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傣族武術文化的嬗變與當下意義

2011-08-15 00:50郭振華田祖國郭志禹
武術研究 2011年6期
關鍵詞:傣族武術文化

郭振華田祖國郭志禹

(1.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2.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論傣族武術文化的嬗變與當下意義

郭振華1田祖國1郭志禹2

(1.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2.上海體育學院,上海 200438)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實地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傣族武術文化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傣族武術由于其受地理環(huán)境、社會歷史、生產(chǎn)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伴隨著佛教的興起,其運動風格、文化象征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發(fā)生了嬗變。與其說它是一種殺人術,不如說它已變成一種韻美柔婉,娛樂味十足的健身術,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審美觀、價值觀和文化觀,呈現(xiàn)出濃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愈加顯現(xiàn)其存活的獨特魅力,從而為當?shù)芈糜魏偷赜蛭幕木C合開發(fā)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武術文化 傣族 嬗變 意義

傣族武術在西雙版納傣語叫“芬整”,德宏一帶叫“戛拳”,屬中國南拳,主要流傳于傣族生息繁衍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川、思茅、保山和臨滄等地區(qū),源遠流長。在傣族生活的這片熱土上,不僅發(fā)現(xiàn)了許多表現(xiàn)戰(zhàn)爭、狩獵的古老巖畫,還出土了一定數(shù)量的新石器時期的石斧、石刀、石矛和青銅時代的銅斧、銅刀等珍貴文物[1],為研究傣族武術文化的淵源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證據(jù)。漢代,傣族武術已經(jīng)形成,唐代達到鼎盛。《后漢書·西南夷傳》、《新唐書》、公元七世紀的傣文文獻《勐泐王族世系》等古代文獻都有關于傣族武術文化的記載。難能可貴的是,傣族先民在頻繁的戰(zhàn)爭中注重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也產(chǎn)生了一些總結戰(zhàn)爭經(jīng)驗與戰(zhàn)略戰(zhàn)術原則的軍事學著作和武術理論書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關于布陣的《擋答普》;主要介紹氣功的功能和練習方法的《沙帕滾》;重點講解刀、槍、箭法和拳術的訓練方法的《臘禪真》。近年來,傣族地區(qū)的勐海、勐遮街的緬寺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年代久遠的練拳術、刀槍的壁畫,也反映出昔日傣族武術的興盛。但隨著佛教的興起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現(xiàn)在的傣族武術在運動風格、文化象征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已漸漸發(fā)生了嬗變,它既不像少林拳等外家拳那樣剛猛,又不像太極拳等內家拳那樣柔和,從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地域武術文化。本文運用區(qū)域文化理論,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對其探索,力圖為國家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制度保障研究提供理論根據(jù)。

1 傣族武術文化特征

1.1 配樂演練,武舞合一

傣族在演練武術時,幾乎都配有樂器,武舞同練。傣族練武時,要舉行入場式,隊伍前面是一對或幾對男女青年跳著孔雀舞,后面跟著揮舞刀、槍、棍棒的男青年,繞場一周.然后逐項演練。在演練形式上,有一人或多人在中間跳孔雀舞或象腳鼓舞,其余人員圍繞圓圈演練拳械的,也有一人或多人跳象腳鼓舞,伴隨著一人或多人演練拳械的,非?;顫娪腥?。根據(jù)攻防動作的快慢,象腳鼓和铓鑼奏出輕重緩急的樂曲,因而具有強烈的韻律感,節(jié)奏感和藝術性??兹甘且环N吉祥而美麗的鳥,是傣家崇拜的圖騰,它在前面引路,象征著傣家村寨的吉祥和幸福。

1.2 韻美柔婉,節(jié)奏鮮明

傣族武術的套路大多為先人所傳,它的一招一式都從飛禽走獸的神態(tài)中吸取武韻,從山林碧竹那里創(chuàng)造著傣族武術的精髓,極富有剛柔相濟的韻律感,而不像其他中國傳統(tǒng)武術的動作那樣剛勁或輕柔。傣族武術的表演性很強,雙方對練時一般不進行身體的接觸,只是點到為止。因此有一定的觀賞性。傣族武術以柔美、細膩見長,柔軟起伏的身體極富雕塑感。因此,傣族武術也具有“鳳凰拳”的美稱。

