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既要正確理解語言文字蘊含的思想情感,更要準確地理解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及其內在規(guī)律。因此,在教學中既要教閱讀學語言,又要悟課文學表達,做到把“寫”擠進課堂,讀寫并重。
一、讓“寫”有源可溯,解決“寫什么”
人教版教材圍繞“主題”安排教材內容,每個單元均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單元主題,各部分內容都圍繞本組主題合理安排,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構成有機整體。教師要樹立主題單元的意識,通盤考慮課堂練筆的“點”。
如人教版三上第三單元習作訓練,“選一幅或畫一幅秋天的圖畫,先跟同學說一說圖畫的內容,再寫一寫你選的或畫的畫……”這一習作題材較為寬泛,學生感覺無從下手。其實,本單元的課文對習作的選材具有導向作用,教師可以打破慣有的模式,把本次習作融入到每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以課文為例,為學生選材打開思路,讓練筆隨堂進行?!讹L箏》一文寫秋天發(fā)生的事,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準備:秋天里,你曾和爸爸媽媽做過哪些有意思的事……學習課文時教師應緊扣文章中描寫心情變化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這些心情變化寫具體的,最后讓學生仿照《風箏》,寫一寫課前準備的發(fā)生在秋天的有意思的事,并模仿課文的寫作方式寫寫自己當時的心情。如此,讓學生明白“寫秋天自己經歷的事,寫自己在此事中的心情”?!肚锾斓挠辍芬晃膹膸讉€方面來寫秋天特有的事物,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課文前四個自然段分述秋雨,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是這一段的總起,下面分別進行分述,結構非常整齊。學習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其中的一個小節(jié),以總起分述的方法來寫一寫有關秋天的事物。如此,讓學生明白寫秋天特有的事物。讀文章,學語言,悟表達;學表達,悟語言……這般循環(huán),學生的語言能力必然提高。這樣的“寫”便有源可溯,學生不再茫無頭緒,無從下筆了。
二、讓“寫”有章可循,解決“怎么寫”
解決了“寫什么”,接下來要進一步解決“怎么寫”,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因此教師須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讓學生明白課文是“怎么寫”的,并適時在課堂中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的練習。
(一)仿寫
很多文章在語言表達上非常有特色,教師應當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準確地抓住文本的話言點,并巧妙地轉化為仿寫訓練點。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課文以保護自然環(huán)境為主題,《“紅領巾”真好》是一首兒童詩,采用擬人的手法,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短短三段文字,表達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禁止捕殺益鳥的環(huán)保觀念,并啟發(fā)學生用實際行動保護益鳥。課后有道思考題:“除了愛護小鳥,我們還應該愛護哪些小動物呢?”為了將練筆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學生多次誦讀第二自然段,教師引導:小鳥,小烏,你撲棱棱,飛來飛去,在干什么呀?生答: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明語言形式)
學生觀看相關益鳥資料,盡情表達對小鳥的敬佩和喜愛后,結合“撲棱棱”進一步明確小鳥飛來飛去捉蟲忙。(抓重點詞語)
之后,教師提出:“你知道在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鳥一樣能保護環(huán)境?選你最喜歡的一種,仿照課文第二段來說一說它能保護什么?!庇辛饲懊娴匿亯|,學生完成這一練筆自然就省力了。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抒情小詩。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品味、誦讀,感悟詩歌的內涵和語言的優(yōu)美之后,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二小節(jié)的表達形式,然后讓學生仿照這兩小節(jié)寫一寫:秋的聲音實在太豐富、太美妙了,你能照著課文第一、二小節(jié)的樣子寫一寫嗎?
教師提供句式:聽聽,秋的聲音,____“___”,是___。
學生品讀文本后興致勃勃地寫下:“聽聽,秋的聲音,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噗噗’,是蒲公英寶寶離別的話音?!薄奥犅?,秋的聲音,青蛙放聲歌唱,‘呱呱’,是和田野告別的歌吟。”“聽聽,秋的聲音,一群螞蟻爬過山丘,‘嗨喲嗨喲’,過冬糧食忙著搬運?!薄?br/> 仿寫語言需要教師用心研讀文本,只有抓住文本中的典型句式,精心改造,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框架,才能使他們在一步步的錘煉中得到發(fā)展;同時,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領作用,讓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在一次次的練筆過程中得到提高。
(二)補寫
“補寫”就是要求學生在文本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對文本內容進行延伸與擴充。練筆前,教師要引領學生深入研讀文本,理解文本,并內化文本語言;練筆時,引導學生大膽合理想象,不胡言亂語。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清澈的湖水》一文,景色美與行為美的和諧是文本的主題,教師可以抓住小潔行為變化的語句,引導學生感受小潔美麗的心靈,同時設計補白處:突然,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象不見了。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想:________。
又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給予樹》一文,從媽媽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孩子的做法和媽媽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金吉婭把僅有的二十美元給陌生的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只給家人買了一些棒棒糖之后,創(chuàng)設補白之處,讓學生想象:后來,金吉婭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能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想:(小姑娘多么盼望擁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啊!)睡覺前,她(祈求圣誕老人能送她一個這樣的洋娃娃);睡夢中,她(夢見與洋娃娃一起玩耍);醒來了,她(卻發(fā)現(xiàn)洋娃娃無影無蹤……)于是,金吉婭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qū)。
補寫補什么?補的是既可預見的又不可預見的情節(jié),能使學生對文本人物的處境感同身受,與之產生共鳴,熏陶感染在語言中,同時又能切實提高學生語言理解運用的能力,使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具體而生動。
三、讓“寫”有備而來,明確“改變”方向
只有深入鉆研教材,揣摩課后題目的編寫意圖。設計、安排具體的教學過程,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指導、訓練,方能減緩學生作文的坡度,使學生的寫話練習從“說”到“寫”,由“仿”到“創(chuàng)”,循序漸進,厚積薄發(fā),學生的改變自然水到渠成。
改變一:從理解語言到運用語言的學習思想轉變。理解是基礎,而運用才是目的。通過“寫”讓學生提早明確讀是基礎,從讀學寫,以寫促讀。
改變二:從仿寫語言到創(chuàng)造語言的學習形式轉變。學生在學習語言和各種技能的最初階段都是要借助模仿為“階梯”。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教學中“讀與寫”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文為例,讓學生形象地掌握該寫什么和怎么寫。
改變三:從只重課內轉向課外的自覺行動轉變。從一年級就注重說四素句開始,說完整,說清楚,直到用拼音寫下來;從二年級開始注重仿寫,形成知識與技能的遷移,直到用自己的語言改寫。到了高年級應注重創(chuàng)寫,讓習作成為一種習慣。
改變四:從只重求同轉向求異的思維方式轉變。注重仿寫并不應落入教材程式化、格式化的文字套路,而應尊重學生充滿童真與個性的話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話語體系。
保護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鼓勵學生有個性化地表達,把兒童當兒童,把文字當文字。因而,習作教學,尤其是起始階段的習作教學,我們要做一位有心的、勤奮的教學組織者與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