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對校園體育課程教學進行了硬性規(guī)定和有力督查,繼而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掀起了校園“大課間體育活動”。這說明了“體育與健康”對一個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學生是未來核心生產力的準備力量,而小學階段則是一個人走向“萬里人生的第一步”,由此可見,小學體育教學在打造社會建設和發(fā)展“人才工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戰(zhàn)略地位。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新課程理念 陽光教學
體育鍛煉不僅是造就一種健康體魄的活動,而且是磨煉一種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堅定不移、頑強拼搏的意志的運動。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強盛繁榮、先進發(fā)達的標志。因此,體育課程教學在學校教育中應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就現(xiàn)狀而言,由于應試教育的習慣性影響和急功近利現(xiàn)象,體育教學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中,位于“副科”行列,無論是教學人員的安排、教學時間的保證、教學器材的配備,還是各方重視程度,都存在“就低不就高”的勉強性,教學質量和效果可想而知。這與國家的體育發(fā)展方針,與新課程理念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符。因此,我就如何開展小學陽光體育教學活動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堅持以生為本,積極開展興趣體育教學活動
由于小學生尚處于初步規(guī)范化階段,對他們來說,學習的興趣遠遠大于責任意識,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像其他常識課那樣,堅持以興趣教學為抓手,把完成教學任務與發(fā)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緊密結合起來。一是要在深入教材的基礎上走出教材。雖說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依據(jù),但是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可一味地依賴,甚至是拘泥于教材,要注重實踐、靈活運用、善于創(chuàng)新。如為了增強體育課程的教學魅力,兼顧男女學生的不同興趣點,教師可把少年武術操和韻律操適當提前進行“倒敘”教學,吊足胃口后,教育孩子們要想把武術學好,把韻律操做美,必須打好基本功,待形成樂學心理后再回頭教學。二是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緊貼學生實際情況,善于創(chuàng)造一定的平臺、環(huán)境和條件,妥善處理好“主體與主導”、“樂學與樂教”的關系,以迎合學生特點、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為標準,努力開發(fā)校本體育教程。三是堅持眾生平等的學生觀,尊重學生人格,關愛學生發(fā)展,實施以激勵為主的教學機制和學生評價機制,努力構建一種民主平等、互尊互信、協(xié)調合作的和諧教學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學中的“親師信道”作用。課堂教學要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教學的最大合力。
二、注重導學演示,努力強化體育技能指導訓練
在學校教育中,體育課程教學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運動體能和技能,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樣的運動和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以直接的感性經驗作為學習基礎,而開展訓練動作的示范和指導則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教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任務要求、教學步驟和學生的認知能力確定動作示范的內容及怎樣示范等,而且動作演示必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準確性。例如在開展小排球傳球技術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形象的動作概念,教師首先要開展整體性的動作示范,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認清整個動作的結構與演示過程;在此基礎上,再結合教學要求,將相關動作具體分解,尤其對教學重點環(huán)節(jié)要強化示范性的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無誤地理解所學內容,從而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進行指導時,要注重對思維不夠敏捷、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和分類指導,也可讓學得較快較好的學生幫助補習,激勵這些“慢熱”的學生在勤能補拙中不斷取得進展,在“多積跬步”中不斷增強體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滲透電教技術,適當運用形象手法促進教學
多媒體技術可以展示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綜合效果,充分發(fā)揮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功用,是目前最為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當大有用途。一是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把體育教學中的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有機融為一體,綜合運用學生的多種感官,有效激發(fā)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二是體育訓練是一項體能消耗較大的課堂教學活動,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可以營造教學環(huán)境,有效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適度減輕運動者的精神疲勞,變相擴充他們的運動能量,有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如在學生進行能量消耗較大的體育項目教學訓練中,適時播放一些與之相配套的影像音樂,能夠振奮精神、鼓舞士氣、催人奮進。三是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體育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例如在教學“挺身式跳遠”時,教師的快速示范動作只能在瞬間完成,學生在不經意間難以把握運動要點。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運動中的助跑踏跳、騰空滑翔、展腹挺胸、緩沖落地等系列動作連貫而緩慢地演示出來,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對其中的某些細節(jié)“回放”和“定格”,教師可以結合畫面從旁講解和指導學生觀察模仿,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還要活化形式方法,努力把握好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即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體育活動,引領和帶動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學中玩、玩中學,寓教于樂,不斷增強學科情感和自我表現(xiàn)能力。二是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發(fā)展需要,積極開展“以賽激趣促學”的體育活動,通過創(chuàng)優(yōu)爭先激活學教狀態(tài),促使學生在競爭性教學環(huán)境中“不用揚鞭自奮蹄”,在充滿趣味和自加壓力的游戲活動中發(fā)展體能和技能。三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和條件,結合校內外的體育性活動,把學生帶出課堂、推出校門、引向社會,不斷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在陽光心態(tài)下快樂學習、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