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胡 靜 林英庭*
抗菌肽又稱抗菌生物肽,是生物體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強抗菌作用的陽離子多肽,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000~7000,由20~6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這類活性多肽具有分子質(zhì)量小、熱穩(wěn)定性好、水溶性好、抗菌譜廣等特點,是動物宿主先天性非特異防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咕牟粌H對多重耐藥菌具有殺傷作用,還能抑殺真菌、寄生蟲、病毒以及腫瘤細胞,且對正常細胞毒性較小。本文就抗菌肽的分類、作用機理、結(jié)構(gòu)特點及在動物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作一綜述。
抗菌肽可以根據(jù)其來源、結(jié)構(gòu)特征、組成等進行分類。根據(jù)來源可分為昆蟲抗菌肽,如天蠶素(cecropins)、昆蟲防御素(insect defensins)等;水產(chǎn)動物抗菌肽,如貽貝素(mytilins)、貽貝肽(myticins)等;兩棲類抗菌肽,如蛙肽、爪蛙肽等;哺乳動物防御素,如牛β防御素(BND)等;植物抗菌肽,如硫素(thionin)、脂轉(zhuǎn)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s)等;微生物抗菌肽,如桿菌肽(bacitracin)類等;人類源抗菌肽,如人源防御素LL-37等;人工合成抗菌肽等。根據(jù)其組成不同可分為富含半胱氨酸殘基的防御素(defensin)、富含脯氨酸殘基的蛙皮素(magainin)、富含甘氨酸殘基的蜂毒素(melittin)、殺菌肽(cecropin)等。 根據(jù)結(jié)構(gòu)可分為帶有α螺旋結(jié)構(gòu)的線性肽,如cecropin;β-折疊抗菌肽,如植物防御素γ-2-purothionin;具有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的肽,如subtilosin A;帶有一個或多個占主導地位氨基酸的線性肽。根據(jù)作用功能不同可分為抗細菌肽、抗真菌肽、抗腫瘤肽、抗細菌兼抗真菌肽、抗微生物兼抗腫瘤肽 (梁永利,2006;Lai等,2002;AHolak 等,1988;Steinerh 等,1981)。
迄今為止,已經(jīng)研究報道的抗菌肽超過1500種,其一級結(jié)構(gòu)有很大差別,其來源、結(jié)構(gòu)、抗菌譜等也都不盡相同,但大多數(shù)抗菌肽均是由30多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堿性小分子,具有α-螺旋或β-折疊。另外,多數(shù)抗菌肽的氨基酸N端富含賴氨酸和精氨酸等陽離子型氨基酸以及大于30%的疏水性氨基酸,并帶有2~7個的正電荷,等電點大于7。大多數(shù)抗菌肽在特定位置均有一些較保守的氨基酸殘基,這些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殘基保證了抗菌肽分子的抗菌活性。此外,部分抗菌肽還具有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黎觀紅等,2011;王典等,2010;侯曉姝等,2009;于健等,2004)。
自從抗菌肽被發(fā)現(xiàn)以來,學者們對其作用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胞膜攻擊機理論得到較多認可。該理論可能的作用機制為抗菌肽分子上的正電荷與細菌質(zhì)膜磷脂分子上的負電荷發(fā)生靜電反應(yīng),同時抗菌肽的疏水端和兩親性α-螺旋結(jié)構(gòu)破壞了脂質(zhì)雙層原有的有序結(jié)構(gòu),最后多個抗菌肽分子間通過相互位移而聚合形成跨膜離子通道,引起細胞內(nèi)容物大量溢出,細菌不能維持正常滲透壓而死亡(劉莉如和王曉霞,2012;劉誠等,2011)。
抗菌肽只對原核生物細胞和真核生物病變細胞有抗菌作用,對正常的真核生物細胞無影響,其原因是真核細胞膜中大量的膽固醇可以與抗菌肽相結(jié)合,降低抗菌肽活性,使膜結(jié)構(gòu)趨于穩(wěn)定。此外,高等動物高度發(fā)達的細胞骨架系統(tǒng),也可對抗菌肽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而癌細胞的細胞骨架系統(tǒng)與正常細胞相比不發(fā)達,這也是抗菌肽可以抑制腫瘤的原因之一。
4.1 防治畜禽疫病 抗菌肽作為飼料添加劑對細菌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肽,不僅不會使細菌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還無毒無殘留。盧宇等(2010)研究表明,在10~35日齡肉仔雞日糧中添加抗菌肽S807后,雛雞成活率提高8.62%,生產(chǎn)性能提高 18.6% ~22.1%,同時對防治肉仔雞腹水癥也起到一定作用。馬衛(wèi)明等(2005)采用瓊脂糖彌散試驗和活菌計數(shù)試驗檢測豬小腸抗菌肽對雞白痢沙門氏菌C79-13株、雞致病性大腸桿菌自然分離株等11株細菌的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豬小腸抗菌肽對11株細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且殺菌率可達59.5%~98.5%。王秀青等(2011)將120只1日齡雛雞分6個組,注射致死劑量大腸桿菌24 h后,再通過口服和肌肉注射不同劑量重組抗菌肽Cecropin B,結(jié)果表明,重組抗菌肽Cecropin B對大腸桿菌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高劑量(0.75 mL)口服組的效果最佳。都海明等(2011)研究報道,在斷奶仔豬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抗菌肽后,可明顯抑制仔豬因斷奶應(yīng)激造成的腹瀉,腸道內(nèi)大腸桿菌數(shù)量也顯著降低,但其對乳酸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乳酸菌細胞膜帶有一定量的負電荷,導致抗菌肽對其具有一定敏感性。
