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歌德學院看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2011-12-20 06:21:58劉麗平蔣鑫鑫
當代教育與文化 2011年3期
關鍵詞:歌德德語孔子

劉麗平,蔣鑫鑫

(西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從歌德學院看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劉麗平,蔣鑫鑫

(西北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孔子學院和歌德學院作為中德推廣本民族語言的重要機構有異曲同工之妙??鬃訉W院在漢語推廣中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歌德學院在長期推廣德語,德國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對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頗有鑒益。

歌德學院;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

孔子學院是在中國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在推廣漢語、促進中外教育文化交流方面的典范??鬃訉W院勢必在西方話語體系中構建“中國形象”。而孔子學院與德國歌德學院在推廣本民族語言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研究歌德學院在推廣德語中的經驗,可為我國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益啟示。

一、歌德學院

(一)德語的起源

基督教在文化上的統(tǒng)治地位沒有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動搖,基督教仍以拉丁語作為正式語言。中世紀德語長期在群眾中流傳,但沒有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所以拉丁語代替德語傳播德意志民族文化。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對德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海涅認為我們從馬丁·路德那里獲得了最大的思想自由,他也給思想一種語言,他創(chuàng)造了德語。這是由于他把一種死了的、可以說已經埋葬了的語言——希伯來文的《圣經》,譯成另一種還完全沒有出生的語言 (海涅找不到路德用來翻譯《圣經》的語言是怎樣得來的) ——德語而完成的。路德的語言通過《圣經》,借新發(fā)明的印刷術的東風普及到人民中去,并提升為共同的書面語言。并賦予這個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國家以一種語言上的統(tǒng)一,這部古老的書是德國語言不斷更新的一個永恒的源泉。[1](PP.45-47)不過,受30年戰(zhàn)爭的影響,德意志民族被“各諸侯國”蹂躪。內部分裂和法國的崛起,法語在17世紀盛行于德國,從路德到萊辛的數百年間,連一個有名的德文寫作家都沒有。但是,如果沒有路德式語言的傳播,以德語為母語的著述只能在拉丁語的世界里左沖右突,而難以創(chuàng)造出德語世界中的大學、哲學、科技的輝煌。

德語成為社會科學領域的語言和科技語言,與德國大學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德國文化的發(fā)展傳播離不開教育事業(yè),德語教育的變革是德國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教育改革為以德語為載體的文化傳播提供持久動力。中世紀末期,在私立學校出現了不用拉丁語授課的“德語讀寫學?!?私立德語學校在17世紀才被地方當局承認是專門的和重要的地方教育機構,1687年托馬修斯在萊比錫大學開了大學用德語講課的先河,到了18世紀德語才正式成為大學的教學語言。

18世紀的大學教授作報告一般用德語,被認為是隨便發(fā)表意見的性質。唯一例外的是哲學報告,仍然堅持用拉丁語。哲學家逐漸開始用德文著述,而康德是第一位完全使用德文寫作的偉大思想家。[2](P84)社會科學領域開始逐步喜歡自己傳統(tǒng)的語言——德語。

已經有人注意到“我們的語言用于科學比拉丁語好得多,而且用純粹的德語所作的表述,若用拉丁語聽起來其聲音便極粗野?!盵3](P21)1760年英戈爾斯塔特的城市藥劑師羅索由執(zhí)政者委托在他的藥物實驗室第一次對動物、植物、礦物進行化學實驗,并第一次用德語而不用拉丁語講解。[4](P9)19世紀初,洪堡所建立的“教學自由”以及“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柏林大學享有很高榮譽。19世紀中葉以柏林大學為代表的德國大學成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成為來自世界各國的求學者頂禮膜拜的圣地。[3](P3)德語遂成為科技語言而被廣泛學習。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但是1980年德語科技刊物的出版量仍在世界上處于第三位。德國哲學通過對教育革命的注入,促成了德國科學的發(fā)展。[5]以德國哲學和自然科學理論 (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代表的德國著述和原創(chuàng)凝聚著德國民族的智慧,德語成為研究原著時必不可缺少的工具,德語的內涵蘊藏其中,德語的推廣自始至終便不是單純的語言教學,而是兼有德語為載體的德國文化傳播的任務。

