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君,孟 紅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系,湖南 長沙 410205)
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分析
陳利君,孟 紅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系,湖南 長沙 410205)
采用大五人格問卷(BFI)和自編調查問卷對217名獄中男性青少年犯和263名在校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為有效預防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論依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上有顯著差異;宜人性與開放性在區(qū)分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有一定的鑒別力; 家庭關系、父母是否離異、農(nóng)村或城市戶口、有無戀愛經(jīng)歷、上網(wǎng)頻率、小時候父母是否在家、入監(jiān)前生活狀態(tài)等因素影響青少年宜人性人格因子的形成;家庭關系、上網(wǎng)頻率等因素影響青少年開放性人格因子形成。本研究表明宜人性與開放性對青少年犯罪有一定預測力;家庭諸多因素對青少年犯罪人格特征有影響作用。
青少年犯;大五人格;宜人性;開放性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已經(jīng)成為一種日益嚴重的社會現(xiàn)象,引起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一般來說,青少年犯罪不單純是偶然因素導致,除了有社會環(huán)境引誘的原因外,也應重視引發(fā)少年犯罪的內在的人格因素。在人格與青少年犯罪的關系研究中,多采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艾森克人格問卷、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測驗和加利福尼亞人格問卷進行調查分析。近些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大五”人格模型,被認為很好地代表了人類的基本人格維度,運用大五人格結構可以很好地整合犯罪與人格的關系研究。但大五人格與犯罪的關系研究歷史較短,結論還不盡一致[1]。因此我們擬采用大五人格測驗對獄中的青少年犯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青少年犯罪與人格的關系研究提供另一個視角。
1.研究對象
男性青少年犯全部來自湖南省某未成年犯管教所,本次調查最終有效被試217人。其中城市73人,農(nóng)村144人;獨生子女90人,非獨生子女127人;年齡范圍為14-20歲,平均年齡(16.81±1.28)歲。
隨機抽取湖南4所中學的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四個年級的學生完成問卷,選取男性成員的問卷為對照組,本次調查最終有效被試263人。其中城市102人,農(nóng)村161人;獨生子女126人,非獨生子女137人;年齡范圍為14-20歲,平均年齡(16.70±1.27)歲。
2.研究方法
對青少年犯采用一對一的個別調查,對照組中學生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調查,由調查人員集中發(fā)放并當場收回問卷。問卷內容包括:(1)大五人格問卷(BFI)[2]:包括神經(jīng)質、外傾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心五個維度。(2)自制調查問卷: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
3.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運用t檢驗、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數(shù)據(jù)。
1.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與正常同齡人群的比較
我們比較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人群的大五人格特征,結果見表1。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上差異顯著,在外傾性維度上差異不顯著,總體上,相比較于正常同齡男生,青少年犯的人格特點是敵對的、難于與他人相處的、行為散漫的、情緒易波動的、自我封閉的。
表1 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大五人格因子對比
2.對青少年犯罪具有預測力的大五人格因子探討
上述分析顯示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上差異顯著,我們試圖從中尋找對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有區(qū)分力的人格因子。
我們將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上的原始分轉換成標準分數(shù),以±0.67個標準差為界,將轉換分數(shù)分成高、中、低三個水平(低分組:Z≤-0.67SD;中間組:-0.67SD<Z≤+0.67SD;高分組:Z>+0.67SD),分別統(tǒng)計各組的人數(shù)及人數(shù)百分比,見表2。
表2 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各組人數(shù)及百分比
根據(jù)表1結果,取宜人性、開放性和責任心三個維度的低分組,以及神經(jīng)質維度的高分組進行二比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在宜人性維度上,青少年犯的低分組人數(shù)百分比顯著高于正常同齡男生;在開放性維度上,青少年犯的低分組人數(shù)百分比顯著高于正常同齡男生;神經(jīng)質與責任心維度未呈現(xiàn)顯著差異。青少年犯中有58.53%的個體處于宜人性維度的低分端,有49.31%的個體處于開放性維度的低分端,大大高于正常同齡男生,這說明宜人性與開放性在區(qū)分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有一定的鑒別力。
3.青少年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
上述分析發(fā)現(xiàn)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和開放性維度在鑒別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有顯著的區(qū)分能力,下面我們試圖從人口學特征分析青少年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
表3 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在宜人性、責任心、神經(jīng)質和開放性等四個維度人數(shù)百分比差異的顯著性檢驗
