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留意1,2),張月蘭3),解邦杰2),劉林嶓1)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整形科鄭州 450052 2)武警河南總隊醫(yī)院口腔醫(yī)學中心鄭州 450052 3)鄭州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正畸科鄭州 450052
(2009-03-17收稿 責任編輯 徐春燕)
成人牙齒缺失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錯牙合畸形,對于其中需要種植修復的病例可以靈活應用種植體作為正畸支抗,通過適當?shù)恼委?調整甚至恢復正常的牙弓形態(tài)及咬合關系,再行種植修復或輔助其他方式修復。作者將行正畸種植修復聯(lián)合治療的59例病例總結如下,供臨床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5年 10月至 2009年 10月在武警河南總隊醫(yī)院口腔醫(yī)學中心行正畸種植修復聯(lián)合治療的 5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拔牙 20例,非拔牙 39例;男 24例,女 35例;年齡 22~53歲。
1.2 個性化治療方案的確定及種植體植入前正畸所有病例先取得完善的牙頜模型、頭顱定位 X射線片、曲面斷層 X射線片或 64排 CT片及面頜像等資料,然后會診確定治療方案。在完善的牙體牙周治療后行正畸治療。正畸采用 MBT直絲弓矯治器,先初步排齊整平上下牙列,為需要正畸支抗但又難以植入種植體的病例創(chuàng)造條件。再次拍攝曲面斷層片或 64排 CT以評價擬植入種植體的部位和骨量情況,準確定位種植體的植入位置。
1.3 種植體植入與施力 結合正畸種植和修復方案,在上下頜后牙區(qū)早期植入需要種植修復并可能作為正畸支抗的種植體,術后拍攝曲面斷層片,觀察種植體方向與部位,應用抗生素 3~5 d。根據(jù)不同種植體系統(tǒng)的性能差異,至少在 3個月后再次拍攝曲面斷層片,并結合臨床檢查判斷是否成功。種植體植入成功后,以種植體為正畸支抗,關閉或分配上下頜間隙,改善前牙深覆牙合,壓低磨牙等。治療中應用牽引鉤和種植體支抗之間的鎳鈦拉簧或橡皮鏈加力,力量控制在 1.47~1.96 N,每月復診加力 1次,直至正畸目標完成。
1.4 正畸結束后的修復治療和保持 正畸結束后至少保持 3個月,復查種植體無異常后,行修復治療,修復方式應按照治療方案進行,冠修復、種植固定修復和(或)活動修復相結合。修復完成后根據(jù)修復方式的不同采用相應的保持器,特殊修復也可以不用保持器。對于支抗種植體以外需要再次種植者,可以在正畸固定保持階段或正畸結束后進行。
59例患者共植入種植體 81枚,包括 CDIC種植體 29枚,BLB種植體 12枚,ITI種植體 40枚。以種植體為正畸支抗患者的正畸項目、病例數(shù)及療程見表 1。種植后冠修復 27例(45.7%),固定修復 12例(20.3%),活動修復 10例(16.9%),固定活動聯(lián)合修復 6例(10.2%),正畸后再種植 4例(6.9%)。
表 1 正畸治療患者的項目、病例數(shù)及療程
3.1 正畸治療在種植修復過程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成年牙齒缺失患者在口腔診療過程中,由于常伴有牙體、牙周、牙齒傾斜或伸長等問題,往往需要多專業(yè)合作解決。種植修復的作用是更好地恢復咬合功能,同時可以不磨牙或少磨牙,更符合生物學和生理學的要求[1]。而正畸治療則可以改善前牙深覆牙合、直立或壓低磨牙、集中或調整缺牙間隙,是口腔綜合治療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2],為種植修復奠定了基礎。該研究結果表明:正畸治療使 12例(20.3%)壓低或伸長牙齒,分配了頜間距離;9例(15.2%)直立了傾斜的磨牙??梢娪行У恼委熆梢曰謴突颊哐拦恼P螒B(tài)和咬合關系,也能消除其可能引起的創(chuàng)傷牙合,擴大種植義齒的適應證。
3.2 種植體作為正畸支抗的效能 該研究中種植體修復患者的某些種植體在正畸治療中作為一個穩(wěn)定的支抗單位來移動牙齒,不僅治療方便快捷,又減少了其口內矯治附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費用。種植支抗在正畸治療結束后又作為修復體支架進行修復治療,因此在擬定治療計劃時,應考慮到種植和正畸的結合[3-4]。Odman等[5-6]以種植體作為支抗移動牙齒,種植體穩(wěn)定。國內周彥恒等[7]應用修復種植體作為正畸支抗移動牙齒同樣快捷、穩(wěn)定且高效。作者應用的 81枚種植體在正畸治療中發(fā)揮了穩(wěn)定的正畸支抗作用,無脫落或松動。特別對于單側或雙側游離端缺失的 8例(13.6%)患者,在 4.3個月里內收了前牙且關閉了間隙;對于 9例(15.2%)深覆牙合患者,利用修復體為支抗矯治治療 5.6個月達到了前牙正常覆牙合。
3.3 正畸種植結合病例的修復選擇和正畸保持特點 修復種植體是完全的骨結合,一般需要 3個月左右的愈合時間,因此對于擬用作正畸支抗的種植體,要根據(jù)正畸目的和療程適時植入。對于這些種植體,在協(xié)助正畸治療期間直至結束前,均應該妥善維護,防止損傷和種植體松脫,以利于后期修復。修復方式也多種多樣,有些患者可以是單純的冠修復,而另外的患者可以采用固定修復結合活動修復,或者是單純的冠修復聯(lián)合固定修復、活動修復。因而應結合患者實際靈活選擇,既考慮到患者口腔綜合情況,又符合生物學要求[8]。對于正畸與種植修復聯(lián)合治療的病例,保持方式的選擇應因人而異。支抗種植體以外的其他種植體植入時間,一般應在正畸結束后或為了縮短療程在正畸結束前 3個月左右固定保持階段進行手術,然后直接利用帶環(huán)和托槽弓絲固定保持,待種植體完全骨結合后,再制作上部結構。在種植修復完成后,仍然需要應用正畸保持器,根據(jù)修復設計方式,保持 1~2 a,若植入的種植義齒能固定牙弓內所有天然牙,或牙弓內還存在其他形式的固定修復體,或固定與活動聯(lián)合修復體,能起到類似永久保持器的作用,也可不用正畸保持器[9]。
[1]王興.現(xiàn)代口腔種植學的發(fā)展趨勢[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38(4):241
[2]李穎,呂丹,梁星,等.種植義齒修復與口腔正畸治療[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9,26(4):210
[3]梁星,劉蝶,周公亮,等.口腔種植前正畸治療方案的擬訂[J].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2008,13(3):155
[4]蔡留意,張月蘭,解邦杰,等.微種植體支抗臨床應用療效分析[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9,14(3):79
[5]Odman J,Lekholm T,Jemt T,et al.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as orthodontic anchor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ly edentulous adult patients[J].Eur J Orthod,1994,16(3):187
[6]Travess HC,Williams PH,Sandy JR.The use of 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2.Absolute anchorage[J].Dent Update,2004,31(6):355
[7]周彥恒,胡煒,孫燕楠,等.種植體修復患者的正畸治療[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00,5(1):18
[8]李石,段銀鐘,馬兆峰,等.正畸與種植聯(lián)合治療牙列缺損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2006,26(3):200
[9]周公亮,劉蝶,梁星,等.牙列缺損伴錯牙合畸形的正畸與種植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觀察[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26(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