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實情感。喚醒學生自尊、自信的天性和沉睡的潛能,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并讓他們在學習評價中品嘗成功的愉悅。
關鍵詞: 寫作教學 教學策略 激發(fā)情感
新頒《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主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币虼?,義務教育階段作文教學應確立這樣的理念:解放學生的思想和感官,挖掘學生寫作的情感潛力,把學習寫作和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用自己的目光和心靈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無拘無束地品味人生,體驗真情,實現做“文”和做“人”融合。
為激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引導學生走出虛假的誤區(qū),走向真實,走向自然,在寫作教學中,可采取如下的策略。
一、讓學生投身現實,體驗個性化的生活
寫作的沖動來源于鮮活的生活,脫離生活,對生活熟視無睹,習作之源必然干枯。教師應努力拓展他們各自的生活空間,為其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背景,引導他們積極地親近自然、親歷社會、親合同伴,用個性化的目光觀察、發(fā)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在或清洌或渾濁的生活“泉水”中體驗,醞釀“傾吐”的愿望。
?。ㄒ唬┮龑W生正確看待外部環(huán)境,學會識別真假。
一方面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發(fā)現平凡生活中的種種美,用心靈去體驗平凡中的崇高,成功中的艱辛,嚴格中的愛心。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寫作中揭露陰暗、丑陋的現象,在揭露中抒寫對假、惡、丑的憎恨之情,表達對真、善、美的追求。
?。ǘ┡I造內部環(huán)境的“求真”氛圍。
學校是我們的領地,課堂是我們的主陣地,隨筆園地是我們的主渠道。利用主陣地、主渠道,努力營造內部環(huán)境的求真氛圍。在校園里以課堂、板報、隨筆批改為載體,進行求真的探索。
二、挖掘學生寫作的情感潛力
(一)直接情感的挖掘。
針對學生的寫作現狀,老師們一致認為:社會上功利主義的影響,應試制度的存在,使學生無暇欣賞自然,感悟生活。為此,我們必須根據人的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自然,學會感悟生活,學會思考人生。
1.欣賞自然,激發(fā)美感。
?。?)在教學實踐中,可精心組織學生游歷學校附近的名勝古跡,田園山水。比如歸仁的“三眼井”、“烏鴉嶺”、“克復橋”等處,其自然風景和美麗的傳說遠近聞名?;顒忧埃榻B該次游歷地點,閱讀與之相關的資料,走訪對這些地方熟知的老人,從他們那里搜集有關這些地方的傳說,激發(fā)學生欣賞自然美的情趣,提出寫作要求;活動后,進行作文交流、評析,讓學生在交流、評析中,再次欣賞自然的美景。(2)結合寫景散文的教學,為學生補充介紹一些名勝古跡。(3)利用隨筆交流,讓學生上臺談談他們對自然美的真實感受,使學生在交流中沉浸于美感中。
2.感悟生活,培養(yǎng)悟性。
悟性來源于觀察,來源于敏捷的思維,來源于對生活的正確感受。我們應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
?。?)教給學生觀察、思維的方法。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他們經過“關注—觀察—思考”的過程,提高悟的能力。具體的做法是:要求寫觀察隨筆,以增強學生觀察興趣;教授觀察的各種方法,以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外形的能力;引導學生由觀察表層到思考實質。
(2)啟發(fā)學生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得失,面帶微笑直面人生。
(3)鼓勵學生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學會“換位思考”。
3、思考人生,錘煉思想。
(二)間接情感的激發(fā)。
1.借助課堂渠道,發(fā)掘教材內在情感因素,人文底蘊,砥礪學生情感、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靈性與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喚起學生的審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
課內閱讀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主陣地,應堅守這一主陣地,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教材在寫作情感資源的開發(fā)和配置上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2.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興趣。
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在這方面可做如下嘗試:(1)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2)閱讀學生喜愛的作品,力求閱讀指導能做到“有的放矢”。(3)開出書單,讓學生閱讀中外名著、名篇中的精品,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4)介紹高品位,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5)開設閱覽課,為學生提供讀書積累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6)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他們多讀、多思、多悟。(7)課外閱讀向課內閱讀滲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3.在喚起閱讀情感的同時再次喚起學生的寫作情感。
?。?)對課文的重組和再創(chuàng)作。對作品的再度創(chuàng)作既可滿足學生的求新求異心理,又可滿足他們不寫不快的需要,幫助學生通過再創(chuàng)作進一步理解作E3nqK/f91/2U0ZsM0d+z1g==品。重組的方式不拘一格,可添加、修改結尾,變換文體,也可扣住作品進行擴寫或縮寫。
?。?)對課外閱讀進行評點或交流。開設閱覽課后,布置學生寫隨筆,對閱讀內容概述要點,發(fā)表見解;并組織學生分組交流,派出代表,開好全班讀書報告會。這樣,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錘煉他們的思想,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再閱讀、再創(chuàng)作的情感。
?。?)相關話題的思考與寫作。結合學生的閱讀(包括觀看電視、電影)心得及平時討論的熱門話題,提供相關話題,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思考。
