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鳴,顧香云
(1.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河南鄭州450000;2.北京語言大學中文系,北京100000)
葦岸,原名馬建國,1960年1月7日生于北京昌平縣北小營村。大學期間喜歡并開始了詩歌寫作,著有散文《海日蘇》和《去看白樺林》。1986年12月經海子推薦讀到梭羅的《瓦爾登湖》,大受影響,由此寫作由詩歌徹底轉向散文。1991年,作品《大地上的事情(二十一則)》、《美麗的嘉蔭》、《海子死了》收入當代中國大陸新生代散文選《上升》。隨著新生代散文的概念逐漸被散文界及評論界接受,葦岸成為新生代散文的主要作者之一[1]。在此后的不到10年里,葦岸一直用他的筆默默地觀察記錄著這個他“并不滿意卻又熱情愛戀著的喧囂的世界”[2],直至1999年5月病逝,終年不足39歲。
葦岸的一生是無聞的,甚至即使在他逝世10多年后,屈指可數的幾篇評論或懷念性的文章也大多只是出于其友人之手。然而,只要讀者翻開那冊薄薄的不足20萬字的文集就會發(fā)現(xiàn),其質樸文字背后的那顆與萬物榮辱與共的寬厚心靈。葦岸的散文,是從心靈出發(fā)直抵愛和美本身的,他將寫作視為神圣的行為,藝術與寫作是本體的,也就是說寫作取決于人的存在,是生存狀態(tài)本身。藝術不是生命的派生物,更不是意識形態(tài)或其他外在于人的事物的仿制品,人生和藝術是二合一的。由此,葦岸予以文學的一個最直接而明白的啟示是:作家必須首先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3]。本文即主要從葦岸的這種人格寫作入手,進而了解其作品中的“土地道德”主題及其開創(chuàng)意義,并稍論其散文風格。
“現(xiàn)代人類具有一種被科技進步助長的順應和放任本能的趨向,而人們樂于把這種生物本能當做人性”,《瀕臨失衡的地球》的作者阿爾·戈爾一針見血輕而易舉地戳破了現(xiàn)代人自我放縱的脆弱說辭。葦岸則指出,現(xiàn)在人們矯枉過正式的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懷疑主義,否認存在過高尚的人,認為圣賢或偉人都是后人美化出來的,不僅帶著一種褻瀆色彩,也使人們放棄了“內心精神上的提高”的自我完善的努力[4],并表示了難以掩飾的失望:
“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是我們的一句古話。時代變了,現(xiàn)代人放棄了這種難為自己的努力。消遣與放縱,已成為一種時尚。連我們的曾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作家,也已染上以調侃為榮,以俗人自詡的市井習氣。仿佛世界走到今天,一切關于人的改善的努力,都已徒勞無益[5]。
先拋開讀者應與作者平等對話,批判地閱讀作品,而不應再單一地把作家視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觀點,不可否認葦岸的這一評判亦不失其客觀。相反,現(xiàn)代作品對讀者批評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高不正從反面凸顯了作家的倒退,至少在追求個人人格完善方面如此。葦岸的書房一直掛有列夫·托爾斯泰的畫像,托爾斯泰對生命的高尚和嚴肅無疑是葦岸一生所追隨的,他認為雖然從個人來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偏愛的作家,但從整體人類來講,無疑沒有哪個作家比托爾斯泰更偉大。同時正是由于對托爾斯泰這種執(zhí)著于崇高、偉大的繼承,構成了其一生不斷向上的正直和把寫作天然地當成人生、人格一部分的實踐。
