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云
(四川外語學院 外國語文研究中心,重慶 400031)
美國當代著名作家菲利普·羅斯曾以《波特洛莉的哀怨》、《乳房》等后現(xiàn)代作品引起諸多爭議,又以新現(xiàn)實主義小說《美國牧歌》、《人性的污點》得到一致好評。20世紀末以來,羅斯在創(chuàng)作中將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國內外政治局勢,以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姿態(tài)發(fā)表看法。在新作《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2004)中,他大膽運用另類歷史小說的手法,重新審視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歷史,對猶太人身份和多元文化融合等問題進行探討,從社會權力結構入手剖析操控普通人意識和生活的霸權話語。該書作為“探討美國問題的歷史杰作”獲得2005年美國歷史學會獎,是“后9·11文學”中的佳作。羅斯在書中仔細梳理導致當代美國社會危機和造成恐怖襲擊悲劇的各種因素,嘗試回答“誰在反美”這一極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對猶太傳統(tǒng)價值觀的回歸。
羅斯曾在《美國小說創(chuàng)作》一文中指出:“20世紀中期的美國作家手中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理解、描寫和讓人們相信這些便是美國現(xiàn)實……實際情況不斷超越人們的智力,這種文化每天拋出的人物形象讓任何小說家都嫉妒?!保?]他的《反美陰謀》以虛構手法重建歷史,警示人們半個多世紀前險些發(fā)生在美國的變故任何時候都可能重演。在該小說中,羅斯改寫了從1940年6月到1942年10月期間的美國歷史,假設查爾斯·林德伯格在1940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擊敗羅斯福而入主白宮。此人隨即與希特勒在冰島達成協(xié)議,同意美國在戰(zhàn)爭中保持中立,不支持英國等同盟國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在政府的親德政策影響下,國內猶太人在各方面遭到排擠。羅斯以家中的小兒子(7歲)的口吻講述了父親失業(yè)、哥哥被人政治利用、表兄到歐洲前線失去一條腿等發(fā)生在親人身上的事件,以及鄰居被排猶暴徒殺害的悲劇。林德伯格政府的誤導使全國陷入騷亂,到處發(fā)生流血事件,他本人最終只得逃之夭夭。羅斯福重新執(zhí)政后國內恢復太平,然而政局的劇烈動蕩給猶太人家庭帶來前所未有的恐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美國與“9·11”事件后的情形有諸多相似之處,羅斯重建歷史的創(chuàng)作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9·11報告》指出,冷戰(zhàn)結束并未使美國人享受到應得的那部分和平,反而“凸顯為被羨慕、妒忌和攻擊的目標”,來自各方面的威脅防不勝防,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對稱戰(zhàn)爭。對于美國人來說,阿富汗這類藏有基地組織的國家只在遙遠的東方,然而基地組織的全球化程度更高,其成員近在咫尺,隨時可以在美國本土發(fā)起恐怖襲擊。[2]在這類官方報告里,人們把悲劇的根源更多地歸咎于來自外部的威脅。羅斯卻在《反美陰謀》中強調對美國最大的危險更多來自內部,源于其固有的種族矛盾、文化沖突以及關鍵時刻突變的人性。
羅斯采用另類歷史(alternate history)的手法,將歷史和現(xiàn)實糅合在一起,以超人的想像力對歷史的走向和后果重新估計 試圖給文明的發(fā)展予以警示 該書情節(jié)的獨特設計使讀者從明白無誤的虛構事件中得到比官方歷史所記載的更為真實的感受。“另類歷史”的文學創(chuàng)作手法是對已經成為歷史的事件提出不同的假設。這類作家大多數基于真實的歷史進行創(chuàng)作,揭示歷史中某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它們幾乎改變歷史的進程。此類研究有助于擴大人們的視野,更加深入地探討歷史悲劇或僥幸成功的原因?;羯T?845年發(fā)表的短篇小說《皮先生的信》(P’s Correspondence)便屬于最早英文的另類歷史小說。