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術后丹紅注射液抗血小板療效分析
黃文華①
目的:觀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術后丹紅注射液抗血小板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支架術后進行常規(guī)治療并配合丹紅注射液進行抗血小板治療,比較治療前后血漿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結(jié)果:療程結(jié)束后,顯效36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7%,治療后PAF水平明顯高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丹紅注射液在抗血小板治療中有明顯療效,可提高AMI患者的支架術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支架術; 丹紅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狀動脈突然完全性閉塞,心肌發(fā)生缺血、損傷和壞死,出現(xiàn)以劇烈胸痛、心電圖和心肌酶學的動態(tài)變化為臨床特征的一種急性缺血性心臟病[1]。其基礎病變大多數(shù)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少數(shù)為其他病變,如急性冠狀動脈栓塞等,支架術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血小板的活化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發(fā)病過程有密切聯(lián)系,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在支架術后進行常規(guī)治療,并配合丹紅注射液進行抗血小板治療,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患者符合WHO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均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男24例,女20例;年齡35~75歲,平均56.5歲;體重49~75 kg,平均(53±2.8)kg。
1.2 方法 患者在行支架術后,進行常規(guī)治療,應用ACEI、抗凝藥物、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同時給予患者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加30 ml的丹紅注射液進行滴注,用藥時間20 d,觀察患者用藥時的不良反應。PAF測定方法:抽取患者1.8 ml肘靜脈血,將上層血漿分離,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定量測量PAF水平?;颊咴谌朐?4 h內(nèi)、支架植入后、丹紅注射使用2周后,分別采集血液樣本,測定PAF。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減輕或明顯好轉(zhuǎn),肌鈣蛋白與心肌酶譜恢復正常,心電圖S-T段下移明顯,對稱高尖T波消失,無并發(fā)癥;有效:臨床癥狀緩解,肌鈣蛋白與心肌酶譜主值下降,心電圖S-T段下移,對稱高尖T波有所改善,無并發(fā)癥;無效:心電圖及臨床癥均未改變甚至加重,出現(xiàn)并發(fā)癥。
療程結(jié)束后,顯效36例(81.82%),有效7例(15.91%),無效1例(2.27%),總有效率97.7%。治療前PFA(136±19.76),治療后PAF降為(73.87±15.93),治療前后PAF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從中醫(yī)角度看,屬于血瘀證,心肌梗死發(fā)病機制當中,血小板活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血小板活化的現(xiàn)象確實存在于血瘀證中,各項活化指標的增高和血瘀證關系密切,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是重要的標志物。迄今為止,PAF是已知的最強血小板活化劑,是造成心肌缺血以及再灌注損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心性猝死等情況的出現(xiàn)[3]。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能夠造成患者血小板的高度活化,因而形成血栓的危險也大大的增加。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濃度變化進行測定,以便對患者血小板的激活和內(nèi)皮受損情況有較好的了解和掌握,對患者進行危險性評估以及治療措施的合理選擇,都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可作為對血小板活化進行檢測與觀察的輔助性臨床指標[4-5],血小板活化因子還可以作為血瘀證重要的微觀辨證指標。對于冠心病的預防與控制,PAF拮抗劑有重要價值。丹紅注射液的藥理作用主要為:丹參酮與丹參酚酸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抗氧化損傷以及抗血栓形成的效果,能夠?qū)⒀踝杂苫宄?;而紅花能夠?qū)ρ“屦じ脚c聚集進行有效的抑制[6],加強血栓素的激活與釋放,激活血管內(nèi)皮細胞對PGI2的釋放,對外周循環(huán)中的TXA2/PGI2的平衡失調(diào)進行糾正,以便對缺血再灌注損傷進行積極防治,對受損的心肌細胞進行有效的保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支架術之后,應用丹紅注射液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發(fā)揮出最佳的功效,將中醫(yī)和西醫(yī)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血小板活化對血瘀證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是心肌梗死與冠狀動脈內(nèi)血栓形成的因素,對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測定,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診斷和療效的觀察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支架術后,應用丹紅注射液作PAF拮抗劑進行抗血小板的治療,能有效增強支架術療效,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齊艷紅,宋璐秦,張曼力.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0):93-94.
[2] 韓景宣.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對血管再通率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5):3556-3557.
[3] 吳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特點及溶栓治療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142.
[4] 薛瑞璐.不同溶栓藥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20(1):66.
[5] 秦國英.急性心肌梗死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119-120.
[6] 郝曉云,任莉.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60例[J].陜西中醫(yī),2011,32(10):1284-1285.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74
①廣東省茂名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廣東 茂名 525000
黃文華
2012-04-06) (本文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