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閩南民間游藝校園導入的實驗性研究

2012-02-15 04:15:30王念龍
體育科學研究 2012年3期
關鍵詞:蓮塘游藝閩南

王念龍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廈門 361021)

閩南民間游藝校園導入的實驗性研究

王念龍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廈門 361021)

在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的背景下,開展閩南民間游藝校園導入的實驗性研究。研究以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體育興趣為基點,采取富有特色的實驗方法,分別在廈門市的灌口中心小學進行“閩南童玩體驗教育”,在蓮塘小學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校企聯(lián)合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效。研究表明,閩南民間游藝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對促進少年兒童的身心和諧,引導他們快樂地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價值。

閩南民間游藝;校園導入;興趣;快樂發(fā)展

由于工作的緣故,筆者經(jīng)常接觸到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每每看到學生們站在隊列里懶散無力地甩著胳膊踢著腿的時候,心里頭便充滿了不盡的無奈。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話題由來已久,為了“健康第一”的目標,我們教育工作者們不是沒有努力過,但學生不愛上體育課的狀況似乎并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變。也常詢問他們原因,“沒意思”是回答頻率最高的一個詞。

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體育課亦不例外。我們的課程改革,并不是沒有注意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總是被各式各樣的教育規(guī)律、教學法則所限制,為了滿足教學評價的條條框框,似乎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傾向于體育課就是簡單地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于是就制定了各種相應的量化生理指標,不免又重蹈按部就班的窠臼。體育課的“意趣”無法呈現(xiàn),“樂學”也就無從談起。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知曉20年前的一篇文章——《下一代的較量》。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國孩子一起在內(nèi)蒙古舉辦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隨隊記者將兩國孩子表現(xiàn)的巨大反差一一記錄了下來,與日本孩子的勇敢、堅毅、合作相比,中國孩子普遍地表現(xiàn)出了自私、嬌慣、脆弱、不善于溝通、缺乏團隊精神等被教育學家們稱為“性格災難”的缺點,實在令人汗顏。乃至日本領隊揚言,中日兩國的競爭,將是下一代的較量。當時這篇文章在國內(nèi)引起了人們強烈的關注。20年的荏苒光陰,我們孩子身上的“性格災難”仍然存在,并且由于網(wǎng)絡、電子游戲的介入,這種“災難”還有蔓延的趨勢。

我們一直希望體育教育能夠承擔起培養(yǎng)孩子體質和品質的多重任務,卻常常事與愿違。筆者無意去評論體育課的評價指標等紛繁的名詞概念,只是想通過若干實驗性的嘗試,探究體育學習的興趣初始點,“凡科學皆宜引起多方之興味,而于運動尤然”(毛澤東語),以求讓我們的孩子在體育中收獲快樂,并促進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消除“性格災難”。當我們的孩子們充滿興味地在體育運動中鍛煉出了健壯的體質、完善的人格、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時,那距離“健康第一”的目標應該不遠了吧。

1 研究的實施

2007年6月,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試驗區(qū)花落閩南地區(qū),涵蓋了廈門、漳州、泉州三市,標志著我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進入一個活態(tài)性、整體性保護的里程碑階段?!堕}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文化傳承機制,讓閩南文化進入各級各類學校,在學校進行鄉(xiāng)土文化的普及性教育,這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極好的契機。在相關主管部門和各方學校的積極支持與協(xié)助下,我們課題組走進校園,選擇了閩南民間游藝作為體育課程改革的實驗內(nèi)容,以期實現(xiàn)研究的初衷。

1.1 前期的準備

1.1.1 實驗對象的選擇

本著“體育收獲快樂,培養(yǎng)兒童體育新觀念”的理念,以少年兒童作為主要實驗對象。我們都知道,兒時的記憶會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潛藏下來,在意識里逐漸積累起來,往往于不經(jīng)意間產(chǎn)生出乎意料的作用。作為體育教育者,我們期望在孩子們的心里始終能夠有體育運動的一席之地,我們的目標就有進步了。就像帶著孩子去看畫展,并買下一幅畫送給他,也許,他就有可能喜歡上畫畫。

在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參與體育活動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手段,體育運動的作用無需贅言。本研究重點在于對孩子們進行體育啟蒙,讓孩子們在參與的快樂中,認識體育運動、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增加孩子們對體育運動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起對體育的興趣,促進他日后“思維的覺醒”,而不是簡單地進行體育技能培訓。

