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鮮,劉燕萍
(東華大學 服裝學院 上海,200051)
基于資助平臺實施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的策略研究
張金鮮,劉燕萍
(東華大學 服裝學院 上海,200051)
在高校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貧窮的家庭,過著拮據(jù)的生活。為了保證他們受教育的權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國家、社會和學校一起努力為他們建立了有效資助平臺,幫助他們克服暫時的困難。然而,有些貧困生接受著國家、社會和學校的資助卻不思感恩、不思進取。本文列舉了這部分貧困生感恩意識淡薄的具體表現(xiàn),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借助資助平臺對這些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策略。
感恩;感恩教育;貧困生;資助平臺;策略
高校貧困生在大學生群體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為確保困難學生安心讀書,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貧困生資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了“獎、貸、助、補、免”多位一體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
面對國家和社會的幫助,大部分高校貧困生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幫助心懷感激,在校期間能努力學習,熱心幫助他人,走向社會后能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回報幫助過自己的人。受到資助的貧困生大部分能自立自強,涌現(xiàn)出一批批自強之星。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有一部分貧困生還面臨著心理上的困境,道德上的迷茫,其中主要的問題是感恩意識的缺失,把所獲得的幫助看作理所應當,全然沒有回報他人回饋社會的想法或行動,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對父母沒有感恩之心,少數(shù)的貧困生認為父母的養(yǎng)育是人之常情,父母供其讀大學更是天經(jīng)地義,恩情二字無從談起,甚至覺得貧窮是父母的過錯,父母沒有為其提供應有的經(jīng)濟條件。他們從來不思勤儉節(jié)約,更不思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二是對國家、社會和學校沒有感恩之情,一些貧困學生認為受到資助是理所應當?shù)?,更有甚者還嫌資助金額太少,埋怨學校、埋怨老師;這些學生因想獲得高額資助而想方設法“爭當”特困生,獲得資助后,不注意節(jié)儉,揮霍浪費,對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挑三揀四。三是缺乏自立自強的意識。有的貧困生“等”、“靠”、“要”思想嚴重,一味指望學校減免學費、發(fā)放補貼,或從政府、企業(yè)、社會好心人那里得到各種資助,不思自立自強、奮發(fā)進??;更有甚者,以“貧困”為資本四處伸手,得到資助后肆意奢侈消費,得不到某項資助就心生怨恨。四是對其他貧困人群沒有絲毫同情憐憫,當面對比自己更加困難的人群時,部分貧困生表現(xiàn)漠然,他們只知道單方面接受資助,認為助人是富人的事情,卻不懂得力所能及的助人之道。
少數(shù)高校貧困學生缺乏感恩意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心理方面,部分貧困生缺乏責任感和感恩意識與其心理狀態(tài)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貧困生迫于求學過程中的經(jīng)濟壓力,經(jīng)常出現(xiàn)諸如自卑、軟弱、敏感、憂慮以及過度自尊等各種消極心理和情緒,久而久之必然影響到對人生、對社會、對世界的看法。在自卑心理的影響下,貧困生變得敏感多疑,生怕被人看不起,不愿意輕易與老師或者同學談及家庭經(jīng)濟狀況,把困難和壓力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二是家庭教育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絕大部分傳統(tǒng)中國父母的想法,基于這樣的想法,盡管父母為了生計含辛茹苦,卻不愿讓子女了解生活的壓力和艱辛。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無視父母的辛勞,感恩之心更無從談起。再者,在貧困家庭中,由于物質(zhì)的困頓,一般父母在子女教育中都把金錢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子女耳濡目染,無形中產(chǎn)生了錯位的價值觀。三是學校教育方面,學校在幫助貧困生的過程中,片面注重經(jīng)濟上的資助,忽略了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的責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得一部分貧困生的感恩意識淡薄。四是社會環(huán)境方面,我國正處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居民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貧富差距也確實不容忽視。部分人對于貧困者存在著某些偏見,這對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校貧困學生來說影響是很大的。在這種環(huán)境下,雖然大部分貧困生能盡自己所能改變這種偏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貧困生被錯誤的思想同化,同樣看不起貧困人群和貧困地區(qū),更不愿意奉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尚處于貧困中的家鄉(xiāng)以及其他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群,只想使自己盡早地過上好日子,擺脫貧困,不思感恩回報社會。
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首要功能是扶貧助學,資助體系的目標之一是解決學生的經(jīng)濟問題,保證困難學生不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輟學。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意識到,高校學生資助體系是包含感恩教育在內(nèi)的德育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我們要把德育教育與高校學生資助體系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高校學生資助體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育人功能。從根本上講,無論是高校學生資助體系,還是高校德育,都是服務于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一種手段。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與包含感恩教育在內(nèi)的高校學生德育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學校是道德教育的陣地,對大學生特別是貧困大學生開展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1]。19世紀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曾提出:既沒有“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無教育的教學”[2]。