他以神經錯亂者的口吻敘述了另一平行歷史時期發(fā)生的事件,通過對過去與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一切在回憶中的穿插糾纏而產生奇異效果,使早已去世的名人,如雪萊、拜倫以及拿破侖等匯聚一堂,演繹出與歷史記載完全不同的故事。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1928~1982)在1962年出版的《巨型城堡里的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是這類作品中最有名的,作者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和日本取得勝利而美國則遭遇分解和奴役,以及世界各地被殖民化的情形。該書獲得雨果小說獎,由于書中的一位作家正以另類小說的形式敘述同盟國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因而它可以算是“另類的另類歷史小說”。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了一批佳作,如哈里·圖托多夫(Harry Turtledove,1949~)在作品中描寫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南方取勝后的情形,西班牙無敵艦隊戰(zhàn)勝英國后英國人的悲慘命運,以及日本當年不僅襲擊珍珠港而且占領夏威夷,使整個歷史徹底改變。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1957~)在《祖國》(Fatherland,1992)同樣設想德國納粹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國際形勢的改變。由于一些另類歷史小說大量運用時間旅行等手法,人們將其歸為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其實另類歷史小說中既有科幻小說,也有普通小說,羅斯的《反美陰謀》則屬于后一類。
在歷史與文本的交織中羅斯著重探討美國的社會體制問題和人性的異化,他將林德伯格選為反面角色具有一定歷史根據,傳達了當年經歷納粹盛行的恐怖歲月的人們的心聲。羅斯大量運用幽默夸張手法,作品中卻具有比此前作品更重的現(xiàn)實主義成分。此時的羅斯已從后現(xiàn)代主義轉向新現(xiàn)實主義,其筆下林德伯格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時代性。他既是一個標準的美國英雄(勇敢的飛行家、恐怖事件的受害者和愛國者),同時也極有可能成為納粹狂熱分子和在世界面臨毀滅時的孤立主義者。林德伯格于1902出生于底特律的一個瑞典移民家庭,人稱“幸運的林迪”和“孤獨的雄鷹”,曾因1927年首次跨越大西洋的單人直飛壯舉而聞名于世。第二次大戰(zhàn)中林德伯格堅持不干涉主義的中立主張而遭到各方面的批評。1932年3月兒子查爾斯不滿兩歲時被人綁架后殺害,極度悲傷的林德伯格夫婦不愿外界過多打攪,便于1935年移居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他接受美國軍方派遣到德國了解空軍實力。在歐洲期間他在與法國外科醫(yī)生、諾貝爾獎獲得者亞歷克西斯·卡雷爾(Alexis Carrel,1873~1944,法國醫(yī)學家、生物學家,曾獲1912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的合作中對發(fā)明人工心臟有重大的突破。他的思想也受到后者較大影響 特別對其優(yōu)生學和種族主義觀點的發(fā)展起到較大作用1941年林德伯格加入主張戰(zhàn)時中立的“美國至上委員會”(A-merica First Committee),并很快成為該組織的發(fā)言人。他在愛荷華州德梅因的“誰是戰(zhàn)爭鼓動者?”的集會上大聲譴責,認為三種勢力正將美國推入戰(zhàn)爭深淵,那就是羅斯福政府、英國人和猶太人。他指責猶太人實際控制美國輿論工具和政府機構,強烈呼吁與納粹德國媾和。他在美國參戰(zhàn)前的反戰(zhàn)活動和反猶太言論給國內猶太人造成極大恐慌。盡管后來他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了一些貢獻,并親自駕機參戰(zhàn),但之前的言行所造成的傷害卻始終無法彌補。