4.2 提高動物生產(chǎn)性能 在飼料中添加外源性抗菌肽,可提高飼料利用率,促進畜禽生長。張董燕等(2011)在體重為(16.57±0.23)kg 的斷奶仔豬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0.3%的天蠶素抗菌肽,結(jié)果顯示,日糧中添加0.3%天蠶素抗菌肽后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提高5.14%,料重比降低14.8%。王萬云等(2011)將雞小腸抗菌肽粗制品按比例添加到肉雞基礎(chǔ)日糧中,結(jié)果顯示,該抗菌肽可顯著增加肉雞重量,并能提高飼料轉(zhuǎn)化率,其中,0.10%添加量效果最好。李波等(2011)在母豬分娩前30 d到產(chǎn)后21 d飼料中添加400 kg/mg天蠶素抗菌肽,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的活仔率、健仔率均極顯著低于試驗組(P<0.01);試驗組的腹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初生重、21 d體重和日增重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雷岷等(2012)通過給35日齡斷奶的新西蘭肉兔飼喂天蠶素抗菌肽發(fā)現(xiàn),天蠶素抗菌肽可一定程度提高肉兔的日增重,顯著降低料重比(P<0.05),并對肉兔的采食量無顯著影響 (P>0.05)。由此可見,在肉兔飼糧中添加天蠶素抗菌肽可提高肉兔生產(chǎn)性能。馬倩等(2012)研究指出,在蘆花雞日糧中添加0.1 g/kg抗菌肽可極顯著提高蘆花雞末質(zhì)量和平均日增重,極顯著降低平均料肉比。
4.3 改善畜禽免疫能力 劉莉如等(2012)研究指出,在海蘭褐蛋用仔公雞飼料中添加天蠶素抗菌肽后,試驗組胸腺指數(shù)、脾臟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及抗生素組 (P<0.05)。呂尊周等(2011)研究飼喂不同水平抗菌肽對蛋雞血清免疫指標及脾臟白細胞介素2 mRNA表達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飼料中添加 200、400、600 mg/kg 抗菌肽后,與對照組相比,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分別提高 7.69%(P > 0.05)、19.40%(P >0.05)和14.38%(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分別提高 12.69%(P > 0.05)、21.24%(P < 0.05)和9.10%(P>0.05),而抗菌肽對血清免疫球蛋白M、補體3和補體4含量影響均不顯著 (P>0.05)。由此可見,抗菌肽能提高蛋雞的免疫功能,且飼糧中添加400 mg/kg抗菌肽效果最佳。陳冰等(2012)研究指出,在凡納對蝦飼料中添加2000~3000 mg/kg家蠅幼蟲抗菌肽提取物,凡納對蝦血清中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溶菌酶的活性和總抗氧化能力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且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由此可知,抗菌肽可提高對蝦的免疫相關(guān)指標。楊玉榮等(2009)研究表明,在飲水中添加非洲鴕鳥皮膚抗菌肽可以促進雛雞免疫器官發(fā)育,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4.4 改善動物產(chǎn)品品質(zhì) 呂尊周等(2012)研究指出,日糧中添加200 mg/kg抗菌肽粗提物能顯著提高蛋雞的蛋黃相對重(P<0.05);添加400 mg/kg抗菌肽粗提物后蛋雞的產(chǎn)蛋率和蛋黃相對重均有顯著提高 (P<0.05)。郭麗君等(2012)分別向1日齡健康蘆花雞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抗菌肽及抗菌肽+酵母菌制劑,結(jié)果表明,抗菌肽及抗菌肽+酵母菌制劑均可顯著提高胸肌肌纖維密度、胸肌硒含量及胸肌錳含量。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游離氨基酸總量與空白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 >0.05)。徐名能等(2011)向奶牛日糧中添加抗菌肽制劑50 g/d·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日糧添加抗菌肽制劑能極顯著降低牛乳體細胞數(shù)75.86%(P<0.01), 同時乳脂顯著率提高 (P<0.05),但對乳蛋白率無顯著影響(P>0.05)。這在保證乳品質(zhì)的基礎(chǔ)上也從一定程度上預防了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生。
上述可見,抗菌肽具有提高動物生產(chǎn)性能,改善畜禽免疫力,改善動物產(chǎn)品品質(zhì)等作用,因此有望成為新型抑菌促生長劑和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應(yīng)用于畜牧生產(chǎn)。然而隨著抗菌肽研究不斷深入,一些制約因素也接踵而來,因此必須加強藥理、藥代動力學、毒理性等研究,并解決潛在毒性、穩(wěn)定性等問題。目前研究已表明抗菌肽作用眾多,但對其作用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仍需進一步研究。
[1]陳冰,曹俊明,陳平潔,等.家蠅抗菌肽對凡納濱對蝦生長性能及免疫相關(guān)指標的影響[J].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12,17(2):258 ~ 265.
