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讓消費者發(fā)現和釋放自我。
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買的到底是什么?
一位朋友是資深市場專家,曾對我說,他衡量一件物品,會在腦海中首先處理一個問題:“是”與“不是”。
比如面前有一頂帽子,按照這種思維,首先這“是”一頂帽子。作為帽子,它應美觀、保暖、質地優(yōu)良;但同時,它又“不是”一頂帽子,可以是某種身份的象征、自己一份情懷的寄托,或想對別人表達的情意。如此一來,這頂帽子的價值就是多重的,不再是一個單薄的存在。
嗯,這樣想下去很有意思。那么當這頂帽子“不是”一頂帽子的時候,它究竟是什么呢?
它可能讓你想起多年前曾戴過的一頂帽子,那時年少春衫薄,你好像穿越到過去某個片刻,和年輕的戀人坐在樹下,一股懷舊的熱流涌遍了你的全身,眼前這頂原本跟你沒什么關系的帽子忽然變得有些難以割舍。
它可能是你喜歡了一段時間但覺得有點太貴的帽子,擺放在優(yōu)雅明凈的櫥窗里。每天下班路上你會不由自主地看上幾眼,你已經決定,在新年到來的時候買來送給自己。在等待它到來的這段日子里,心中充滿了憧憬。
它可能和你崇拜的偶像那款帽子一樣,戴上它,你覺得自己與偶像的距離又近了一些;再或者,它是一個頂級名牌的限量版,同事朋友們多少會用帶點兒羨慕的眼光看著你。在這時,消費好像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而有了某種社會背景,它和語言一樣,是傳遞和表達信息的方式……
所有這些,都“不是”一頂帽子原本的功用,但很可能正是因為它帶給你的這些微妙感受,讓你覺得更有價值。那么想想,你所得到的除了這帽子本身,還包括什么呢?
我們覺得,你還得到了“自己”。
因它而勾起的回憶,或是期盼它時懷揣的憧憬,就像你的生命過程那樣,帶給你不同層面的感覺;至于那些社會層面的價值,則是你在與他人的關系和互動中觀照到了自己。
于是我們發(fā)現了營銷中“物”與“我”的關系——所謂“物”,是消費本身的功用;所謂“我”,則是通過消費附加在商品上的情緒、心理、價值觀、理念而對自我的確定與彰顯。“買自己”即消費自己,是一個自我釋放的過程,商家通過設計某種情緒引爆點,促發(fā)顧客喚醒或喚起了自己。
對“物”的改善已不那么容易;而對“我”的挖掘則是深不可測。如今營銷者言必稱“消費者價值”,然而消費者價值究竟為何物?即便你找到100個顧客,為他們設計100道問題,再讓他們暢所欲言100小時,也未必能得其要領——如果你沒有進入他們深層次的自我。顧客所衡量的消費價值并非一種客觀標準,大多建立于主觀感知。
這讓營銷者可以大有作為。也許你可以努力嘗試成為他們的一面鏡子,映照出那個連他們都不熟悉的自己,通向那些從未浮出水面的潛意識。為他們勾勒自己,讓他們購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