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生 周 瑢
上饒市曙光醫(yī)院,江西上饒 334000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今微波技術在工業(yè)、導航、國防、醫(y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以及深入到家庭應用中。因人們肉眼、感官均不能感受微波輻射,而往往被人們忽略。為解決男性生殖力受低劑量微波輻射的影響,筆者選取雷達作業(yè)已婚人員200例作為研究組進行調查,現總結如下。
雷達作業(yè)已婚人員200例作為研究組,雷達工作已達3~22年,平均9年,年齡在25~50歲,平均年齡35歲。選取無電磁輻射的野戰(zhàn)軍基層已婚官兵人員150例作為對照組,達5~26年,平均8.9年,年齡在26~49歲,平均年齡35.4歲。兩組對象均滿足以下條件:①在婚后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自然妊娠夫婦。②研究組人員因第一次懷孕者,必須接觸有雷達工作。③兩組對象的妻子均接觸有電磁輻射、有害理化環(huán)境。④兩組對象未患有先天性生殖疾病。
選擇問卷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主要包含工作環(huán)境、既往病史、人口學特征、子女情況、孕產史、生活習慣、妊娠結局、性功能狀況等,以及配偶的既往病史、子女情況、一般情況、子女情況、妊娠結局、孕產史。
采用20部雷達,為不同波段類型,實行現場勘察。以雷達站為中心的測量范圍,200 m半徑。主要監(jiān)測點為:操作車內、雷達操作室、雷達發(fā)射機房、辦公區(qū)、油機房、宿舍,雷達天線作為中心,基準為正北,45°間隔,選擇8方位作為測量線,20~200 m的10個測量點。選擇儀器:選擇BXSO5-SF6000微波測量儀,調諧方式:Ku波段,C波段,頻率范圍:950MHz~2150MHz,信號場強范圍:-65~-25dBm。
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雷達工作倉內,微波能量為(6.8±6.1)uW/cm2,發(fā)射機房為(335.7±365.4)uW/cm2,油機房為(38.8±25.4)uW/cm2,辦公區(qū)為(23.7±20.4)uW/cm2,宿舍為(3.9±4.3)uW/cm2,無線輻射區(qū)為(370.8±319.8)uW/cm2。無線波所涉及的區(qū)域,可是為非安全區(qū),隨著雷達功率的提高,非安全距離就越大。
兩組對象的妻子職業(yè)、文化程度、種族均無明顯差異,研究組飲酒者占75.5%,吸煙者占52.3%,最招租飲酒者占74.7%,吸煙者占48.6%,兩組對比無明顯差異。
研究組的發(fā)生性功能障礙的幾率為43.3%,對照組為22.7%,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生殖力對比[n(%)]
研究組200例,有195名出生嬰兒,100名男嬰,95名女嬰,2名新生兒畸形,2名早產兒,10名新生兒并發(fā)癥,8例自然流產,3例人工流產,14例正在妊娠。對照組150例,有128例,65名男嬰,63名女嬰,1名新生兒畸形,3名早產兒,5名新生兒并發(fā)癥,2名自然流產,4例人工流產,13例正在妊娠。
男性長期處于接觸低劑量微波輻射狀態(tài)下,是否對男性生殖力有影響,一直是熱點關注的問題。在本組實驗中的兩組對象,其妻子的自然受孕率調查結果表明,研究組即雷達工作人員明顯低于對照組。從事雷達工作人員,其自然懷孕性能有所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限制的滯后現象。根據有關現象報道,雷達工作人員的精子運動軌跡、形態(tài)、活力和密度,均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這說明,低劑量的微波輻射,對于男性生殖力存在損傷作用,損傷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男性生殖潛能明顯由高水平降低至低水平。總而言之,男性在低劑量微波輻射處于長期接觸狀態(tài)下,發(fā)生性功能障礙的幾率顯著提高,在1年內的自然受孕率明顯下降。
[1] 李昌成,胡海翔.微波輻射對男性生殖功能影響的研究現狀[J].空軍總醫(yī)院學報,2010(2):8-40.
[2] 閆素文,湯潔,張寧,等.微波輻射防護服對雷達作業(yè)人員精液質量影響[J].沈陽部隊醫(yī)藥,2005(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