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施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筆者以培養(yǎng)學生“整理能力”為核心,借助于我校的“整理教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學業(yè)整理能力,引導學生由關注知識轉到更多地關注對自己學習行為的自省,從中去感悟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逐步形成符合自己個性的學習體系,取得了甚為明顯的成效。
一、每堂“整理”——嘗試必要的“課末梳理”
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學的內容很多。也難免有點雜亂。有的會了,但需要在整理中鞏固一下:有的還不太清楚,也得讓學生明白,這里有欠缺需要彌補。于是,我嘗試每堂課留三分鐘時間引導學生回顧整理當堂學習的內容,強化所得和所缺在哪里,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樣我就將“整理”滲透到了每堂課中,初步嘗到了甜頭。
以課文《秋天的雨》第二課時為例,一學生是這樣進行反思整理的,這節(jié)課學習了《秋天的雨》第2~4自然段,課文我會讀了,但還背不流利,回家要背熟。生字會認了,“爽”“緊”這兩個生字我容易寫錯,要再多寫幾遍才能記住。而另一小部分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的反思整理更有自己的針對性,如一學生這樣描述道:“它們都有一句總起句,在每個自然段的開頭,分別從秋天的雨顏色多、秋天的雨氣味好聞、秋天的雨能告訴人們冬的消息這三個方面來寫,我想把這種方法用到作文中去?!?br/>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認識的基本規(guī)律是感知、理解、鞏固、應用。通過短短的三分鐘時間回顧,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了及時而有效的梳理,“學了什么一哪些會了一哪些還不太會一如何解決一怎樣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對知識的復現(xiàn)梳理,也有對方法的探索研究。更為可貴的是由此養(yǎng)成了自我反思、自我調控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明確了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的收獲與不足,將上課沒聽清、沒弄懂、沒記住的知識及時地查漏補缺,對深入學習自然是受益無窮。
二、隨機“整理”——因勢、適時的方法提煉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會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正確與否,但對于其中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往往不甚在意。長期如此,學生就會因為沒有習得一種方法,而無法在學習中舉一反三地有效運用。這往往是阻擋學生學會學習的主要障礙。
字詞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意思更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以《卡羅爾和她的小貓》的詞語教學為例,初讀課文檢查完詞語正確讀音后,學生分別指出還有以下一些詞語意思不理解:舒適、喵嗚、櫥柜、免費、糊涂、蹭著。接著,我和學生們是這樣來理解詞語的:
生“櫥柜”你翻開書看看插圖就知道了,就是在廚房、客廳里放盤碗、雜物等東西的柜子。
師:你的理解很正確,知道你用了什么方法嗎?是用看圖法來理解詞語,這既方便,又管用。
生:“舒適”你可以換一個近義詞,跟“舒服”的意思差不多。
生:你聽“喵嗚”就是這種聲音。(學生學了一聲貓叫)
師:前一位同學告訴我們的是用換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理解詞語;還有一位小朋友聽模仿的聲音,這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詞語,真了不起。
生:“免費”我會解釋,我把它拆開來,“免”就是不用,“費”就是錢,連起來就是不用錢,白送的。
生:“糊涂”就是不清楚,不明白。
生:對,就比如別人問你3+3=?你說等于5,這就是你糊涂了。
師:拆字理解和舉例理解的方法讓我們一聽就明白了詞語的意思。
生:我知道“蹭著”,你看就是這樣。(學生跑到教師旁邊來親昵地用臉蹭著)
師:直接用動作演示來理解表動作的詞語,好方法i
在這些詞語理解的學習過程中,沒有教師的講解,只有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fā)、幫助,而教師在這中間只是作為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的積極參與者、引導者,不是簡單地去當“裁判”,而是將小朋友的理解,揭示出使用的方法。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說:“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彼裕坏┱莆樟丝茖W的學習方法,學生的“整理”就會如虎添翼,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三、反思“整理”——面對錯誤的自覺自省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經常在同一地方反復發(fā)生相同的錯誤,即使有教師的提醒,改正后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筆者思考實踐后,認為可以換一種方式,如經常引導學生去反思自己學習上的錯誤,包括對課堂回答、課后作業(yè)、單元練習等結果進行反思,既要分析成功之處,知道是怎樣得來的,今后學習中值得借鑒的有哪些;更要指導學生去直面發(fā)生的錯誤,分析失敗的地方,使自己明確為什么會錯誤,找出錯誤的原因,而不是簡單地給予一個正確的答案。
如《葡萄溝》一課的作業(yè)本上有這樣一道習題: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請畫出表示“葡萄”顏色的詞語。學生的答案有如下三種
①劃出的詞語是:自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
?、趧澇龅脑~語是:綠葉、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
③劃出的詞語是: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
三種答案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我讓他們仔細分析哪種答案正確,并說出理由。
生:首先要淘汰“綠葉”,因為要求我們畫的是表示“葡萄”顏色的詞語,而“綠葉”是指綠色的葉子。即使只是“綠”也不對,那不是指“葡萄”的。