1.1.2 實驗環(huán)境的選擇

福建尤其是閩南地區(qū)在民族文化保護方面有著良好的傳統(tǒng),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建立了文化遺產(chǎn)學校教學機制,這是國家選擇閩南作為第一個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方便起見,本研究立足筆者所處的廈門市,重點選擇了集美區(qū)灌口中心小學與翔安區(qū)蓮塘小學作為教學實驗實施的環(huán)境。主要考慮到:一是所選擇的學校位于農(nóng)村,民間文化資源豐富,并且具有傳統(tǒng)文化傳承教育的穩(wěn)定基礎,在長期的課改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對于課題研究的實施能夠提供相應的保障。二是這兩所小學都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所面臨的升學考核、應試壓力小,體育課程的改革相對較為容易,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這為民間游藝進入學校體育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1.1.3 實驗項目的選擇

閩南民間游藝豐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項目都適合于學校體育的實施。閩南民間游藝與歲時節(jié)日、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俗生活等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本研究根據(jù)實驗對象和實驗環(huán)境的特點,有意識的把簡單易學又有傳統(tǒng)民族色彩的民間游藝活動納入到體育教學中,重點選擇了基礎性較好、趣味性、表演性較強的閩南民間游藝項目,有的以嬉戲娛樂為主,有的需要技巧力量帶有競技性質等,在正常的體育課程和日常的體育活動中,滲透相關的內(nèi)容,強調(diào)易被少年兒童接納與吸收,以期實現(xiàn)預期的效果。

1.2 具體的實施

1.2.1 灌口中心小學的“閩南童玩體驗教育”

“玩”與“學”在成人的功利教育觀里,總是被視為對立的字眼。即便給孩子們一些“自由活動”時間,也都明確規(guī)定了什么可以玩,什么不能玩,玩到什么程度,玩到什么時間。孩子們成天被繁重枯燥的學業(yè)所束縛,找不到玩的樂趣和童年的快樂。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沉迷于電視節(jié)目、網(wǎng)絡游戲,借此來緩解自己壓抑的身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fā),充分利用資源,把“閩南童玩”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和載體,引入校園,引導孩子們學會正確地玩、有意義地玩,真正體會玩的樂趣,形成正確科學的“玩樂觀”。

教學實驗以陽光體育為契機,把童玩與體育課程、課余體育相結合,開展童玩大課間、童玩興趣小組、童玩夏令營等活動,帶領孩子們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同時,還根據(jù)少先隊的體驗教育活動特點和課題研究的需要,將閩南童玩與少先隊“雛鷹爭章”活動相結合,開設“特色爭章活動場”,設置了童玩章、巧手章、棋手章、合作章等特色章,每隔一段時間,再評選出“爭章達人”,讓孩子們在歡歌笑語的閩南童玩活動中與傳統(tǒng)文化有了親密接觸,讓閩南童玩的快樂時光陪伴著孩子們共同成長?,F(xiàn)在,“德育為先,體驗為主,傳承文化,寓教于玩”已成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1]。

從2009年9月課題實驗開始,童玩游戲已逐漸在灌口中心小學形成了固定化、常態(tài)化的模式。在學校的“每天一小時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安排表”上,我們可以看到,每天的8∶00—8∶25時段,一年級到六年級活動的內(nèi)容固定是“童玩”,其他時段則安排有廣播操或跳繩等活動。而且“少先隊體驗教育與閩南童玩之研究”還成為學校一項長期的教育科研計劃。如今,走進灌口中心小學,迎面就是諧趣十足的童玩雕塑,而校園里更是隨處可見頗具閩南特色的童玩項目如“行直棋”“虎豹獅象”等所需的各式各樣的棋格子,就連班隊會都以某個項目為載體,設計出“玩轉陀螺”“棋如人生”“搖搖樂”“高蹺舞動”等主題。

在學校的努力下,閩南童玩項目于2010年9月21日被確立為廈門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學校的陳文東老師、校外輔導員林得時老先生成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學校爭取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材料,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推廣閩南童玩文化,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在傳統(tǒng)的閩南游藝中收獲成長的快樂。

1.2.2 蓮塘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校企聯(lián)合模式”

廈門市翔安區(qū)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廈金宋江陣”就是其中一種頗具特色的民間游藝形式。它融武術、表演于一體,在閩南各地廣為流傳,每逢重大節(jié)慶祭典,宋江陣便成為人們必看的重頭戲。于2007年8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但長期以來,宋江陣由于后繼無人,曾一度面臨失傳。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宋江陣”才得以恢復演出。

