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學專業(yè)應對司法考試教學方法改革

2011-08-15 00:45:22劉慧蘭
關鍵詞:司法考試法學考查

劉慧蘭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太原,030031)

法學專業(yè)應對司法考試教學方法改革

劉慧蘭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太原,030031)

作為法律人通過司法考試是其從事法律職業(yè)的必經之路,始于2002的國家司法考試走到今天已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這些特點和趨勢要求教師要不斷探尋適應未來司考的教學方法。文章以此為切入點,提出了應對司考的教學模式改革方法,如現代案例教學法、糾錯式教學法等,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司考通過率,從而提高法科生就業(yè)率的目的。

司法考試;教學方法;現代案例教學法;糾錯式教學法

一、司考題型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

(一)司考題型的特點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yè)(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等)的資格考試。從司考歷年的通過率來看,其從2002年僅有的6%左右已上升到2009年的20%左右。這種實質性的飛躍,一方面顯現出市場對法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為法科生開啟就業(yè)之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眾所周知,法學專業(yè)是以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誠信求實的人文情懷的復合型法律人才為目標的,而司法考試制度正為我們培養(yǎng)應用型法律人才搭建了一良好平臺,與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如出一轍??v觀近幾年司考,其題型呈現如下特點:

1.對“三基”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加?!叭奔磳靖拍?、基本原理與基本制度的考查,在2009年的考試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實體法,同時也體現在程序法上,例如刑事訴訟法中考查了直接言辭原則,控告、舉報與報案,辯論原則;商法中的保險利益原則均被考到。

2.強調知識面的深度,注重從宏觀上對知識點之間關聯的考查。近幾年的司法考試大量出現了知識點之間、知識群之間的比較題型,加大了試題的宏觀綜合性。如刑事訴訟中考查法定代理與委托代理的區(qū)別;檢查與搜查的區(qū)別;證人與鑒定人的區(qū)別;判決與裁定的區(qū)別等。民事訴訟中考查了涉外民事訴訟與非涉外民事訴訟的區(qū)別;調解與和解的區(qū)別;審判程序與執(zhí)行程序的區(qū)別等。商法中考查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區(qū)別。

3.強調知識面的廣度,所謂“重者恒重”的慣例在個別部門法中被徹底打破。以2009年的經濟法為例,就考查了增值稅的征收范圍,這是一個有關稅務專業(yè)上的問題;考查了集體土地承包經營可以從事生產活動范圍,這可謂是一個較偏的考點;多年不考的審計監(jiān)督范圍也“登陸”到試卷中;尤其是還考查到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措施,著實出乎許多考生的預料。

4.性知識與隱性能力考查并重。司法考試是一種職業(yè)資格考試,對未來的法律職業(yè)人是有一定專業(yè)要求的,即除具備最基本的專業(yè)知識(顯性知識)外,還得具備一定的職業(yè)能力(隱性能力),如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隨機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等。前者的考查體現在卷一至卷三中,后者的考查體現在卷四中。

(二)司考題型的發(fā)展趨勢

其一,更注重考查靈活運用能力。前三卷的命題加大了“客觀題主觀化”的命題力度,絕大多數試題(尤其是卷二、卷三),盡量以小案例(實例)的形式出現?!翱陀^題主觀化”代表了今后的命題發(fā)展方向。

其二,加大對法學理論素養(yǎng)的考查。這些試題往往并無直接的法條依據,而需要熟練運用各個部門法的基本法學理論予以解答。這在近三年的司考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其三,注重綜合性考查。不再單純地就一個知識點進行考查,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在聯系比較中把握考點,善于歸納總結,從大處著眼,有體系地把握全局。

其四,考查方式與研究生考試題型接軌。近年來,部分司法考試有“研考化”趨勢,而部分研究生考試又有“司考化”趨勢。比如,法學法律碩士的入學考試,其題型基本與司法考試相同,時代發(fā)展必然要求知識的復合性,兩大類考試有趨于同一的“苗頭”。

