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培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507)
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全面人的建構
李曉培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507)
馬克思主義人學始終關注全面人的建構,并視其為終極價值追求。其基于實踐基礎回答了何為主體性這一重要哲學命題,并為合理解釋當下普遍性的主體性迷失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全面人的建構必須重回主體性意識,進而建構科學的實踐理性和合理的價值選擇。
馬克思主義人學;主體性;實踐理性;價值選擇
基于實踐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科學回答了“人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這一重要哲學命題,形成了系統(tǒng)的“全面人建構”的理論體系,成為指導我們合理解釋現(xiàn)實社會主體性為何普遍迷失的重要理論依據(jù)。當下,處于復雜社會變革之下的現(xiàn)代人在同一時間可能扮演著多重角色,角色的轉換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主體對自我認知的不確定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主體性的迷失,并由此可能導致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在頻繁的角色轉換中,“不確定性”逐漸成為主體感覺的常態(tài),而從情感因素上來分析,獲得一種“確定性”的最終歸屬感顯然要比這種“不確定性”的感覺要重要的多?,F(xiàn)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與“不確定性”的情感相伴而生的背后是主體對自我認知的分離,因此,不難想象,生活的節(jié)奏越快主體對自我認知的不可預期感就越強。在這種情形之下,主體對自我的認同感時常遭到質疑,并由此導致主體性的迷失,進而引起實踐理性的缺失,最終導致價值選擇的迷茫。可以這樣說,這一問題深刻到必須引起社會關注和盡全力去解決的時刻已經(jīng)到來,由此,也極有可能成為今后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領域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將從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角度,并依托心理學的分析方法重點關注主體性的迷失和回歸、實踐理性的缺失和建構、價值理想的迷茫與重塑三方面問題,以此希望達到全面人建構的目的。
在研究主體性的迷失這個重要問題時,我們不可回避的要對“何謂主體性”做出客觀合理的解釋,并以此為基礎探究主體性迷失的原因和回歸的可行性路徑。當我們把研究的視域定位于人學發(fā)展的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馬克思在批判以前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了“新世界”,在立足物質生產(chǎn)實踐的客觀基礎上第一次全面客觀的回答了“何謂主體性”這個重要的歷史課題。馬克思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fā)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fā)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現(xiàn)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盵1]58馬克思主義人學始終關注于人的發(fā)展,并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終極價值追求,從而第一次把人從“天國”拉下“人間”,開創(chuàng)了人學研究的里程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生產(chǎn)實踐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同時也是揭開“何謂主體性”神秘面紗的一般前提。馬克思認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生命的個人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系。”[1]67在改造世界的物質生產(chǎn)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一般關系,并最終確立“主體性”的一般特征?!爸黧w是相對于客體而言的,主體性是指主客體關系中人作為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質的規(guī)定性,是人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運用自身的本質力量,能動地作用于客體的特征,即人在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馬克思看來,主體性這個概念可以在三種意義上使用,即本體論意義上、認識論意義上和歷史觀意義上?!盵2]由此,不難看出,“主體性”是一個在實踐活動中和“客體性”相對而言的概念,是在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辯證運動中逐步確立自身特征并最終形成了“自我意識”。
