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俊
3月1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同志作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吳邦國委員長莊嚴宣布,黨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如期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日,新華社發(fā)表專稿《依法治國的堅固基石——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際》。
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xiàn)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tǒng)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guī)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無疑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在根本上實現(xiàn)了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歷史性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最引人矚目的重大主題,同時也已經(jīng)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我國的立法重心正在由經(jīng)濟領域立法轉移到著力加強社會領域立法,民生立法全面駛入快車道,物權法、勞動合同法、職業(yè)病防治法、就業(yè)促進法、食品安全法、社會保險法……一批社會法充分彰顯了“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的民生情懷。
中國共產(chǎn)黨十五大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十六大作了重申,十七大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任務。在過去的2010年,一批重要法律相繼出臺,國家賠償法、社會保險法、代表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人民調解法等十幾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法律,都紛紛出臺或進行了修改。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大廈搭建的最后一批“支架”。截止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xiàn)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guī)690多件、地方性法規(guī)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對現(xiàn)行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jīng)齊全,各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jīng)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tǒng)一。國家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xiàn)有法可依。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并不是一個完全抽象的概念,而是老百姓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現(xiàn)實:那些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支架的重要法律——物權法、勞動合同法、職業(yè)病防治法、就業(yè)促進法、食品安全法、社會保險法等等,幾乎每一部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和權益休戚相關。不少法律如物權法、車船稅法等在出臺之前,都廣泛征求了社會公眾的意見,充分體現(xiàn)了擴大公民對立法的有序參與的立法民主。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廣大人民群眾意愿和智慧的結晶。
誠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的確是值得大書特寫的重大立法成就,但也不能對此抱一勞永逸、盲目樂觀的態(tài)度。畢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只是基本解決了無法可依的問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任務將更為艱巨。預計“十二五”期間,會有更多關涉公民權利保護和社會發(fā)展的民生法律出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以后,我國立法工作的重點是如何進一步完善這個法律體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應當把各種基本的和重要的社會關系合理納入法律調整范疇,使國家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實現(xiàn)有法可依。目前,我國依然有不少社會關系沒有能夠納入法律調整規(guī)范的范疇,依然存在一些立法空白。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應當實現(xiàn)法律體系的和諧和科學,應當保證下位法與上位法、新法與舊法、特別法與一般法、程序法與實體法、地方法與中央法、國際法與國內法等上下統(tǒng)一、左右協(xié)調、整體和諧,構成和諧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同時,法律體系內部應當結構合理,體例科學,邏輯嚴謹,上下有序。
筆者認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求立法工作要善于運用“加減乘除”法則,精心做好“加減乘除”。所謂加法,就是要加倍重視提高立法的質量,加強立法后評估工作,從數(shù)量主導型立法轉變?yōu)橘|量主導型立法。立法工作從來就不是簡單的法律數(shù)量的增加,而是要始終堅持“質量為本”、“以民為本”的原則。所謂減法,就是立法工作要在立的同時更要重視法律的改和廢的問題,及時修改法律和廢止不合時宜的規(guī)定,讓法律與時俱進。“減法”的要義就是要解決法律不合時宜的問題。所謂乘法,就是立法工作要善于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發(fā)揮公民參與立法的乘數(shù)效應,擴大開門立法,擴大公民對立法的有序參與,充分吸納民間立法智慧,努力打造“良法”。所謂除法,就是重視法律清理工作,采用“包裹立法”等立法技術消除法律的“硬傷”,消除新舊法和不同層級法律的沖突,實現(xiàn)法律體系的科學統(tǒng)一和諧。只要立法機關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巧妙運用“加減乘除”法則,精心做好“加減乘除”,就能夠更上一層樓,不斷完善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我們要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新起點上,更加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更加注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經(jīng)濟領域立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社會領域立法及其他領域立法的均衡發(fā)展,更加注重法律配套法規(guī)的制定和立法后評估,更加注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具科學性、權威性和生命力。
一言以蔽之,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新起點上,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然任重道遠,立法工作依然要在加強民生立法和完善法律體系上繼續(xù)給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廈夯實了堅固的基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座恢宏的大廈還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需要我們繼續(xù)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