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民
(汕頭大學社科部,廣東汕頭 5150063)
“丁戊”賑災對李提摩太傳教方式的影響
許艷民
(汕頭大學社科部,廣東汕頭 5150063)
李提摩太來華之初,遵循傳統(tǒng)的街頭布道傳教方式,但收效甚微?!岸∥炱婊摹卑l(fā)生后,李提摩太積極進行賑濟活動并獲得了巨大的社會聲望。以“丁戊”賑災為契機,他廣交官紳,譯印書刊,培訓當?shù)亟虝I袖,借推動中國改革之機力圖使中國皈依基督,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條新的本土化傳教路線。然而,近代中國的變革日益走向非基督教化的趨勢,這是李提摩太所不能左右的。
李提摩太;丁戊奇荒;賑災;合法化;非基督教化
李提摩太早年懷著熱忱的宗教理想來到中國,希望把基督福音傳播給這個“非基督徒中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度”[1]12-13,但收效甚微。“丁戊奇荒”發(fā)生后,李提摩太積極進行賑濟活動,廣濟災民,由此獲得了巨大的社會聲望。以賑災為契機,他廣交官紳,譯印書刊,積極活躍于近代中國政治舞臺,試圖影響中國官員和士大夫,以推動這個老大帝國進行切實的改革并使之皈依基督,從而成為晚清大變局中的一位風云人物。
李提摩太1845年出生于英國南威爾斯省的一個小鄉(xiāng)村,父母皆是虔誠的基督徒,家庭宗教氛圍十分濃厚。1870年受英國浸禮會派遣,25歲的他遠涉重洋,孤身一人來到中國山東,從此開始了他在中國長達45年的傳教生涯。來華之前,李提摩太相信基督信仰能夠改造中國人的心靈,但初期來華傳教的困難,遠遠超過其想象的程度。中國普遍落后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以及劫匪強盜的騷擾和侵襲,都危及著他的生命安全。[1]21-31李提摩太所屬的英國浸禮會1859年即進入山東,在此后15年間,“工作無大進展,播種雖多,收獲有限”[2]409。隨著他在煙臺的同事相繼因病去世,李提摩太成為英國浸禮會在山東的唯一代表,他“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中文,以期盡快掌握這門語言,因為浸禮會的傳教事業(yè)都落在了我這個唯一的傳教士身上了”[3]15。
李提摩太來華之初,遵循先輩們的做法,“我每天都去小禮拜堂布道,就像當時所有的傳教士所習以為常的那樣”[1]32,它“有點類似于中國的說書人,或坐在茶棚里,或露天而坐,講述歷史故事和趣聞軼事”[3]34。其“典型格局是設有一座講道堂或街道禮拜堂,一座教堂建筑物,一所或幾所學校,幾處由教士及其中國傭工占用的住宅,一個診療室,有時還有一座醫(yī)院”[4]615。這種街頭布道式的傳教方式是19世紀中葉前絕大多數(shù)來華傳教士通行的做法,它注重的是個人的“靈魂得救”,以求得信徒人數(shù)的增加和更多教堂的設立,從而在整個中國建立“基督的國度”。至于肉體上的物質需要、社會的改革等方面則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問題。李提摩太發(fā)現(xiàn)那些聽他進行布道的,大部分是來自農(nóng)村的流浪漢,來看看外國人及其野蠻的服飾,他們對外國人的好奇多于對福音的興趣?!皞鹘淌空J為中國人迷信,中國人則對傳教士最鐘愛的信仰采取疑而不信的態(tài)度。每一方對另一方都感到莫測高深。每一方認為另一方屬于低級文明。[4]624”李提摩太發(fā)現(xiàn)這種布道沒什么成效,因而感覺十分沮喪,“我盡力嘗試以街頭布道的形式傳播福音,但取得的成效卻不值得一提”[1]32。他難以租到住房,人們向他投擲石塊,在他身后喊著各種惡毒的話,晚上在他的門上涂上各種污穢骯臟之物。與李提摩太一起在山東傳教的美國傳教士卡羅斯特因為在中國的傳教工作毫無成效終致精神崩潰,被送回美國老家休養(yǎng)。[1]43-46
