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衍韜
(廣西大學文學院,南寧 530004)
顧鎮(zhèn)生卒年考辨
殷衍韜
(廣西大學文學院,南寧 530004)
顧鎮(zhèn)為清代著名經學家,江蘇常熟人,乾隆年間進士。關于顧鎮(zhèn)的生卒年問題,眾說紛紜。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大量原始文獻,運用本證、旁證等考證方法,從正反兩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考辨,最終確定顧鎮(zhèn)的生卒年為1700—1771年。
顧鎮(zhèn);生卒年;考辨
顧鎮(zhèn),字偹九,號古湫,又號虞東,昭文(今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經學家。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宗人府主事。生性淳樸,以經師名滿天下,先后主講于金臺、游文、白鹿、鐘山書院。生平著述頗豐,主要有《虞東學詩》、《三禮札記》、《虞東先生文錄》、《支溪小志》等。
作為乾隆年間著名經學家,有關顧鎮(zhèn)本人的研究卻沒有受到當今學術界的重視,顧鎮(zhèn)的生卒年問題同樣如此?!肚迨妨袀鳌?、《國朝耆獻類征》、《清儒學案》等雖有對顧鎮(zhèn)生平的簡略記載,卻未說明其生卒年。其他典籍雖對其生卒年有所記錄,無奈眾說紛紜,讓人莫知所從。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大量原始文獻,對顧鎮(zhèn)生卒年進行詳細考辨,以期此問題能有所定論。
筆者目力所及,目前學術界關于顧鎮(zhèn)生卒年的記載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顧鎮(zhèn)生卒年為1699—1771年。《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1]223、《白鹿洞書院碑記集》[2]269(按:編者附錄碑記作者自我介紹)、《中國書院辭典》[3]503持此意見。
第二類:顧鎮(zhèn)生卒年為1700—1771年。《清代人物生卒年表》[4]620持此意見,黃國光在《〈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補缺訂誤三十則》[5]136一文中也支持此觀點。
第三類:顧鎮(zhèn)生卒年為1718—1792年?!都o曉嵐年譜》[6]549持此意見。
第四類:顧鎮(zhèn)生卒年為1720—1792年。此類意見最為普遍。《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7]597、《明清江蘇文人年表》[8]998-1262、《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9]673、《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10]1241、《常熟國家歷代文化名城詞典》[11]72、《中國書名釋義大辭典》[12]1115、《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13]91等書均如此記載。
由以上可知,當今學術界關于顧鎮(zhèn)生年有4種說法,分別為1699、1700、1718、1720年,大概屬于兩個時間點,即1700年與1720年左右;其卒年也有兩種說法,分別為1771、1792年。卒年前后相差20年左右,對應的生年剛好也是相差20年左右。
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原始文獻,認為第二類意見可信,顧鎮(zhèn)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末,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秋冬之交。具體考辨過程及主要依據(jù)如下。
目前關于顧鎮(zhèn)生卒年記載最為詳細的資料為周昂所寫的《宗人府主事虞東顧先生行狀》,其中記載:“先生生于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以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終于家,春秋七十有三?!保?4]64周昂為顧鎮(zhèn)常熟同鄉(xiāng),乾嘉時人,年歲比顧鎮(zhèn)稍小。顧鎮(zhèn)纂輯《支溪小志》,周昂補訂之。周昂對顧鎮(zhèn)應該較為了解。且《支溪小志》此版本刻于乾隆五十三年,年代較早,當為可信。這一記載足為顧鎮(zhèn)生卒年之確證,由此條證據(jù)便可推翻其他三種意見。蔣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黃國光《〈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補缺訂誤三十則》也以此作為其觀點論據(jù)。
