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
那兩棵樹,是生長極慢的樹,最適合取其材而做琴。那位老制琴師呢,他的經驗是,一棵那樣的樹,只能鋸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質優(yōu)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同時做兩把小提琴,使它們在音質上不分軒輊。
琴取于材,材取于樹。老制琴師當年親手栽下兩株小樹苗,在十余載里,它們不但增加著年輪,也像少年和少女漸漸長成健壯的青年和標致的女郎一樣,深深的相愛了。它們彼此欣賞,彼此贊美,永不厭倦地訴說著纏綿的情話。
但是老制琴師卻病倒了。他臨終前對兒子說:“我一直想要制成兩把音質同樣優(yōu)良的小提琴,以此向世人證明,世上有些不同事物的美好是同樣的。在美好和美好之間為什么還要比來比去呢?這是由于人心的偏狹導致的愚蠢啊!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說完,老制琴師就死了。
后來,他的兒子伐倒那兩棵樹,鋸取了它們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兩把音質同樣一流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鄭重地交待:“如果有誰在這兩把琴中反復比較,挑選,那么無論他最終選擇了哪一把,都不賣給他。如果有人說它們是同樣好的琴,那么可以將兩把琴都送給他。如果是兩個人,那么一人一把?!?/p>
有一天,琴店來了兩位父親,帶著兩名少年。兩位父親是好友,他們是陪兒子來選琴的。兩名少年不約而同地看上了那兩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讓他們試一試。
他們各拉一曲后,都說以他們的耳聽來,兩把琴的音質同樣優(yōu)良。為了使大人們相信他們不后悔,他們還毫不猶豫的交換了琴。于是他們幸運地接受了贈與。
后來,他們果然都成了“家”,聲譽鵲起。無論何時何地,他們一直合奏著。
世人欣賞并贊美他們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開始了他們之間孰高孰低的紛紜眾說。而寂寞的傳媒則一口咬住那紛紜眾說,推波助瀾。
最后,他們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萬不得已的分開,各自獨奏。但他們都是那么眷戀合奏,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合奏才能更發(fā)揮他們的演奏天賦。
比他們更眷戀合奏的是那兩把小提琴呀!只有合奏的時候,它們才有機會相見呀!
但自從它們分開了,它們再沒“見到”過對方。它們被思念折磨著,它們的琴音里開始注入了縷縷憂傷,正如苦苦相思著的情人們的信上有淚痕。
然而兩位由合奏而獨奏的演奏家,竟?jié)u漸地相互心生出嫉恨來。他們不知不覺就墜入了別人的“陰謀”。因為他們曾經的珠聯璧合,引起了別人的嫉恨。別人想要離間他們,想要看他們成為仇敵。
終于,他們中的一個心理崩潰了。他摔毀了他心愛的小提琴,躍下陽臺,一命嗚呼。
那時,另一個正在舞臺上演出。他提琴的幾根弦,隨弓皆斷。皆斷之際,小提琴發(fā)出類似哀號的最后一聲顫音……
悲劇的發(fā)生使人心趨于冷靜。對死者的同情超過了人心對其他一切的表現。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個還沒來得及從驚鄂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的成了罪魁禍首。最后,他瘋了。
他那一把琴被換了弦,又擺在琴店里了。然而,無人問津。因為它已被視為不詳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會發(fā)出號哭一般的聲音。
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號哭——在為它不幸的愛人而號哭……
青豆摘自《雙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