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這個字是水加酉,酉的象形可理解為一個釀酒的容器?!墩f文解字》說,酉就是“就”,是成就,酒的讀音來自這個“就”。為什么是“就”?酉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排第十位,對應農歷八月,意味萬物成熟,成熟成就。八月仲秋,水清了,成就了酒,這只是最淺表解釋。
在南方,每到中秋,多數人家會像《紅樓夢》里那樣,擺上月餅、石榴,端上剛上市的螃蟹,喝著黃酒。在北方,人們也會合家團聚,燒上一桌好菜,端上酒杯,敬老人,敬兄長,飲酒賞月。
中秋應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團圓日,中國的節(jié)日總是離不開酒的。從杜康造酒到如今,喝掉的酒也該有個長江了,這個說法是否夸張不說,中國的酒文化卻是博大精深,光盛酒的器皿就有幾十種之多,連增趣的酒令也是五花八門,什么游戲令、劃拳令、文字令、拆字令。喝酒的禮儀也有很多規(guī)矩,還要分獻、啐、酢、酬等等。
在我國,中秋與酒自古就有著不解之緣。
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寶遺事》中說:唐玄宗在宮中舉行中秋酒宴時,接受近臣蘇碩“清光可愛,何用燈燭”的建議,君臣們在燈燭熄滅后,移筵到月光下進行“月飲”。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中秋節(jié)的盛況: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爭飲。
宋人筆記《潛確類書》記載:詩人蘇軾與朋友游覽金山,恰逢中秋,入夜“天宇四垂,一碧無際,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晝”,眾人便相呼相偕登上山頂的高臺,酒酣之際,蘇軾約請好友袁淘清唱《水調歌頭》,他自己則隨著節(jié)拍翩翩舞蹈起來。
明清時,中秋飲酒賞月之風,仍沿習不斷。
清代詩人陳澧曾寫過一首《秋夜即事》詩:“中秋一醉不嫌遲,莫負今宵把酒卮,人有幽懷愛深夜,天將明月答新詩。四山雨氣全成水,一桁樓陰倒入池,野鶴閑鷗都睡了,此時清興有誰知?!庇浭隽酥星镌孪聲筹嫼透栉柚辽钜沟那榫啊?br/> 中秋飲酒賞月,吟詩作賦,是文人墨客心馳神往的樂事。唐代詩人韓愈曾被中秋之夜那傾輝的明月、撲鼻的酒香陶醉,因此而發(fā)出“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飲莫奈和”的感嘆。南宋葉夢得所著《石林詩話》載:宋代詩人王琪備好酒肴,想在中秋之夜賞月飲酒吟詩,偏巧陰晦無光。王琪隨口吟出“只在浮云最深處,試憑弦管一吹開”佳句。他到好友晏殊家朗誦,晏殊正為中秋無月而悶悶不樂,聞之大喜,立即穿衣起床,與王琪“相與樂飲達旦”。由此可見,中秋夜明月當空也好,暗淡無色也罷,似乎均無所謂,只是那酒萬萬不可少。
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到十五格外醇。中秋圓月與十五美酒共生,留下了多少佳話詩篇。中秋時分,當我們舉起酒杯,不禁想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名句。而所有的心愿,也化作詩中的話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個中秋,讓我們與詩酒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