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總
桂淮系列淮山藥新品種是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針對廣西乃至我國南方地區(qū)淮山藥品種較少、產量較低的實際情況,選育出的一批優(yōu)良新品種,這些品種在種植過程中表現出了獨特的抗性和豐產性。筆者針對該系列淮山藥品種,進行了防澇、抗旱、淺生槽定向高產栽技術的研究,利用淺土層晝夜溫差大、溫濕度適宜、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優(yōu)勢,使淮山藥長薯快、收獲容易、質量好,從而達到了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栽培效果。淺生槽定向栽培技術克服了傳統(tǒng)深挖洞式栽培對土壤要求嚴格、易旱易澇、費工費時、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及產品商品率低等不足。近年來,該項技術已在廣西各地進行試驗示范,面積超1000hm2,每667m2產量3000~5000kg,較普通栽培增產20%~45%,純利潤提高3000元以上。
一般在年前要進行土壤冬耕翻曬,春季種植前起梯形畦,畦底寬3.0~3.2m,畦面寬40cm,畦高50~60cm,畦兩側斜坡長1.3m左右。此種做畦方式不但可防雨澇,防水漬,也適合于淺生槽栽培?;瓷剿幍奈崭抵饕植荚诒硗翆?,故基肥無需深施,一般在播種前一周,結合起畦每667m2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過磷酸鈣50kg、復合肥(N16-P12-K14)25kg作為基肥。
在斜坡上用小鋤開挖小溝,溝向與斜坡方向一致,溝距20~25cm,溝深10cm、溝長100cm,然后順溝放入淺生槽(又稱淺生套管、定向結薯槽、U形槽,淺生槽上端距畦面5cm),淺生槽內放入松軟填料,回填泥土。松軟填料可選用粉砂和取材方便的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或谷殼糠等混合物,回填泥土時要求做到淺生槽兩端不露出土面或低于溝底。淺生槽上端留下播種標記準備播栽(圖1)。
圖1 淺生槽定向栽培示意圖
淮山藥種植應選擇具有本品種特性、無病蟲害的塊莖作種薯。在種植前25~30d(天)將塊莖切成小塊,每塊40~60g,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按頭部、中間、尾部分類分別進行曬種,以打破種薯的休眠促進發(fā)芽。曬種程度以傷口向內萎縮,切面出現細裂紋為度,然后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消毒10~30min(分),取出晾干后進行催芽。催芽可在室內進行,將薯塊攤開鋪成10~15cm厚,其上蓋濕稻草,或在室外直接攤在鏟平的畦面上,鋪成10 cm厚,然后覆蓋細土5cm,再蓋上濕稻草。經過15~20d(天),當薯塊長出的幼芽長5~10cm時即可播栽。
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選擇晴天或陰天播栽,應避免烈日暴曬,一般可于下午進行。在已放滿松軟填料的淺生槽上端蓋上2~3cm厚的細泥,對準凹槽,放上帶芽薯塊,注意長條形薯種應與淺生槽平行放置。要求薯塊薯皮向兩側,切面朝上,然后覆蓋細土5~10cm厚即可。出苗后每穴只留1個健壯的幼芽,將其余幼芽摘除,否則就會結多個薯塊,使淺生槽失去淺生作用。一般每667m2種植1700~2000株。
應用淺生槽種植淮山藥,薯塊生長在淺土層和松軟填料中,保水能力差,生長期間極易受到干旱影響,尤其在苗期更容易受到危害,因此,在淮山藥出苗后搭架前,于雨后或淋濕后分別用1m寬的黑色地膜覆在斜坡面上并壓緊壓實,同時再覆蓋稻草或其他遮陰物,也可不覆膜只覆蓋稻草或其他遮陰物,以保持土層濕潤,利于薯塊快速長大。
6.1 雜草防除 播種后在土壤潮濕時或雨后用50%乙草胺乳油50mL兌水50kg,及時噴灑地面防除田間雜草;在淮山藥生長期間如有雜草可用20%百草枯(克無蹤)水劑120~150mL兌水50kg噴霧防除,但要注意藥液不能濺射到淮山藥藤蔓上。
6.2 搭架、引蔓、整枝 淮山藥播栽后15~25d(天)、當苗高20cm左右時,就要搭架引蔓,一般用細竹竿或樹枝插搭“人”字架,架高以2.0~2.5m為宜。如因材料所限,至少也要高達1.5m。注意竹竿不能插在淺生槽上,且要支插牢固,以防止被臺風吹倒。6~7月間,應及時將藤蔓的側蔓摘除。8月份后,零余子大量形成,易于消耗養(yǎng)分,常常影響地下塊莖生長,故應將其全部摘掉,以促進地下塊莖生長發(fā)育。
6.3 施肥培土 當苗高50cm左右時,每667m2可施復合肥(N16-P12-K14)25kg、尿素10kg、氯化鉀(K2O≥54%)7.5kg,期間,可結合防病治蟲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或富萬鉀(K2O≥220g·L-1,陜西巨川富萬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次。播栽后90d(天)左右,開始轉入塊莖生長期,當薯塊長約5~10cm時,即可施攻薯肥,每667 m2施50 kg復合肥(N16-P12-K14),期間還可噴灌根霸(高鉀型,山東菏澤京九肥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2次。施肥應在雨后或灌水后,待畦面的水已滲下后才能進行,以避免肥效損失。結合施肥適當進行培土。
6.4 水分管理 淮山藥既怕干旱,又怕澇(漬水),苗期和塊莖生長初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塊莖進入生長盛期以后,應保證有充足水分均勻供應,收獲前10d(天)應停止?jié)菜?,以利采收后貯藏。9~11月是淮山藥塊莖快速膨大期,特別要保持土壤濕潤,如水源不足,有條件的可安裝滴灌或微噴灌以保證水分供應。
6.5 病蟲害防治 淮山藥蟲害不多,苗期主要以象甲、斜紋夜蛾為害最為嚴重,可用30%毒死蜱水乳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與褐斑病??捎?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浸種3~5min(分)消毒預防,也可在出苗后用1∶1∶150波爾多液,每隔10~15d(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進行預防。發(fā)病后要及時摘除病葉燒毀,并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每隔7d(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同時,應采用輪作倒茬、換種塊、土壤消毒、清除病殘體、施腐熟有機肥等綜合防治方法。
淮山藥一般在9月份開始上市,但此時塊莖還在生長,尚未完全成熟。11月上旬以后,淮山藥莖葉開始發(fā)黃并逐步枯死,塊莖成熟,此后即進入采收最適期。采收時,可把土層翻開,將整條塊莖取出,保留淺生槽在畦中,重新加入松軟填料并覆蓋泥土,待適宜季節(jié)時繼續(xù)種植。
若在元旦后春節(jié)前采收,又遇冬季溫度較高,無霜凍,且藤蔓壯旺,則也可用刀具在距薯頭約10cm處切斷,將塊莖取出并留下薯頭(頂芽),保留淺生槽在畦中,覆蓋泥土,及時加強肥水管理,即能重新開始生長結薯。
采用淺生槽定向栽培,可以在收獲淮山藥塊莖時留下薯頭(頂芽)和淺生槽,2~3a(年)內可不用重新整畦置放淺生槽,淺生槽可連續(xù)使用3~5a(年),可大大節(jié)省栽培淮山藥的勞動力、種薯和淺生槽等生產成本,同時淮山藥產量增加明顯,產品商品價值提高,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