首先比較青少年犯群體在入監(jiān)前生活狀態(tài)、入監(jiān)前學歷、入監(jiān)次數(shù)、關押時間與犯罪類型等因子上是否存在宜人性、開放性等人格特征的差異,結果見表4。分析發(fā)現(xiàn),入監(jiān)前不同生活狀態(tài)的青少年犯在宜人性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多重比較顯示入監(jiān)前沒有工作的青少年犯在宜人性維度的分數(shù)顯著低于入監(jiān)前沒有工作的青少年犯。除此之外,其它因素皆無顯著差異。這種結果可能表明,我們要從青少年群體所生活的一般環(huán)境中尋找青少年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
表 4 青少年犯的開放性和宜人性分數(shù)在各因素上的比較結果
表 4 青少年犯的開放性和宜人性分數(shù)在各因素上的比較結果
關押時間犯罪類型1年以內 1年以上 t 盜竊 搶劫 強奸 傷害 其它 t開放性 31.64±4.52 31.74±4.56 -0.15 32.93±5.82 31.60±4.38 29.92±5.00 31.65±3.84 31.90±4.70 0.92宜人性 28.89±4.18 28.74±3.57 0.27 28.64±5.50 28.29±2.96 29.67±4.31 29.72±3.25 29.33±5.23 1.38入監(jiān)前生活狀態(tài) 入監(jiān)前學歷 入監(jiān)次數(shù)有工作 無工作 學生 F 高中 初中 小學 F 初次 累犯 t 33.08±6.30 31.31±4.48 31.93±3.88 1.59 35.28±7.85 31.70±4.77 31.00±3.81 2.80 31.64±4.61 31.22±5.37 0.40 30.08±4.46 28.31±3.75 29.64±4.33 3.105* 31.57±7.74 28.56±3.73 28.75±3.71 1.99 28.79±4.03 28.26±3.02 0.61
我們合并青少年犯罪者與正常同齡男生,試圖在更大樣本中尋找影響青少年犯人格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結果見表5。在宜人性維度上,家庭關系、父母是否離異、農(nóng)村或城市戶口、有無戀愛經(jīng)歷、上網(wǎng)頻率、小時候父母是否在家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均帶來了顯著性差異:家庭關系一般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家庭關系融洽的;父母離異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父母未離異的;城市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農(nóng)村的;有戀愛經(jīng)歷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無戀愛經(jīng)歷的;經(jīng)常上網(wǎng)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偶爾上網(wǎng)的;小時候爸媽都不在家或一方不在家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小時候爸媽都在家的。在開放性維度上,家庭關系、上網(wǎng)頻率等因素的不同水平均帶來了顯著性差異:家庭關系一般的青少年群體在開放性上顯著低于家庭關系融洽的;經(jīng)常上網(wǎng)的青少年群體在宜人性上顯著低于偶爾上網(wǎng)的。
由此可知,家庭關系、父母是否離異、農(nóng)村或城市戶口、有無戀愛經(jīng)歷、上網(wǎng)頻率、小時候父母是否在家、入監(jiān)前生活狀態(tài)等因素影響青少年宜人性人格因子的形成;家庭關系、上網(wǎng)頻率等因素影響青少年開放性人格因子形成。
表 5 青少年群體的開放性和宜人性分數(shù)在各種人口學特征在的比較結果
表 5 青少年群體的開放性和宜人性分數(shù)在各種人口學特征在的比較結果
家庭關系 父母是否離異 戶口一般 融洽 t 否 是 t 城市 農(nóng)村 t開放性 32.56±5.05 33.88±5.22 -2.77** 33.47±5.48 32.43±4.15 1.57 32.96±5.15 33.31±5.24 -0.63宜人性 29.62±4.21 32.35±4.91 -6.40** 31.29±4.97 30.21±3.68 2.02* 30.11±4.85 31.34±4.71 -2.40*戀愛經(jīng)歷 上網(wǎng)頻率 小時候誰在家有無t 偶爾 經(jīng)常 t 爸媽都在 爸媽都不在或一方不在 t開放性 33.27±5.35 33.12±5.10 0.32 34.06±4.86 32.46±5.28 3.41** 33.43±5.65 33.03±4.76 0.83宜人性 30.36±4.93 31.79±4.52 -3.27** 32.31±4.71 29.86±4.53 5.74** 31.51±5.02 30.63±4.46 2.02*
以往對于犯罪人格的研究多采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艾森克人格問卷、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測驗和加利福尼亞人格問卷進行調查分析,這些人格測驗各有側重,但都缺乏對于人格的整合的描述,因此在研究犯罪者的人格面貌時出現(xiàn)了盲人摸象的局面,即每種人格測驗獲得的結論都各不相同。大五人格模型是從對人們用來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自然語言術語的分析中得出來的,它提供了一個描述人類人格的普遍性的框架[3],以大五人格模型為理論基礎的大五人格問卷在研究犯罪人格時必然能夠提供一個整合的視角。但國內運用大五人格問卷進行犯罪人格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我們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來研究犯罪人格。
通過將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人群相比較,發(fā)現(xiàn)除外傾性外,其它四個因子:宜人性、責任心、開放性和神經(jīng)質都有顯著差異。分別在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人群中,取宜人性、開放性和責任心三個維度的低分組,以及神經(jīng)質維度的高分組,進行二比率差異的顯著性檢驗,在宜人性和開放性維度上,青少年犯的低分組人數(shù)百分比顯著高于正常同齡男生。宜人性與開放性在區(qū)分青少年犯與正常同齡男生有一定的鑒別力。我們可以認為宜人性與開放性對青少年犯罪有一定的預測力。國外研究認為青少年犯罪主要與謹慎性和宜人性呈負相關,開放性與犯罪無關[4]??梢姡\用大五人格測驗研究青少年犯罪尚存在不一致的結果,但其中存在的一些相同結論卻也提示我們青少年犯罪人格有規(guī)律之處,我們應做更多的實證的、細化的研究來揭示這些規(guī)律。