生:我覺得“五光十色”也不對,這個詞語是表示顏色多,又很有光彩,而不是指哪~種顏色。
生:我也認為“五光十色”這個詞語不對,如果它是一種顏色的話,在“淡綠的”后面也應該用頓號,而不是逗號。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從這個錯誤的例子里,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要看清題目意思再做題,可別掉到題目的“陷阱”里。
生:做題細心最重要,馬虎大意就會出錯。
由此可見,教師的作用不僅在于傳承知識,更在于教學生學會學習。簡單地告知一個正確答案是一種教學;告知答案并讓學生知道對錯在哪里也是一種教學;不告知答案,讓學生深入分析對或錯的原因,并從原因中獲得學習的經驗同樣是一種教學。但這三種不同層次的教學,其目的與效果顯然是不同的。通過正誤對比及錯誤反思,學生習得的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經驗。錯誤反思有時還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縱向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與同學問的橫向對比,找出其他同學中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方法或經驗,更可以揚長補短,開拓思路。
四、系統(tǒng)“整理”——寫各種內容的學習日記
影響學生學業(yè)成績優(yōu)劣的因素是個多層面的綜合體。目前,評價的多元性與過程性已經深入到每個教師的教學理念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評價只是一種方式和手段,更為重要的應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因為這種“自我評價”是出于學生自身的反思,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是最有價值的“內省”。于是,我結合學生的作文、日記,階段性地啟發(fā)學生以整理學業(yè)為內容,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自我分析、總結評價。如寫《期中回顧》《曬曬我的整理方法》《我的學習秘籍》《走在“學會學習”的大路上》以幫助孩子更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
這位學生寫下這樣一篇“期中回顧”
我的學習態(tài)度:這學期,我的學習態(tài)度確實好了許多,現(xiàn)在,想到下課前要整理課業(yè),上課就專心聽了,作業(yè)也做到認真完成,這樣,在自己整理時會有成就感,我會覺得學習輕松了許多,
我的學習習慣:說起學習習一慣,應該還算中等吧,因為有好也有壞。好的是每次做作業(yè)時都調整心情,整理好桌面的學習用品,靜下心來完成。差的就是動作還比較慢,有這里干一點、那里干一點的壞毛病,當然很拖拉啦,我要及時將這個壞習慣改正過來就好了,我會努力的,加油!
我的學習經驗:①利用一些看似短暫的時間,一點一點去復習積累,能讓學習更輕松。②要學習同學們好的經驗,搜集大家的經驗改進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更好的新經驗。
我需改進之處:我的字寫得不太漂亮。我想每天堅持練一頁描紅,還有書寫時卷面要整潔,一定要記住想好再下筆,爭取不寫一個錯字
我想,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我努力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我1~3單元的練習成績每次都有提高,我要更加努力,做最棒的自己
當一個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就目前的狀況提醒自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時候,實際上已喚醒了她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而最后的“我要更加努力,做最棒的自己”,更是她自我的種心理暗示和激勵鞭策。由此可見,自省式的學習日記、作文比老師、家長苦口婆心的說教、勸慰更有效。
五、交流“整理”——在心得暢談中分享
孩子希望被關注、被認可、被肯定,因此,同伴問的學習心得交流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帶給他的自信與快樂。筆者經常通過班隊活動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會,如“我嘗到了好方法的甜頭”“曬曬我的語文學習秘訣”“在整理中天天向上”“學習經驗大聚餐”
心得交流可以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內省自己的學習方法,互相學習,獲得學會學習的真切體驗。
班上學生每次做練習都能得滿分,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大家讓她說說自己的成功經驗。雖是二年級的學生,但她也已經能概括出三點:第是要書寫端正,這樣就自己不會看錯,也不會被扣卷面分,第二是要上課認真,因為大部分題目都是在課堂上、作業(yè)本里學過、練過的,第三是做練習要認真讀題,寫完了還要仔細檢查。
也可就某個方法進行經驗交流,比如背誦,有的同學總是又快又對,有的同學卻結結巴巴總背不下來,這是為什么呢?大家就可以起來曬曬自己的背誦方法。有學生說背誦要多讀,熟練了就能背,有學生說背誦可以看看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說些什么,了解之后再邊想邊背,有學生補充說背誦可以把句子開頭的詞語或自己容易錯的詞語摘抄出來,先給自己一個提示再背誦,還有學生說可以找個同學跟自己起背,來個比賽,為了爭取勝利,背誦效果就特別好無論是個人學習心得經驗分享,還是主題式心得經驗討論,學生通過整理反思及時鞏固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而傾聽他人的學習方法則能與自己的方法發(fā)生思維碰撞,起到不斷提升、完善自己學習方法的作用。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沒有任何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教會”從根本上說都是學生通過自己的內化學會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獲得最終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習者自己主動地學。教師要把語文教學的時空,從過度講解中解放出來,還給孩子,使他們在大量的課堂實踐中進行自我整理、反思,習得方法與策略,激發(fā)學習的自我意識,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從而獲得自我體驗,最終“學會學習”。這應當是追求語文課堂高效益的一條探索之路。
(浙江省溫州市實驗小學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