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負面涉警報道的應對析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與途徑

2011-08-15 00:53:42趙文輝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媒介素養(yǎng)信息

趙文輝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8)

從負面涉警報道的應對析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與途徑

趙文輝

(湖南警察學院,湖南 長沙 410138)

在現(xiàn)代社會,負面涉警報道屢見不鮮,公安機關一般都能正確對待,積極應對。但也有一部分干警不能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新聞機構和媒體報道,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體現(xiàn)了警察媒介素養(yǎng)的缺失。公安院校應該準確定位警察媒介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明確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指導干警進行媒體應對能力訓練。

負面新聞;應對能力;警察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和途徑

一、當前警察在應對媒體負面報道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fā)展,各類社會矛盾加劇,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嚴峻,警方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同時因受個體素質、管理體制、經費和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困擾,有關警察的負面報道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各大媒體上,有時媒體還會對事件的發(fā)展進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警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警察與媒體的關系日益緊密,日趨復雜。一般而言,負面涉警報道出現(xiàn)以后,公安機關都能正確對待,積極應對,妥善處理。但是,也有一些單位或者個人不能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新聞機構和媒體報道,暴露出了如下一些問題:

(一)缺乏應對媒體的心理準備

在計劃經濟體制時代,我國的傳媒產業(yè)發(fā)展滯后,“為新聞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yè)組織,承擔采集與發(fā)布新聞信息的主要是職業(yè)新聞工作者及作為‘準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通訊員”[1],占據(jù)輿論主流地位的都是黨政機關報刊,公眾獲得信息的渠道相對單一,警察形象作為政府形象的一部分,主流媒體對警方的新聞報道一直以正面宣傳為主,對于公安機關的負面報道被限制在相當小的范圍內。然而時代發(fā)展進入二十一世紀,伴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廣泛運用與網絡傳播的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大眾媒介壟斷新聞傳播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傳播方式和傳播手段發(fā)生了巨大變革,媒體管理方式逐漸寬松,民主氛圍日漸濃厚,信息傳遞在內容、速度、方式上都較以往有了根本改變,典型報道、深度報道、跨區(qū)域報道、跨媒體報道成為媒體的重要競爭武器,特別是網絡媒體、BBS、播客、博客等的出現(xiàn),使普通公民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參與新聞傳播的能力。他們借助各類新聞媒介參政議政、傳達民意、表達觀點,打破了以往很多給公安機關帶來負面影響的案件或事件可以在行政手段和人為控制下瞞而不報的格局。而警察組織受傳統(tǒng)習慣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變化,對各類警察形象危機事件的出現(xiàn)和曝光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比如近幾年出現(xiàn)的“孫志剛事件”、河南張金柱事件、“躲貓貓”事件、哈爾濱六警察打死大學生事件,等等,“草根記者”在重大突發(fā)事件現(xiàn)場發(fā)布的新聞視頻、各類傳媒的轉播跟進、網絡媒體的發(fā)帖留言等一次次產生了全球性的轟動效應,對事件的愈演愈烈起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使警察陷入了萬千公眾關注、議論、指責的焦點,給警察形象帶來了極為惡劣的負面效應,這恐怕是相當一部分警察之前絕沒有想到的。

