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吹揭恍┣擅畹慕虒W設計能讓學生的情緒跌宕起伏,時而焦急,時而緊張,時而開心,他們在情境中感悟,得到心靈的貫通,融入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境界,因而對故事的領會也就水到渠成。于課文外的延伸是那么自然而然,既提升了內心的理念,也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境界。因而,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我很注意進行一些巧妙的設計,用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完全投入到課文的意境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扮演角色
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我先讓學生充分地朗讀,然后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展示:畫面上有許多淺水洼,每個淺水洼里有許多小魚,有些淺水洼里的水快要干了,魚兒們在淺水洼里拼命地掙扎著。看過畫面,我引導學生思考:“也許過不久,魚兒就會渴死。假如你是小魚兒,此時此刻,你的生命受到危險你會說什么?”學生有的說:“救救我呀,我快被曬干了!”有的說:“我快渴死了,誰來救我呀!”……學生們進入了情境,他們就是淺水洼里的小魚,隨著小魚焦急而焦急,隨著小魚緊張而緊張。
二、動手演練,親身體會
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小男孩因為救小魚而無數(shù)次撿起小魚扔向大海的艱辛,我讓學生進行了動作演練:全體起立,跟著教師做,彎腰撿起小魚,使勁扔向大海,教師數(shù)數(shù)。學生熱情高漲地撿著、扔著,一次,兩次,三次……十次,學生開始喘著粗氣,有些已經喊累了。我說:“小朋友們,你撿了那么多小魚,有什么感覺?” 學生說:“太累了!”“手發(fā)麻了?!薄把美垩?!”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了小男孩為了救那么多的小魚,他不怕苦不怕累,多么可愛的小男孩呀!我又相機提問:“誰能用一兩句話來夸一夸小男孩?”學生有的說:“小男孩,你真有耐心?!薄靶∧泻?,你不怕苦不怕累,真了不起!”“小男孩,你真有愛心!”……可見,動作的演練能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已經與文本融為一體,此時所達到的教學效果,遠比滔滔不絕的說教好得多。
三、生動的畫面,心靈的貫通
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課件展示了一幅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看到被小男孩救回來的各種各樣可愛的小魚很多很多,它們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非??旎?。學生們瞪大眼睛看著可愛的小魚,顯得很激動。我相機提問:“這么多小魚被小男孩救回大海過著快樂的生活,如果你是小魚,你會說什么?”此時此刻,學生們都非常感動,想象自己是獲救的小魚表達著感激的話語。
四、簡單樸素,操作靈活
在教學中,用多媒體上課固然效果好,可是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有這樣的條件,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學校,多媒體教室非常少。因此,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常常需要教師進行一些簡單的設計,以達到相當?shù)男Ч?。比如,在讓學生體會那些被小男孩救回的小魚的思想感情時,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我想到了一個簡單、操作靈活的辦法。我在黑板上畫了幾條波浪線,告訴學生這就是大海,大海里有許許多多剛剛被小男孩救回來的小魚,誰愿意上來把它們畫出來。一聽說是畫小魚,學生可積極了。我讓幾個愛畫畫的學生上黑板來用彩色粉筆畫出各種各樣的小魚。學生一下子就畫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海底世界。我相機提問:“這么多的小魚被救回大海,它們過著快樂的生活,如果你是小魚,你會說什么?”這樣的教學設計所達到的教學效果也不會比多媒體遜色,簡單實用,操作靈活。
總之,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巧妙的設計,能讓學生處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 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 情感是火熱的, 思維是活躍的。 這樣的語文課堂以學生為主體, 它與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點相宜, 使課堂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促進,學生與文本相融為一體,心靈貫通,形成完美的教學生態(tài)。
(責編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