為了使結論更加具有說服力,我們再從其他證據(jù)入手進行考辨。我們首先從顧鎮(zhèn)本人的作品中尋求證據(jù)。
顧鎮(zhèn)在自己所作的《黃昆圃先生年譜后序》中有言:“鎮(zhèn)(按:指顧鎮(zhèn))束發(fā)受經侍先君子(按:指顧鎮(zhèn)父親)側,年三十余始從見復陳先生(按:指陳見復,下同)問學……計偕入都,乃以先生命執(zhí)門下禮謁公(按:指黃昆圃,下同)……時公年已七旬……十數(shù)年來所獲益于公最侈……先生既以甲戌下世,而公亦卒于丙子之正月?!保?5]103以上資料記載,作者從黃昆圃先生問學十幾年,其卒于丙子正月??芍S昆圃卒于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進而可推知,顧鎮(zhèn)開始問學于黃昆圃先生當在1746年以前。從材料中又可了解,顧鎮(zhèn)先是入陳見復先生門下,后來才從黃昆圃先生問學,可見顧鎮(zhèn)入陳見復先生門下當更在1746年之前。就算以1746年來推算,若顧鎮(zhèn)生于1718或1720年的話,則此時絕超不過三十歲,顯然與文中說自己三十余從陳見復先生問學相矛盾。由此推之,顧鎮(zhèn)生年當早于此。
再看與顧鎮(zhèn)有關的清人作品。
顧鎮(zhèn)一生的科舉情況,袁枚在《中憲大夫宗人府主事顧虞東先生墓志銘》中說其“戊午舉于鄉(xiāng),甲戌成進士”。[16]周昂《支溪小志》人物志中記載曰:“乾隆三年戊午舉于鄉(xiāng),十三年以歸,昭簡公薦授國子監(jiān)學正。十五年蔣文恪公以經學上先生焉,十七年遷助教。十九年甲戌成進士?!保?4]35可見顧鎮(zhèn)為乾隆甲戌科(1754年)進士無疑。周煌在《虞東學詩》序中也有如下記錄:“先生通經名宿也,晚歲成進士,雖屢躓場屋,而丹黃鉛槧,老而彌篤?!保?6]若顧鎮(zhèn)生于1718或1720年的話,乾隆甲戌進士及第時不過三十幾歲,這顯然與周煌所言矛盾。周煌為顧鎮(zhèn)友,生平多交往,其話可信。所以顧鎮(zhèn)生年當早于1720年。而顧鎮(zhèn)1700年左右生,成進士時已年過半百,正與“晚歲成進士”之語相符。
顧鎮(zhèn)曾主講于白鹿書院,且有《虞東顧夫子教思碑記》流傳于世。其上有言曰:“夫子江蘇常熟縣人,姓顧氏,名鎮(zhèn),字偹九,一字古湫,號虞東……時年六十有八,授業(yè)門生查浩等頓首拜撰。時乾隆三十一年歲次丙戌孟冬月上浣榖旦。”[2]271此文為顧鎮(zhèn)弟子所撰,可信。文中明確說明顧鎮(zhèn)在乾隆三十一年時六十八歲,逆推可知其當生于康熙三十八年,而1718年為康熙五十七年,1720年為康熙五十九年,都將顧鎮(zhèn)生年往后推遲了二十年左右。
關于顧鎮(zhèn)卒年,袁枚《中憲大夫宗人府主事顧虞東先生墓志銘》中也有涉及:“言遠(按:顧鎮(zhèn)長子)等以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六日奉先生暨吳恭人合葬于昭文縣支塘露字圩?!保?6]袁枚為顧鎮(zhèn)同時友,多交往,他對顧鎮(zhèn)的記載也應確信無疑。由此可見,顧鎮(zhèn)當卒于此時間之前,說其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明顯不對。
雖然顧鎮(zhèn)生卒年問題諸家有爭議,但是顧鎮(zhèn)的年歲卻是毫無疑問的——年七十三而卒。除以上周昂所作《行狀》提及外,其他原始文獻對此也有記載。袁枚《中憲大夫宗人府主事顧虞東先生墓志銘》記載:“先生姓顧,名鎮(zhèn),字偹九,號古湫……年七十三而卒?!保?6]周昂《支溪小志》人物志中載:“顧鎮(zhèn)字偹九,號虞東,一字古湫……年七十三卒?!保?4]35顧鎮(zhèn)年歲七十三既為確論,那么以上第三類意見也可排除?!都o曉嵐年譜》譜余中載:“顧鎮(zhèn)(1718-1792),字佩九……生于康熙五十七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保?]549-550照此推算,顧鎮(zhèn)年歲應為七十五,這無疑是錯誤的。
以上通過正反兩方面考證了顧鎮(zhèn)生于1699、1718、1720年,卒于1792年這幾種記載的錯誤。在這里我們還要談一下第一種意見錯誤的原因。第一種意見將顧鎮(zhèn)生卒年確定為1699—1771年,從表面上來看非常符合其年歲七十三之數(shù),卻忽略了清人的紀年方法。雖然康熙三十八年對應的是公歷1699年,但是沒有考慮到公歷和農歷有一個時間差,顧鎮(zhèn)生于康熙三十八年末(十一月三十日),此時公歷已經到了1700年1月19日。清人常用帝王年號紀年,而不像今人多采用公歷紀年法,所以顧鎮(zhèn)生卒年用公歷表示當為1700—1771年。這表面上看雖然不符合春秋七十三的說法,但是用帝王年號紀年法計算正好是七十三年。《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白鹿洞書院碑記集》、《中國書院辭典》等書編者采用公歷紀年時不知此種情況,強湊顧鎮(zhèn)年歲七十三之數(shù),故致誤。至此,顧鎮(zhèn)生卒年為1700—1771年無疑。
本文在上述考證方法原則的指導下,從本證、旁證等各個角度對顧鎮(zhèn)生卒年情況進行詳細考辨,最終得出確論。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對關于顧鎮(zhèn)本人的進一步研究工作稍有助益。
