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華
我們常常把寫作看成一個瞬間成文的結果,卻往往忽視了成文的整個過程,包括成文前的揣摩,成文中的思考,以及成文后的反思。
在新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中,提出了作文教學的新觀點和新要求。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加強寫作與生活聯(lián)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要求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自己寫作,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要想把這一點做好,我個人認為教師要教會學生積累材料,只有積累的材料多了,才能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中國有一句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是不論你的手藝多熟練精巧,沒有原料,想做一頓豐盛的飯菜,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平時不注意收集和積累生活中的材料,到作文時就會難以下筆,不知道寫什么好。有的同學雖然對一些事物進行了觀察,但沒有養(yǎng)成練筆的習慣,時間一長,就把觀察過的事物忘記了,到時候,又只好象擠牙膏一樣,想一句,寫一句。
如果在觀察的基礎上,把有用的材料記下來,天長日久,同學們就會有“米”下“鍋”了。怎樣做到這一點呢?著名作家鄧拓被人們稱贊為“博學多才”,他平??偸菧蕚湟粋€小本子,把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隨手記下來。他說:“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在這里,也請同學們準備一個小筆記本,隨時裝在口袋里。到圖書館看書看到一個美妙動人的故事、聽報告,聽到一個感人的事件、看到宣傳欄上一幅引人注目的繪畫、欣賞到春的美景、或者經(jīng)歷了一件讓人高興,值得回味的事情,及時地把它記下來。這正是用筆“攝”下一幅幅生活的“照片”。這些內(nèi)容可以作為以后作文的原始材料,為自已寫作提供真實的素材,一旦需要就可構思成篇。
記錄下自己所見所聞,不一定要求完整具體,幾句話不少,一句話也行。有的現(xiàn)象,稍縱即逝,曇花一現(xiàn),不三言兩語馬上記下來,就會留下遺憾。
要想積累好材料,還要學會用第三只眼觀察。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實學寫作時,拜了一位老師是當時十分有名的大作家——福樓拜。一次,福樓拜對莫泊桑說:“你去巴黎第九大橋,在第二個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口右邊的第一個人是誰?”莫泊桑感到很奇怪,心想老師怎么叫我去那個地方找人?他來到路口,遠遠地看到這是一座老婦人的雕塑在那里,他轉(zhuǎn)頭就走,回來告訴老師說:“是一個老太婆。”老師搖搖頭說:“你看到的別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太婆?!蹦瓷T僖淮蝸淼铰房?,這次他走得更近了,回來后告訴老師說:“那個老太婆很臟,滿臉灰塵,頭發(fā)亂得像雞窩?!备前萋牶竺鎺⑿Φ卣f:“有進步,但你看到的東西別人還是可以看到,你應該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莫泊桑第三次來到路口,他這次看得非常認真,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后回來對老師說:“老師,我看到了那個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腳的木匠隨便拿了一塊木頭削一塊安在她的臉上的?!备前萋牶蟾吲d地說:“你今天觀察得很好,可以得滿分了?!被丶液竽瓷T谌沼浿袑懙溃河谩暗谌谎邸庇^察,就是要用心靈去感受,體察周圍的一切,就要看到事物或人物的典型特征,見人所未見,就是要時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為此,老師還要讓同學們學會捕捉生活的瞬間。作文就是生活的寫照,只有抓住生活的每一精彩瞬間,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我們的每一個今天都不同于昨天。每一天的你我,每一天的世界都是新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每一個新的一天中,去發(fā)現(xiàn)不同于昨天的人和事,去體察昨天和今天的細微變化,從而把握事物的特征。
世界是個大舞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舞臺上上演著一出出戲劇。課內(nèi)課外、上學路上、大自然中、家庭生活、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父子之間,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寫不完的材料,他們的行為、思想、情感,他們的舉手投足,他們的嘻笑怒罵挖掘不盡,書寫不完。孟郊有一首《登科后》寥寥幾句把考中后瞬間感受寫了下來?!拔羧正}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痹娨婚_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終于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按猴L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痹娙说靡庋笱?,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奔馳于鮮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shù),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態(tài),還酣暢淋漓地抒發(fā)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
處處留心皆學問,處處留心皆文章。魯班因為被茅草劃破了手指,發(fā)明了鋸子;牛頓因為看見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為看見水燒開時蒸汽頂起了壺蓋,他改良了蒸汽機;阿基米德因為曾經(jīng)坐躺在浴盆里被浮起,他發(fā)現(xiàn)了浮力;奧斯特一次為學生講解實驗課中發(fā)現(xiàn)了通電導體邊的小刺針在瞬間偏轉(zhuǎn),從而發(fā)現(xiàn)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這一現(xiàn)象……無數(shù)的事實和經(jīng)驗證明,生活本身賜給我們每個人的精彩瞬間都很富裕,賜給每個人的靈感都很富裕,只是我們許多人不善于去捕捉它,沒有想到或不懂得及時去抓住它,所以我們才不得不在精神上淪為乞丐!寫作并不需要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語言。瞬間發(fā)生的平常之事,瞬間閃現(xiàn)的思想火花,都可能成就你的文章,成就你的才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謂“天成”,就是生活賜給我們的瞬間感受,就是人們用心靈,用情感,用思想,用智慧,獲得了對外部世界的瞬間感受;所謂“妙手偶得”,就是善于捕捉住這些瞬間感受,善于用最樸實或最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達對生活的瞬間感受。離開了這種對生活過程的體驗,離開了對這種生活過程體驗的及時把握,我們的文章就做不出來。“無病呻吟”是被世人貶斥的,“閉門造車”是不被世人推重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也是前人對于舊事的批判。其實,所有人都是生活的主體,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直接參與生活和感受生活的機會,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間感受,有些人卻對這樣的感受漠然置之。當代作家張賢亮說:“寫小說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使是蹲在廁所里聽隔壁傳來的談笑聲,你也能從那刺耳的聲音里尋出一段奇妙感人的故事來?!边@話是真的,留心生活,捕捉瞬間感受,然后再加入我們的冷靜分析和理性思考,加入我們恰如其分的聯(lián)想和想像,我們就能寫出妙文。
總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積累材料,巧用第三只眼,抓住生活瞬間,寫出心靈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