(二)缺乏應對媒體的理性態(tài)度

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既受政府(包括執(zhí)法機關)制約,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府工作(包括警務工作);它作為警察與公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既引導公眾,又需要滿足公眾需求。近十年來,由于一些媒體熱衷于報道、炒作關于警察的負面新聞,在警察內部就形成了對媒體的不正確認識,認為媒體有意找碴、刁難、找“賣點”討好公眾,“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觀點也一度被某些公安干警接受,從而形成了一股抵觸媒體的不良情緒,以維護穩(wěn)定大局為前提的行政干預措施紛紛出臺,甚至出現(xiàn)了利用司法力量打擊記者的事件。如2000年,江蘇省公安廳和省委宣傳部聯(lián)合下發(fā)《江蘇省公安宣傳管理暫行規(guī)定》,要求“一般不宜對公安機關內部存在問題進行曝光”。接著上海市公安局與上海市委宣傳部制定通知要求“對一些可能引發(fā)負面影響的案件,且有新聞記者在場的情況,市公安局宣傳處應立即請求市委宣傳部,要求各媒體緩發(fā)”。2002年,蘭州市公安局出現(xiàn)了“封殺記者”事件[2],2010年,出現(xiàn)了麗水警方扣押新聞記者事件[3],引起了媒介從業(yè)人員和廣大公眾的不滿和指責。盡管到今天,行政干預的堅冰正在打破,公安部領導多次強調普及警察公共關系工作,強調信息公開化、工作透明化,強調接受媒體的監(jiān)督,是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都應該履行的義務,但一些公安干警對輿論監(jiān)督的抵觸情緒并未完全消除。

此外,一些公安干警認為公安工作是一項保密工作,媒體和外界不能介入,在日常工作中與媒體主動溝通較少,對于內部發(fā)生的一些有損自身形象的案件采取“封鎖”態(tài)度,對媒體和社會的種種猜測不做正面回應;對于一些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過分強調案件的隱蔽性,不向外界透漏和通報任何可說和該說的實情;在進行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過程中,更多強調自身意志的實現(xiàn),忽視以媒體為信息平臺的雙向互動,忽視了尋找警方、媒體、公眾三者之間價值目標的交叉點以實現(xiàn)信息傳播過程中三方的適度滿足,從而無法構建警方、媒體、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實現(xiàn)有效傳播,導致自己在面對輿論壓力時處于被動狀態(tài)。

(三)缺乏應對媒體的常識和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群眾對信息要求的多元化、迅捷化以及政治環(huán)境民主化、透明化,要求警方改變自身狀態(tài),主動與媒體打交道。但實際情況是一些公安機關缺乏對民警新聞素養(yǎng)能力的重視和培養(yǎng),公安機關大部分領導干部和民警沒有或很少接受比較系統(tǒng)的媒體公關專業(yè)訓練,缺乏基本的新聞知識和應對媒體的常識、經驗、技巧等。許多警察不善于調節(jié)、平衡和統(tǒng)一各種不同的關系、不同的要素,缺乏對“兼顧”、“統(tǒng)籌”、“緩沖”和必要的“調和”、“折衷”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在面對新聞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時難以把握“說”的度和“做”的度。經常出現(xiàn)對社會輿論的情況調研不夠,不能闡明關鍵信息;對新聞發(fā)布的組織準備不夠,不能控制采訪節(jié)奏;對負面報道的處理態(tài)度冷靜不夠,缺乏應對媒體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對負面報道的內容重視不夠,沒有控制輿論導向;對于不實報道,未及時向媒體通報事實真相;對于經調查屬實的負面報道,未及時向社會反饋,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以消除不良影響,樹立正面形象,結果常常使自己陷入尷尬被動的局勢。如2005年發(fā)生的轟動一時的山西太原警察劉利民打死北京警察事件,山西太原警方面對媒體時語言態(tài)度前后矛盾,顯得捉襟見肘,成為了公眾指責和談笑的話柄。此外,一些領導干部,缺乏形象意識,在決策和行動中很少考慮利用傳媒進行形象投資和形象塑造,及時宣傳公安機關涌現(xiàn)出的先進典型;一些公安宣傳干部,在公安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方面缺乏系統(tǒng)的教育和培訓,對公安新聞宣傳的特點、要求和發(fā)展趨勢缺乏研究,在增強公安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欠缺經驗;很多公安機關,缺乏警察公共關系能力,一直沒有設置處理警察形象危機的專門機構,不會運用一些新聞手段如議程設置、把關人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等去化解危機,尋求輿論突圍,導致一旦發(fā)生危機時,缺乏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只有委曲求全、息事寧人。2005年北京“杜寶良事件”中[4],作為違章者的杜寶良獲得了社會輿論的廣泛同情,而作為正當執(zhí)法者的警方卻飽受苛責,就非常明顯地反映了警方缺乏必要的新聞敏感性和加強公安新聞輿論引導工作的意識。