感恩,是個人對自然、社會和他人所給予的恩惠和幫助由衷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或行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nèi)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生命教育[4]。筆者認為,基于資助平臺實施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主要策略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引領學生正視貧困
由于經(jīng)濟上的貧困而產(chǎn)生自卑、狹隘、封閉等不良心理是當代高校貧困學生中較為常見的現(xiàn)象。而貧困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無法正視貧困。從理論上講,我國現(xiàn)階段的貧困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原因、社會原因,而就大學生貧困問題而言,主要是源于歷史、自然、社會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原因,個人原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貧困不是貧困生的錯,貧困是暫時的,處理得當,反而是一種精神財富。因此,要重視困難學生的心理關懷,引領他們正確看待貧困。
2.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傳承感恩文化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他們識恩、記恩和謝恩的意識,提升他們傳承感恩文化的自覺意識,幫助他們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自立自強、艱苦奮斗、吃苦耐勞、互助互愛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主題教育活動可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種載體開展。例如組織受助者參加公益活動就是一種培植感恩意識的有效形式。筆者所在學院開展的“陽光之家、智力助殘”主題活動,參與的同學獲得了助人的快樂,更加感受到要感恩回饋幫助自己的人;“愛老敬老關愛老人”——法華頤養(yǎng)院送溫暖活動,參與的同學除了給老人送去物質(zhì)的溫暖外,還陪老人聊天慰藉心靈,消除老人的孤獨感,為他們帶來了天倫之樂。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參與中收獲了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增強了感恩意識。定期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受到資助的同學在參與中學會感恩,學會關心關愛他人,同時也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理解了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的真諦。
3.資助制度改進:健全督促監(jiān)督制度
加強對資助對象的督促管理,在對資助對象管理過程中重視感恩教育尤其重要。對資助對象的管理是一種間接的、無形的管理。必須始終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當少數(shù)受資助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與資助的目的要求相違背時,應該及時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改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傊?,在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不能重資助輕管理,需要我們不斷發(fā)揮聰明才智,千方百計探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與學生感恩教育的最佳契合點,拓寬途徑,充分發(fā)揮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感恩教育功能,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
4.行為教育:充分利用勤工助學平臺
充分利用勤工助學平臺,從行為上培養(yǎng)貧困生的感恩意識也十分必要。一方面,讓他們在通過勤工助學平臺解決自己的部分生活費用的同時,增強自信,激發(fā)熱情和勇氣。另一方面,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讓他們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及勞動付出后的肯定,體驗到受教育機會的來之不易,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社會和學校的感恩之情,培養(yǎng)他們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培養(yǎng)他們堅定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的信心和決心。因此,高校應大力拓展勤工助學崗位,積極鼓勵困難學生參與勤工助學,并借助資助平臺著力培養(yǎng)高校貧困生的感恩意識,幫助貧困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1]赫崇飛,王繼輝,彭勃.試論高校學生資助體系之德育功能的實現(xiàn)途徑[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6):121-122.
[2]陽劍蘭.高校貧困生感恩意識缺失與教育[J].理論觀察,2009,(4):123-124.
[3]張桂權.感恩意識與感恩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1).
[4]朱飛,李萍.基于資助平臺的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94-96.
[5]孫甫存.高校貧困生問題初探[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3):89-91.
G41
A
1009-9034(2012)01-0066-03
2012-02-10
張金鮮(1977—),女,講師,從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黨建的研究。E-mail:zjx@d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