后來李提摩太發(fā)現(xiàn)《新約》馬太福音中提出了一種極為新穎的宣教方式:“你們無論進入哪一城,哪一村,要打聽那里誰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時候。”[5]受這段經(jīng)文的啟發(fā),李提摩太相信,尋找“好人”的方法要優(yōu)于直接傳播西方的教義,因此他開始了尋找“好人”的工作。至于何為“好人”,在他看來,就是中國官紳以及民間宗教領袖。因此李提摩太積極接觸山東當?shù)氐淖诮蹋ǚ稹⒌澜?、伊斯蘭教)領袖,并拜會當?shù)氐闹R分子,試圖通過他們來影響中國人。[1]68-751875年秋,青州一帶霍亂盛行,李提摩太用樟腦油、奎寧丸救治了很多人,被當?shù)厝俗馂椤吧襻t(yī)”[3]60,人們逐漸消除了對他的敵意。但直到1875年冬,整個山東“只有三個男人成了基督徒”,到“第二年初,有十五人接受了洗禮”[1]77,李提摩太在苦苦尋求“最有效的傳教方式”[1]35。
1876-1879年,華北地區(qū)慘遭饑荒肆虐,餓殍上千萬,史稱“丁戊奇荒”。“中國北部幾乎滴雨未下。”[1]78李提摩太認為這是“上帝給了英國教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向中國人表明真正的基督教意味著什么:無論對這個民族整體還是對任何個人來說,都是上帝的祝?!保?]104。在他看來,這是深入中國內(nèi)地傳教的契機,因為對中國災民來說,沒有什么行為比施賑更能證明“所有的人都是兄弟”的基督教理,“中國人也許不會接受基督教真理的書面證明,但在他們危難之中給予的幫助,會提供有關信仰動機的無須回答的證據(jù)”[1]105。災荒伊始,李提摩太即拿出私人積蓄,在其傳教的青州一帶向災民發(fā)放,宣稱“若想求得好雨,最好拋棄死的偶像,追求活的上帝,按照他的戒律和要求生活”[1]79。他“騎著馬走訪了青州府轄區(qū)內(nèi)的十一個縣城,在城門上張貼海報”,結果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每到一個縣城,我都住在最大的旅館里休息。經(jīng)常是還沒等我吃完飯,由當?shù)乩先私M成的民眾代表們便來到旅館,跪下來哀求我告訴他們?nèi)绾问谭钌系?,如何向活的神明禱告。……幾年以后,這些人成為那一帶山區(qū)的基督教堂的核心人物”[1]79。李提摩太積極致力于賑災,既是出于對災民的同情,“看到那些饑餓的人,臉色蒼白,無力說話,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是最為悲慘的一件事了”[3]79,也是他神學觀點的實踐。他相信神的國度與人類日常生活是不可分的,“那些盡力改善這世界的人,配得將來永遠的祝?!保?]90-91。他認為拯救民眾的靈魂固然重要,亦應注重社會的福利。樂園不僅設在天國,也應建在人間。[6]149
李提摩太賑災的主要方式是發(fā)放賑款。在山西,由于銀錢不方便兌換,他讓鐵匠現(xiàn)場把募捐來的銀錠分割成小塊發(fā)放給災民。在發(fā)放賑銀時,他叫饑民坐在地上,由他和助手把錢發(fā)到他們手上,這樣就避免了因爭搶而出現(xiàn)的擠踏事件,結果“人們是那樣安靜,就像在參加一場宗教儀式”,“數(shù)千遭受饑餓之苦的貧民滿懷感激地接受了這些小小捐助,并且從此以后,只要知道有祈禱上帝的活動,他們都會參加”[1]83。為了擴大賑濟范圍,他先后通過《北華捷報》、《申報》等媒介報道災情,發(fā)表“勸捐書”,吁請人們捐款救災。在他的奔走呼吁下,1878年旅滬外僑在上海成立了中國賑災基金委員會。李提摩太記錄災情的日記傳到倫敦后,還促成了救災基金在英國的設立,并在倫敦和各口岸募集賑款約20萬兩,李提摩太及其助手共發(fā)放了其中的12萬兩。[1]120這些捐款,除用于賑災之外,李提摩太還設立孤兒院5處,每處可收留百名孤兒,并授以他們一技之長。通過賑災,李提摩太等西方傳教士“首次有組織有計劃地將西方的賑災事業(yè)引入中國”[7]106,毋庸諱言,李提摩太的賑災有著強烈的宗教動機,但恰恰正是這種宗教信仰成為他百折不回賑災的精神支柱。
李提摩太因其賑災善舉獲得了巨大的社會聲望,并得以和清廷紳民結交,為其后介入中國政治打下了基礎。大部分官員起初對外人的賑濟活動深感疑懼,擔心傳教士乘機“盜竊中國人的心”,但經(jīng)過接觸之后,部分官員最終予以認可。山西巡撫曾國荃不僅派人協(xié)助李提摩太賑災,還對他的活動表示贊賞。天津河間兵備道盛宣懷直接參與了外人的放賑工作。1880年從西北前線載譽歸來的左宗棠路過太原時特地接見了李提摩太。李鴻章也邀請他至天津會晤,稱贊他辦理賑務“堪稱美舉”。1882年繼任山西巡撫張之洞邀請李提摩太出任政府顧問。李提摩太“感覺到中國人民對他們的態(tài)度越來越好”[3]100,災荒結束時,山東老百姓專門制作了萬民傘送給李提摩太;山西災民把他的畫像供奉在廟里,有不少受賑饑民還自愿將房產(chǎn)、廟宇捐獻出來,供傳教士使用。藉著賑災,李提摩太的傳教局面也由此改觀。青州英國浸禮會在“凡放賑之地皆發(fā)展教徒建立教會場所,當時有名望教者達1500余人”[8]973;在山西,“沒有一個不敬仰他(李提摩太),他就長久在山西傳道”[9]181。他成了“山東浸禮會的奠基人,也是山西浸禮會的核心創(chuàng)始人”[3]162,這與他的賑災活動及其影響是分不開的。