葦岸的文字是清澈的、明亮的、美麗的、平和的、溫熱的,但是字里行間浸潤著的還有一種沉靜的哀傷,這是一種單純地面對科技進步的不可阻擋和美的喪失的無可奈何,是一種善良、隱忍的難過和堅守。“人人皆可為堯舜”不過是一種浪漫的理想?,F(xiàn)實是,精神分析主義等等的誕生,使人們找到了否認或抹殺人類個體之間差異的依據。弗洛伊德就曾斷言,試讓一些截然不同的人同樣面臨饑餓,隨著饑餓感刺激增強,一切個人差異都將漸趨模糊,代之而起的將是所有人都表現(xiàn)出一種不可遏制的沖動[6]。
美國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自稱為“有同情心的悲觀主義者”。對此,葦岸如此解說,“世界類似一個人,盡管他對自己的永生悲觀,但他仍會主動鍛煉和保健,仍會去醫(yī)院”,葦岸本身也傾向這種對待人類和世界的積極態(tài)度。然而,這種“積極”無論從任何方面講,相較于悲觀都太過渺茫了。在《少數的意義》一文里,葦岸說弗蘭克的《人生的真諦》增強了其信心,因為針對弗洛伊德的假設,弗蘭克以事實推翻了其設想:
謝天謝地,弗洛伊德不必身臨其境了解集中營。在那里,“個人差異”并沒有“漸趨模糊”,而是相反,人們的差異越發(fā)明顯;無賴或圣者,各顯出他們的本來面目。最后,弗蘭克總結道:
確實,圣人只是少數,而且始終將是少數。但我卻從中感受到一種特殊鞭策,激勵人們加入少數。因為世界狀況不佳,除非每個人等都竭誠努力,否則,一切將更為惡化。
葦岸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少數。在那里,有托爾斯泰、梭羅、泰戈爾、雨果、愛默生、雅姆、盧梭、蒲寧、黑塞等等,他們或崇尚自然、深入觀察,或提倡道德、自律、節(jié)儉,或是素食主義、非暴力主義的踐行者,用葦岸自己的話說則是他們“確立了我的精神和信念、與我的寫作面貌有關”。相比較而言,中國作家似乎較少進入葦岸視野。對此,葦岸也有過針對中國文學的批評:中國文學只有聰明、智慧、美景、意境、技藝、個人恩怨、明哲保身等等,唯獨不見一個作家應有的與萬物榮辱與共的靈魂[7]。葦岸的關于愛的觀念,是完全來自現(xiàn)代西方的,完全基于對生命本身的熱愛。因此,在《大地上的事情》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與大自然及其一切生靈是平等的、對話的,在這里你找不到人的自我中心,甚至連賦予自然萬物人格化都是作者不屑的,在這里,人和萬物一樣,本質上不過是物種之一的存在罷了。
葦岸自稱是“觀察者”。這種說法來源于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以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喻,將全部社會成員分為三類人:最底層是做買賣交易的,其次是參加競賽的,最后是旁觀者?!芭杂^者”即是哲學家和詩人的本義。在這里,“觀察者”和“旁觀者”同一個意思。葦岸認為,“觀察者”是闡明世界精神,宣揚新的真理的人,并指出,與往世比較,當代到處都是“做買賣交易的”和“參加競賽的”,沒有什么比“觀察者”更少。
一部《大地上的事情》,打破文體上的局限,由75則小短文連綴而成,每則大概百字左右,有的甚至不足百字,看似毫不相關的隨筆記錄被擱放在一起,仿佛一張張直接從鮮活的大地上隨意捕集到的標本湊在了一起。短小卻寬闊,繁雜卻不凌亂。里邊有著對太陽、月亮、大地和小麥的詩意觀察和贊美,有著對自然中可愛生靈的描寫:熊蜂的死亡、啄木鳥的聲音、螞蟻的巢穴、麻雀的叫聲、鷂子的盤旋,等等。收割過的麥田、成熟的栗實、冬日的積雪……也包括農婦的日常樸實對話和趕馬人的長鞭、孩子的歡笑,等等??傊?只要是發(fā)生在大地上的一切動情的事,作者都記錄著,不為專門的贊美,也沒有目的性的說教,如果順帶涉及,那也不過是對生命和美的自然感嘆。這里要說明的是葦岸的這種觀察,并非一種科學的、主客體相對立的研究性的冷眼旁觀,而是一種詩意的沉浸于自然中的真誠與欣賞。
正是由于葦岸所特有的那種和自然保有的天然感應,造成了其文中的另一種對于人與自然生存狀態(tài)的敏感:
雀巢高度的降低,表明了喜鵲為了它們的生存而顯現(xiàn)出的勇氣;同時,也意味著被電視等現(xiàn)代文明物品俘獲的鄉(xiāng)下孩子,對田野的疏離[8]。葦岸的批判總是克制的,以最短少的句子點明即可。相比較而言,葦岸更喜歡描寫美好的事物,但是這種對于美的描寫,卻也總帶著一種或深或淺的靜默哀傷。
