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海蓉
高考作文是戴鐐銬的舞蹈,考生的自由創(chuàng)作限制在一定枷鎖之中。議論文的寫作講究一定的結構技法。它是考生在把握題意后如何成就文章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從應試作文的功利性來看,為了在較短時間內(nèi)迅速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贏取閱卷老師的好感,考場議論文最好講求結構清晰化,即開頭主旨化,轉(zhuǎn)承明示化,段落精短化,首尾圓合化。從而使文章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呈現(xiàn)一定的建筑美。
我多年從事高中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學,從實際的作文教學實踐看,作文的“三眼”不失為應考學子必須具備的臨場取勝法寶:立意要“搶眼”,結構要“順眼”,書寫要“養(yǎng)眼”。其中結構的“順眼”,可通過以下幾種結構模式起步:
一、橫向并列,單向輻射。
這是議論文最常見的結構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從某個邏輯角度,對文章的中心論點進行平行認知,橫向剖析,從而如一扇窗般并列展開,條分縷析。
下面一篇以《靜》為題的議論文,其中分論點1.在靜中品賞人間至純的風景,2.在靜中體驗心靈火花的碰撞,3.在靜中完成靈魂高尚的復位。這三論點,語言簡潔優(yōu)美,表意鮮明蘊藉,不僅給人以結構清晰的線條感,而且給人以句式對稱的韻律感。應該說這樣的文章不僅結構清晰,而且便于展開,也無需做更多邏輯縱深開掘或因果關聯(lián),易于初學寫議論文的學生借鑒仿用。
當然這種結構思路撒得開,輻射面廣,容納材料空間大,句式盡量整飭,但易受到深度的限制,說理缺乏縱向鋪展,所以在寫作時,要特別注意在每一個橫向?qū)用孀⒁鈱Σ牧献鏖_掘分析,扣題議論,彌補深度的不足。
二、總分挈領,舉綱張目。
這種結構通常在文章開頭以總論形式概括,而后分層闡釋論證;或先分層演繹,最后于文本歸納生成。這類結構也常稱為“領袖”式結構,因其以“領”總括,以“袖”分承,總分合宜,各得其妙。
比如我校曾讓學生寫過一篇《讓生命絢麗一次》的作文,并且有意識地要求學生運用總分式結構,其中有一學生圍繞“智者讓生命為理性絢麗一次”這一觀點是這樣寫的,蘇格拉底為了挽救衰亡的城邦,他賦予人權以理性,用理性見證生命的絢麗,用理性找回人們失去的尊嚴,用理性拯救了璀璨的希臘文化,也讓自己的生命因理性絢麗了一次?!?/p>
本文是以川端康成的經(jīng)歷總起,再以“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讓生命絢麗一次總起,而后以智者、仁者、勇者對這個命題的理解和踐行,并行剖析論證,一總?cè)?,脈絡分明,層次井然。
又如命題作文《取舍》為例,分論點一:取實舍虛。分論點二:取愛國心,舍蠅頭利。分論點三:取百姓安,舍自身利??傉f:為人,須取實舍虛,不以小事為輕,而后可以成大事;為民,須取愛國心,舍蠅頭利,不為五斗米折腰,方能頂天立地;為官,須取百姓安,舍自身利,萬事民為先,以求國泰民安。本文從“為人,為民,為官”三個角度,就取舍進行分說和總結,使得文章的層次更加清晰,思想更加深刻。
寫這種結構的文章需要寫作者具有較強的多層面,多角度認知事物的能力,需要一定的哲學素養(yǎng)和邏輯切分能力,我認為這也是作為高三學生必備的基本功。
三、辯證開掘,層進提升。
這是議論文入格結構中層次較高,操作性較難的一種。所謂辯證層進式結構就是對話題進行辯證的闡述,不絕對化,使之更加客觀準確全面。而且,從層次上來講,各層次間是一種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一層比一層深入的關系,而它們又都是為論證中心論點服務的。這種結構的優(yōu)勢是文章有梯度,有厚度,有深度。如果說本文提到的前兩種是強調(diào)的橫向布列,那么這種結構則更多地講究縱向構建,請看一篇以《承受》為題的習作:
本文作者在論證“承受是必需的,即使是強者,面對挫折也需要一顆堅韌能承受的心來等待風雨之后的彩虹?!奔啊俺惺苁且环N生存策略,是一時無策的緩兵之計,是為了日后的雄起而養(yǎng)精蓄銳的上上之策?!彪S后以“當然”將筆鋒轉(zhuǎn)開,“承受是痛苦的,同時也是有尊嚴的,當觸及到自己底線,也當忍無可忍無需承受忍耐,作出舍命的一擊?!边@些觀點便是辯證思想的體現(xiàn),閃耀著理性的光芒。熠熠生輝,文采飛揚,意蘊深遠。
其實,這類文章大可以用某些關聯(lián)詞語作辯證思維內(nèi)容的提示,如“當然、但是、其實、換一種角度”等等都是常見常用的詞語。關鍵是不能為辯證而辯證,否則立意上會不倫不類,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喧賓奪主,否則文章又會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毛病。
四、立體式結構。
所謂立體式結構就是讓議論富有立體感,通常要兼顧首尾呼應、敘議結合、正反對比等部分,通??梢圆捎靡韵虏僮鳌?/p>
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彎七繞八,拖泥帶水。
第二段:詳例剖析,敘議結合。舉例時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結構,即首尾是議論評價性文字,中間是高度概括性的敘述(一般不超過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對比,凸現(xiàn)中心。第五段:辨證分析,立論周全。絕對的結論容易產(chǎn)生偏頗,因而辯證的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第六段:聯(lián)系實際,升華主題。突出文章的現(xiàn)實針對性。
如《花開不只在春天》開頭直接點題,花開不只在春天,逆境也可創(chuàng)輝煌。主體部分先是詳寫李白在乾坤緘默,天地不醒的靜寂處,引吭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m滄海桑田,雖海枯石爛,卻能以樂觀為石,叩響勝利的門扉。其次略例排比,霍金、蘇軾、邰麗華等人說明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于跌倒后再次站立,于逆境中成就輝煌。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有的人一受到挫折就推卸責任。這樣的人只會變得更加微弱。而有的人受到挫折寧愿頂著挫折,決不逃避。越是逃避挫折的人,越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越是不怕挫折敢于面對的人越能發(fā)出巨大的力量戰(zhàn)勝挫折。
這種結構可操作性強,文章有梯度深度,內(nèi)容充實厚重,條理清晰。六步模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論據(jù)充實,論證充分,有效克服了寫議論文內(nèi)容空乏的毛病。當然順序可根據(jù)題目表達需求作適當調(diào)整,不要被套住才是最佳選擇。
當然,我認為議論文結構最高境界是設計有序而運作無形,體膚無痕而骨骼井然,換句話說,要想獲得作文高分,還要學會升格甚至變格,但是升格變格的前提條件還是規(guī)范入格,而且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一定時期內(nèi)入格訓練比升格更具現(xiàn)實意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進行議論文結構入格訓練,這樣才能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寫出得心應手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