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艷
(仰恩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福建 泉州362014)
解讀劉禹錫詩中之“愁”
馬雪艷
(仰恩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福建 泉州362014)
劉禹錫詩中“愁”充當(dāng)?shù)某煞钟兄髡Z、謂語、賓語、定語、狀語之別,他的愁內(nèi)涵也有差異,有鄉(xiāng)愁、友人之愁、理想受挫之愁,在逆境中他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唱出自然界“秋”之贊歌,唱出革新者勝利之歌。
劉禹錫;愁;貶謫;樂觀
劉禹錫是活躍在中唐詩壇的著名詩人,享有“詩豪”與“國手”的美譽(yù),從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歌中可以領(lǐng)略詩人探索藝術(shù)的熱情,感受其輔時濟(jì)世的理想,同時也可深味命途多舛的詩人的百結(jié)愁腸。
一
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作中,“愁”字共出現(xiàn)43次。從語法角度看,“愁”字在詩句中所充當(dāng)?shù)某煞植槐M相同。
1.主語?!俺睢弊殖洚?dāng)主語在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句中數(shù)量并不多?!奥贸铍S凍釋,歡意待花開?!?《令狐相公俯贈篇章斐然仰謝》)“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在這兩句詩里“愁”字都作主語。有旅途中的“愁”,也有酒醉后的“愁”,令人欣慰的是,愁已隨凍消逝,隨酒散去。但冰凍有消釋的時候,酒酣有酒醒之時,因此,詩人的愁緒總會或隱或顯地郁結(jié)在心中。
2.謂語。詩人一生歷盡坎坷,“愁”可謂其心中主要的情感取向,因此,“愁”字充當(dāng)謂語在其詩句中堪稱首位?!敖癯梢徽煞?,坎坷愁風(fēng)云。”(《送張盟赴舉》)“曲終韻盡意不足,余思悄絕愁空堂?!?《傷秦妹行》)“待兒掩泣收銀甲,鸚鵡不言愁玉籠?!?同上)這里的“愁”字均作謂語,愁的對象分別為“風(fēng)塵”、“空堂”、“玉籠”。
3.賓語?!俺睢弊挚勺髦^語引出支配的對象,也可以作為賓語成為被支配的對象。在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句中,“愁”字充當(dāng)賓語占有相當(dāng)?shù)臄?shù)量。“臨路不勝愁,輕飛去何托?”(《百花行》)這句詩中,“勝”可理解為承擔(dān),承受之意。“愁”字便成為承擔(dān),承受的對象而作為賓語。
4.定語。因為“愁”為詩人情感的主要取向,所以在詩人筆下很多人和物都著上了愁的色彩,“愁”便成了一種修飾,這使得“愁”字作定語的數(shù)量相當(dāng)可觀,僅次于作謂語的情形?!疤┥缴蚩芰?,旅祭不饗生愁煙?!?《平齊行二首》)“暮色四山起,愁猿數(shù)處聲。”(《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yuǎn)守故有屬焉》)“斂毛睡足難銷日,享翅愁時愿見風(fēng)?!?《和樂天鸚鵡》)在這些詩句中,“煙”是愁的,“猿”是愁的,甚至?xí)r間都是愁的。
5.狀語。在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句中,“愁”字充當(dāng)狀語的情況非常少。“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秋晚題湖城驛上池亭》)“愁”在這里作狀語,它表示“聽”時的狀態(tài)是“愁”的。
從詩人的創(chuàng)作中可以看出有些“愁”是詩人自己的。“曲終韻盡意不足,余思悄絕愁空堂?!?《傷秦姝行》)有些“愁”卻和動物聯(lián)系在一起,而以猿居多?!霸吵钅c斷叫,鶴病翹趾立。”(《謫居悼往二首》)“暮色四山起,愁猿數(shù)聲起?!?《始至云安寄兵部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近曾遠(yuǎn)守故有屬焉》)其實,猿本無愁,只不過詩人將自己的愁緒投射其上,而這種“感時花濺淚”式的投射,更能烘托出詩人的愁緒。
二
“愁”字在詩句中充當(dāng)?shù)恼Z法成分各不相同,“愁”的內(nèi)涵也有所差異,總起來說,有如下三種:
1.鄉(xiāng)愁。劉禹錫因參加永貞革新失敗遭遇貶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久居異鄉(xiāng),遠(yuǎn)離家鄉(xiāng)親人,孤獨自處。思鄉(xiāng)的本質(zhì)是一種源于痛苦又導(dǎo)向痛苦的心理活動,而且劉禹錫是無辜被貶,可以想見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何等強(qiáng)烈。永貞革新不僅決定了詩人一生的政治命運,也決定了詩人的文運。[1]112劉禹錫貶官朗州時曾作《秋風(fēng)引》:“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痹趥鹘y(tǒng)的悲秋主題中融入濃濃的鄉(xiāng)思,朗州的孤獨和寂寞使詩人——這位孤客的神經(jīng)格外敏感,自然界的變化總是最先能觸動他的情感。透過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詩人的濃厚鄉(xiāng)愁。劉禹錫在元和元年的《上杜司徒書》中云:“湘、沅之濱,寒暑一候。陽雁才到,華言罕聞猿哀鳥思,啁啾異響。暮夜之后,并來愁腸。懷鄉(xiāng)倦越吟之苦,舉目多似人之喜。俯視遺體,仰安高堂。愁腸惴栗,常集方寸?!?《劉禹錫集》卷十)“暮夜之后,并來愁腸”、“悲愁惴栗,常集方寸”精準(zhǔn)地概括了詩人遠(yuǎn)離親人久謫異鄉(xiāng)的愁苦。異鄉(xiāng)雖“山上層層桃花李”(《竹枝詞九首》),但詩人的鄉(xiāng)愁始終是未下眉頭,又上心頭。正所謂“南山上來歌一曲,北人陌上動鄉(xiāng)情”(同上)。鄉(xiāng)愁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詩人的心靈,正如他在《南中書來》中寫到的“鄉(xiāng)思豈唯秋”?!芭c對故園親友思念情緒相一致的是,貶謫文士的作品中,也多有期盼離開貶地,被召回愿望內(nèi)容的詩文?!瓌⒂礤a長期被貶不能北還,遂有《謫九年賦》之詠‘伊我之謫,至于數(shù)極?!歉吒哔馔n蒼?!瘡倪@些沉重的嘆息文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強(qiáng)烈的盼歸之情?!保?]263-264
2.友人之愁。劉禹錫與柳宗元間的深厚情誼被傳為美談。劉禹錫只比柳宗元大一歲,同登貞元九年進(jìn)士第,又先后考取博學(xué)宏詞科,由于兩人思想上的共識,愛好上的相似,又加上姻親關(guān)系,兩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梢哉f他們是政治上的盟友,詩文創(chuàng)作上的文友,生活道路上的摯友。但是長期貶謫的遭遇卻使友人難以聚首,劉柳二人時以詩文互贈,在劉柳的唱和詩中,既包含了二人情誼的真摯,又充滿了良朋難聚的愁緒。
永貞革新失敗,憲宗即位,將劉柳等人貶為遠(yuǎn)州司馬。元和十年(815)劉禹錫終于和柳宗元等人一起承詔回京,卻又因詩中“語含譏刺,執(zhí)政不悅”(《舊唐書》本傳)再度被貶。劉禹錫被貶到當(dāng)時被稱為“惡處”的播州做刺史,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考慮到劉禹錫母親年邁,柳宗元便向朝廷要求以柳易播,表現(xiàn)出不是兄弟勝似兄弟的情意。因裴度力請改授劉禹錫為連州刺史。[3]10元和十年夏初,劉柳結(jié)伴由京城長安奔赴任所,在衡陽揮淚作別,柳宗元寫下了《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劉禹錫答以《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其詩如下: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詩人借衡陽歸雁之影,哀猿之聲作為喚起離人愁思的觸媒,點出自己的愁腸百結(jié)。此次分別四年之后,柳宗元去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此劉柳二人是幸運的。但生活的蹉跎又帶給他們太多的遺憾,“獨處僻壤,難與同道過從”。柳宗元過早地離開人世,讓劉禹錫獨自感喟這份珍貴的友情,“千哀萬恨,寄以一聲”愁字無限。
3.理想受挫之愁。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重用王叔文實行政治革新,胸懷輔時濟(jì)世之志的劉禹錫找到了自己的政治舞臺,成為革新集團(tuán)的核心人物之一。為實現(xiàn)革新的目的,他廢寢忘食,操勞不輟。但最后在宦官藩鎮(zhèn)的聯(lián)合反撲下,持續(xù)僅一百多天的革新運動便宣告失敗。隨即憲宗大興問罪之師,將參與革新的成員放逐出京,劉禹錫也在其中。詩人輔時濟(jì)世的理想遭到了無情打擊,壯志難酬,只能“一生心事在書題”(《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其二》),可以說,理想受挫之愁是詩人愁的焦點。