基于司法考試呈現以上特點和發(fā)展趨勢,而此資格證又是踏入法律職業(yè)大門的必備條件。所以,為了讓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就能清晰地認識到司考的本質并掌握應試的方法,我們有必要調整現階段的教學方法,以與現行司考接軌并適應它的發(fā)展趨勢。

二、應對司考的教學模式改革

(一)編寫有司考特色而又適應“三本生”的教材或講義

第一,難易適當。在編排體例上,可以考慮每章標題下有“引言”或者“導讀”,使學生在進入課程學習前對相關的問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也便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相關內容的學習。之后,應有“重點問題”的提示,以便學生在學習中對本章的難點和重點有所側重。該重點當然也是司考的重點、難點問題。具體的內容方面,應突破傳統的從理論到理論的編寫方式,以“案例”或“實例”導入,最好選取司考真題中的經典案例。再進入到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以及今后的發(fā)展趨勢、基本規(guī)定、實際問題的對應性解決。每章后,應有“思考題”列出,這些思考題中應有歷年的真題,便于學生復習參考。必要的可列出“參考文獻”,以便提供學生課后搜索相關的文獻資料,增加閱讀量和擴充知識面。

第二,注重實用。在教科書的內容方面,理論以夠用為限,不宜過多地展開學理之爭和理論產生、發(fā)展的過程性的闡述,應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等,著重點放在實用性和社會現實的對應性方面,體現以實訓為主。因為司法考試作為職業(yè)資格考試,它的內容極少涉及歷史上的觀點、國外的觀點和有爭議的觀點??荚嚨哪康氖敲鞔_的,就是選拔稱職合格的司法人才,所以它的內容基本就是我國現行法的理解和適用。如果對我國現行法知之甚少,那考試結果只會一敗涂地。

(二)整合師資隊伍,為學生通過司考“保駕護航”

構建“123模式”的教學團隊,即每門課程,尤其是16門核心課程有1—2名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專職教師,這些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實務能力的前提下,重在夯實學生的法學基礎;2—3名從業(yè)界吸納過來的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更強調后者)的人才為兼職教師,并要求其有檢察官、法官、律師或其他實務經驗,以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其實踐能力。這些教師可形成互補性的教學。

(三)創(chuàng)新適應司考的教學方法

1.建立“導學→自學←輔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這是借鑒遠程教學模式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皩W”是指圍繞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教學策略,采用恰當的媒體表達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內容上和方法上給予指導、幫助和評價。比如,可以通過課前師生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節(jié)課。“輔學”是指為實現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輔助,包括課程教學資源的提供、教學管理的服務、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與管理等。在“導學”與“輔學”之間,要搭建起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可以借鑒煙臺大學的成功經驗,該大學專門開設了“勺海論壇”網站,網站上設有“民法天地”版塊、“英美法學”版塊等,學生可以在論壇上提出問題、探討問題、與老師在論壇上進行學術交流。這種方式使課內教學和課外交流有機地統一起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此類推,也可以建立Email、QQ等溝通方式,從而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得知識。

2.推行現代案例教學法

眾所周知,法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如何將枯燥的法學理論知識讓學生輕松掌握并付諸實踐,一直以來都是法律工作者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法學實踐,由英國學者貝雷斯于1829年提出并由美國學者郎代爾推廣于19世紀70年代的案例教學法現在深受人們的青睞。然而,探究案例教學法的內涵和外延卻有著豐富的內容。從縱向來看,可分為傳統案例教學和現代案例教學,而現代案例教學又可分為四種基本模式,即課堂討論模式、觀摩審判模式、模擬法庭模式和媒體教學模式。[1-4]根據對案例教學內涵和形式的寬泛理解,有學者還認為,案例教學也應該包括法律診所及教育實習等。對此,有學者則認為“模擬法庭、法院旁聽等,屬于法學實踐活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案例教學,而診所式教學,則是與案例教學、講授式教學并列的一種教學方法”。[5]其實探究實質,根據教學組織形式,以上模式基本屬于課堂和實踐教學兩種不同形式,前者包括課堂討論、媒體教學模式;后者指模擬法庭、觀摩審判、法律診所及教育實習等。筆者則認為,不論如何劃分,其實質是不會改變的,只是所站角度不同而已。其實對案例教學法的理解就是一個廣義(現代)和狹義(傳統)的問題,我們現在所倡導的是一種廣義(現代)的案例教學法,它在狹義(傳統)的基礎上豐富了課堂和實踐的案例教學內容。本文探討的焦點是應對司考的教改,故在此只闡述課堂的案例教學法,以期指引學生通過司考。

