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作興趣、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我們教師努力嘗試、不斷改革的目標。但是,在我們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對寫作的教學比較忽視,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字詞句的教學上,認為寫作教學是中高年級的教學任務,因此,忽視了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另一方面,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教材的更新與整合,給我們教師與學生帶來了許多的好處,彰顯了許多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同時,新的語文教材中大量的識字任務,也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師把大量的時間安排在識字教學上,無形中也忽視了對學生應有的寫作興趣、能力的滲透培養(yǎng)與指導。筆者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寫作訓練的形式等等方面都做了有力的嘗試與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jīng)驗?,F(xiàn)總結之,共同探討。
策略一:仿寫
模仿是學生的天性。大凡有寫作基礎的優(yōu)秀學生,他的扎實的寫作基礎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從仿到寫是寫作教學的一大規(guī)律和原則。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引導學生動筆仿一仿,寫一寫,在模仿中創(chuàng)造,收效甚大。
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柳樹醒了》時,我讓學生反復吟誦,之后,就放手讓學生來模仿著寫一寫。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了,一首首詩從學生的筆下誕生。如丁軼小朋友寫的《春天》
春天跟天氣說話了,
說著說著,
天氣暖和了。
春天跟小花說話了,
說著說著,
小花紅了。
春天跟種子說話了,
說著說著,
種子發(fā)芽了。
這樣的小詩還有很多很多,也許它們在我們成人的眼里,并不怎么優(yōu)秀,但在學生的內心世界中,卻是一種極大的收獲。
策略二:補寫
由于表達的需要,教材中許多課文有不少省略空白的地方。這些“空白”都為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此時,教師進行點撥與開導,運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是你,在這里你將會怎么寫?這樣一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空間與素材,而且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二年級上冊課文《假如》,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怎么做?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于是學生舉筆構想,寫出了自己的愿望。
學生例文: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壞人
畫一顆善良的心。
讓我們可以安穩(wěn)地睡覺。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貧苦的人
畫一幢漂亮的房子,
讓他們能過上幸福的日子。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會給大地
畫上一身五顏六色的衣服,
讓世界更加美麗。
策略三:改寫
小學生對語言的領悟是很迅速的,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對人稱轉換,指示轉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并向理性階段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文章中某些可變之處作為學生寫話訓練的支點,讓學生嘗試著改寫,以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嚴密性、邏輯性以及整體性。如《畫家鄉(xiāng)》中的第2、3、4、5、6段,可以把第三人稱的寫法改為第一人稱,讓學生選擇一段,改一改,寫一寫。
學生例文:我的家鄉(xiāng)在農村。我畫的山很高很高,水很清很清,房前花果香,屋后樹成行。放晚學后,我們可以提著小竹籃到樹林里去采蘑菇呢。
策略四:續(xù)寫
小學教材的不少課文簡潔、有趣,且意味深長,形似散文,寓意未盡。如果讓學生給這些課文加一個有趣的結尾,對于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效果十分顯著。如《坐井觀天》,青蛙在小鳥的勸說下,終天跳出了井口,青蛙將會看到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呢?會說些什么呢?讓學生寫一寫,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學生例文:
坐井觀天(二)
青蛙跳出井口一看,??!美麗的景色使青蛙愣住了。它看到四面八方都鋪滿了草坪,草上還有幾朵花,有紅的,有藍的,還有黃的。青蛙又看見了茂密的樹林,樹林里還有許多小動物。小青蛙高興極了。突然,它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聽到了泉水的歌聲,這么多美妙的音樂,它從來也沒聽到過。青蛙想:“假如我聽小鳥的話,那我可以早點看到這美麗的世界了?!毙∏嗤軐π▲B說:“太謝謝你了,讓我看到這美麗的世界?!闭f完,小青蛙高興地跑去玩耍了。從此,小青蛙再也不住在井里了,也不再犯沒看到就隨便亂說的毛病了。
策略五:編寫
小學生善于幻想,所選課文又有很多可愛的童話故事,如《小柳樹和小棗樹》、《紙船和風箏》、《從現(xiàn)在開始》等等,都是學生所喜歡的。我們可以借此進行寫話訓練。如學了《小柳樹和小棗樹》后,讓學生編編《大樹和小草》;學了《紙船和風箏》后,讓學生來寫一寫松鼠和小熊碰面后的事情又會怎樣發(fā)展等。
總之,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了語文課程標準,改變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觀念。大膽地在作文教學上進行探索,重視學生的寫作,扎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當學生把寫作變成一種自覺行為時,這樣的寫作就是一種快樂的寫作,也是教師們所渴求的。
(責編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