主體性的迷失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主體在社會實踐的大舞臺上脫離現(xiàn)實或者是對客體產(chǎn)生了虛幻的反映而導致的角色定位的失衡。因此,要擺脫主體性迷失這一桎梏,主體一要立足于現(xiàn)實,扎根于實踐并尋找真實的自我,二是要正確認識和分析主體和客體在具體社會實踐中的作用,使主體能正確客觀的反映客體。
如果說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為我們尋找主體性的迷失提供了一種宏觀方向性指導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借助弗洛伊德的微觀心理學分析去探討更為詳細的答案。奧地利精神病醫(y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其名著《精神分析法引論》中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即“原我”,指向原始的自己,內含了生命的沖動和欲望,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指向理性的“自己”,是被意識到的“自我”,遵循“現(xiàn)實原則”;“超我”指向理想的“自己”,遵循“道德原則”。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主體性迷失的內在原因在于沒有正確認清和恰當處理好“我”的內涵以及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1]56那么,主體性迷失的原因應該蘊藏在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復雜社會關系之中。從微觀心理的角度去分析主體性迷失的原因,為我們尋找問題的答案提供了捷徑。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解讀主體性迷失回歸的路徑,從宏觀上要立足社會實踐,回歸主客體角色,從微觀上要控制“沖動的本我”,把握“理性的自我”,尋找“理想的超我”,并最終實現(xiàn)本我、自我、超我的和諧統(tǒng)一。
主體性的迷失導致實踐理性的缺失,這是邏輯的必然。主體性的迷失所引起的角色和心理失衡在實踐上必然以理性的混亂形式得以體現(xiàn),而由此導致行為的無目的性甚至行為失控性必將以更不理性的方式轉嫁到社會群體中,由此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將不斷擴大。實踐理性的缺失既是由主體性迷失帶來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由此產(chǎn)生的心理失衡在社會實踐中的直接映射。毫無疑問,重構科學的實踐理性首先要回歸自我,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心理防控機制,即在從微觀心理學角度,在實踐中控制“沖動的本我”、定位“真實的自我”、尋找“理想的超我”。
社會個體的無限欲望總是和追求快樂的原則相伴而生,這是“沖動的本我”的本性使然?!皼_動的本我”時常戴上欲望的“放大鏡”追尋不太貼近現(xiàn)實的快樂愿望,其搜索的結果不外乎有兩種情況,當“放大鏡”的聚焦點與現(xiàn)實吻合時會獲得快樂,當“放大鏡”的聚焦點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嚴重偏差時就會痛苦,并由此可能引起“本我”迷失方向而陷入困惑之中。其實,欲望、快樂和痛苦是相輔相成、互為影響,當欲望膨脹到超越了快樂的極限,自然就陷入痛苦,而恰在此刻,欲望方能找到快樂的邊界。“沖動的本我”由于過分強調人之本能性的尋找快樂的原則,而往往忽視承載快樂的現(xiàn)實需要,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本我沖動的欲望”導致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解決問題的關鍵已經(jīng)潛在于導致問題的過程之中,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調整好“放大鏡”的焦距,使之吻合現(xiàn)實生活的“焦點”,欲望的實現(xiàn)自然會建立在真實的快樂基礎上,而與此對應的將是“本我”與現(xiàn)實的和諧一致。
在研究“自我”這個概念時,我們有必要把其放在與“本我”和“超我”的比較中來獲得一個客觀具體的界定。筆者認為,能否把握真實的“自我”抑或防止“主體性的迷失”的關鍵在于能否準確的定位“真實的自我”。在與“本我”和“超我”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自我”充當了一個“中介”角色,即“自我”既要立足于現(xiàn)實去控制“本我”不太現(xiàn)實的欲望,又要植根于現(xiàn)實之中去尋找“理想的超我”。由此可見,真實和理性成為“自我”兩大重要特征,基于此,“自我”總是深深植根于社會的現(xiàn)實,從現(xiàn)實的可能性中去撲捉真實的信息。問題的關鍵是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現(xiàn)實中如何才能準確的定位自我,對于這個問題的正確解讀成為了揭開“實踐理性缺失”秘密的鑰匙。在絢麗多彩的社會現(xiàn)實中,定位自我需要把握兩個重要依據(jù):一是要在繽紛的社會關系中找準適合于主體發(fā)展的合理空間,這是正確定位“自我”的客觀條件;二是要在茫茫人海中找準主體的角色定位,這是正確定位“自我”的主觀條件。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正確定位“自我”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而牢牢把握客觀真實的原則成為了此項作用力的“催化劑”。