(二)普及德語的歌德學院

以普及德語為目標的組織早在17世紀前期就出現了,最早的是“效益社”。[2](P60)普及德語最著名的機構之一是歌德學院,歌德學院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于慕尼黑大學的德國學院,1932年為紀念歌德去世100周年,改名為歌德學院。二戰(zhàn)后,被強迫關閉,1951年重建。學院總部設在慕尼黑,在全球80個國家設有144所分院,其中國外128所,國內16所。[6]鄧小平和科爾的兩次會見促成歌德學院北京分院于1988年成立,后來又管理運營德國圖書信息中心在北京的辦事處。

歌德學院各分院在普及德語、傳播德國文化方面差異很大,各院的具體措施也千差萬別,總部負責決策和監(jiān)督調控。但是我們也發(fā)現歌德學院并非單純的推廣德語的中介機構,它是站在國家利益的戰(zhàn)略高度去推廣德語,尤其表現在隨著國家外交的調整,歌德學院的布局也相應調整。歌德學院在長期的推廣德語、德國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作為文化中介機構而存在。歌德學院是德國的文化中介機構之一,文化中介機構是德國對外文化政策的重要執(zhí)行者,對外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對外政治、對外經濟貿易共同構成德國外交的三大支柱。歌德學院作為一個中介機構,以民間性機構的身份出現,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政府意志,避免了國家機構的印象。而歌德學院的資金來源于德國外交部,德國外交部通過經濟手段,牢牢控制歌德學院執(zhí)行政策的忠實程度。所以歌德學院的總體分布的變化以及個別分院的調整或多或少的受德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德國雖然也注重科學的推廣,但“推廣德語作為優(yōu)先考慮對象,也就凸顯了德國對外文化政策中對科學推廣的輕視”。[7]“推廣德語作為優(yōu)先考慮對象”也是德國外交觀念在歌德學院中的反映。

二是歌德學院不斷調整、優(yōu)化布局。歌德學院的調整一方面是根據德國外交戰(zhàn)略而進行的被動調整。1979年在羅馬尼亞建立分院,只不過是羅馬尼亞與蘇聯交惡的緣故,阿富汗戰(zhàn)爭之后在阿富汗設立了分院,2004年在朝鮮設立分院,伊朗分院時開時閉都是根據國家戰(zhàn)略要求不斷調整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因東德重建需大量資金,歌德學院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歌德學院采取的主動調整。如精簡機構,在重點地區(qū)緩慢增設分院,在沒有歌德學院地區(qū)設置投資小的形式 (德語資料中心),提供網絡信息服務等。

三是樹立豐富多彩的德國形象是歌德學院的長遠目標。歌德學院1951年重建后,發(fā)展目標主要集中在西歐,力圖改變好戰(zhàn)的德國形象。東歐劇變后,在中、東歐廣泛設立分院,另一個背景是克服歐盟與東歐官方來往時英語或法語對德語造成的傷害,力圖使德語成為歐盟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第二外語。這些雖然是歌德學院在調整中的目標,但讓全世界認識到德國不只是一個希特勒式的納粹德國,更重要的是一個歌德、康德、貝多芬式的文化德國,這個長遠目標始終沒有動搖。

四是多渠道的資金來源。國內分院自負盈虧,主要收入是通過提供語言班課程、考試及遠程教學服務獲得的;國外分院主要通過外交部的財政撥款得以維持,也通過辦班和公司捐助方式籌集資金來彌補財政不足,2004年國外分院收支基本持平。[6]德國外交部通過控制歌德學院的資金,控制歌德學院執(zhí)行政策的忠實程度,歌德學院財政來源是否多渠道、是否穩(wěn)定直接決定了個別歌德學院分院的存亡。

