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下一個經濟奇跡在非洲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
恩戈齊·奧孔約·伊維拉
“非洲大陸充滿商機 金磚四國投資首選”
北大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研究簡報
2010年第59期
南非洲的吸引力到底何在?
在經濟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年增長率。1996年至200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真實GDP增長率為3.4%。
在政治方面,非洲國家的民主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獨裁國家數量已從1989年的36個,降至2004年的三個。根據Afrobarometer對12個國家的調查統(tǒng)計,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都傾向于支持民主國家,他們認為,從獨裁向民主的和平轉型是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此外,非洲經濟或已從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恢復。此次的金融危機雖然使非洲的經濟增長率下降到1%,但是,預期2011年其經濟增長率將會反彈至4.5%,經濟恢復速度將大大快于拉丁美洲、歐洲和中亞的新興市場國家。
這種經濟的強勢反彈并不是偶然,它背后的原因是過去15年中非洲推行深層次改革所獲得的政治和經濟穩(wěn)定,這些改革正在為投資者提供穩(wěn)定良好的環(huán)境。
當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發(fā)展也并非一帆風順,當前該地區(qū)的發(fā)展面臨三個巨大挑戰(zhàn)。
第一個挑戰(zhàn)是,如何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低收入國家在基礎設施方面嚴重滯后于其他地區(qū)的低收入國家。
第二個挑戰(zhàn)是,如何對宏觀經濟的波動進行調控。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落后、制度不健全、金融發(fā)展受到抑制,或沒有能力來執(zhí)行反經濟周期的財政政策時,宏觀經濟的波動將對長期經濟增長造成十分負面的影響。
第三個挑戰(zhàn)是,如何提高認知能力。其原因在于,認知能力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通過提高勞動力吸取知識的能力而產生技術溢出效應。
制度
產權保障金融發(fā)展
俄亥俄州立大學 Dongwoo Yoo
和Richard H.Steckel
“產權和金融發(fā)展:日本殖民制度的傳奇”
NBER工作論文16551號
已有研究表明,歐洲殖民制度對經濟增長有影響,那么亞洲的情況又如何呢?日本曾經在亞洲地區(qū)進行殖民,將土地產權制度強制植入韓國、中國臺灣和帕勞群島(今菲律賓等國家所在區(qū))。
日本從1939年實行殖民地土地私有化,但“二戰(zhàn)”爆發(fā)打斷了殖民,不過在帕勞地區(qū)完成了土地私有化。也只有這個區(qū)域在“二戰(zhàn)”中依舊有小型的經濟發(fā)展,因其私人產權得到了較好保證。
而韓國和中國臺灣得到保障的產權,一方面確保了政府的土地稅,另一方面也讓土地擁有者更容易拿到銀行貸款進行投資,尤其是在灌溉系統(tǒng)上的投資。
如果產權和身份權制度的成本太高,一個短視的政府就不會在這方面花力氣,反過來會成為土地私有化的障礙。
通過對所有日本殖民地農地產權存在或缺失狀況的比較,再次證實了產權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觀點
最低工資有害收入平等
麻省理工學院 David Autor等
“過去三十年間美國最低工資對
收入平等的影響”
NBER工作論文16533號
通常認為,最低工資會加劇收入不平等,因為最低工資會產生擠出效應,使得原本承受低工資的工人,因為低工資反而被擠出了勞動力市場,這就造成了收入更加不平等。
這是不是事實呢?研究發(fā)現,其間可能存在兩個偏見:一是州的工資水平和州的收入分布相互獨立;二是統(tǒng)計上分類不當,導致了對數據錯誤的擴大。
通過修正和重新檢驗發(fā)現,最低工資加劇真實工資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降低了,并且這種影響只有以前研究表明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而且考慮到性別因素,對男性間工資分布的影響極小。
也就是說,最低工資的確還會影響到工資不平等的狀況,但這種影響力并沒有先前預測的那么大,而且這種影響力在男性工人里幾乎不存在。同時,最低工資對實際工資不平等的影響程度要小于對估計工資不平等的影響。這表明,對于最低工資是否會加劇工資收入不平等要謹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