亞里士多德曾說,文學在于能夠向我們“顯示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而歷史則只能顯示已經發(fā)生的事情,因而前者要比后者更具哲學意味”[3]?!斗疵狸幹\》中的林德伯格與真實人物有一定區(qū)別,是那個年代美國納粹的典型。羅斯的文學加工盡管帶有夸張和虛構的成分,卻說明無論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林德伯格,還是在另類歷史中想像的形象,都可能是歷史的選擇,美國英雄與納粹暴徒之間的轉換難以預料。羅斯指出,“不可預見的恐怖正是歷史掩蓋的東西,它可以將災難變成史詩”[4]114。當時美國正處于歷史進程中最危急時刻,猶太人以其飽經磨難的生活體驗和練就的敏銳眼光更能明察秋毫。他大膽假設在臨時總統(tǒng)的策劃下,包括羅斯福在內的許多重要人物被捕,美國已準備向加拿大宣戰(zhàn),自然站在希特勒一邊,從而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進程。林德伯格認為,希特勒是“防止共產主義向西方國家擴散的偉大保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則是促使腐敗的國民黨和落后的中國現(xiàn)代化的步驟,同時也能防止共產黨在中國奪取政權。擁護希特勒就用不著自己去防止共產黨對美國的威脅。他的話其實代表了當時美國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對羅斯福后來戰(zhàn)爭政策的質疑。羅斯從美國社會的權力結構入手,剖析統(tǒng)治集團對普通人意識和生活加以操縱的霸權話語。他表現(xiàn)的悲劇其實可以在任何地方發(fā)生,強調在關鍵時刻更容易暴露人的本性,而個體的選擇總處于外部壓力和權力話語影響之下。林德伯格在二次大戰(zhàn)期間的選擇以及形勢的發(fā)展都完全可能。羅斯盡管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運用豐富的想像,但在當時的美國納粹活動的確甚囂塵上,不少人被卷入這股惡流之中,在某種意義上林德伯格等人同樣是受害者。
二
在該書創(chuàng)作中,羅斯努力改變曾被稱為猶太社區(qū)和家庭叛逆的形象,采取與之前處理猶太人和美國主流文化之間關系時完全不同策略,將猶太人家庭描繪成抵御外部災難的最后屏障。他強調猶太人的身份“不是依賴一種連字符(Jewish-American,意指部分是猶太人、部分是美國人),而是來源于猶太人歷史和猶太家庭的庇護所功能”[5]621。他以小菲利普的口吻講述身邊故事,刻畫的是國家政治生活將天真無邪的少年變成終日為民族命運擔憂的早熟者。羅斯后來在《事實:小說家的自傳》(The Facts:A Novelist’s Autobiography,1997)一書中詳盡敘述了排猶活動對其童年的影響 身為猶太人后代的他當時對周圍社會既好奇又害怕,非常希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生活,與《反美陰謀》中7歲大的菲利普(為了與小說家本人區(qū)別,書中人物只稱菲利普)感同身受。菲利普放學后居然冒險與另一猶太孩子艾爾去跟蹤所謂正宗白人,窺視他們怎樣工作和生活以便探究其根基或發(fā)現(xiàn)是否有什么不同之處。菲利普自幼具有原罪感,常常認為“出生為猶太人自然是小罪犯”[4]167。他非常羨慕猶太社區(qū)以外的生活,甚至多次策劃出逃,盡管未能成功卻足以說明小小年紀已對擺脫自己身份的渴望。他寧愿到孤兒園或流落街頭,也認為比呆在猶太人家里自在。在1940年以前菲利普全家幸福快樂,即使不算富裕,也有猶太社區(qū)朋友常常濟濟一堂,精神上得到極大安慰。猶太移民們得知林德伯格當選后涌向街頭大聲詛咒,預感又將被拋入災難深重的困境,終日不得不再次為生存而戰(zhàn)。這是他們的先輩自以為靠移民美國而幸運逃脫的噩夢。羅斯在小說中指出猶太移民與其他移民的差異在于沒有祖國情結:
我們毫無選擇地與美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而愛爾蘭對愛爾蘭移民、波蘭對波蘭移民、意大利對意大利移民都依然重要,而我們卻不再保持聯(lián)系,不管是情感方面還其他方面,都與這些舊大陸國家沒有什么關系,我們從未被人歡迎進入這些國家,也不打算再回到它們中間。[4]17