在此期間,李提摩太也實現(xiàn)了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在他看來,如果中國官員們振作起來,盡職盡責,學習他國的經(jīng)驗,災荒是可以避免的。[1]1161880年李鴻章的一席話更是讓李提摩太觸動頗深。李鴻章對他說:“你們的信徒圍在你們身邊,是因為他們以及他們的親朋通過為你們服務謀取生計。一旦停止對這些當?shù)卮砣酥Ц秷蟪辏麄兙蜁簧⒍??!彼€指出,“在全國,受過教育的階層里沒有一個基督徒”。這使他“比以前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對中國的領導階層施加影響的重要性”[1]129。李提摩太意識到,他必須改變策略,進入中國知識層、官吏層,進入主流社會并改變他們的信仰。只有首先改變知識分子的觀念,基督教才能真正扎根于這片土地;而若獲得知識分子的首肯,必須把宗教傳播與西方科學文化結合起來,那樣,基督教必將自然而然地伴隨著科學的引進而引進。以賑災為契機,李提摩太改變了傳教方式,把宗教的傳播與西方文化的推廣、清政府的改革等等結合在一起,從此,“他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并把它作為一生工作的主題”[3]76。
李提摩太認為:“任何宗教,唯有取得中國政府的完全諒解才能獲得最好的結果”[6]98。而獲得政府諒解的有效渠道,在他看來,就是倡導這個國家向基督教國家學習,進行改革。李提摩太曾親眼目睹華北連年災荒造成饑民遍野、餓殍蔽道的慘狀;親身賑災經(jīng)歷也使他深切體會到下層民眾生活的疾苦,從而萌生了改革中國社會的思想。美國學者博爾指出:“如果李鴻章等清政府的高級官員主持的自強運動,是對中國抗擊列強軍事失敗的一種回應,那么李提摩太的改革計劃則是從大祲奇荒的教訓中得到的啟示和靈感。[10]”
借助在賑災中獲得的社會聲望,李提摩太積極介入中國政治,倡導中國進行改革?!盃幦≈袊看蠓蛑杏袆萘Φ募瘓F,啟開皇帝和政治家們的思想,是李提摩太的格言和指導原則?!保?1]163早在山東賑災期間,李提摩太即向山東巡撫丁寶楨提出修筑鐵路、開挖礦產(chǎn)、進口谷物等建議,以便為窮人提供就業(yè)機會,但不久丁寶楨即調(diào)任四川總督,他的建議落空。[1]85在山西賑災期間,李提摩太再次向山西巡撫曾國荃提出移民東北、以工代賑、修筑鐵路等建議。他認為修筑鐵路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大量就業(yè)機會,而且對防止未來的災荒大有裨益。“獨是中國北省陸路居多,行動輒需車馬挽運,頗覺艱難,故一遇荒災,往往民食不給,為今之計,惟有廣開鐵路,令其四通八達,南北米谷彼此通融,既不致有囤積居奇之患,自不致有民生困苦之嗟,是以道路修而災浸弭”[12],“此不獨救一時之災,可使萬世無災也?!保?2]但官員們得出的結論是:修筑鐵路必須引進大量外國人,這會導致無窮無盡的麻煩。因此最好不要修筑鐵路。[1]115從1881年到1882年,他又以“中西友”的筆名,在《萬國公報》上連載《近事要務》,提出改良農(nóng)業(yè)、開礦設廠、發(fā)展交通、開辦銀行、廣設西式學堂、容許自由傳播基督教以及同西方各國保持友好等一百多條建議,以求達到根治中國的災荒問題。李提摩太十分清楚地認識到,“使中國普通的老百姓轉變信仰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要讓對我們有種種偏見的清朝官吏轉變信仰尤為困難”[3]114。但如果“通過向官員和學者作一些演講,使他們對科學的奇跡產(chǎn)生興趣,我就能夠給他們指出一條路,一條利用蘊涵在自然中的上帝的力量去為他們的同胞謀福利的路。通過這種方式,我就能影響他們?nèi)バ藿ㄨF路、開掘礦藏,以避免災荒再次發(fā)生,去把民眾從赤貧之境解救出來”[1]136,從而達到傳播基督教的目的。從1881年至1884年,李提摩太節(jié)衣縮食,花了近1千英鎊購買書籍和儀器,主要包括:神學著作、天文學、化學、地理、醫(yī)藥、歷史學等著作;顯微鏡、發(fā)電機、電壓表、幻燈片、照相機等儀器。