從人之本能上來講,每個主體都有一種立足現(xiàn)實而遙想未來的一種憧憬,而這種從現(xiàn)實憧憬未來的認知活動包含了“超我”的影子?!俺摇笔侵黧w對于現(xiàn)實中暫時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在未來的一種表達,帶有強烈的理性主義成分和道德意愿。在真實的現(xiàn)實中把握不確定性的未來可以解讀為“自我”對不能改變的現(xiàn)實的不滿而寄希望于未來的一種期待,抑或可以理解為在現(xiàn)實中“本我”向“超我”的逐步延伸。對“理想的超我”的尋找,我們或許可以從“可能”與“現(xiàn)實”的辯證關系中找到答案。我們可以這樣假設,“現(xiàn)實”對應“自我”,“可能”對應“超我”,那么對“可能”與“現(xiàn)實”的辯證關系的正確解讀將幫助我們?yōu)檎_理解“超我”提供有效路徑?!艾F(xiàn)實”和“可能”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一組概念,“現(xiàn)實”深深植根于真實社會之中,其來源于以前的“可能”,又必將隨社會的變化走向未來的一種“可能”;“可能”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展望,但其并非虛無縹緲,它描述了現(xiàn)實未來可能走向的一種可能性。據(jù)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理想的自我”的尋找,事實上就是立足于現(xiàn)實對“自我”未來走向的一種可能性選擇。
實踐理性的缺失必然會導致主體行為的失控,而由此導致的“連環(huán)效應”(行為失控的主體對其他主體的產(chǎn)生的“系數(shù)倍”負面影響并由此帶來的社會破壞力)更加引人關切,而隨之帶來的社會主體價值選擇的普遍迷茫是這一反映的最終結果。當我們重新理性的反思和考察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時,探究重塑合理的價值選擇路徑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從根本上來講,社會主體價值選擇的迷茫的原因在于實踐理性缺失所導致的“連環(huán)效應”?;谶@一客觀事實,我們可以把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放在防止和清除“連環(huán)效應”這一重點工作上來,這一問題可以借助以下兩種途徑加以解決:一是在社會中建立一種普遍的心理預防體制,在社會成員中播種預防“連環(huán)效應”發(fā)生的“疫苗”,增強社會成員抵抗的免疫力,從而從根本上阻斷問題的發(fā)生;二是要在社會成員中建立一種可控的“預警機制”,一旦產(chǎn)生了“連環(huán)效應”,能充分利用社會可控的有力資源對此現(xiàn)象實行果斷的“外科手術”,從而阻止問題的擴大化。
當我們再次把關注的目光聚焦到重塑合理的價值選擇這一重要問題時,探討價值選擇中所包含的復雜關系成為我們不能回避的重要問題。社會個體普遍的價值選擇蘊含了三種必要的關系,即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社會的關系,并由此形成了環(huán)境價值選擇、道德價值選擇、審美價值選擇。據(jù)此,可以看出,重塑合理的價值選擇要做好三項重要工作:一是控制“沖動的本我”建立合理的環(huán)境價值選擇;二是定位“現(xiàn)實的自我”建立道德價值選擇;三是尋找“理想的超我”建立審美價值選擇。
當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支撐了人們過度膨脹的“欲望”實現(xiàn)的平臺,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地球正在滿目瘡痍的哀求人類的“手下留情”,我們看到的現(xiàn)實世界變成了這樣一副圖景:代替原來青山綠水的是荒山廢溝,代替多彩繽紛的生命群體的是種族的不斷滅絕,我們可愛的地球怎如何發(fā)展到如此地步?“根據(jù)世界資源基金會2006年發(fā)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從1961年到2003年間,人類的“生態(tài)足跡”已經(jīng)超過了地球再生能力1/4。人類如果繼續(xù)維持現(xiàn)在的消費水平,到2050年,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才能滿足這種需要”[3]如此心痛的畫面和數(shù)據(jù)再一次向“理性的人類”敲響了警鐘,“沖動本我”的無限欲望帶給人類家園的不是美好的圖景,而是不堪入目的災難。從欲望的本性上來講,其追求無限的膨脹性經(jīng)常給人類帶來預料不到的惡果。社會必須樹立一種控制人類“欲望”膨脹的普遍共識,理性的運用“欲望”和控制“沖動的本我”并由此而建立一種合理的環(huán)境倫理選擇?!霸诎祟惡退猩锏纳餐w中,存在著人類對非人類生命及其生存環(huán)境之生態(tài)正義的合理根據(jù)。人類應該確立生態(tài)正義的理念,用以指導人們解決人類與非人類生命及其環(huán)境利益的沖突問題,從而維護生命之網(wǎng)的完整健康,保障地球生態(tài)過程的正常持續(xù),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人類環(huán)境正義問題的切實解決?!盵4]因此,人類有責任適度控制“沖動的本我”的欲望而逐步建立一種包括人在內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共同體在內的環(huán)境價值選擇,從而實現(xiàn)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和諧發(fā)展。