而傳統的案例教學法即例證講授方法,教師在講授法律精神、法學原理和法律規(guī)范等通過引用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討論,并作出判斷,加深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它是一種通過分析和研究現有的案例,結合法律規(guī)范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加深對條文內容的理解并推動成文法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的一種互動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是“為講而講”,即為說明一個問題而講解一個案例,其在價值目標、教學功能以及具體操作中都顯得比較呆板,沒有真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現代案例教學模式矯正了傳統的價值目標、完善了教學功能并在操作上更具有科學性。現代案例教學法在以案例教學為中心的同時,更加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個大舞臺,那么,教師只扮演著“導演”的角色,學生則是案例分析的“主角”。具體而言,教師只在案例選擇、信息提供、課堂組織、引導討論、結論評判等一系列過程處于主導地位,通過講授、討論或辯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法律情景。在此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表達、辯論思考情境中問題,幫助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加深對法律理論和基本原則的理解與掌握。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情景進行分析,對問題做出思考,展開討論,作出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讓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知識。

以筆者所教授的“民商實務”課程為例,介紹現代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模式。

案例簡介:

2004年5月5日,“人造美女”楊某報名參加了某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選美大賽。5月12日至13日,楊某參加了初賽,并與其他79名選手一起進入復賽,后又與其他30名選手一起進入決賽。5月21日下午,該公司通知楊某取消其參賽資格。該通知的內容為“鑒于有關證據表示,您是人造美女,故組委會決定取消您參加總決賽的資格,特此通知”。后有關“人造美女”被拒參賽的報道見諸報端。5月26日上午,該公司又通知楊某組委會恢復她的參賽資格。楊某來到組委會后當面撕毀了恢復參賽的通知,至此雙方矛盾激化。6月1日下午,楊某到法院正式將該公司告上法庭。楊某認為,被告公司稱其為“人造美女”,構成對其名譽的侵害,因而要求被告賠禮道歉,索賠5萬元。6月3日,法院正式受理此案。(課時:100分鐘)

課前準備:

(1)案例材料由教師提前1周發(fā)放;案例角色主要由對此類案件感興趣的6位學生組成。(2)學生根據課堂案例材料,分頭準備,分組討論1到2次,上課前一天與授課教師聯系,匯報準備情況,教師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學生重新修改報告。

討論焦點:(1)被告是否構成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2)被告是否構成對原告一般人格權的侵害?(3)試用利益衡量法分析該案如何處理?

課堂教學:

(1)角色分配:40分鐘。根據該案例,由6位學生組成三組,即“原告”組2人、“被告”組2人和“評論人”組2人。首先“原告”代表作主張發(fā)言,然后由“被告”代表作主張發(fā)言,最后為評議人發(fā)言。各組代表根據所掌握的法律條文、法理知識,對案件進行充分分析,從不同角度對案件中人物之間的權利進行“角色”主張。

(2)集體討論:30分鐘。案例角色發(fā)言結束后,全班學生就本案例展開討論,交流看法。由于學生對案件中的事實認定和所涉及的法律條文理解不盡相同,討論過程中出現激烈的爭論。這種爭論在某種程度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樂學、善學。

(3)總結點評:30分鐘。授課教師進行總結,指出學生在發(fā)言中存在的問題,如理論功底不夠扎實、用語不夠規(guī)范、引用法條錯誤、法學思維能力的欠缺等,關鍵是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學反思:反思本次案例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為下一次的教學做充分準備。

