城區(qū)文化館,廣東 揭陽 522000;2.揭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師范教育系,廣東 揭陽 522000)
謝逸豪行書取法甚高,個性鮮明,成就斐然。謝逸豪對書法藝術的自覺追求、獨特的個性特點以及深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謝逸豪行書藝術具有放逸雄奇的審美理想、文人風骨的精神內核及自在寫意的情感宣泄等風格特點。
謝逸豪;行書;藝術特色;探析
謝逸豪(1965—),號訥齋,又署伶庵,廣東揭陽人,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嶺東知名書法家,師承嶺東名宿蔡叔庸、佘惠文先生,著有《謝逸豪書法》、《野藤明珠》(合作)等。作為一位學者型的書家,謝逸豪十分注重傳統(tǒng),不慕時流,作品氣度非凡,其對書學的醉心研究使其書風放逸雄健、落落大方,個性鮮明。
“逸”之精神源于老莊哲學,作為中國藝術重要的審美范疇,在書家的藝術觀念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乃至成為一種審美理想?!耙荨钡母拍钭钕扔糜诶L畫美學范疇,而中國古典的書畫藝術理論是相接相融的,就本質而言,“它們都扎根于社會文化觀念的土壤之中,為同根兩枝”[1],因此,“逸”的概念也被廣泛地應用到書法理論中。關于“逸”的內涵,歷代書家都做了深入的探討,總體說來,“逸”的品質是作者精神境界在作品中的直接表現(xiàn),既指向作者自由的豁達的精神氣質,又指向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得之自然”和“筆筒形具”的特征。[2]
謝逸豪的行書藝術特色最主要表現(xiàn)在對“放逸雄奇”風格的追求。就作者的情性而言,謝氏頗有晉人氣度,豪逸不羈,奕奕蓬蓬,個性鮮明而又強烈。謝逸豪的書法不只是停留在嫻熟技法的層面上,而是在“法”的基礎上走向“神”與“意”的表達,因此,謝逸豪的行書藝術充滿了強烈的個人思想色彩。
謝逸豪在書法藝術上極力反對媚俗的美學風潮,強調文人風骨的恪守。
首先,文人風骨的精神內核表現(xiàn)在審美的自覺上。盡管謝逸豪早年從二王入手,奠定了其行書殷實的基礎,但是隨著謝逸豪對宋四家、顏真卿、傅山、徐渭和八大山人等人的研究,謝氏對行書中“拙”和“意”的審美接受,謝逸豪在二王雅逸審美范式的基礎上融入了樸拙的風格。在他的理解中,“拙”是一種陽剛之美,是氣骨的堅貞,也是書法家人生境界在書法作品中的投射。行書作為一種意多于法的書體,應該在法的基礎上表現(xiàn)作者的審美意蘊。因此,在其行書作品中,個性鮮明,感情濃烈,氣度非凡,筋骨之間潛藏張力。在其技法上最為明顯,謝逸豪行書較少見到“圓轉流麗”的技法,而以碑體的翻轉取而代之,在其書作中,常常能看到碑體的縱橫筆畫的神氣。如《行書集聯(lián)》,作品線條爽朗,不做呆滯,奇崛沉厚,從夸張的章法處理以及從容老辣的點畫特色,可以感受到作者灑脫雄健的個性特征。此類代表作還有《行書陸放翁詞》、《行書康南海句》等。
其次,文人風骨的精神內核還表現(xiàn)在作品的書卷氣上?!皶須狻弊鳛橐粋€重要的書法批評概念自宋以來就有不少書家學者進行研究。盡管書卷氣的表述或有不同,但是歸結起來無非就是書法作品信息書內和書外兩個方面的表述。在書作中表現(xiàn)為“氣、神、韻、趣等情致,情致即意境或境界”[3],在書作外,則是強調書家的“學識、涵養(yǎng)、人品的交匯和流露”[4]。就其書作本身而言,其作品融碑帖于一體,奇氣縱逸,神韻飛揚,有別于書壇習風。謝逸豪最具特色而又最有成就的是將二王之勁利蕭辣,石門銘之飛逸奇渾,王寵之疏散空靈,創(chuàng)造出迥然不同的書法風貌,拙中見逸,放中見厚,別具一格。無論是遒勁剛正的大幅行書,還是狂放奇崛的條幅,或是馳逸峻拔的手札尺牘,或是縱橫馳騁的長卷,無一不具獨特的風神,境界天成。此類作品包括《行書吳澤庵詩軸》、《行書新語林摘錄》、《行書宋詞一闋》等。就書外功夫而言,謝逸豪善于“融會貫通,博學艱思”[5],作者曾自撰《學書有感》七絕一首:“察之精到擬求似,八法臨摹見底功。欲上層樓須縱目,參禪不即不離中?!弊阋娭x氏于書法所下之功力。謝逸豪對書法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技法功夫的錘煉上,而更多的將書學還原到整個中國文化體系中,溯流追源,在全息的傳統(tǒng)文化氣質相融相通。謝逸豪善于在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營養(yǎng),積淀學問,同時,又善于將學問內化到個人的人格之中,使其對書學都有高屋建瓴的深層次的重新認識,以養(yǎng)成一種超凡脫俗文人風骨。學養(yǎng)映之作品,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氣骨極高,法兼諸家,渾然天成。