這些猶太人只能將美國當作免遭納粹屠殺的唯一庇護所。林德伯格任總統(tǒng)后,赫爾曼認為他們將喪失在該國的生存機會。他安排一家人到華盛頓作臨別之行,打算在移民加拿大之前親眼看看這個國家的真相,是否還有殘存稱之為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地方。他們在首都的感受與他人不同。赫爾曼大聲抗議被人逐出預定旅店時遭到警察斥責,被人稱作信口開河的猶太佬。他們一家人在林肯紀念碑前的情景更令人心酸:“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壯觀的全景畫,一個愛國主義的天堂,美國的伊甸園展現(xiàn)在眼前,我們卻蜷縮在一起,一個被驅逐的家庭?!保?]66他們再也沒有使許多美國人激動不已的愛國熱情。從華盛頓回來后,赫爾曼在給朋友的電話中談到自己的遭遇:“你們應該去看看像什么樣子了,他們生活在美夢中,我們卻身陷噩夢?!保?]76羅斯把猶太人遭受的歧視比喻為人們常在西部電影里看到的被人渾身涂滿柏油、粘上羽毛的私刑,其羞辱“如同一件污穢的外衣緊裹身上,永遠無法脫掉”[4]79。國內局勢的動蕩使猶太人家庭的處境如同大海上倍感風雨飄零的孤舟,父親帶領下的家人在昔日曾引為自豪的華盛頓不過是一群驚弓之鳥。
面臨國內局勢驟變如何在非猶太環(huán)境和充滿敵意的美國文化中生存已成為令猶太人倍感焦慮的問題。與羅斯以前的作品不同,《反美陰謀》中的人物不是害怕被同化,而是天真地認為自己早已美國化,算得上理所當然的美國人:
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國家,已經在這里生活了三代人了。我每天早上都在對著國旗宣誓效忠,集體活動時我和同學門一樣在歌頌它的豐功偉績,我急切盼望慶祝國家節(jié)日,從不懷疑七月四日的禮炮 感恩節(jié)的火雞 或者獨立宣言日棒球聯(lián)賽對我至關重要,我們的國家就是美國。[4]4-5
這些人希望將美國變?yōu)樽约旱淖鎳?,他們十分恐懼被再次疏離甚至拋棄。赫爾曼從戰(zhàn)爭新聞影片中看到馬達加斯加的英國海軍作戰(zhàn),新幾內亞日本人的叢林攻勢和總統(tǒng)在白宮會見德國外長的宴會。相比之下他滿懷感激地享受著遠離戰(zhàn)場的和平生活。不難發(fā)現(xiàn)即使重洋相隔、遠離世界大戰(zhàn),他們這些猶太人更加關心戰(zhàn)事的進展并忍受著極大的精神煎熬。
羅斯在書中著重表現(xiàn)了一種持續(xù)的恐懼,這正是猶太人上千年的情結。他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關大屠殺的記憶進行描述,主要是“為了檢驗身為猶太作家的敏銳性”[6]139。早在《我像個男人的生活》里羅斯就談到人們對納粹可能空降美國而帶來的恐慌,其中的小故事《安妮·弗蘭克一代人的日記》有逼真描寫:
搬家后的那天,我午飯后從學?;丶?,沒有去新家,卻無意識地回到多年來一直平安生活的舊房……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公寓門大開,男人們在里面高聲講話……“納粹!”我意識道。這些納粹空投到楊克市,鉆進我們這條街,搶走所有東西,綁架了媽媽。[7]
這類虛構情節(jié)盡管極具夸張,卻常常出現(xiàn)在心有余悸的猶太人的噩夢里,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針對美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國內種種思潮和猶太人的感受,羅斯進行了細致的剖析。他承認該小說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自于閱讀史勒辛格(Arthur Schlesinger,Jr.)的自傳,人們確實曾推薦林德伯格與羅斯福競爭1940年的總統(tǒng)位置。羅斯聯(lián)想到這位孤立主義者若真當選總統(tǒng)可能出現(xiàn)的境況,其家族記憶讓他不由得后怕。當時美國的排猶活動盡管不及希特勒統(tǒng)治下的德國那樣瘋狂,表面風平浪靜卻仍然逐步升級。猶太人深感精神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的排斥和打壓步步緊逼,慢慢形成合圍,卻又令人無從著手反抗。羅斯在《反美陰謀》中特地以兒童的視角去加以觀察,從懵懂無知到真相大白,以親身感受和身邊人們的變化表現(xiàn)恐怖氛圍和揭示黑暗內幕。該小說故事情節(jié)以一個家庭遭遇和林德伯格等人在戰(zhàn)時的拙劣表演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盡管讀者無時無刻不感到其虛構性,但又為所指涉的歷史可能性和部分真實性打動,這正是其藝術魅力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猶太移民在美國同樣處于邊緣狀態(tài),歐洲的排猶慘劇讓他們惶恐不安,羅斯在《反美陰謀》里條分縷析地說明即使在這理想國度同樣因人而異,局勢的驟變其實只在轉瞬之間,猶太人擔心一旦戰(zhàn)敗自己被首先拋棄和遭到屠殺。