利用這些儀器,李提摩太定期給學者和官吏們開辦講座,講授的內(nèi)容包括哥白尼的天文學知識,化學、機械、電的奇跡,磁場、氧氣燃燒等試驗。在每一次演講中李提摩太都指出:上帝賦予了人類無限的權力,倘若對此茫然無知,就只能像勞工和奴隸那樣生活。[1]137-142通過這些試驗,“大大小小的官員、士紳們,第一次知曉了西方科學”[3]114。一些士大夫開始信奉基督教。1887年,他向李鴻章提議中國政府每年撥出一百萬兩銀子作為教育改革之用,但李鴻章告以政府無力籌此巨款,而且百年樹人,緩難濟急。[6]941890年應李鴻章之邀,李提摩太赴天津任《時報》主筆。在一年時間里,他寫了近二百篇社論,介紹日本成功的經(jīng)驗,極力宣傳中國改革。他還出版每周特刊,以圖表形式把中國和世界各國做對比,結果“他的文章在中國各地喚起大家極大的興趣,其中的內(nèi)容在皇宮和總理衙門里經(jīng)常被討論”[3]160。1890年擔任廣學會督辦后,李提摩太加大了對中國改革的宣傳力度,并直接游說政府高官。甲午戰(zhàn)后,中國一片變革之聲,廣學會書籍一時“洛陽紙貴”,李提摩太對中國政治的影響也因之達到頂峰。他的改革言論深深影響了維新志士們,“傳教士在政治、方法和社會態(tài)度上為中國改革派提供了可以模仿的活生生的、現(xiàn)成的榜樣”[4]643??涤袨樵Q,他的維新思想的形成,主要歸功李提摩太和林樂知兩位牧師。梁啟超在給康有為的信中曾強調(diào),他們的救國運動就是宣教工作。“李鴻章、張之洞、翁同龢這類高官的影響多少還受政治因素的制約,那么,對康梁維新派的影響卻超越了中外政治,成為他們的顧問、思想資源,關系也形如師徒了”[13]。戊戌維新期間,李提摩太與維新巨子們過從甚密,為中國的變法事業(yè)奔走,努力使其主張成為現(xiàn)實。光緒皇帝擬聘他為顧問,因變法失敗而未能到任。義和團運動發(fā)生后,他應邀協(xié)助處理山西教案的善后事宜,因之創(chuàng)辦山西大學。
在介入中國政治的過程中,李提摩太一直努力試圖使傳教合法化,他一直在“尋找如何藉一個人帶領一百萬人信主的方法”[6]97。1884年他向清廷建議宗教信仰自由,并為此組織了一個福音聯(lián)盟,就宗教迫害、保障傳教自由等問題與中國政府交涉。他說:“這個世界最需要的,是成立一個協(xié)會,以便將那些所謂的基督徒政府的官員轉變?yōu)榛酵??!保?]180但他的努力均告失敗,此后幾年亦無進展。隨即他編寫了一本關于世界各國宗教自由觀念的小冊子,以消除高級知識分子對宗教問題的偏見。1885年回國休假期間他向浸禮會總部建議,在中國每個省的首府建一所高級教會學校,“以便影響帝國的領導階層,使他們接受基督教”[1]177。1890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傳教士大會上,李提摩太在大會上宣讀了《基督教圣工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關系》,呼吁應向皇帝上書澄清基督教的真實目的和精神,請求皇帝下令沒收印有誹謗言論的所有出版物。[3]159隨后他被指派組織一個七人委員會,負責起草請愿書,要求中國政府保障宗教自由。此陳情書直到1895年才得以上達朝廷。1894年藉著祝賀慈禧太后生日之機,李提摩太向慈禧太后提議:“向您的基督教臣民們提供跟其他所有宗教信徒同樣的保護?!保?]167作為這次請愿的結果,李提摩太得到口頭保證:“各級地方政府將被告知,要本著友好的、善意的態(tài)度對待傳教士?!保?]232李提摩太在此時期也抵達北京覲見翁同龢與光緒皇帝,去總理衙門交涉九次,但陳情書仍被駁回。此后他多次游說清廷官吏,企圖使傳教合法化,以達成宣教目的。1902年,李提摩太被清廷任命為新教差會的代表,朝廷頒布的上諭中褒獎李提摩太“學識優(yōu)長,宅心公正,深堪嘉尚”[1]300。