五是語言、文化并重的推廣策略。歌德學院北京分院院長米歇爾·康·阿克曼認為歌德學院在20世紀50年代中實現了由“語言學校”轉變?yōu)椤拔幕涣髦行摹?其全部活動規(guī)模1/3是教語言,1/3是提供關于德國的資料,1/3是文化交流。[8]

從表1可以看出,2004年歌德學院,主要工作有語言工作、文化活動、咨詢服務三種。語言工作主要涉及學員和教師培訓、語言考試、為學員和教師舉行活動;文化活動在國外舉辦8 400次,參加63萬人次;咨詢服務主要通過提供德文資料,邀請訪問學者,資助各種語言翻譯德語書籍,文化雜志發(fā)行等途徑來實現。

表1 2004年歌德學院工作一覽表

總之,德語背后蘊藏德國民族的智慧賦予德語一種強有力的生命,為德語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作為中介機構存在的歌德學院在德語、文化推廣過程中的調整是配合德國外交而展開的,并成為政府的好助手。

二、孔子學院

在“中國熱”帶動“漢語熱”的背景下,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 (簡稱“國家漢辦”)在借鑒國際 (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法國“法語聯盟”、俄羅斯“普希金學院”等)推廣本民族語言的經驗的基礎上,對我國以前零散的對外漢語教學進行整合,醞釀形成了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拳頭產品——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fā)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fā)展,為構建和諧世界服務。

第一所孔子學院于2004年11月在韓國正式掛牌成立,到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9]孔子學院大部分為中外大學合辦,屬于國外大學的一個系,有極個別設置在中小學里,如美國芝加哥孔子學院。有的設置上充分考慮雙方辦學特色,如美國賓漢頓戲曲孔子學院,英國倫敦的商務孔子學院,倫敦中醫(yī)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廣泛設在美國,美國的亞洲協(xié)會和北卡州國際理解中心下設孔子課堂就高達145個。[9]國外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結合當地實際,利用自身優(yōu)勢,采取靈活多變的辦學思路,逐步形成一定特色的辦學模式。

(一)孔子學院制度化建設

孔子學院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制度??鬃訉W院制度化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中形成的。2005年7月孔子學院啟動了新標識,每個孔子學院都有權利使用該標識。2007年4月孔子學院總部落戶北京,各孔子學院不再“各自為政”,孔子學院總部負責管理和指導全球孔子學院。2007年12月孔子學院理事會討論通過了《孔子學院章程》,孔子學院建設步入有法可依的軌道,以后又相繼制定《國際漢語教師標志》、《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大綱》等標準。2009年3月孔子學院有了自己的刊物《孔子學院院刊》,為孔子學院總部與全球孔子學院搭建了一個平臺。國內孔子學院在制度建設上實現總的統(tǒng)一,如名稱和標識的統(tǒng)一,在一個領導機構協(xié)調下開展?jié)h語國際推廣工作,擁有共同的宣傳刊物。

(二)為孔子學院發(fā)展服務的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建設

漢語國際推廣基地是國家漢辦于2006年7月啟動的,旨在為孔子學院各方面建設提供動力和智力支持,最終實現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國建立19所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和107所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9]國際推廣基地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為孔子學院構筑堅實的國內外學術基礎。如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通過基礎研究、戰(zhàn)略研究、應用研究等課題為孔子學院奠定國內學術基礎;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利用“讓漢學家回家”這個平臺,一方面介紹海外漢學家最新的學術動態(tài),另一方面為海外漢學家研究中國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類是結合地緣優(yōu)勢,為局部地區(qū)孔子學院提供服務的基地。如以東南亞國家漢語推廣為重點建設的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為目標進行建設的漢語國際推廣中亞基地;以面向東北亞為目標建設的漢語國際推廣東北基地。面向中亞、東北亞、東南亞的推廣基地建設充分考慮了中國地緣關系、歷史傳統(tǒng)與現狀,而在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意大利、日韓設立的孔子學院都在10所或10所以上,加拿大、澳大利亞也有5至9所不等,“周邊外交”、“大國外交”理念在孔子學院建設中得到體現。