基于現(xiàn)實立命的“自我”不可回避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這一重要問題,而對此解決的路徑將成為衡量“道德理性“的標尺?!艾F(xiàn)實”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生活于現(xiàn)實中的個人因此而變成了復雜的存在物,并形成多種對現(xiàn)實的價值評價趨向?!艾F(xiàn)實的自我”既要充當溝通“沖動的本我”和“理想的超我”的中介,又不能完全忽視現(xiàn)實而獨善其身,而恰恰相反,要在現(xiàn)實中求生立命。因此,戴上“道德理性”的帽子去審視和評價客觀實際,從而做出客觀合理的價值選擇成為“現(xiàn)實的自我”不可回避的重要職責。然而,事實總非如人所愿,在現(xiàn)實社會中“現(xiàn)實的自我”往往因為沒有正確的把握“道德理性”的標準而常常陷于困境之中,并由此導致“現(xiàn)實的自我”時常產(chǎn)生道德價值選擇的錯誤。追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立足于現(xiàn)實的“自我”并非真正深入了解現(xiàn)實,更不關注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因此也不可能運用“道德理性”做出合理價值判斷和選擇。重塑合理的道德價值選擇,關鍵在于“現(xiàn)實的自我”要理解和處理好復雜的社會關系特別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并結合社會的“道德標準”審時度勢、客觀全面的做出價值判斷,這樣方可實現(xiàn)“人與人”的和諧共處。
指向未來的“理想的超我”總是帶著一顆求美之心追求美滿和諧社會,這是其本性使然?!袄硐氲某摇睅в行┰S幻想和憧憬的成分,正因為如此,稍不小心就可能陷入對未來虛無的空想之中。作為理性的人類,思想中天賦的包含著一部分對未來憧憬的沖動,這是人性使然。然而,我們要清楚的看到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并不是沒有任何屏障,而恰恰相反,它們之間往往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理性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為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消除它們之間的隔閡。搭建“溝通的橋梁”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要深刻理解“理想”和“現(xiàn)實”的內含,并由此認清它們之間的正確關系;二是要植根于現(xiàn)實的基礎上去追尋理想,否則其他一切舉動將顯得虛而不實而最終走向失敗?!袄硐氲某摇迸c“和諧社會”的構建存在著“交集”,積極正確引領“理想的超我”將成為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一種重要支撐力。
普遍主體性迷失已經(jīng)成為當代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領域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以主體性的回歸為前提,始終關注于建構科學的實踐理性和合理的價值選擇成為研究這一問題的核心議題。當下,重提“全面人的建構”這一重要哲學命題既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回應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人學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時代意義。從其理論意義上來講,“全面人的建構”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并為其繼續(xù)深入發(fā)展提供了必要基礎。從時代意義上來講,“全面人的建構”既是回應當下主體性普遍迷失的一種需要,更是引導社會走向和諧的一種必然訴求。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洪波.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含義、方法與維度[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8(8):25-29.
[3]佘正榮.論生命共同體中的倫理正義[J].學術論壇,2008(12):3-9.
[4]佘正榮.生命之網(wǎng)與生態(tài)正義[J].廣東社會科學,2009(3):49-55.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Human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tudies
LIXiao-pei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507,Guangdong)
Marxist Theory of the Human Being always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human,and sees it as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pursuit.It answers what is the subject which known a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universal loss of the subject.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human must be that return to the main body of consciousness,and then build the practical reason of science and reasonable choice of value.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ge significance.
Marxist Theory of the Human Being;subject;practical reason;value choice
A81
A
1004—9975(2011)01—0021—04
2010-09-18
李曉培(1983—),男,河南許昌人,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哲學碩士。
[責任編輯 高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