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星,李學華
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yī)院 影像科,山東 煙臺 264000
GE Lightspeed Ultra 16CT機水平方向編碼器的安裝調試
隋星,李學華
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yī)院 影像科,山東 煙臺 264000
本文介紹了如何安裝調試GE Lightspeed Ultra 16 CT機水平方向編碼器。
CT機;編碼器;備件安裝調試
我院自2003年引進美國GE公司生產的Lightspeed Ultra 16 CT機,因工作量較大,至今已更換過4只水平方向編碼器。該編碼器安裝調試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編碼器徹底損壞。本文介紹了該編碼器的安裝、調試過程,以供參考。
(1)用內六角轉動固定螺絲(set screw),將固定電位器調整螺絲的夾子(pot clamp)松開,見圖1。一人將萬用表的表筆接電位器上的電容兩端,用電阻檔觀察電位器阻抗;另一人用小一字螺絲刀轉動電位器上的調整螺絲(逆時針轉動螺絲阻抗數(shù)值減少),直至其輸出阻抗達到5K?為止。調整時要謹慎,一旦輸出阻抗為0,該編碼器就將被徹底損壞。
圖1 編碼器外觀
(2)將床升至最高,關閉電源。將床板和床右側的上部和下部護板拆下。一手抓緊固定編碼器拉線的托盤,另一只手松開插栓,讓托盤慢慢向機架方向移動,直至其到達最前端的安全停止(end)位置。松開拉線,拆下電位器、編碼器的連線和固定螺絲將舊編碼器取下。
(1)將新編碼器用螺絲固定在床板上。將電位器、編碼器的連線J16、J17連接好。用尖嘴鉗牢牢夾住編碼器的拉線端后,用剪刀剪斷固定拉線的綁帶,將拉線端用螺絲固定在托盤上(注意剪刀剪斷綁帶后,如果拉線松、脫,該編碼器將報廢)。
(2)一人將萬用表的表筆接電位器上的電容兩端,用電阻檔觀察其阻抗輸出數(shù)值;另一人慢慢將托盤向后拉,直至托盤到達home位置(整個過程電位器輸出阻抗不能到0,否則將損壞編碼器)。托盤在end、home位置時,測得的阻抗數(shù)值分別是3.2k?、400?。
(3)合上電源,從控制臺側做機架復位(hardware reset),確認床在最末端home位置。一人將萬用表的表筆接電位器上的電容兩端,黑表筆接黑線,紅表筆接白線,用直流電壓檔測電位器的輸出;另一人用小一字螺絲刀慢慢轉動電位器的調整螺絲(順時針轉動螺絲輸出電壓數(shù)值增加),直至數(shù)值顯示在(0.80±0.01)V為止(如果調整時電位器的輸出超過0V的位置,將徹底損壞該電位器)。用內六角將固定電位器調整螺絲的夾子(pot clamp)擰緊,同時觀察電位器的輸出數(shù)值是否穩(wěn)定在(0.80±0.01)V,如數(shù)值有變動,需松開夾子重新調整,保證夾子擰緊后電位器的輸出數(shù)值依然穩(wěn)定在(0.80±0.01)V。
(4)用內六角松開編碼器夾子(encode clamp),用拇指慢慢調整轉輪(thumb wheel),見圖1。同時觀察床下ETC PWA板上的C-pulse指示燈,直至該指示燈持續(xù)點亮,再用內六角擰緊編碼器夾子,同時拇指配合調整轉輪保證編碼器夾子擰緊后C-pulse指示燈持續(xù)點亮。然后一人將托盤從home位置處松開,抓住托盤慢慢向機架方向移動;另一人用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檔測電位器的輸出,其數(shù)值應緩慢增加,托盤到達end位置時,其數(shù)值應為9.14V。再將托盤慢慢拉至home位置,測得的數(shù)值應為(0.80±0.01)V,注意如果電位器的輸出超過0V的位置,將徹底損壞該電位器,如果數(shù)值變動超過允許值,需重復(3)的步驟。
(5)在控制臺做水平軸向特性數(shù)據(jù)校準[2]。先將床升至最高,分別將床置至home、end、內定位、外定位的位置進行數(shù)據(jù)校準。再將床降至在機架內的最低位置,分別校準床在home、end、內定位、外定位的位置時的數(shù)據(jù),將以上數(shù)據(jù)儲存,然后將床板和床右側的上部和下部護板重新裝好,至此編碼器安裝調試結束。
在編碼器的安裝過程中,操作者需熟知編碼器工作原理和安裝步驟、密切配合、謹慎操作,任何盲目的操作都有可能損壞編碼器,耽誤機器修復時間,影響CT機的正常運轉。
[1] 余曉鍔,盧廣文.CT設備原理、結構與質量保證[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徐子森,王敏.GE8層螺旋CT故障檢修[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0,25(6):111.
[3] 陸敘林.CT機常見故障原因[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4,25(3):74
Longitudinal Encoder Accembly of GE Lightspeed Ultra 16 Slice Spical CT
SUI Xing, LI Xue-hua
Image Department,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i of Qindao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 264000, China
TH774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1.10.051
2011-04-26
作者郵箱:suixing19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