關于古人生卒年的考辨問題,我們應當本著實事求是、務實求真的原則,不迷信于前人的說法,不拘泥于大家的觀點,應充分重視并考查原始文獻,進行實證研究。首先我們要詳細查閱古人自己的作品,這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jù)。其次我們要重視與被考辨人物有關系的他人作品,這些人與被考辨人物多有聯(lián)系,對其生平較為了解,他們的言語也當比較可信。本文的很多論據(jù)材料就是通過以上兩種途徑得來的。
[1]顧明遠.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李才棟.白鹿洞書院碑記集[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3]季嘯風.中國書院辭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4]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5]黃國光.《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補缺訂誤三十則[G]//《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八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紀曉嵐.紀曉嵐文集:第三冊[M].孫致中,點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7]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M].陶秋英,校.北京:中華書局,1959.
[8]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10]尚恒元,孫安邦.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綜合卷)[K].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11]葛炳根.常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詞典[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12]趙傳仁,鮑延毅,葛增福.中國書名釋義大辭典[K].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8.
[13]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14]顧鎮(zhèn).支溪小志[M]//周昂,增訂.中國地方志集成:鄉(xiāng)鎮(zhèn)志專輯10.影印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15]顧鎮(zhèn).虞東先生文錄八卷[M]//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30冊.影印本.上海:上海書店,1994.
[16]顧鎮(zhèn).虞東學詩[O].清乾隆三十三年誦芬堂刻本.道光十年(1830年)后印.
A Textual Research on Dates of Gu Zhen’s Birth and Death
YIN Yan-tao
(School of Literatur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Gu Zhen,born in Changshu,Jiangsu Province,is a famous Confucian in Qing Dynasty.In Qianlong Period,he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Referring to the dates of Gu Zhen’s birth and death, scholars have a lot of results.Based on the summary of results made before and many original records,the dates of his birth and death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1700 and 1771.
Gu Zhen;the dates of birth and death;textual research
I206.2
A
1008-2794(2012)09-0100-03
(責任編輯:顧勁松)
2012-06-15
殷衍韜(1987—),男,山東淄博人,廣西大學文學院碩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六朝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