在賑災過程中李提摩太發(fā)現(xiàn),中國人最大的特點是注重學問,尊崇學者,士大夫乃是這個帝國的靈魂,因此他把工作重點放在文字布道工作上面。他認為宣教士的角色即是“介紹神所說的話和基督的祝福,給那些準備好的中國人”[6]100。1890年李提摩太擔任廣學會督辦后開始做全職的文字布道工作,他在廣學會的年度報告中指出,“導致這場饑荒的一些可避免的原因仍然沒有清除,人們越來越感到幫助中國最有效的方式是開展這類啟蒙工作”,“我們不能夢想在整個帝國內(nèi)建立起現(xiàn)代化的學校,那將是各個省政府的職責,當它們對自己的需要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去滿足這種需要時,它們會有所動作;我們也不能企圖結識帝國的所有高官;我們更是遠遠不能接觸在帝國政府中擁有重要地位的每一個讀書人。然而,帝國最重要的行政官員、各省學政、縣教諭、書院院長以及部分一般讀書人,還有他們的子女等,是可以顧及到的”[1]201。為此,他對中國文人、官員的數(shù)量做過一個統(tǒng)計:縣級以上的主要文官2289人;營級以上的主要武官1987人;府視學以上的教育官吏1760人;書院教習2000人;派駐各省城的高級候補官吏2000人;經(jīng)科舉考試獲得秀才以上頭銜的文人約60萬,以其中5%為重點,計30000人;經(jīng)過挑選的官吏與文人家庭的婦女兒童,以10%計算,為4000人,這樣,廣學會工作重點對象共計44036人。[14]63在他看來,“教育了這些人,實際上就教育了三億五千萬中國人”[15]75,“當基督教贏了這些人,整個民族就會跟從他們”[3]141。對于文字布道工作的重要性,李提摩太在1897年倫敦演講時說,第一,印刷的書刊比口頭的講道對中國士大夫們更合適。在公開場合中對基督教持有敵意的士大夫們,在私人家庭生活中可能因著文字工作被帶到主前。第二,藉文字來宣揚基督教,較不引起暴動。第三,文字工作比其他方法較能直接間接地接觸更多的人,也接觸得更快更有效。[6]102
對于如何進行文字布道工作,李提摩太曾設計了一個規(guī)劃方案,內(nèi)容主要是:創(chuàng)辦一份針對高級階層的期刊;發(fā)行叢書和小冊子,揭示教育和宗教對國家的進步意義;設立獎金,獎勵中國人撰寫的社會進步的論文;在各考試中心設書報銷售點;在舉行考試的每一個考場,廣泛宣傳學會的宗旨和目的,因為居住在遙遠村落里的那些最優(yōu)秀的學者都會參加考試,通過這種辦法,“使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都感受到我們的影響”[1]201。1890年,經(jīng)李鴻章的邀請,李提摩太擔任《時報》主筆,“機會來得正是時候。”他找到了一個“布道壇”[3]159,可以“面向中國的上千讀者”宣傳基督教理,同時也利用這個窗口,李提摩太積極宣傳變法改革思想。1890年李提摩太擔任廣學會督辦,其宗旨是:“在中國及其殖民地和附屬國廣泛傳播基于基督教原則的著述,這些著述是在熟悉當?shù)厝怂季S方式的基礎上,從基督教的立場出發(fā)撰寫的,特別是通過影響更多知識階層和領導階層的人來引導和提升民眾?!保?]163在李提摩太的主持下,廣學會通過譯印書籍、編譯報刊、贈書征文等活動,以影響中國的士紳階層。李提摩太在廣學會的25年中,主持出版了《萬國公報》等十幾種報刊,兩千余種書籍,成為傳播西學、新知的基地。其中李提摩太翻譯的《泰西新史攬要》,有學者稱該書為“晚清所有翻譯西方歷史書籍中銷售量最大,影響最廣的一部”[16]597?!度f國公報》因其報道的內(nèi)容迅速、及時、針對性強,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中文期刊。這些出版物,逐步得到中國開明知識分子、官員的關注、認可和支持,成為近代中國改革的思想資源,西學逐漸被中國知識分子所認同。
“丁戊奇荒”發(fā)生后,李提摩太向災民們伸出援助之手,這使得“對上帝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1]86,大批信徒來到李提摩太所在的青州府。由于“問詢者的數(shù)量激增”[1]86,李提摩太遂邀請不同村莊的領導者,對他們進行培訓;再以他們?yōu)橹行慕M織禮拜活動。這樣,“一年之內(nèi),就有超過兩千名對基督教感興趣者在數(shù)十個中心定期舉行禮拜,遍及青州的東、南、西、北?!保?]87這使李提摩太認識到,中國人向中國人傳教要比他親自傳教的效果好得多。“使基督教本土化的最佳途徑是采用中國人自己的傳教方式”[1]87。他相信傳教“最節(jié)省和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勞民傷財?shù)匕严仙?,而是通過受教育階層灌輸給普通大眾的方式將溪水自山上向山下灌注”[3]142。李提摩太深信中國必將被轉化為基督教國家,但這種轉變不是由外國人完成,而是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為此,他多次拜訪當?shù)氐姆稹⒌澜填I袖以及當?shù)赜忻?,利用他們來擴大對傳教的影響。