[2]都海明,戚廣州,王建軍,等.抗菌脂肽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微生物及血液指標的影響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11,26(5):76 ~ 81.
[3]郭麗君,牛淑玲,馬倩,等.抗菌肽制劑對蘆花雞胸肌肉質(zhì)性狀、游離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2,24(4):722 ~ 728.
[4]侯曉姝,胡宗利,陳國平,等.抗菌肽的抗菌機制及其臨床應(yīng)用[J].微生物學通報,2009,36(1):97 ~ 105.
[5]李波,楊利,易學武,等.日糧中添加天蠶素抗菌肽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38(1):26 ~ 28.
[6]雷岷,郭志強,任永軍,等.天蠶素抗菌肽對肉兔生產(chǎn)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的影響[J].中國飼料,2012,9:25 ~ 27.
[7]梁永利.天然抗菌肽的來源及分類[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18):4728~4734.
[8]盧宇,王凱民,王素珍.抗菌肽S807提高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研究[J].廣東畜牧獸醫(yī)科技,2010,35(4):17 ~ 20.
[9]黎觀紅,洪智敏,賈永杰.抗菌肽的抗菌作用及其機制[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4):546 ~ 555.
[10]呂尊周,袁肖笑,朱志剛,等.抗菌肽粗提物對蛋雞產(chǎn)蛋性能、蛋品質(zhì)、血清生化指標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2,48(15):47~51.
[11]呂尊周,袁肖笑,蔡兆偉,等.抗菌肽對蛋雞血清免疫指標及脾臟白細胞介素2 mRNA表達量的影響 [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12):2183~2189.
[12]劉誠,黎滿香,盧帥,等.抗菌肽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1,32(3):94 ~ 99.
[13]劉莉如,王曉霞.抗菌肽研究及其在家禽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進展[J].中國家禽,2012,34(7):42 ~ 44.
[14]劉莉如,楊開倫,滑靜,等.抗菌肽對蛋用仔公雞生長性能、免疫指標及空腸組織相關(guān)細胞因子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 [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2,24(7):1345 ~ 1351.
[15]馬倩,趙衍銅,柏明娜,等.抗菌肽對蘆花雞生產(chǎn)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J].飼料研究,2012,3:27 ~ 29.
[16]馬衛(wèi)明,佘銳萍,靳紅,等.豬小腸抗菌肽的抗菌作用研究[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5,41(1):3 ~ 7.
[17]王典,王加啟,卜登攀,等.綠色飼料添加劑抗菌膚的作用機理及其應(yīng)用前景[A].首屆中國奶業(yè)大會論文集[C].2010.170~173.
[18]王秀青,朱明星,張禪,等.抗菌肽CecropinB對人工感染大腸桿菌雛雞的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家禽,2011,33(11):15 ~ 18.
[19]王萬云,馬志娟,周業(yè)飛.雞小腸抗菌肽的提取及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7):112 ~ 114.
[20]徐名能,黃木家,李永新,等.日糧添加抗菌肽制劑對荷斯坦牛乳中體細胞數(shù)的影響[J].中國奶牛,2011,16:41 ~ 42.
[21]楊玉榮,梁宏德,衛(wèi)紅麗.鴕鳥皮膚抗菌肽對雛雞免疫器官指數(shù)及T淋巴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初探[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9,25(20):46 ~ 48.
[22]于健,邱芳萍,張玲.抗菌肽及其應(yīng)用前景[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5(1):66 ~ 68.
[23]張董燕,季海峰,劉輝,等.天蠶素抗菌肽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及血清指標的影響[J].飼料研究,2011,10:22 ~ 24.
[24]周繼章.抗菌肽抗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2,39(7):204 ~208.
[25]AHolak T A,Engstroem A,Kraulis P J,et al.The solution conform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peptide cecropin A: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dynamical simulated an-nealing study[J].Biochemistry,1988,27 (20):7620 ~7629.
[26]Lai R,Liu H,Hui L W,et al.An anionic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toad Bombina maxima[J].Biochemical Biophysical Res Communication,2002,295(4):796 ~ 799.
[27]Steinerh,Hultmarkd,Engstroma,et al.Sequence and specificity of two antibacterial proteins involved in insect immunity [J].Nature,1981,292:246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