?。?)進行相關命題寫作。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會變得單調、枯燥難以維持下去。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ㄒ唬┝粜纳钪械母鞣N事物能引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在人們眼前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應引導學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看到的多了,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聯想,聯想多了,學生便樂于動腦筋去分析,去鉆研,去思考。隨著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逐步提高,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ǘ┛谡Z交際能激發(fā)寫作興趣。
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要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平時就要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答的能力??谡Z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并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同時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努力用語言去打動人。
(三)互改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讓學生當一回“老師”,批改其他學生的作文,這很符合他們的好勝心理,但次數不宜過多。他們?yōu)榱孙@示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一絲不茍地批改,就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會放過。要讓學生明白,文章有缺點才需要修改,并讓他們針對優(yōu)點、缺點作出評論,提出修改意見,使學生領會文章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這樣,不僅寫作文的同學作文水平會有所提高,批改作文的同學也能從中學到別人的寫作方法,不斷吸收,相得益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ㄋ模┌l(fā)表欲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滿足學生的發(fā)表欲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滿足學生的發(fā)表欲,把一些寫得好的文章、進步較快的同學的文章,利用作文課、閱讀課的時間,在課堂上讀給大家聽,并在學生中傳閱。鼓勵學生樹立足夠的自信心,多向報社投稿,激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喚醒學生自尊、自信的天性和沉睡的潛能
只有教育者首先施加情意綿綿的師愛,再加以各種教育呼喚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寬容,驚嘆和鼓勵,期待和發(fā)現,啟發(fā)和引導,教育才會變得靈巧和有效,從而產生“神奇的力量”。
自尊、自信是人類心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自我意識的關鍵所在,是個體人格的核心因素,是人生杠桿須臾不可缺少的支點。中小學生是未成年人,知之不多,經驗甚少,生理、心理發(fā)育具有階段性、不成熟的特點,但他們具有自尊、自信的天性。當他們因種種原因交不上作文或雖經努力但最終只能交上很差的作文時,教師不能用粗暴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否則會傷了學生的自尊,使他們失去對習作的自信心。要信任和寬容、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這樣既能維護學生的自尊,又能增添學生的自信。以人格才能喚醒人格,以高尚才能喚醒高尚。教師:有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五、讓學生在作文評改中品嘗成功的愉悅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心理學之父,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是得到別人的贊賞?!币虼耍處熢谠u改作文時應不斷發(fā)現文中的亮點,不吝溢美之詞,真誠地激勵學生,滿懷愛心地喚醒學生作文的潛能,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愉悅,張揚個性。
(一)竭力捕捉閃光點。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抓住孩子們智慧的閃光點。學生每次習作都經過了用心去寫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教師應在學生習作的字里行間細心捕捉美詞佳句,捕捉學生對生活內容的認識、理解、感悟具有獨特見解的句子,鼓勵這種差異,呵護這些珍貴的個性??捎眉t筆圈起來,亦可寫上“OK”、“GOOD”之類簡短的欣賞性眉批。點滴的閃光在不經意間得到呵護,定會揚起他們寫作的興趣之帆。
教師在批改作文時,還應關注他們細微的進步,注意暗示學生進行作文的“自我縱向比較”,學生每有一絲進步都可給予“你在超越自己……”“你每次作文都讓老師刮目相看……”“你真棒!竟有如此精辟的見解?!钡日Z言的激勵。這樣可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fā)習作的熱情,增強成功的自信。
(二)不斷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
如果每次作文教師都僅僅打個分數,學生往往會感到索然無味。為此,教師應經常變換評價方式來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
1.際遇性評價。
教師要用一雙慧眼,善于抓住學生潛能中帶有偶然性,帶有一縱即逝的創(chuàng)造性的靈光,給予肯定性、鼓舞性的評價。
2.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同伴之間對彼此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鑒賞。
3.“檔案袋”評價。
給學生建立習作檔案袋,檔案袋里面放著學生每一次習作,每一次評講記錄,一張張受表彰的榮譽證書,一篇篇獲獎或發(fā)表的文章,第一張獨立主編的小報……這里有學生習作過程和結果的記載,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們的評價,等等。這里裝載著學生成長中的一個個精彩鏡頭,讓他們體驗收獲后的喜悅,成長中的步伐。學生就在無數個“一”中帶著希望、帶著夢想、帶著自信、帶著追求長大。
我們應把作文教學視為學生生命成長歷程中的一片風景,這片風景應能引發(fā)學生去欣賞、去陶醉,讓學生感到習作課堂是樂土,在心靈的喚醒與潛能的開發(fā)中,激活學生熱愛學習的本能,讓這種對語文的盎然情趣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人生旅途中得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