該書震撼力在于“揭示逐步加劇、令人可信和兇險叵測的針對美國猶太人進行系統(tǒng)迫害的步步緊逼”[6]169。美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度?這是羅斯在情節(jié)設計時主要考慮的問題。菲利普的哥哥桑迪被“美國化”組織派到肯塔基而獲得成功,但另一家猶太人到肯塔基卻失去生命,這表明美國既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具有良好修養(yǎng)、能以禮待人的民眾,也能在轉眼間成為暴徒。羅斯系統(tǒng)展示人性中邪惡的一面和美國夢掩蓋下的噩夢。羅斯更多地描寫猶太人內部的問題 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各種文化背景的猶太人之間的沖突使得他們在美國的生存更為艱難。他特別關注猶太人的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和朋友之間(而不是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的譴責、背叛和互相詆毀。猶太人內部的爭斗和自我貶損加劇了情況的惡化。赫爾曼的姨妹伊芙琳稱他為“害怕自己影子的猶太人”,認為其教育方式只會使子女們一生都像他那樣心胸狹窄,誠惶誠恐。[4]86那些處于特權階層的猶太人,如把持著負責使猶太人美國化的辦事處的拉比本格斯朵夫,積極實施各種將猶太人分散消化的項目。猶太人中的精英們將這個民族的不幸歸咎于赫爾曼這類人,認為是早已消失的仇外恐懼(xenophobia)使其繼續(xù)龜縮在紐瓦克這些城市,不肯主動融入美國社會。該書中的美國化運動就是要對猶太人依賴的家庭堡壘進行瓦解分化,釜底抽薪,讓他們從此走向茫茫的未知外界。小菲利普目睹哥哥桑迪的異化和鄰居家的分裂,對自家的未來深感憂慮,但又無能為力。羅斯指出了美國文化使猶太人所處的困境:“人們盡量去忠實于他們想要擺脫的東西,忠實和擺脫在同時進行?!保?]298他們?yōu)槭裁磿庥鲞@些挫折和陷入這樣的困境,羅斯發(fā)出的是一種對民族性的追問。
三
羅斯系統(tǒng)描述了由國家機器操縱的對個體的控制?!懊绹k公室”(Office of American Absorption)成立后,用“42號農場主計劃”(homesteader)將城市里的猶太社區(qū)家庭分散到全國各地,使他們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疏散的猶太人家周圍安插意大利移民家庭,改變原猶太人社區(qū)的構成和壟斷傳統(tǒng),以“好鄰居計劃”增強總體上的美國性(Americanness)。赫爾曼寧愿辭掉工作也不愿離開紐瓦克。他的朋友們都溫順從命,服從統(tǒng)一安排自然難逃厄運,甚至有人在后來的騷亂中被殺害。猶太人害怕與自己社區(qū)隔離開來。曾在大蕭條時期,紐瓦克都市保險公司就任命赫爾曼·羅斯為一小鎮(zhèn)辦事處的經理助理,但那里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親納粹的德美協(xié)會(The Germen-American Bund)成員較多的社區(qū)。這次提升可以使赫爾曼實現(xiàn)夢想:有一棟自己的房子而成為有產者,但妻子貝絲是從小在愛爾蘭天主教社區(qū)長大的猶太移民。這個雜貨店老板的女兒具有對身處陌生、甚至敵對環(huán)境的恐懼,她擔心下一代會重新經歷“社區(qū)陌生人”(neighborhood outsider)的生活。[4]9貝絲堅決反對這樣的遷升。她是羅斯筆下堅強的猶太女性形象:一直處于家庭與外界社會矛盾沖突的夾縫中,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以獨特的智慧拯救面臨崩潰的家庭。在這次抵制猶太家庭遣散的行動中,她表現(xiàn)出同樣的勇氣。羅斯在書中憂心忡忡地描述了主流文化對猶太人年輕一代的影響。大兒子桑迪自愿參加系統(tǒng)的美國化訓練,在“優(yōu)秀公民”(Just Folks)一類項目中被洗腦。他承認猶太人與正宗白人(WASP)之間的差距,渴望改變自己的身份,瞧不起猶太人和其保守傳統(tǒng),最后由天真的小畫家變成美國納粹的模范少年、機會主義者和家庭的叛逆者。桑迪回家后大談農場主馬維內先生的富有和所受的高等教育,認為他們這些享有特權的白人才是真正的美國主人,相比之下自己的父親不過是毫無教養(yǎng)的猶太佬。最后是聯(lián)邦調查局特工進行騷擾,侄兒阿爾文被迫到別處謀生,赫爾曼幾乎丟掉維持最低生活的夜班重體力活的工作。