3.在夯實學生“三基”的同時,增加課堂練習時間,傳授司法考試解題技巧

在司考中,出題者往往喜歡設置種種陷進,尤其是對相近似的知識點,學生稍不留心就會陷入其中,這也就加大了司考通過的難度,也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論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基本功打扎實。具體而言,教師在講到某一具體內容而該內容又屬于司法考試的內容時,可以此為契機,多舉一些司考的真題,既講授專業(yè)知識,又傳授答題技巧,一舉兩得,讓學生及早進入司考狀態(tài)。由于司考涉及單選、多選、不定項選擇、案例分析、論述等多種題型,筆者在此僅以單選為例,進行解題技巧在教學中的灌輸,以期為其他題型的分析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單選題的特點與答題規(guī)則

司考單項選擇題一般表現為一個題干帶A、B、C、D四個選項,題干中給定條件并提出問題或只提出問題,四選項是可供選擇的答案。從2004年的司考開始,卷一、卷二、卷三的第1-50題為單項選擇題(原律師資格考試每卷單選題為40道,2002年和2003年司考每卷選題為30道),一題一分。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單選題的正確概率是1/4,也就是說考生只要任意選定一個就有25%的得分概率。

(2)單選題的解題技巧

一是肯定法,即一眼認定某一選項為正確答案的選擇方法。此法適用于嫻熟的知識點,如2006年卷三單選第12題。

二是否定法。即對不能一眼認定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先將錯誤的選項逐一排除,剩余的選項視為正確答案的方法,如2007年卷三單選第22題。

三是計算法。司考中有一些題需要先行計算或代入“公式”之后,才能得出或驗證正確答案,包括時效、期間的計算,數罪并罰的計算,賠償金、違約金和國家賠償金額的計算等等。許多題不認真計算不容易看出結果,一旦通過計算得出結果,再根據結果衡量或判斷選項的正誤就比較有把握,如2006年卷三單選第6題。

四是比較法。通過比較知識點的特征、構成要素、適用范圍或者法律規(guī)定等,確定正確答案的方法,如2007年卷三單選第20題。

五是猜定法。即在運用以上方法仍不能得出滿意答案的情況下,考生根據法律、法理依自己的直覺進行合理猜測選定正確答案的方法。實務中不少考生反映此法收效良好。其道理在于,司考的不少題只是考再認。根據記憶的原理,再認就是當識記過的材料再顯現時,能夠認出的心理過程。再認比回憶更簡單,因此有些知識點必須能背出,而有些只要能在已給出的選項中認出它來即可。再認有一個一次成型的規(guī)律,如反復對自己原本就記憶不甚清晰的知識點進行思考,反而容易弄巧成拙。當然也要注意孤注一擲地胡猜亂押。實踐表明,司考選擇題的合理猜測也有其規(guī)律可循:

其一,由考點猜出答案。即根據司考的命題規(guī)律和特點,先找準考點何在,再由該考點推導出正確的答案,如2000年試卷二單選第22題。

其二,由種類猜出正確答案。即根據四個選項的類別,排除同類的選項,留取單類選項。如上題四個選項就可歸為兩個類別,A、B、C項為“具體處罰”,D項則為“處罰原則”,本題為單選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據此排除A、B、C三項。在單選題中相同的選項肯定不是正確的答案。此技法也適用于多項選擇和任意選擇,至少“歸類”可提供解題線索。

其三,由特別猜出答案。即某個選項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顯得特殊,可以確認它屬不同種類,即猜定其為正確答案,如2002年卷三多選第76題。

其四,由“均衡風險”原則猜定答案。考生常常會面對兩個均無法肯定的答案,在實在別無它計,必須“瞎猜”的前提下,則只能依據“均衡風險”的原理來做出抉擇。如2000年卷一的單選14題、19題。

4.在教學中多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辨證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

辨證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是法律人必備的能力,而在司法考試的第四卷中,這種隱性能力的考查卻是很多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的,以致于常常因卷四分數偏低而與法律職業(yè)失之交臂。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知識點間橫向和縱向的對比,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5.引入“糾錯式教學法”