針對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的對青少年犯罪有預測力的人格維度,我們試圖發(fā)現(xiàn)影響這些人格特征形成的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關系、父母是否離異、農(nóng)村或城市戶口、有無戀愛經(jīng)歷、上網(wǎng)頻率、小時候父母是否在家、工作學習還是無所事事等因素影響青少年宜人性人格因子的形成;家庭關系、上網(wǎng)頻率等因素影響青少年開放性人格因子形成。以上這些因素中,有的無法控制,如戶口,但大部分屬于家庭環(huán)境因素,完全可以通過父母親及家庭的努力加以控制,從小優(yōu)化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預防青少年犯罪。
調查的217名青少年犯中,有69名來自留守家庭,即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經(jīng)商而留守在農(nóng)村原籍地的家中、由單親或祖父母或其他親人代為撫養(yǎng)以及自我監(jiān)護的個體[5],青少年犯來自留守家庭的比例達到32%,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無法為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良性的影響。留守兒童現(xiàn)象可能在一定階段還無法完全消除,但他們的教育卻不能缺失,他們的人格形成必須有人引導。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具有直接或間接的示范作用[6],在師生交往互動中,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行為模式,潛移默化地發(fā)展自己的人格、品德,從而完善自我[6]。教師應該發(fā)展自己的職業(yè)精神,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本研究表明宜人性與開放性對青少年犯罪有一定預測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關系、父母是否離異、農(nóng)村或城市戶口、有無戀愛經(jīng)歷、上網(wǎng)頻率、小時候父母是否在家、工作學習還是無所事事等因素影響青少年宜人性人格因子的形成;家庭關系、上網(wǎng)頻率等因素影響青少年開放性人格因子形成。
[1] 張春妹,鄒 泓.人格與青少年犯罪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2):241~248.
[2] 周 潔.大五人格問卷的結構效度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10,(1):22-29.
[3] 黃希庭.人格手冊:理論與研究(上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36.
[4] Gottfredson D C.Schools and Delinquenc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37-55.
[5] 王澤淮,李翠英.關于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成因的探討[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30-133.
[6] 龔雨玲.論教師的人格與職業(yè)精神的作用[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9-11.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Five-factor Model of Male Juvenile Delinquents
CHEN Li-jun, MENG Hong
(Educ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Hunan, China)
To explor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five-factor model of male juvenile delinquent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nticrime in juvenile. 217 male juvenile Delinquents and 26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Big Five Inventory and general state questionnaire.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male juvenile delinqu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the school students in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like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neuroticism and openness; Agreeableness and openness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male juvenile criminals from the school students; All the factors of family atmosphere, parents’ marital status, residential quarter, whether there is the love experience,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e web, whether the parents are at home in his childhood and the life status before imprison had some influence on agreeableness; the factors of family atmosphere and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e web had some influence on openness. In a certain extent, agreeableness and openness can predict juvenile crime. Many family factors may have an impact on juvenile delinquents’ personality.
juvenile delinquents;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greeableness; openness
B84
A
1673-9272(2012)06-0070-03
2012-10-20
陳利君(197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講師,基礎心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發(fā)展心理,教育心理。
[本文編校:徐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