菲利普的堂兄阿爾文志愿到加拿大入伍到歐洲前線與德軍作戰(zhàn)。他在戰(zhàn)場非常害怕,在戰(zhàn)事結束后才敢向德軍尸體開槍和吐唾沫,結果遭致炮火的襲擊,并且不知來自敵我哪一方。他莫名其妙地失去一條腿而懊悔萬分,為自己的年輕、冒失和易受鼓動而責怪菲利普的父親,認為自己為猶太人的利益做出了無謂的犧牲。在關注國內局勢的同時羅斯還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荒謬,對參戰(zhàn)人員的動機同樣加以質疑。阿爾文在戰(zhàn)場上褻瀆死人的做法令赫爾曼這種思想傳統(tǒng)的猶太人無法容忍,被認為是懦夫的表現(xiàn),其他人甚至將他看作賣國者。最后兩人的矛盾沖突加劇,以至于拳腳相向。該小說反映了在外界的巨大壓力下,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更加激化,作為精神堡壘的猶太人家庭幾近崩潰邊緣。從該書中桑迪為白人女孩畫像和他父親的過激反應的情節(jié)便可看出猶太人在當時如同驚弓之鳥。羅斯將其與1915年對猶太人里奧·弗蘭克的私刑相比較,以說明排猶主義活動現(xiàn)在更甚。幸運的是在赫爾曼這些猶太人徹底認輸而準備出逃加拿大的前夕,羅斯福重新執(zhí)政使他們躲過一劫。《反美陰謀》的自傳性十分明顯,宣泄了長期以來身處邊緣化、飽受壓抑的美國猶太人內心的憤懣。書中菲利普在少年時代跟蹤基督徒的行為極具象征意義,反映了猶太人同樣希望模仿正宗白人并迫害他們。菲利普一家如同許多美國人一樣,在經受重大考驗后總算有驚無險,但這種悲劇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重要的是每個人是否能在平時就有所準備,始終具有自己的判斷力和遵循人類應有的價值觀。羅斯在自傳性作品中反復表現(xiàn)的主題是,賦予美國猶太人生活的合法性,對人們在質疑猶太人歷史時的有關其平庸和邊緣性的責難加以反駁,凸顯猶太人的集體身份意識。羅斯以一個普通猶太家庭在動蕩的國內外政治局勢影響下的遭遇,揭示了在貌似天堂里的生活艱辛和個體生命的脆弱。
海登·懷特在《作為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一文中指出:“人們過去區(qū)別虛構與歷史的做法是把虛構看成是想像力的表述,把歷史當作事實的表述。但是這種看法必須得到改變,我們只能把事實與想像相對立或者觀察二者的相似性才能了解事實。”[8]使小說更具震撼力和真實感的是,羅斯為該小說設計了附言,這也是他重構歷史的嘗試,旨在劃出官方歷史與其深思結果之間的界限。羅斯指出,1940年10月“美國至上委員會”在耶魯大學法學院成立,主要反對羅斯福的主戰(zhàn)政策,推進美國孤立主義。當年的林德伯格雖然拒絕了人們推舉他為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的要求,但在10月的大會上公開號召美國人承認“歐洲的新生強國”。他的妻子安尼·馬洛·林德伯格的第三本書《未來的浪潮》的主題便是反對干涉,被奉為“美國納粹的《圣經》”,但此書列為非小說類暢銷書,可見在當時的美國納粹分子非常活躍
以西方民主和法制的楷模自居的美國社會同樣可能突然陷入全面內亂和恐怖的景象貫穿整部小說構思。大多數民眾都默默忍受或隨波逐流,只有一個幾乎是孤軍奮戰(zhàn)的唐吉珂德式的人物瓦爾特·溫切爾執(zhí)著地向美國納粹宣戰(zhàn)。他在肯塔基的路易斯維爾被暗殺,子彈從法院大樓的窗子射出,這無疑暗示其排猶活動得到官方的默許。底特律發(fā)生的反猶騷亂是由媒體、教會(電臺神父科夫林)、民間團體(基督徒仇猶陣線)和街頭暴徒在政府的操縱下刻意制造的慘案。羅斯認為在紐瓦克這類種族混居的城市極有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因為此處“有足夠多的偏執(zhí)狂,他們不需要親納粹陰謀集團太多鼓勵就能形成冷酷無情的、具有極大摧毀力的烏合之眾來策劃和發(fā)起底特律那樣的騷亂”[4]268。羅斯對美國的反猶運動的想像是有限的,在小說中他將暴亂地區(qū)局限在南部和中西部,造成的猶太人的死亡也只有122人,“與歐洲被納粹殺害的六百萬人相比,可以忽略不計”[9]199。然而,羅斯通過文學虛構的手法展現(xiàn)的情景足以給人警示,這表明更大災難隨時都有發(fā)生的可能。