1885年李提摩太回國休假期間寫了一本小冊子《中國急需:善良的撒瑪利亞人》,他向浸禮會總部建議:一、傳教士除了學習語言外,還應研究當?shù)厝说淖诮?;二、雇用當?shù)厝藦氖聜鹘坦ぷ鳎肮陀弥袊藦氖聜鹘坦ぷ鞯某尚б叱霭吮?,也更合算”,三、在每個省的首府建一所大學,以培訓受過教育的當?shù)貍鹘淌?。?]178-179雖然他的建議被總部以計劃費用高昂為由否決,但李提摩太堅持認為,利用當?shù)厝藗鹘淌亲詈玫膫鹘谭绞健?890年冬,李提摩太夫人培訓了一個婦女讀經(jīng)班,幾個月后,這些接受過培訓的婦女中的一個領進了100多位向教者,另一位發(fā)展了50人,其他人也有類似成績?!斑@證明了那個已被證明過上百次的事實:在吸引民眾加入教會方面,當?shù)厝四軐λ麄兊耐l(fā)揮更大的影響?!保?]160
他還試圖尋找基督教和中國文化之間的相通之處,為此他積極研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并嘗試用中文詞匯表達基督教思想。他提出文化“無珍域之分”的觀點,認為中西文化各有所長,學無中西,應擇善而從,“欲格物必先博學,當不分畛域,無書不讀”[17]。他認真學習理雅各博士翻譯的中國四書五經(jīng)等儒學經(jīng)典,認為儒教和基督教有很多相通之處,圣經(jīng)主旨與孔孟之道相吻合,“耶穌之言天道,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言天道也。東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也”[18]11。他研究并翻譯了《入佛指南》、《大乘起信論》、《蓮華經(jīng)》(與戈登夫人合作)等佛教著作,他認為佛教與基督教之間盡管外在的形式不一樣,但灌注其中的精神卻是相同的。[3]327他甚至提出,宣教士應該精通中國文化,“應有考試制度,每三年一次,考試范圍大部分取自中國的語言、歷史、法政、藝術、禮儀等”,并要和未信主的中國人和睦相處[6]97。
“丁戊賑災”成了李提摩太在華傳教的“界標”,“通過報刊書籍和與這塊土地上的最重要人物的私人接觸,他的影響已經(jīng)使他的名字和廣學會的工作在全帝國范圍內(nèi)廣為人知”[3]170。然而,李提摩太發(fā)現(xiàn),他試圖借助影響中國官紳、譯書辦報宣傳西學以達到中國基督教化的目標并沒有達到,恰恰相反,中國官紳在接受其所傳播的西學及其改革建議的同時,并沒有接受他所暗中“兜售”的基督教,他“錯把傳教的手段(辦教育)當成目的(傳福音),以至于中國人雖然接受了宣教士所帶來的西方文化,卻未接受宣教士所傳的福音,這是十分可惜的事”[6]95。對近代中國知識精英來說,否認上帝仍能取得進步,“在接受西方知識的同時拒絕西方的宗教不但證明是可行的,而且前者甚至可以變成用來反對后者的武器”[4]633。近代以來此起彼伏的反洋教斗爭彰顯了中國民眾對基督教的態(tài)度,1899年義和團反帝反洋教斗爭更是對基督教團體在華活動的總爆發(fā)。恩格斯指出:“歷史上活動的許多個別愿望在大多數(shù)場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預期的后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結果。”[19]244中國的改革者們并沒有按照李提摩太所設計的軌道走下去,近代中國的變革日益走向非基督教化的趨勢,這是李提摩太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所不能左右的。
[1]李提摩太,李憲堂.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M].侯林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研究所,譯.中華歸主—中國基督教事業(yè)統(tǒng)計1901-1920:中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蘇慧廉.李提摩太在中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M].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5]圣經(jīng)·新約[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發(fā)行,1998:11.