2009年5月,翔安區(qū)內(nèi)厝鎮(zhèn)蓮塘村企業(yè)家林良菽提出了推廣宋江陣民俗武藝的計劃,并成立了宋江陣團隊,召集對武術感興趣的村民利用業(yè)余時間操練各種武術招式。2010年4月,內(nèi)厝鎮(zhèn)蓮塘宋江陣應邀參加臺灣十二大節(jié)慶之一的內(nèi)門宋江陣活動,還受到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的關注,這是60年來第一支赴臺表演的宋江陣團隊。為解決該項目的發(fā)展問題,2010年5月,翔安區(qū)在內(nèi)厝鎮(zhèn)蓮塘村成立了首個宋江陣文化研究會。文化研究會以林良菽的廈門柯依達工貿(mào)有限公司和內(nèi)厝鎮(zhèn)蓮塘村為依托,采取文化和企業(yè)攜手的形式,走文化資源與企業(yè)資本融合之路,推廣宋江陣民俗武藝,深入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

為了進一步傳承宋江陣文化,擴大宋江陣學習人員隊伍,同時希望通過宋江陣的習練來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筆者的課題研究組與翔安宋江陣文化研究會共同策劃實施將宋江陣導入校園。通過校企合作,與中小學校共同研究體育新課程的改革與開發(fā),翔安區(qū)內(nèi)厝鎮(zhèn)蓮塘小學成為了第一個合作者。2010年11月18日,該校挑選了60名學生參加了第一期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宋江陣培訓班的學習。要想演好宋江陣,首先得打好武術根基,廈金宋江陣的武術基礎是另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五祖拳。在研究會的支持下,經(jīng)筆者聯(lián)系,蓮塘小學特意請來了五祖拳的后世傳人邱晟棟、邱晟樑兄弟作專業(yè)教練,與學校的體育老師們一起訓練孩子們。經(jīng)過短暫刻苦認真地學習,蓮塘小學宋江陣小學生表演團于2010年12月25日參加“為廈門國際馬拉松喝彩”的節(jié)目比賽,獲得了最佳表演獎。之后,蓮塘小學的宋江陣表演團火得一發(fā)不可收拾,陸續(xù)參加了多場表演,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和興趣。2012年3月3日,蓮塘少兒“宋江陣”還受邀參加臺灣最大藝陣嘉年華——2012臺灣高雄內(nèi)門“宋江陣”文武陣頭大匯演,成員中年齡最小的才8歲半,最大的也就12歲,“宋江陣”再創(chuàng)兩岸文化交流的先河。在這些成績的背后,“校企聯(lián)合模式”的助力功不可沒。

2 實驗效果分析

上述各具特色的教學實驗中,閩南民間游藝“作為勞動生活的一種補償,作為歡愉情緒的一種宣泄,作為智慧和技能的無須追求某種效果的自然訓練和展示”[2],讓孩子們在游戲娛樂中,體驗精神的愉悅、身體的放松,既鍛煉了身體、發(fā)展了技巧、增長了智慧,又加強了彼此的合作,增進了互相的了解和感情。它在孩子們身心的和諧發(fā)展中發(fā)揮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也讓研究的效果在不知不覺中顯現(xiàn)出來。

2.1 道德的培養(yǎng)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把體育和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與道德評價結合起來。在論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時,曾說過:“在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體現(xiàn)出力量、能力、熱情和需要的完滿與和諧。教育者在這種和諧里,應看到這樣一些方面,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創(chuàng)造的、勞動的、審美的、情感的、身體等的完善。在這個和諧里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的成分是道德。”[3]只有當豐富的道德性這一條主導的紅線始終貫穿于學生正在形成的個性,貫穿在他們對待周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態(tài)度之中時,學校的教育才能成為現(xiàn)實的作用。

閩南文化源于中原文化,糅合了閩越土著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本土文化內(nèi)涵。民間游藝是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繼了閩南文化注重人倫、宗族關系,注重民俗教化風俗等特點,并以其特有的娛樂形式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首先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民間游藝身上有著傳統(tǒng)文化濃重的影子,我們在孩子們參與其中時,有意識地向他們講訴游藝內(nèi)容的淵源,例如,抬王船民俗中“送船化吉”的祈福心愿、宋江陣的閩臺源流、拍胸舞的閩越遺風等,讓他們了解游藝背后的人以及這些人的生活;組織孩子們和家長一起進行調(diào)查,挖掘民間文化資源,讓他們親身感受閩南文化,萌發(fā)對自己所生活的這片土地的情感,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感悟與認同。曾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文化項目專員的木卡拉就提出:“歷史悠久的國家的教育系統(tǒng)都應該保證把他們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列入他們的課程當中去,并把這些遺產(chǎn)和教育系統(tǒng)結合起來。這將會保證年輕一代參與到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延續(xù)的戰(zhàn)斗中來?!保?]熱愛自己的國家、民族、家鄉(xiāng)乃至腳下的每一片土地,以及浸潤在土地中的歷史與現(xiàn)在,竊以為,這是最起碼的道德。在孩子們的書包里不能僅僅只有舶來的變形金剛、Ipad,也應該讓他們學會玩陀螺和鐵環(huán)。

