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3/o6k4S2jZFHFoKB9Rs7Pkx2.webp)
與2009年報凈利潤動輒增長70%以上的“豐收”形勢相比,沒有會計準則調整“紅包”的2010年,各家保險公司年報略顯遜色。
3月22日、27日、29日,國內保險業(yè)三家上市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1628.SH/02628.HK,下稱國壽)、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601.SH/02601.HK,下稱太保)、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318.SH/02318.HK,下稱平安)先后公布各自2010年年報,可謂各有喜憂。
其中國壽的凈利潤最多,達336.26億元,但同比增速最低,僅2.3%;太保的凈利潤最少,為85.57億元,同比增速則達16.3%;平安的凈利潤介于二者之間,為179.38億元,但同比增速高達23.9%。
伴隨凈利潤增長減速的同時,由于資本市場震蕩加劇、投資收益率下滑,使得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也多有下降。各公司的資本金壓力急緩不一。國壽和太保尚可支持一段時間,暫無再融資問題。平安去年成功收購深發(fā)展,再融資壓力較大,3月14日平安已宣布H股定向增發(fā)194.48億港元。
《財經》記者獲悉,3月28日,平安人壽召集中介機構召開電話會議,啟動“金牛項目”,準備向保監(jiān)會提交不超過75億元的次級債募集申請。
凈利增速放緩
根據各公司年報,國壽、太保、平安201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增長2.3%、16.3%、23.9%,與2009年增速(71.8%、186.3%、879.1%)相比,均有大幅下降。
“業(yè)績增速放緩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2009年基數太高?!鄙虾D橙瘫kU行業(yè)分析師表示。2009年的年報,是保險業(yè)實施新會計準則編報的第一份年報,由于準備金計提規(guī)則的變化,導致各公司釋放了大量的準備金,利潤大增。
而實施新會計準則后的第二份年報,已無法享受會計準則變更帶來的“紅包”,業(yè)績增速放緩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新會計準則要求使用750天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作為準備金計提的基準利率,盡管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加息,國債收益率走高,但750天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在2010年仍呈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如果不調整溢價,保險公司將需要計提更多的準備金,從而減少利潤。
宏源證券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根據太保近兩年評估利率的變化情況,推測太保這次年報評估利率中的溢價增加幅度較大。
盡管各公司通過調整溢價,提高折現率,但從結果看,計提的準備金仍大幅增長。
興業(yè)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公司(國壽)通過調整溢價,將傳統(tǒng)險評估利率從2009年的4.4%-5%上調至4.58%-5%,將投資型壽險評估利率從2009年的2.69%-5.32%調整至2.61%-5.66%,沖銷評估利率曲線下降等影響,緩解保險責任準備大幅計提壓力。”但2010年全年計提保險責任準備金高達2000.33億元,同比增長29.4%,遠遠高于同期保費收入的增速。
準備金計提的增長直接導致利潤的減少。太保年報指出,由于重新厘定折現率、死亡率等有關假設,這一會計估計變更增加2010年12月31日的壽險責任準備金和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31.3億元,減少2010年合并利潤總額31.3億元。
國信證券在有關平安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準備金假設調整使平安減少稅前利潤21.8億元,剔除這一因素的調整,平安實際凈利潤應為約189.4億元。
此外,投資收益的不理想也是凈利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根據年報,國壽、太保、平安2010年分別實現投資收益641.5億元、209.02億元、292.72億元,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11%、5.3%、4.9%,分別較上年下降0.67個、1個、1.5個百分點。
償付能力普降
國壽年報顯示,國壽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09年底的303.59%下降為2010年底的211.99%。