永貞革新失敗后,詩人幾度被貶,在精神上異??鄲?,試看《瀟湘神》二首: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娥皇女英追隨帝舜芳魂歸于湘水,九疑云物之愁,瑤瑟傾訴之怨,構(gòu)成了這份凄美愛情的情感主旋律。此詞作于詩人貶官朗州期間,詩人將凄美的歷史傳說與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合二為一,把自己的理想受挫之愁,無辜被貶之怨托付于流淌的湘水,將胸中沉潛之氣歌唱出來。
如前所述,詩人久居異鄉(xiāng),良朋難聚,理想受挫,“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俺睢痹谠娙说那楦忻}絡(luò)中只是一個基點,由此升華開去,因“愁”而“悲”,由“悲”而“憤”,悲憤交加。
劉禹錫的現(xiàn)存詩句中多次寫到“悲”字。“離筵出蒼莽,別曲多悲心。”(《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幕》)“休公久別如相問,楚客逢秋心更悲?!?《送慧則法師上都因呈廣宜上人》)詩人的“憤”在前期和后期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如果說前期是外在的,后期則是內(nèi)斂的,前期表現(xiàn)為李白式的噴薄而出一瀉千里,后期則變?yōu)槎鸥Φ某劣纛D挫。
劉禹錫貶官朗州期間曾多次投書宰相,希望為之緩頰以便酌情內(nèi)移,但憲宗卻硬性規(guī)定八司馬“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舊唐書·憲宗紀(jì)上》),劉禹錫實際上與最高統(tǒng)治者處于某種對立狀態(tài),他把自己的憤怒傾瀉在詩中,大膽地揭露宦官和大官僚的丑行。如《聚蚊謠》,詩人把迫害革新志士的宦官和藩鎮(zhèn)勢力比喻為渺小而又可惡的蚊蟲,表現(xiàn)了對他們鄙夷不屑和極端憤恨,此詩實是對造謠中傷者的回?fù)?,憤怒之情力透紙背。詩中對“飛蚊”結(jié)局的預(yù)言定會讓甚囂塵上的被諷刺者心驚膽寒。
詩人后期結(jié)束了“巴山楚水凄涼地”的生活,卻始終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與抱負(fù),對現(xiàn)實的憂憤有增無減。而國家局勢處處充滿暗礁險灘,劫后余生的詩人再也不能像早期那樣鋒芒畢露,盡情發(fā)泄,他必須藏掖起自己的鋒芒,更多地表現(xiàn)出一個深諳世故者的閱歷與識見,正像詩人自己所說的“心如止水鑒常明”。詩人曾作《視刀環(huán)歌》:“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鄙虻聺摗短圃妱e裁集》說全詩“著意‘視’字”,清人徐增《而庵說唐詩》中分析“‘相視’非夢得視刀環(huán),刀環(huán)亦視夢得之謂,是夢得視刀復(fù)視環(huán),視環(huán)復(fù)視刀也”。歲月更迭時序變遷,劉禹錫所歷所見豈止眼前之刀環(huán)?他有太多“不平事在心”,然而“駭機(jī)一發(fā),浮謗如川”(《上淮南李相公啟》),他已深知“世間喜開口者多為不開口者所害”(徐增《而庵說唐詩》),在那沉重的一“視”中,已有太多的悲慨感憤深埋在心底。
三
可貴的是,劉禹錫“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里,確實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終不曾絕望,始終跳動著一顆斗士的靈魂”[4]271。同樣地詩人的悲與憤不是軟弱、自暴自棄的同義語,他始終保持著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他用自己的筆觸譜寫出了昂揚的生命主旋律。
1.“我言秋日勝春朝”——唱出自然界“秋”之贊歌。悲秋是中國文學(xué)傳統(tǒng)主題。初唐詩人盧照鄰在《釋疾文·悲夫》中寫到:“秋也嚴(yán)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但“秋本無愁,奈客里、秋偏岑寂”(蔣捷《滿江紅》),“秋意象的深層指涉與人的喜怒節(jié)律基本趨同。因此文學(xué)作品中的秋意象除了‘悲’之外,‘喜’氣也隨處可見”。王維《山居秋暝》:“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标懹巍肚锫暋返?“人言悲秋難為情,我喜枕上聞秋聲。”王陸二人在某種意義上可謂是劉禹錫的異代知音?!鞍蜕匠鄾龅兀陾壷蒙怼?,劉禹錫長期被貶,貶所的自然環(huán)境之惡劣不言而喻,但詩人卻用他的筆繪就了“岡頭花草齊,燕子?xùn)|西飛”(《插田歌》)的絢麗畫面,尤其是在觸動著愁緒的秋季,詩人更是唱出了意氣豪邁的秋歌。