其次是人格品質的教育。前文所述獨生子女的“性格災難”在現(xiàn)在的孩子們身上同樣有著明顯的表現(xiàn),這些性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社會適應性,過于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的。但在教學實驗過后,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他們變了,變得懂得約束自己、理解他人的情緒,變得懂得分享與協(xié)作。閩南民間游藝獨具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使得它群體性的特點尤為突出。這種特點大體分為兩類,一類如民間陣藝——拍胸舞、宋江陣、抬閣、龍舟競渡等,講究集體的力量配合以及各自的角色扮演;一類帶有競賽性質的,如跳房子、斗雞、行直棋等,需要遵守群體約定的規(guī)則。在團隊運動和合作游戲中,孩子們逐漸掌握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強化了社會規(guī)范的概念,幫助他們理解自我和他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自覺克制一些行為或愿望。12歲的林以恒是蓮塘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宋江陣中表演的角色是在梁山排行第14位的“打虎英雄”武松。他說:“宋江陣讓我改變很多,至少我的身體很棒。還有,我學會凡事能夠讓則讓,不會為了一些小事情起爭執(zhí)而傷同學感情?!彼谓嚱叹毺K春輝對孩子們的變化也深有感觸:“一場完整的宋江陣,表演時間是半個多小時,這對于小學生的體力與耐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毅力與精神,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2.2 興趣的開拓

少年兒童階段的學生,愛玩好動,興趣往往是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直接動力?!叭说膬?nèi)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xiàn)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保?]所以我們在教學實驗中十分強調(diào)為孩子們的這種心理需求提供合適的養(yǎng)料,在孩子們直接參與的具體行動關節(jié)點上下功夫,例如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孩子自己動手制作難易程度不等的課程道具,根據(jù)教學目標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設計課程內(nèi)容或是制定相應規(guī)則,并且讓大家共同分享創(chuàng)造的成果,全員參與,集思廣益,其樂融融。

我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在“提供養(yǎng)料”這樣的過程中,也促進了孩子們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增強,從而激發(fā)了他們更濃厚的學習興趣。袁原是灌口中心小學師生眼中的“問題生”,隨外來務工的父母轉學來這,對環(huán)境的不適應使他顯得孤僻、自卑,常常和父母爭吵,負氣出走。自從學校開展閩南童玩活動后,擅長滾鐵圈的他在比賽中奪得了第一名,而且很多取材于農(nóng)村的項目都讓他如魚得水,成了同學們心目中的“高手”,從此變得開朗和自信了許多?,F(xiàn)代體育課程過多引入了西方體育元素,競技性技術性的痕跡明顯,致使有些學生適應不了,只好坐冷板凳。相比較而言,民間游藝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消弭了競技水平差距,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們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2.3 身體的發(fā)展

既然是體育課程改革,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是繞不開的話題。不同類型的閩南民間游藝項目能夠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表演型的如拍胸舞、車鼓弄、貢球舞,側重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陣藝型的如宋江陣、抬閣,側重不同身體素質成員之間的互補;而游戲型的如抽陀螺、走直棋,則講求智力與技巧。在教學實驗中,我們根據(jù)教學對象的身心和認知特點,逐漸加大運動難度和強度,提高其身體負荷。通過民間游藝的練習,像蓮塘小學林以恒同學那樣覺得自己身體棒了許多的學生并不少見。

與單純追求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目標不同的是,我們提倡淡化技術教學,提倡實驗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融合,注重教學過程,注重學習興趣。例如閩南童玩實驗,我們將滾鐵環(huán)用在了短跑的速度追逐和400 m跑的耐久競逐上,將跳格子用在了跳躍技能的教學中[6]。這樣,極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乏味情緒,調(diào)動了競賽的積極性和課程的趣味性,讓學生累并快樂著。