以上問題的存在,歸結起來,其實反映了警察媒介素養(yǎng)的缺失問題。

何謂媒介素養(yǎng)?媒介素養(yǎng)是信息社會里隨著媒介的發(fā)展和其對人們的巨大影響,建立在基本素養(yǎng)之上的一種新素養(yǎng)教育概念。[5]它“是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fā)展所應用的能力?!盵6]是“人們面對媒體各種新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性應變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和制作媒介訊息能力。也可簡化為獲取、分析、傳播和運用各種形式媒介訊息的能力”[7]。理論界的研究也表明,不具備傳媒素養(yǎng)的人,無法認識到媒介信息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再現(xiàn)和釋解。相反,如果人們擁有一定的傳媒素養(yǎng)能力,就可從容應對洶涌而來的各種媒介信息,通過思考和處理表層信息,全面了解信息內容里蘊含的深意,并對深層次信息做出正確而有效的取舍??梢哉f,公眾的媒介信息素養(yǎng)比信息本身更為重要。

要解決警察媒介素養(yǎng)的缺失問題,就必須在公安院校和在職干警中開展媒介教育。所謂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就是教育廣大學生了解大眾傳媒的特點、類型,掌握使用傳媒的方法,正確分析媒介信息內容,理性對待媒體和媒體報道,建立與傳媒合理互動的關系。習近平同志2009年3月在全國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干部建設的“六項能力”,其中第六項是要求廣大干部“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廣大公安院校作為培養(yǎng)預備警官的搖籃和培訓在職干警的重要基地,應該開展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F(xiàn)代警察通過接受傳媒素養(yǎng)教育,才能了解媒體語言和媒體信息技術,才能在心智上穿透傳播媒介所建構的迷障而不為其左右,才能自如地處理各種信息,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

二、培養(yǎng)警察媒介素養(yǎng)的目標與途徑

媒介素養(yǎng)是媒介教育的過程,是媒介教育的目標。培養(yǎng)警察媒介素養(yǎng),應準確定位警察媒介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明確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和途徑。

(一)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目標體系

媒介素養(yǎng)作為人們認識、利用和參與大眾傳媒方面的素養(yǎng),既包含個人素養(yǎng)問題,又包含社會組織、權力機構、傳媒機構的素養(yǎng)問題,所以,在定位媒介素養(yǎng)教育目標時,應將廣大干警個人和公安機關、傳媒機關一并綜合考慮,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方略。本文著重要提的,當然是警察個體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目標問題。這個目標包括終極目標、具體目標和知識目標。終極目標是通過建立媒介教育的機制,強化干警的媒介素養(yǎng),提高干警的媒介信息處理能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監(jiān)督,進而塑造健康的公安工作大環(huán)境和警營文化環(huán)境。具體目標是指導干警深入了解媒體建構現(xiàn)實的本質,理解媒介事實與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正確解讀媒體顯示的信息,建立起對媒介信息接收和批判并舉的反應模式,樹立正確的受眾觀,培養(yǎng)負責任的傳播行為,以便在面對媒介信息資源時占據(jù)主動的位置和形態(tài),處理好個人和社會問題。

(二)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知識體系

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知識體系,應該包括指導公安干警與預備警官理解媒介的基本特點、性質、功能和局限,了解各種媒介信息的生產流程和傳播過程,掌握運用媒介知識和判斷、使用媒介的能力。培養(yǎng)干警運用媒介知識辨別、篩選各種信息,正確分析媒介信息的意義及價值,擺正對待新聞輿論監(jiān)督的心態(tài),提高應對社會公眾、應對涉警新聞的能力和知識技巧,使干警能較好地利用媒介來“發(fā)聲”,實現(xiàn)自我傳播,發(fā)展自己。