在3月23日國壽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國壽副總裁劉家德認為,國壽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影響因素有三個,一是去年全年資本市場的震蕩,導致實際償付能力出現了下降;二是業(yè)務的正常發(fā)展對償付能力的消耗;三是去年向股東分紅派息金額接近200億元,對償付能力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盡管太保壽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降反升,但太保集團和太保產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太保集團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09年底的445%下降為2010年底的357%,太保產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則從2009年底的173%下降為2010年底的167%。
平安由于2010年收購深發(fā)展,償付能力也有所下降。年報顯示,平安集團2010年底償付能力充足率197.9%,較2009年底的302.1%下降了100多個百分點;平安壽險償付能力充足率自2009年底的226.7%下降至2010年底的180.2%;平安產險由于在2010年中增資60億元,償付能力提高至179.6%。
償付能力的下降,引發(fā)市場對各公司再融資的擔心。
與太保年報同日公布的“中國太保第六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是次董事會審議并通過了發(fā)行新股一般性授權的議案。根據該議案,董事會將提請股東大會授權,在一定時期內決定公司單獨或同時發(fā)行A股或H股,發(fā)行A/H股的總面值不超過各自已發(fā)行的20%。以20%計算,太保再融資金額將有400億元。
但多數分析師認為太保目前尚無再融資壓力。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太保集團的償付能力很充裕,只是產險的償付能力接近150%,但只需要集團注資就行,并不需要再融資。
上述上海券商的保險行業(yè)分析師認為,以太保目前的償付能力水平和業(yè)務發(fā)展狀況看,太保的償付能力水平足以支撐未來兩年到三年的業(yè)務正常發(fā)展。
平安的再融資則先行一步。3月14日,平安宣布將向周大福旗下金駿有限公司發(fā)行2.72億股H股新股,增發(fā)總額194.48億港元,折合每股71.5港元。
平安高管在3月30日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H股194億港元的增資,將大大加強平安的資本實力,也能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平安的正常業(yè)務發(fā)展。
除了再融資,平安人壽還積極申請募集次級債。接近平安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3月28日,平安人壽召集會計師、律師、評級機構、券商等中介機構召開電話會議,準備向保監(jiān)會提交不超過75億元的次級債募集申請。該人士表示,盡管兩年來平安人壽已數次申請次級債未獲成功,但平安人壽仍孜孜不倦謀求發(fā)次級債以提高償付能力。
國壽則明確表示無再融資計劃。劉家德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國壽仍屬于償付能力十分充足的一家壽險公司,212%的償付能力水平支持未來兩年到三年的業(yè)務正常發(fā)展,而且隨著資本市場出現的一些積極變化,國壽的償付能力仍然會慢慢地提升?!霸谶@種情況下,目前國壽并沒有針對償付能力水平下降而再融資的計劃和打算?!?br/>
承保、投資壓力
對于2011年,各家公司都給出了保費收入的目標。
國壽表示,2011年要著力提升城區(qū)市場競爭力,計劃保費收入增長10%以上。平安預計2011年業(yè)績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總規(guī)模保費取得15%以上的增幅。太保也預計2011年公司保險業(yè)務收入增速達到15%以上。
相比2010年實際保費增速,各公司2011年的目標稍顯保守。國壽2010年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5.3%,太保壽險、產險已賺保費分別較上年增長43.4%、40.1%,平安壽險規(guī)模保費同比增長30.3%,平安產險保費收入更是同比大增61.4%。
從2011年已經過去的兩個月的情況看,全行業(yè)保費收入增長形勢嚴峻,令各保險公司不得不保守。保監(jiān)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原保險保費收入3083億元,同比增長僅3.17%,往年“開門紅”的風光不再。一家中資保險公司風險管理部負責人透露,占據“半壁江山”的銀保渠道,今年前兩個月保費收入同比下降了20%多。
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發(fā)展的另一條腿——投資,面臨的形勢也不容樂觀。數位分析師向《財經》記者表示,2011年資本市場并不樂觀,保險公司投資壓力很大。
從2010年年報看,三家公司均下調了權益類投資的占比。國壽權益類投資從2009年底的15.31%下降至2010年底的14.66%,太保和平安也分別下調了0.39個和1個百分點。
但三家公司的投資風格仍有所不同。國壽大幅提高協議存款占比,平安仍倚重債券投資,而太保則青睞基礎設施類投資計劃。一家合資壽險公司投資部負責人認為,債券、定期存款、基建,很難說孰優(yōu)孰劣?;A設施類投資計劃其實收益率都還不錯,但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量,現在這類投資占比仍然很小。目前來看,浮息協議存款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些銀行給出的利率非常有吸引力。
在承保和投資的雙重壓力下,2011年保險公司的業(yè)績從何處來,一位券商分析師笑言,可以繼續(xù)提高溢價,釋放準備金,只是不知道溢價還有多少提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