《反美陰謀》的出版引起的爭議比自《波特諾伊訴怨》以來羅斯的其他作品都激烈。盡管羅斯本人一再否認該書是對喬治·布什的“反恐戰(zhàn)爭”的象征性批評,讀者依然將其看作政治寓言購買和閱讀。[9]186其實早在他的另一作品《我嫁給共產黨人》中羅斯就對恐怖分子的行徑做出預言。該書中人物穆雷·林格爾德(Murray Ringold)將麥肯錫的反共恐怖描繪成“充滿恐怖的政治大屠殺”,而艾拉·林戈爾德(Ira Ringold)在譴責對新兵伙伴的政治歧視時說道:“你們這些家伙如果處在同樣位置,完全會模仿德國人。也許我們這個社會的民主會使你們多費幾天,但終究會成為地地道道的法西斯?!保?0]在反恐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反美陰謀》重提排猶活動的歷史引起不少人的不滿,但可以看出羅斯借歷史上美國猶太人的經歷旨在說明解決多元文化沖突中矛盾的重要性。他認為這個世界仍有希望,在該書中特別敘述了意大利人與猶太人之間的友誼,鄰居能在關鍵時刻主動拿起槍來保護他們。
后殖民理論家薩義德指出:“實際上冷戰(zhàn)還在繼續(xù),不過這次是在許多戰(zhàn)線上同時進行,涉及到許多更加嚴肅和基本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如伊斯蘭教和儒家學說),它們都在為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完成對西方的控制而努力。”[11]然而羅斯看到的卻是另一面,他的《反美陰謀》強調的是國家機器對多元文化的壓制而導致抗爭,激化各種矛盾?!?·11”事件的發(fā)生迫使羅斯一類作家不得不更加直面現(xiàn)實,他的風格的變化特別明顯。帕里斯指出:“羅斯將美國文化描繪成一種反猶陰謀,這與他一貫的主張相左,因為他常常自稱首先是個美國人,其次才是猶太人?!保?]167該書在處理猶太傳統(tǒng)與美國文化的關系上與羅斯許多作品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一種回歸,也許是進入暮年的作者以此對父輩傳達出的致敬或作為猶太人之子的妥協(xié)。羅斯以重建歷史的手法推出的這一杰作,使人在對恐怖分子的行徑深惡痛絕的同時也質疑美國本身的問題和其內政外交策略的合法性。在當前的宗教和意識形態(tài)等矛盾沖突日益劇烈的世界局勢影響下,羅斯創(chuàng)作該書引起民眾更多的關注。但應該看到,他所描述的精神上的折磨和肉體上的傷害其實對所有民族和各種信仰的人們都一樣,他將這種悲劇看成人類共同的遭遇加以描述。
[1]Roth,Philip.Reading Myself and Others[M].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2001:167 -168.
[2]Kean,Thomas H.& Lee H.Hamilton.The 9/11 Report[M].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4:486 -487.
[3]王逢振.詹姆遜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91.
[4]Roth,Philip.The Plot Against America[Z].New York:Vintage Books,2004.
[5]Kauvar,Elaine M.Talking about Philip Roth[J].Contemporary Literature,2007:613 -628.
[6] Parrish,Timothy.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hilip Roth[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7]Roth,Philip.My Life as a Man [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4:247.
[8]包亞明.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四卷)[Z].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590.
[9]Brauner,David.Philip Roth[M].Manchester,U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7.
[10]Roth,Philip.I Married ACommunist[M].London:Jonathan Cape,1998:47.
[11]Said,Edward W.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C].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