在《海日蘇》里,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種哀傷:
樹木是大地的愿望和最初的居民。哪里有樹木,說明大地在那里尚未喪失信心[9]。
葦岸是熱衷發(fā)現(xiàn)美,贊揚美的,因為美的存在,直接體現(xiàn)了上帝未對人類喪失的信心。但是,這樣的美太少了,而且一直在消失著,因此葦岸文字里既有著發(fā)現(xiàn)美的喜悅與激動,又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克制的哀傷。葦岸留下的文字不多,關于人事的更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葦岸對人事的刻意回避。事實是,葦岸筆下的萬物都已成為一體,人和動物、草木、昆蟲、自然都是融合在一起的。這里沒有自然的人格化,有的只是萬物的平等存在。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無我兩相忘,在這里人與物都是清明的,相互映照的、各自獨立而又共同存在的。
在葦岸筆下,萬物各顯現(xiàn)出其在創(chuàng)造伊始時被賦予的光輝;而面對人的自我中心和對力量的濫用,他不禁發(fā)出這樣的質問:
那個一把火燒掉蜂巢的人,你為什么要搗毀一個無辜的家呢?顯然你只是想借此顯示些什么,因為你是男人[10]。
“因為你是男人”的理由,實際上也可以替換為“因為你是人”,進而來解釋人類對自然及其他生靈的迫害,因此在“人道主義”大肆流行的今天,葦岸認同美國生態(tài)學家戴維·埃倫菲爾德提出的“人道主義的僭妄”。這里的人道主義,主要指的是以人類利益和價值為中心的一種學說、一種態(tài)度或一種生活方式。對此,葦岸同埃倫菲爾及《沙鄉(xiāng)的沉思》的作者利奧波德一樣,認為如果人類要拯救自己,只能是超越人道主義,把人類在萬物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xiàn)的角色變?yōu)檫@個共同體中的平等一員。它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正是這一“人與萬物在本質上是同等”的思想,成為了其“土地道德”寫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談到梭羅時,葦岸認為其意義主要并不在于對“返歸自然”的倡導,而在其對“人的完整性”的崇尚?!叭说耐暾浴?首先表現(xiàn)在人能夠不為社會分工,不為某一崗位所分割。而能時時從他的“崗位”回來,擁抱一切,完整地掌握自己。據此,葦岸認為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為文學而文學的“文學”、為學術而學術的“學術”、為科學而科學的“科學”,不僅有悖人類的本意和初衷,而且還潛在地包含了滑向“只要目的正當,就可以不擇手段”的危險和可能。其次,“人的完整性”的崇尚,也非機械地不囿于某一崗業(yè)或職業(yè),本質還在一個人對待外界萬物的態(tài)度:是否為了一個目的或目標,而漠視和犧牲其他。從“人的完整性”出發(fā),人和自然、土地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因此葦岸甚至常想,一周中,人應該在土地上至少勞作一天?!叭恕痹谌敯赌抢?仍是農業(yè)社會里同土地、動植物、太陽有著天然聯(lián)系的人。因此,他的文字中,似乎一切都是奔赴著土地而去的,一切都是活的、沐浴著陽光的,一切都是有機的、相互聯(lián)系著的。