劉禹錫貶居朗州期間曾作《秋詞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在這首詩中,劉禹錫一反傳統(tǒng)悲秋主題,在春與秋的軒輊中發(fā)現(xiàn)了秋的美與壯闊,碧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鶴將詩人的詩情引向碧霄,詩人的驚喜與感動也被提到了至高點。詩人在朗州忍受著孤獨與寂寞,艱難地生活了十年,但在詩中讀者看不到萎靡不振,相反地,詩人將這首秋歌吟唱得鏗鏘有力,向世人袒露了曠達(dá)樂觀的胸襟。讀罷此詩,詩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騰云而上的高遠(yuǎn)意境仍久久縈懷。
2.“前度劉郎今又來”——唱出革新者勝利之歌?!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從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娋渲校覀兎路鹇牭搅藙⒂礤a永不言敗的心聲。詩人矢志不渝,從來不認(rèn)為參加永貞革新是錯誤的,他“正道直行、守志有恒、自強(qiáng)不息的人格”一直垂范后世。最發(fā)人深省的莫過于他的兩首桃花詩。詩人曾兩次游玄都觀,第一次是在元和十年劉柳等革新志士“去國十年同赴召”之時,詩人寫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詔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钡诙问窃诖蠛投?,劉禹錫受裴度等人薦拔,調(diào)回朝廷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下了《再游玄都觀絕句》:“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蓖切加^卻景色各異,時隔十幾年,玄都觀里的千樹桃花已零落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野菜青苔。當(dāng)年竊取高位權(quán)傾京師的滿朝新貴已如鳥獸般散去,笑到最后的是寧折不彎,至老不衰的劉禹錫。就像他筆下的庭竹“無地不相宜”,他不會因地因時而改變,在玄都觀的盛衰變化中詩人唱響了一曲嘹亮的勝利之歌。
[1]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xué)——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M].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0.
[2]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tài)與文學(xué)[M].合肥:黃山書社,2006.
[3]肖瑞峰,彭萬?。畡⒂礤a白居易詩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責(zé)任編輯 朱正平】
Interpretation of Sadness in Liu Yuxi’s Poems
MA Xue-yan
(Humanities College,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 362014,China)
The sadness in Liu Yuxi’s poems acts as variable roles such as subject,predicate,object,attribute and adverbial modifier.The meanings of sadness are different,such as homesickness,missing friends,disappointment of his ideals,and expressing poet’s optimistic attitude in adverse circumstances,which composes a praise song of autumn,and sings out victory songs of the innovator.
Liu Yuxi;sadness;relegation;optimistic
I206
A
1009—5128(2012)09—0060—04
2012—03—13
馬雪艷(1977—),女,吉林東遼人,仰恩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碩士,主要從事唐宋文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