第三類是基于漢語推廣的中外方院長、教師、志愿者的研究基地。如漢語國際推廣新師資培養(yǎng)基地,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跨文化交流研究與培訓基地等。孔子學院中外方院長、教師、志愿者通過基地培訓克服“文化休克”,以更好地在異地從事對外漢語工作。

第四類是提供漢語教學資源開發(fā)的基地。如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研究與開發(fā)基地,國際漢語教材研發(fā)與培訓基地,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大連基地,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基地?;亟ㄔO致力于多語種教學資源開發(fā),教學方法改革,漢語網絡教學資源開發(fā),小語種教師培訓等。

第五類是文化體驗、武術傳播、漢語傳播基地。全方位、立體化的為孔子學院服務。如中華傳統(tǒng)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漢語國際推廣少林武術基地,國際漢語傳播湖南基地等。

第六類是以商務為目標建設的推廣基地。如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fā)基地 (北京),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fā)基地 (上海)。

基地建設對孔子學院發(fā)展至關重要,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基地設置的總體規(guī)劃,中小學基地地域分配,學校類型等問題有待商榷。如漢語國際推廣少數民族基地建設應納入規(guī)劃,中小學基地應往中西部地區(qū)、民族聚居地區(qū)傾斜,中小學基地應該提高職業(yè)類高中所占的比例。

(三)網絡、廣播孔子學院建設

國家漢辦承辦的網絡孔子學院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承辦的廣播孔子學院開始運行,是孔子學院漢語國際推廣在遠程教育方面的嘗試。網絡孔子學院,有在線學習漢語、漢語教師培訓和提供漢語教學資源三大模塊。建設有資源、學習、文化、互動四個中心。廣播孔子學院以廣播孔子課堂、無線廣播、在線廣播等為載體,使用多種外語教授漢語。

總之,孔子學院通過一系列的建設給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但是還存在研究不夠深入,缺乏明確的目標意識,孔子學院本土化薄弱,帶有“文化入侵”的印象,孔子學院經費保障是否持續(xù)等問題。

三、歌德學院對孔子學院的啟示

以中介機構模式存在的歌德學院,在推廣本民族語言方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為年輕的孔子學院在后續(xù)發(fā)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zhàn)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如何實現孔子學院經費的可持續(xù)

孔子學院的經費保障是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最本質的問題??鬃訉W院作為非盈利性教育機構存在,隨著規(guī)模的擴大,需要投入也就越大,經費保障也就成了孔子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最本質性的問題,歌德學院多渠道的資金來源為孔子學院提供了借鑒。如在漢語學習需求旺盛的我國周邊的東北亞、東南亞及中亞地區(qū)可根據市場需求引入盈利模式;在鼓勵捐贈法律體系完備的美國可以通過基金會的捐贈提供資金保障;在漢語教學基礎薄弱的國家,國家漢辦可以重點扶持。

(二)廣泛開展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孔子學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理論研究的支持。德國以哲學家、科學家為代表的德語著述,為歌德學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孔子學院的支撐也離不開漢語著述。但孔子學院要在推廣本民族語言的機構中長期存在,既要研究歌德學院的經驗為我所用,又要針對自己的實際問題和情況進行分析。如針對優(yōu)秀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可以開展師資力量的跨文化培訓;另一方面就有必要對海外孔子學院教師的構成及逐步本土化的可能途徑進行研究。

(三)提供優(yōu)質的漢語教學和有影響的文化宣傳活動

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漢語教學服務和有影響力的文化宣傳活動贏得當地公眾的認可,樹立豐富多彩的中國形象應是孔子學院的長遠追求目標。孔子學院不僅要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學習者獲取的知識經得起檢驗。改變文化宣傳中特別注重花拳繡腿的表演,雖然這些也是中國文化,但僅是“術”而不是“道”。通過優(yōu)質的漢語教學和有影響力的文化宣傳滲透“和而不同”等中國的價值觀念。