“土地道德”,最早是由《沙鄉(xiāng)的沉思》的作者,美國生態(tài)學家、環(huán)境保護主義先驅奧爾多·利奧波德提出的。利奧波德認為,道德的演變,實際上是一個符合生態(tài)演變次序的過程。一種道德,從哲學觀點看,是對社會的與反社會的行為的鑒別;從生態(tài)角度看,則是對生存競爭中行動自由的限制。最初的道德觀念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后來增進了處理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內容,但迄今為止它還未觸及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這個不可忽視的領域。所有的道德,都不會超越這樣一個前提:個人是一個由各個相互影響的部分所組成的共同體成員。土地道德只是擴大了這個共同體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動物,或者把它們概括起來:土地。土地道德,即是要求人類不再以征服者的角色出現(xiàn)在共同體中,取而代之的是成為這個共同體中平等的一員和公民。上文說過,“萬物存在皆平等”和“人的完整性”共同促成了葦岸散文中“土地道德”主題的建立。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方面葦岸是非暴力主義、素食主義、節(jié)儉生活的信奉者;另一方面,葦岸居于鄉(xiāng)野,并且一有時間就外出旅行,尤其是徒步旅行。不同于當下經濟意義上的旅游,葦岸把這種旅行看做對大地的擁抱。
對于素食主義,葦岸認為,飲食不單是涉及生存和健康的行為,而是天然與個人的信念和自我完善有關。除了對一切生命悲憫的愛以外,自覺的素食主義本質就是節(jié)制與自律。對于節(jié)制,不僅是在飲食上,反映在文字的使用上,亦是如此。在遣詞造句上,葦岸文字總是力求簡潔、準確、明晰;而他自己也坦言“我寫得很慢”,并且常常以古希臘詩人卡利馬科斯的“一部大書是一大災難”來警醒自己。他一生一部書不足20萬,即是最好的證明。對于旅行游記,在其留下的不多的文字中,仍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種力求為人類留下一點原初的生命、純凈的美、未被污染的善的努力。在《去看白樺林》中,作者相信,“白樺林純樸正直的形象,是我靈魂與生命的象征”[11],并認為人應同白樺樹一樣,正直先于生存,把正直作為生存的首要條件。這里葦岸首先為我們展示的是其自身的人格要求,之后才是對人類發(fā)展的希冀。因此,在他的文字里,雖常常涉及道德言說卻不流于說教;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人對于自己不斷完善和邁向崇高的可能。葦岸曾寫道:
我把古往今來的作家(作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我稱之是木質的、溫善的、心靈的、精神的、導引的;另一類則是鐵質的、冷峭的、頭腦的、分析的、揭訐的。當然,這種劃分完全是相對的,非科學的,個人化的。對于人類,我將前者稱作“建設”型作家,我個人比較傾向、心儀、認同他們[12]。
“木質的、溫善的、心靈的、精神的、導引的”,建設型作家,本身即是葦岸對自己的希冀和概括。因此,當其對土地上的事情熱烈而執(zhí)著地描繪記錄著時,就不難明白身為作家的葦岸要為世人留下的到底是什么了。
最后,要說明的是,葦岸留下的文字雖然不多,但其作品中“土地道德”所具有的開創(chuàng)意義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葦岸身上,我們真正看到了“一個作家應有的與萬物榮辱與共的靈魂”。然而葦岸的文字和他本人一樣是質樸的。在表現(xiàn)手法上,葦岸始終傾向于惠特曼“藝術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卓越和文學光彩的煥發(fā),全在于質樸”的觀點。因而,在這個視明朗為淺薄、樸素為低能的現(xiàn)代文風中,葦岸的默默就不足為奇了。
[1] [2][3][4][5][6][7][8][9][10][11][12]葦岸.太陽升起以后[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