據(jù)此,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一般而言可分為媒介知識、媒介運用和媒介批判三大塊。“媒介知識主要包括媒介的具體涵義、媒介的性質、媒介的種類與沿革、媒介的主要功能、媒介的幾種制度、媒介存在的形式以及技術背景、各種媒介之間的聯(lián)系及其區(qū)別、媒介的主要節(jié)目或欄目形態(tài)。媒介運用主要包括掌握媒介基本技術,并能把握傳播者、信息、受眾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從而認知傳播效果與媒介現(xiàn)實之間的差異。媒介批判主要包括理解媒介與政治、經濟、法制、文化以及其他外圍領域的關系,辨析媒介與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關系,與公共領域和國家發(fā)展的關系,認識影響媒介運行的社會因素以及媒介發(fā)展的趨勢,從而樹立批判和變革媒介的觀念,正確評價自己的傳播行為,并且能夠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務自我?!盵8]公安院校在此基礎上,應結合公安實踐的特點和要求,力爭使內容做到媒介素養(yǎng)的一般性與公安工作特殊性的統(tǒng)一。如果媒介素養(yǎng)教育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獨立開設,可以講授媒介知識、媒介運用和媒介批判三大塊內容;如果媒介素養(yǎng)教育內容融合到其他課程中去,可以選講其中的部分內容,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公安新聞宣傳工作的紀律要求、公民的媒介權利、媒介的接觸與運用,掌握網上開展警務工作的相關技能,學習創(chuàng)造和傳播信息的知識和技巧。當然,許多公安院校還承擔了在職干警的培訓任務,就可在干訓課程中開設“怎樣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如何面對傳媒采訪”、“應對媒體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負責任的傳播行為”等講座,把媒介素養(yǎng)教育和公安新聞宣傳紀律教育納入領導干部培訓規(guī)劃,通過采取舉辦專家講座、邀請新聞媒體記者現(xiàn)場討論、交流、對話和與新聞媒體開展互訪共建等形式,逐步提高民警駕馭媒體、應對媒體的能力。

(三)警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實施途徑

當前,在警察隊伍有步驟、有計劃、系統(tǒng)地實施媒介素養(yǎng)教育,條件已經基本成熟??梢酝ㄟ^組織各種學習、培訓活動,培養(yǎng)警察的傳媒素養(yǎng)。作為公安院校而言,目前開展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途徑大致有三:

一是公安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師上下齊心,高度重視媒介素養(yǎng)教育。站在公安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上,站在確保公安工作大環(huán)境優(yōu)良有序的角度上,站在公安形象不斷提升的角度上,大力推行媒介素養(yǎng)教育工作,提供一種良好的研究和實踐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工作環(huán)境和機制。

二是充分利用學?,F(xiàn)有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報刊、網絡、廣播站等大眾傳媒渠道閱讀了解媒介常識。鼓勵學生參與媒介實踐活動,如參與校報的編輯和采訪、創(chuàng)辦系報或系刊、創(chuàng)辦網站、參與電教中心的電視節(jié)目制作、參與媒介評論、成立新聞社團或媒介興趣小組,等等。讓學生通過多種媒介活動,感受媒介運作的流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媒介能力。

三是結合公安院校缺乏可勝任媒介素養(yǎng)教學任務師資的狀況,建立在職培訓體系,讓非新聞、傳播學科教師接受短期在職培訓進修,讓每位教師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中所肩負的提高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責任,在各科教學中整合進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比如與警察公共關系、文藝欣賞等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是善于引進各類資深傳媒人士、各級公安機關有關新聞宣傳和網監(jiān)部門的人員。這些人員有豐富的媒介工作經驗,深諳媒介的運作、特點和需求,是公安院校開展媒介素養(yǎng)教育可資利用的寶貴資源。公安院??梢云刚埶麄?yōu)閷W校的兼職教師,請他們來學校為學生開有關媒介的專題講座,或者請他們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參與一些與媒介有關的活動。