(四)加強同海外漢學機構及中國研究機構的互動,培養(yǎng)新一代漢學家

孔子學院與海外漢學機構及中國研究機構的互動,是孔子學院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判斷孔子學院水平高低的不是從事漢語教學、學習人數的多少,而是孔子學院與海外漢學機構或中國研究機構的互動程度。孔子學院作為外國大學的一個系被廣泛設置,而為政府提供對華決策的漢學機構或中國研究機構是不可能離開漢語這個工具的。漢學機構或中國研究機構往往設置漢語教學課程,孔子學院初期通過漢語教學為漢學機構或中國研究機構儲備漢語人才,通過學界努力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新一代漢學家,從而影響對華決策。

(五)注重孔子學院布局調整,突出特色

歌德學院不斷調整、優(yōu)化布局為孔子學院的建設可提供經驗。當下是建設了一批孔子學院,還沒涉及到孔子學院調整問題,而不斷調整成為政府好助手的歌德學院給孔子學院的調整提出了一個重要命題??鬃訉W院的調整必須考慮國內,兼顧建設孔子學院國家語言政策的研究和學習漢語者需求的基礎之上。深入研究建設孔子學院國家的語言政策和國外學習漢語者的動機,有助于孔子學院自覺的進行調整,改變設置上千篇一律的現狀。如不管出于何目的而不斷調整華文教育政策的新加坡,這種因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而采取的“雙語教育”制度選擇,對漢語推廣的現狀及趨向影響是深遠的??鬃訉W院可根據新加坡語言政策的調整采取應對之策而有所為。與中國經貿關系來往頻繁,也促使中文教學向經濟領域發(fā)展。如德國不萊梅高等專業(yè)學院,康斯坦茨高等專科學校開設經濟漢學專業(y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孔子學院設置上可以考慮與上述高校合作。

[1] 亨里?!ずD?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 [M].海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

[2] 弗·鮑爾生.德國教育史 [M].滕大春,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賀國慶.德國和美國大學發(fā)達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 馬節(jié).慕尼黑大學 [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5] 宋清波.論哲學對德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的影響[J].江漢論壇,2010,(6):60.

[6] 張帆,王紅梅.文化的力量:德國歌德學院的歷史和啟示 [J].比較教育研究,2006,(11):25.

[7] 葉雋.文化權利與外交解讀——讀《德國對外文化政策》[J].武漢大學 (人文科學版),2003,(5):640.

[8] 石巖.歌德學院是做什么的?—專訪歌德學院中國總院和北京分院院長米歇·康·阿克曼.南方周末,2007-05-03. [N/OL]. [2010-11-17]http://www.infzm.com/content/2133.

[9] 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0-11-20].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oethe Institute

LIU Li-ping,J IANG Xin-xin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Confucius Institute of China and the Goethe Institute of Germany,two important institution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ir national languages,hav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Confucius Institute of China is faced with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hinese language.Goethe Institute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German language German Culture,which may b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

Confucius Institute;the Goethe Institut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 40-055

A

1674-5779(2011)03-0083-05

2011-03-02

劉麗平 (1970—),女,湖南永興人,西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史研究

(責任編輯 張永祥/校對 一心)

猜你喜歡
歌德德語孔子
孔子的一生
歌德的書
孔子的一生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文化交流(2019年1期)2019-01-11 01:34:26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哲學“專業(yè)德語”教學研究初探
外語學刊(2016年4期)2016-01-23 02:34:18
我要歌德的書
丹麥小店流行取“難聽的”德語名
孔子在哪兒
歌德的寬容
云梦县| 玛多县| 霍邱县| 金湖县| 汉阴县| 英山县| 平遥县| 泸定县| 长兴县| 施秉县| 收藏| 江陵县| 子洲县| 疏附县| 大城县| 固阳县| 辽宁省| 义马市| 邵阳县| 博白县| 蒙山县| 德庆县| 鄄城县| 桦南县| 精河县| 常宁市| 呼玛县| 临西县| 永寿县| 奉贤区| 灌阳县| 讷河市| 镇远县| 内丘县| 泰安市| 昌宁县| 红桥区| 濮阳市| 塔河县| 盐城市|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