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 錚
從白居易“亮薪”說起
■ 蕭 錚
二是睿智的策略和恰當?shù)姆绞?。對禮物,能拒則拒,實在不能拒的,巧妙地在招標場合公開暴露,人贓俱在,難以逃遁,只好落荒而去。能取得這樣高的效率真令人拍手稱快,大智離不開大勇,無私無畏天地寬,好點子首先在于先生全無顧忌,這才能游刃有余。
三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點,無私無欲?;蛟S有人說,杏佛先生收入不菲,不在乎這些好處。我持不同觀點。先生收入確實不少,但大多都拿出來支持了民主活動的經(jīng)費,個人的生活并不寬裕。至于說到“在乎不在乎”,欲壑難填,不少犯罪分子金錢已多到幾輩子都用不完,不照舊在貪嗎?關鍵在于理念。
古君子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教育了多少代人。但我認為,成為“達”者后,更要“獨善其身”。一旦發(fā)達,有了權勢,有了資本,便容易忘乎所以;如果事業(yè)上再有些成就、官場上再有些政績,更容易同黨和人民伸手,以為是應得的報酬,拿得無愧無悔。杏佛先生之所以具有高風亮節(jié),就在于他胸有大志,心存下天,以天下為己任,再厲害的“糖衣炮彈”也無奈我何了。我們最要學的當是這樣的品格和素養(yǎng),這樣的人生和價值觀念。
(作者為民革上海市委原副主委)
前些時候,有些人在討論魯迅是窮還是富的問題,各執(zhí)一詞;但有人卻注意到了白居易在詩作里“坦白”了自己的薪資:從初入仕當校書郎,一直到“致仕”(離休)林下,還交代了后事及家產(chǎn)的處理。魯迅先生是以寫作為生的,是讀書人與自由撰稿人的經(jīng)濟生活,誰都知道,文人、知識分子靠寫作、靠著書立說,永遠成不了富翁、財主。而白居易則不同,他是官場中人,一“入仕”,便成了“公務員”。討論他的經(jīng)濟問題,不但對研究他個人有重要意義,對唐代官僚制度、官場生活和官員品格有重要價值,而且對整個社會(包括當今)都有借鑒作用。
白居易每次任官的經(jīng)濟收入被人重視,看似出于當世學者之法眼。其實不然。在《容齋續(xù)筆》與《容齋五筆》中,宋代洪邁兩次提到白居易“仕宦,從壯至老,凡俸祿多寡之數(shù),悉載于詩,雖波及他人亦然。其立身廉清,家無余積,可以概見矣”。所以,他檢出集中詩句,“輒敘而列之”。
白居易按時“亮薪”,恐怕是無意的,卻是自然的。出于什么心理或動機?還得請研究白太傅詩詞和思想的專家來破解。但我以為,他是自覺的、認真的、習慣性的記事,而決非如今天某些人一切抱“玩家”式或隨意“戲耍嘲弄”的態(tài)度。因為白公從來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而且聲明“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之則為詩”,“故覽仆詩,知仆之道也”。(引文出處同上)可知他非同一般的人品與德識!
讀完白居易一生有關薪俸及家產(chǎn)進益的全錄,首先的感覺是欽敬與佩服。這樣的坦然、實然與自然,不隱不諱,不藏不掖,檢索一遍二十五史,古往今來,能有幾人?我在剛開始“工作”(參加“革命”)時,也曾有過將每月工資單收集起來的想法,還曾有記錄額外收入(如講座費、稿酬、福利獎金之類)的打算。后來因運動啦、調(diào)動啦、搬家啦、怕出問題啦,終于半途而廢了。有人記柴米油鹽賬,倒成了比較社會發(fā)展的好材料。其實企事業(yè)職工的工薪變化遠勝于日常收支賬目,更能衡度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及各階層人群經(jīng)濟生活升降的變異。
其次一個感覺,我認為值得我國的行政人員及所有公務員效法和借鑒。中國人缺乏寫日記及寫回憶錄的好習慣,特別是國家工作人員、高層干部。已經(jīng)去世的老一輩革命家,有回憶錄及日記存世,大概寥寥無幾。值得肯定的是,近年確有一些高層領導寫的回憶錄相繼行世,如楊尚昆、薄一波、李鵬等等,應該填補了某種不足與缺憾。眾所周知,當年記日記也常被作為罪證來觀照其人思想、品行的,弄得人人自危,不少人毀去日記中的禁忌而自保;當年重大會議,當事者不得記錄,傳達的材料要收回銷毀,聽傳達的人也不能記錄……于是幾多第一手的歷史材料化作“云煙”。如今出了多如牛毛的回憶、親歷,不是出于特殊經(jīng)歷者(如警衛(wèi)、服務員、醫(yī)生、秘書),便是其子女后裔。其真實性與可信度只怕要大打折扣的。所以,我們至今看不到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高層決策者與親歷者的讓人信服的原案、實錄。如果我們要對得起子孫后代,存建國以來的信史、實錄,那就得從現(xiàn)在起,負責地記下在中國這塊廣褒土地上發(fā)生的每一件重大事件乃至無可改易的細節(jié)。如果老是存疑,多是謎案,或是待查,或是推導,那實際上是一種喪失歷史責任心的態(tài)度。
白居易先生的坦白心態(tài)及實錄精神,應成為各級官吏的楷模。這樣做,非但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且向歷史也交出一筆清白誠實的“賬”。我們常說: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就應該像白居易一樣,一筆一筆地記下來,真正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作者為上海市浦東文史學會名譽理事)
本刊目責任編輯 殷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