3 結束語

研究告一段落后,課題組的所有成員微微松了一口氣,大家都感覺到了幸運。幸運之一,我們的教學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盡管也有若干預期的成分,但畢竟付出了努力收獲了期許。幸運之二,我們的研究得到了廣泛的理解和支持,包括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而后者,更為我們所看重,因為這個幸運的組成有很多是意料之外的?!坝螒虻耐辍睂τ诤⒆觽儊碚f,似乎是個沒有盡頭的等待。我們從幸運中窺見,其實讓孩子快樂地發(fā)展是每個人的心愿,但如何達成這個心愿,卻制造了難題。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保?]這就提醒我們,教育與教學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fā),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和愿望,也許就能夠解決這個難題。但愿我們的幸運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

慶幸之余,我們還有惶惑和隱憂。民間體育進入學校體育的改革其實并不是新鮮話題,但如何利用的爭議卻也始終不絕于耳。當前的基礎教育,應試體制是縈繞不散的緊箍咒,甚至體育課都成了體制內(nèi)的。我們的教學實驗初始也曾遭遇同樣的問題,就連課題組內(nèi)部都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應對實驗項目進行“現(xiàn)代性”改造,以符合現(xiàn)代體育課程的評價需要。最后,終于達成共識,盡可能保持閩南民間游藝的原汁原味,因為,文化內(nèi)涵是民間體育生命所在,也是它區(qū)別于現(xiàn)行體育課程中西方體育內(nèi)容的關鍵節(jié)點。畢竟,體育運動中的人不是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更不是體育課的全部。

最后,筆者仍然還想引用蘇霍姆林斯基關于體育教育的一段話,欲以此來作為本文的詮釋,他說:“對健康的關注,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fā)展、知識的鞏固和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們是否樂觀愉快,朝氣蓬勃?!保?]

[1]陳永勝,陳文東.閩南童玩的快樂時光——廈門市集美區(qū)灌口中心小學閩南童玩活動掃描[J].輔導員,2010(13):48.

[2]劉魁立.《中國民間游戲與競技》序[J].民俗研究,1995 (1):77-79.

[3]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93.

[4]木卡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與我們的文化認同感[J].文明,2003(6):12-13.

[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58.

[6]杜亞群.閩南童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博覽,2011(13):56-57.

[7]蘇霍姆林斯基名人名言[EB/OL].(2011-06-19)[2012-04-10].http://www.5156edu.com/mr/html/z888m808j343.html.

[8]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38.

[9]虞重干,張基振.民間體育游戲之于少年兒童和諧發(fā)展的實證——上海市長寧區(qū)北新涇第二小學的個案[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6):21-25,31.

[10]倪依克,胡小明.論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遺產(chǎn)保護[J].體育科學,2006,26(8):66-70.

[11]邵榮,柯玲.中國民間體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2):1678-1680.

[12]張基振,虞重干.中國民間體育保護與發(fā)展實踐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2):1678-1680.

[責任編輯江國平]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ding Minnan's Folk Entertainment into Campus

WANG Nian-lo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tecting Minnan's cultural ecology,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leading Minnan's folk entertainment into campus was carried out.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the children's interest in sports,the“Child's play experience education”in Guankou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Xiamen and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in Liantang school were explored with the ri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respectively,and obtained very good results.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innan's folk entertainment was on the obvious value of promoting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and leading their happy growth.

Minnan's folk entertainment;leading into campus;interest;happy growth

G 852.9

A

1007-7413(2012)03-0032-05

2012-04-15

福建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JA09152S)

王念龍(1973—),男,福建福鼎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文化、體育傳播。

猜你喜歡
蓮塘游藝閩南
我有一百個蓮塘一樣的女人
遼河(2024年1期)2024-03-04 22:09:21
我有一百個蓮塘一樣的女人
安徽文學(2023年8期)2023-08-10 15:33:55
閩南文化傳承
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8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zhèn)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20
誤西風
閩南,閩南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24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游藝大轉盤
游藝大轉盤
廈門 廈門市老促會到翔安區(qū)老區(qū)蓮塘村考察調(diào)研
紅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0
广宗县| 浙江省| 平邑县| 珠海市| 孟州市| 海盐县| 佛坪县| 临邑县| 通渭县| 永康市| 阜康市| 昌图县| 绿春县| 兰州市| 柞水县| 六盘水市| 纳雍县| 东方市| 大埔区| 五峰| 类乌齐县| 饶平县| 巴东县| 涿鹿县| 扎囊县| 巢湖市| 保定市| 那坡县| 岱山县| 察雅县| 阿鲁科尔沁旗| 德昌县| 乌拉特前旗| 星座| 宁国市| 洪雅县| 定边县| 云林县| 保山市| 贺州市| 辰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