這種方法的引進,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冒險”,該法要求教師本身對所授知識有較高的駕馭能力和教學經驗,方能成功實施。它是指教師在講授到某一重點,尤其是難點問題時,可通過舉例,最好是歷年司考真題,但此時故意先講錯以留懸念,這種“錯”正中了司考出題者的陷進,而學生從老師的初次講解中卻又并不易發(fā)現錯誤,而后教師再講出正確的知識,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糾錯”,這種前后反差較大的知識,學生會留下更加鮮明的印象,從而把正確的重點、難點知識記得更牢固。

6.引入口試,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引入面試、口試是為了適應未來司考對應試者綜合素質的要求??谠囎畲蟮奶攸c是應試者在提問范圍和所創(chuàng)設的考試環(huán)境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自由抒發(fā)見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谠噷W生學識的廣度與深度、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以及心理素質、儀表風度和個性特征等均能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觀察和檢測??谠嚳捎蓳蜗嗤颇康膬擅蛉處熃M成考試小組,題型靈活多樣,針對基本知識點、重點難點提問,然后再讓學生分析一個案例,最終根據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表現作出成績評定。[6]

7.加大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更好地培養(yǎng)未來的法律實務工作者

在我國眾多的政法院校中,率先成立法律人自己的學生社團的應是中國政法大學。該校于1994年6月成立了“準律師協會”,目前該社團已成為以在校大學生為成員的最大的學生社團。所以,我們也可以借鑒先進的經驗成立具有法律人特色的社團,以推動學生走理論與實務、道德和技能相結合的成材之路,崇尚法制、正義的理念,向社會弘揚公平和正義的精神,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化。比如,可以與一些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建立固定聯系,通過講座、調查、普法宣傳、開展法律援助等方式,將自己的所學貢獻給社會,在實踐中承載社會正義和良知的使命。

8.開展法學知識競賽

組織以班為單位、以小組為單位的每學期一屆的法學知識競賽,題型主要以選擇題為主,包括單選、多選、不定項選擇,難度與司法考試相當。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融入進了司考的狀態(tài),而且在競賽中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這也是法律人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

在就業(y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在法科生的就業(yè)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如何幫助學生“突圍”?通過司法考試為學生的就業(yè)多了一種選擇,而提高司考通過率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未來司考對法律人的要求,建立“導學→自學←輔學”的新型教學模式、現代案例教學法、糾錯式教學法等的應用,不僅為通過司考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也為法學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1] 梁鋒.對法學案例教學的新探討[J].黨政干部論壇,2007(6).

[2] 任彥君.法學教育中案例教學的實施[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8(1).

[3] 韓登池.法學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探析[J].高等函授學報,2002(5).

[4] 唐貴平.高職法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4).

[5] 程宏.法學案例教學的方法與運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

[6] 鄭毓楓.獨立學院法學本科課程考試制度的改革[J].廣西教育,2009(5).

G642

A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科研基金(FL2010024)

劉慧蘭(1981-),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民商法學。

猜你喜歡
司法考試法學考查
配合物的常見考查
高中數理化(2024年8期)2024-04-24 16:58:14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44
創(chuàng)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2021年4期)2021-03-23 07:55:52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中學化學(2017年6期)2017-10-16 09:47:38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學化學(2017年2期)2017-04-01 12:54:33
法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9
司法考試背景下的衛(wèi)生法學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關系再檢討*——以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為視角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6:46
認知句法學初探
外語學刊(2010年5期)2010-01-22 03:35:26
称多县| 通河县| 扎鲁特旗| 凤冈县| 连州市| 绥化市| 观塘区| 潞西市| 和林格尔县| 马鞍山市| 滦南县| 湖北省| 英超| 四川省| 正安县| 习水县| 浪卡子县| 连山| 崇阳县| 探索| 包头市| 新沂市| 庄河市| 凤城市| 五原县| 古浪县| 门头沟区| 高要市| 英德市| 肇州县| 阿拉尔市| 固始县| 紫云| 宜昌市| 娱乐| 平邑县| 灯塔市| 龙江县| 杭锦旗| 武川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