五是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人文素質拓展課程開設,這是一個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合到教學和實踐過程中,通過課堂講授、課外新聞小組活動、優(yōu)秀紀錄片觀摩、大眾媒介焦點話題評價、辯論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們理性思考媒介的優(yōu)勢和缺陷,以及媒介所傳遞的不良信息對人和社會可能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等問題,形成看待媒介的正確態(tài)度,掌握運用傳媒的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建立與傳媒合理互動的關系。

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著名學者麥克盧漢關于世界“地球村”的預言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逐步得到印證。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每天主動或被動地接受著海量信息,如何辨別周遭環(huán)境的虛實真?zhèn)??如何應對逃無可逃的信息消費?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公安機關作為權力機構,公安干警作為輿論和媒體關注的重要群體之一,更應該將媒介教育當作一種終身教育來對待和重視,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盡快進入一個新領域,學習并掌握傳媒知識。同時,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形勢下,與時俱進,不斷跟蹤、分析新的媒介技術和媒介信息的特點,調整應對媒體的心態(tài),提高媒體應對能力,以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信息社會需要。這既是警察隊伍自身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媒體發(fā)展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這一“雙贏”的重要舉措,有待于全面實施,納入警察素質教育之中,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注釋: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試論“融合新聞”及其挑戰(zhàn)[J].國際新聞界,2006,(5):31.

[2]狄多華.蘭州公安開出“拒絕采訪”記者名單[N].中國青年報,2002-08-09.

[3]扣留四名記者,伊春警方道歉[N].新京報,2010-08-29.

[4]張旭.杜寶良事件回放[EB/OL].新華網,www.xinhuanet.com,2005-07-29.

[5]邵瑞.中國媒介教育[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37.

[6]張志安,沈國麟.媒介素養(yǎng):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對中國大陸媒介素養(yǎng)研究的回顧和簡評[J].新聞記者,2004,(5).

[7]張開.媒介素養(yǎng)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2006.99.

[8]田麗君,陳莉娟.學校媒介素養(yǎng)教育目標體系及實施策略探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8).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negative news involving police are common and public security organs can treat them properly and reply actively.However,some policemen cannot treat the news agencies and media report with positive and peace of mind,exposing some problems and embodying the deficiency of police media literacy.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urately position the goals of police media education,make clear the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polic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direct the training for police coping capacity of media.

Key words:negative news;coping capacity;police media literacy;educational goals and approaches

(責任編輯:左小絢)

An Analysis on the Goals and Approaches of Polic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Based on Coping with Negative News Involving Police

ZHAO Wen-hui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410138,Hunan)

D631.19

A

2095-1140(2011)01-0069-04

2010-10-12

2008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公安院校學生傳媒素養(yǎng)教育的研究與運用》(XJK08BGD014)。

趙文輝(1964- ),女,湖南邵陽人,湖南警察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警察公共關系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yǎng)信息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yǎng)測評 第七測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傳媒評論(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書,最優(yōu)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歡迎訂閱創(chuàng)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xiàn)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xiàn)象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南木林县| 张家港市| 阿坝县| 遂川县| 海门市| 任丘市| 开江县| 响水县| 陇川县| 克什克腾旗| 东丽区| 章丘市| 西充县| 秦皇岛市| 武鸣县| 华宁县| 息烽县| 雷州市| 平果县| 洛浦县| 朝阳县| 邢台市| 定结县| 梧州市| 甘南县| 吴桥县| 扶风县| 蓬溪县| 本溪市| 定边县| 南雄市| 西城区| 遵义县| 林甸县| 沐川县| 阜新| 无为县| 芦溪县| 上杭县| 沙河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