[6]林治平.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C].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
[7]李文海.中國近代十大災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青州市志編纂委員會.青州市志[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
[9]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夏明方.論1876至1879年間西方新教傳教士的對華賑濟事業(yè)[J].清史研究,1997(2).
[11]廣學會五十周紀念特刊.[M]//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李提摩太.修鐵路乃能足食論[J].時事新論:卷五.上海.廣學會出版.1895.
[13]孫燕京.雙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兼評《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5).
[14]同文書會第四年年報(1891)[J].出版史料.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3/4).
[15]同文書會第七年年報(1894)[J].出版史料.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3/4).
[16]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李提摩太.近事要務[J].萬國公報,1881(670).
[18]李提摩太.經(jīng)學不厭精跋[J].萬國公報,1898(214).
[19]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Dingwu Disaster Relief’s Influence upon Timothy Richard’s Preaching Ways
XU Yan-m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 515063)
Timothy Richard’s primitive preaching ways in the street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results when he just came to China.”Dingwu natural disaster”took place,so he was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relief work,gaining great social reputation.He made wide contact with the officials,published booklets,and trained local Christian leaders,trying to make China convert to Christianity.However, the reform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gradually went towards to non-Christianity,which Timothy could not sway.
Timothy Richard;Dingwu disaster;disaster relief;legalize;non-Christianity
B 978
A
1001-4225(2011)01-0075-06
2010-09-01
許艷民(1974-),女,河北承德人,汕頭大學社科部講師
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