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肖
昌邑市卜莊鎮(zhèn)中心初中 山東省昌邑 261313
多媒體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
盧洪肖
昌邑市卜莊鎮(zhèn)中心初中 山東省昌邑 261313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學對象(學生)等各方面的特點,通過教師精心備課、設計、探索,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視頻、音頻、圖片等,可以運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制作),并與教學方法相組合,共同運用于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jié)構,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自從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語文課堂之后,給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帶來強有力的沖擊,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如虎添翼,傳統(tǒng)教學的課堂模式被打破了,新型的教學模式構建了起來。實踐證明,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性得到了發(fā)揮,教學的質(zhì)效大幅度地得到提升。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笔澜缬忻拇罂茖W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一位語文教育專家還說過:“一個好的語文老師,就是要把學生對語文的感情煽得旺旺的,把學習興趣的熊熊烈火點燃。”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他們的名言里都已經(jīng)被高度凝練地概括了。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決定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他們而言依然是促使他們勤奮學習的無窮動力,是引導他們跨入知識殿堂的力量源泉。學生一旦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信心和毅力才能油然而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能更加主動地與教師一起深入文本了解內(nèi)涵,去探究語文學習的奧妙,去感悟下筆如有神的快樂,去體驗獲得成功的欣喜。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可以最大限度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fā),促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新知,在探究中提高能力。
如筆者在教學《孔乙己》一課前就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和網(wǎng)絡資源精心制作了課件“苦苦掙扎的孔乙己”,上課時先通過呈現(xiàn)課件,讓學生觀看關于孔乙己的4幅畫像,以及舊中國末世大眾,在封建統(tǒng)治思想、秩序的重壓下,麻木、冷漠,毫無生氣和活力的一系列社會生活圖像??菰餆o味的文字變成了圖文并茂的畫面,課文的寫作背景的再現(xiàn)十分直觀、形象,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感情上的強烈共鳴被引起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被有效地激發(fā)了。
翻開現(xiàn)行的初中語文教材,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語言優(yōu)美、立意新奇、境界開闊的文章增加了。毋庸置疑,這些文章的學習,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他們的思維也能得到發(fā)展,他們的語言也能得以豐富。但教學這些文章時,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根粉筆,就算是講得口干舌燥,估計學生也只是一頭霧水,因為學生對生活沒有足夠的體驗;但如果利用計算機的多媒體特性,通過有聲的畫面,再現(xiàn)生動的形象,則能較容易地把學生引入文章所描繪的意境,體現(xiàn)文章的主旨,獲得深刻的印象,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靈感。
如筆者在教學《海燕》這首散文詩的時候,考慮到文本通篇都運用了象征手法,學生對于把握詩的主題可能有難度。于是采用多媒體循圖入文:讓學生先觀看海燕在風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場面,去深切感受海燕矯健、勇猛、不畏強暴、勇于博擊的雄姿。同時,配以朗誦錄音,形象的圖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樂語言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感官,學生張開了想象的翅膀。接著,筆者把高爾基創(chuàng)作此文的背景交代了出來,學生順理成章地里理解了海燕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的象征。
由此可見,多媒體能使學生觀察現(xiàn)象簡便、快捷,真切、自然,能讓他們?nèi)缗R其境,進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混合構成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得以誘發(fā),多向立體的思維通道得以開辟,同時還促進了學生的觀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強、審美能力的提高,可謂一舉多得!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nèi)容似乎就是靠著教師的口頭傳授與提醒,而多媒體手段的介入,重點、難點的展現(xiàn)會變得非常醒目,多媒體圖像與聲音資料給學生帶來的感官沖擊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于重點內(nèi)容的印象。運用多媒體,教師語言無法企及的空白得到有效的填補,教學內(nèi)容在學生的心目中鮮活起來了,“教”與“學”的距離縮小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增強了。如分析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優(yōu)美的配音朗讀,或相關的片段對話,之后讓學生扮角色表演,再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切身感受,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能夠得到聽說寫的訓練。
如對泉聲的理解與描述是《鼎湖山聽泉》一文的教學難點,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多讀兼學生自己想象。而一位教師借助了多媒體,錄制了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銅管的聲音,同時配上文中所提到的“草叢中”“石縫間”“空谷里”“深潭下”的各種泉水的聲音,學生在比較品味中感受泉聲的美好更為真切,他們在千里之外卻又如身臨其境一般的感受著山水之姿、泉聲之美。巧妙地運用好多媒體,學生的直觀感受增強了,時空阻隔在無形中消除,這樣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又很好地達到突破重點、難點的目的。再如人教版教材中的有些說明文,由于相關的實物學生沒有見過,如若缺乏必要的工具,要想講清是極為不易的,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
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信息的輸入(吸收)和輸出(表達)的課,語文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傳導的過程,或者說是語文信息的變換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儲存、處理而實現(xiàn)的。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就要大面積、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使他們發(fā)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能增多課堂信息傳遞的通道,提高單位時間內(nèi)傳遞信息的容量,從而增加課堂教學的密度。
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春》的教學中,筆者利用Authorware做的課件,在一陣悅耳的笛聲中,在背景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從不同的角度飄入了課題,作者的頭像與簡介在清屏之后隨之出現(xiàn);在學生對作者的形象有了一個感性認識之后,筆者又對作者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補充,這時學生對作者有了更深的認識。頭像與文字逐漸隱去之后,屏幕上5幅小畫的出現(xiàn)更是精彩紛呈 ,分別是文本中的春草 、春花 、春風 、春雨、迎春圖。筆者將5幅小畫設置了按鈕,可以用鼠標選擇需要播放的段落,另外再做一個退出按鈕。每段都可選擇重復播放多次。每段的形式為屏幕左邊上方出現(xiàn)該段主題,如春草圖,主題下方開一小窗口,在此小窗口可出現(xiàn)連續(xù)的圖畫、視頻圖像、動畫等。整個屏幕的右邊,在一個矩形框中出現(xiàn)該段文字,該段文字的范讀貫穿始終。在使用時可讓學生邊欣賞畫面,邊聆聽課件中的范讀,然后再讓學生跟讀。
多媒體的強大功能,有機地將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組合在一起,學生的多種感官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學習的興趣也被有效激發(fā)。更重要的是,信息傳遞的渠道拓寬了,課堂的語文信息容量增大了。
總之,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下的死板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平臺,給初中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利用真實的客觀環(huán)境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2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