謝逸豪行書作品題識,或錄研習心得,或敘創(chuàng)作感興,或作書理名言,輔以印款的空間布局,學養(yǎng)情志盡在其中,如《行書稼軒詞一首》,以辛棄疾《臨江仙·探梅》為內容,題識習書心得“昔人論書以無意于佳乃佳,貴在自然天成也”,指出蘇東坡論書“無意于佳乃佳”的觀點著重點在于哲學層面“自然天成”,有別于前人從“技”、“道”關系的表述,可見其對書法理論史深入解讀。謝逸豪還善于義理考據(jù),又精于書學研究,尤其在金石學研究方面,謝氏往往能窮原竟委,通古今之變,以金石書法為功底,其作自然氣度不俗。謝逸豪的學養(yǎng)還表現(xiàn)在對西方視覺理論引進到書法的章法表現(xiàn)上,他認為,書作在審美接受過程中首先是一種視覺符號,因此,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必須重視視覺符號在章法中的表現(xiàn)力。通觀謝逸豪的行書作品,時而墨色圓潤飽滿,時而筆枯墨干,時而工穩(wěn)繁復,時而揚厲洗練,通章統(tǒng)攝,高低落差,跌宕起伏,造成視覺上大起大落的動態(tài)感和視覺沖突,給人一種風峻骨健的感受。如《臨書四屏》通篇以石門銘筆意貫之,或斜或正,或密或疏,字行前后呼應,中行上部以枯墨自然書寫,打破了勻稱的布局秩序,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抒情意味,很容易喚起審美者的共鳴。
[1]陳振濂.書法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
[2]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小土.字外功夫·書卷氣·意境——關于“書法書卷氣”問題的思考[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1997(4).
[4]歐孟秋.菊潭清響[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0.
[5]謝逸豪,吳少忠.野藤明珠[M].香港:香港創(chuàng)藝(國際)出版社,2010.
J292.28
A
1673-1395(2012)04-0181-02
2012-02-03
楊景星(1964—),男,廣東揭陽人,主要從事群眾文化藝術研究。
三、自在寫意的情感宣泄
責任編輯 袁麗華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謝逸豪對書法的理解中,賦予了書法生命的情感特征,將自身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書境和筆墨語言中,因此,謝氏作品與其他書家相比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生命情調。從這一點看,謝逸豪行書筆情恣縱,逸氣橫生的特點承繼了宋代文人書法追求“個性”意趣及明代后期書風強調的“主體性精神”藝術思潮。在這種充滿強烈主觀意識的創(chuàng)作理念的主導下,謝氏作品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藩籬,體現(xiàn)了自在寫意的藝術特色。
謝逸豪行書透露出來的氣質可以看出謝氏在書法創(chuàng)作時,往往是達到興發(fā)所致,物我兩忘的圓融狀態(tài),進入了自在之境。這一點頗與徐渭強調的“天機自動”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極其相似。自在之境可以表現(xiàn)在謝逸豪行書的每幅作品中,往往出筆跌宕起伏,意趣多變。在筆法的使用上,謝逸豪仍以中鋒行筆為主,運筆迅捷淋漓,兼帶聚散夸張的形態(tài);另一方面,謝逸豪將篆、隸、章草的筆法引進行書創(chuàng)作中,用筆輔以提按、疾澀的技巧,使其產生節(jié)奏變化,出筆處飛逸流動,收筆處沉厚古拙。謝氏行書作品中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表現(xiàn)力的變異筆畫正是源自其情、意、勢、力在筆法上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字法上,謝逸豪強調“因字生意,因意成形”,謝氏以漢字造型規(guī)律為基礎,依意成勢,章法氣脈貫通,極具表現(xiàn)力。這一特點在謝逸豪大幅行書中最能體現(xiàn),如《書一瓢論書》,整幅作品字體內緊外松,筆畫外展,整體章法雄渾飛逸,運筆行墨充溢著跌宕飛逸的動質感。細觀文字,縱橫馳騁,或聚或散,或崩或緊,完全以意驅筆,貫以呼應和篇幅的通融,乖然一體而與時風相異。在墨法上,不避渴枯之筆墨,枯燥濕潤相變相生,形成了奇崛之趣又復歸渾然的藝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