1.3 多仿生拳術,象形取義

傣拳內容豐富,拳種數(shù)量眾多,以模仿各種動物而創(chuàng)立的仿生拳是傣拳其中的一個重要特色。如孔雀拳、喜鵲拳、象牙拳、龍掌拳、公雞拳、馬鹿拳、鷂鷹拳、白象拳、鴨形拳、老虎抓腰拳、大象拳、老鷹曬翅拳、蒼鷹搓腳拳、二龍搶珠拳、美人拳、虎拳、野牛拳、貓拳、臥虎翻樁拳、打狗拳、青蛙拳、鴨形拳、蛇拳、鷺鷥拳、猴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等等,演練時別有風趣,時而像小鹿逗趣;時而像大象鼻戰(zhàn);時而又像野牛角斗[2]。訓練時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般的聽力,鷹一般的眼力等。

1.4 架底勢小,剛柔兼?zhèn)?/h3>

傣拳從技術體系上看,可分為徒手技術、器械技術和遠射技術三個主要部分。徒手技法屬短打型,多手法,少腿法,多低姿,少跳躍。器械技法多為近身動作,緊湊貼身、快速靈活善變,極少放長擊遠和大掃轉動作。招式明快。套路短小精悍。無淪何種形式的運動,動作弧度較?。欢酁樾√?,一般在2米半徑的圓內運動,方位性較強。傣族武術有轉身跳四方和走十字的練習路線。動作靈巧,多以沖、劈、砍、拍、頂肘為主。結合跪步、騎龍步、半馬步,不丁不八步、小跳步、轉身拍腳和掃腿等步型步法。全套動作都保持低姿,沒有大的起伏,便于進攻和后退。剛柔相濟,以柔克剛,以柔為主。攻防結合,變化多端,招招綿里納針,若行云流水,體現(xiàn)了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滾滾不息的內在功法。

2 形成因素分析

傣族武術具有的柔美、細膩、含蓄、祥和、修身養(yǎng)性等文化特質,是文化圈內獨特自然環(huán)境因素與人文環(huán)境因素復合的結果。清朝雍正《云南通志》卷二十四載:“傣族性本訓樸,田地皆種禾稻,人亦漸習經(jīng)書,土俗民風日改月化。士簡民恬,風和俗厚,男女悉知辛勤,士類敦禮教?!边@是對傣族人民情性溫和、品性敦厚的記載與描述。這為研究傣族武術文化提供了理論背景。

2.1 自然環(huán)境——濕熱壩區(qū)

傣族地處森林茂密的亞熱帶,壩區(qū)地勢平坦、水土肥美。陽光明媚,雨量充足,年平均氣溫為20℃左右,終年不見冰霜,江河縱橫,動植物資源豐富。傣族世代居住在密密的叢林圍繞著的竹樓里,生活在潺潺流水環(huán)繞著的村寨間,村外舉目是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處處是郁郁蔥蔥的椰林翠竹。風景如畫的環(huán)境、宜人的氣候培育出傣族人清馨溫存、熱情細膩、感情充沛的民族性格。表現(xiàn)在拳術中就顯得外柔內剛,手法飄靈。

2.2 社會生產(chǎn)方式——稻作農(nóng)耕

傣族聚居區(qū)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霜期短,熱量充足,全年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瀾滄江流經(jīng)西雙版納,大盈江和瑞麗江則貫穿德宏,支流干渠織成密如蛛網(wǎng)的灌溉系統(tǒng),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便利條件。千百年來,傣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稻耕文化,物產(chǎn)豐富,歷來是重要的米糖基地。這種豐衣足食、自耕自種、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方式,使該民族競爭意識比較淡薄,在低層次的生產(chǎn)狀態(tài)和生活水平上很容易滿足。傣族人在演練武術時常常配以音樂,表現(xiàn)出傣族悠然之樂的生活情調。

2.3 移民對傣族武術的影響

內地人民入居傣族地區(qū),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有了,其中不乏有習武之人和打造武器的高手。此后經(jīng)過南詔、大理時期、元代從沒有停止過。明代是內地人民移居云南和傣族地區(qū)的高潮?!睹鲗嶄洝份d:“金齒西南極邊,洪武時屯守漢軍不下二萬余,僰人士軍不下千余,今逃亡大半,漢軍僅余三千,土軍僅余六百,宜敕法司,于真犯免死者,概發(fā)充軍金齒?!薄敖鸸ざ呷俗I內庫金,法當死?!喪瘕X?!薄睹魇贰ぴ颇贤了緜鳌吩d:“平緬俗不好佛,有僧至自云南,善為因果報應之說,倫發(fā)信之,又有金齒戍卒逃入其境,能為火銃火炮之具,倫發(fā)喜其技能,俾系金帶,與僧位諸部長上?!薄睹鲗嶄洝份d,“曩者麓川之叛,多因近邊牟利之徒,私載軍器諸物,潛入木邦、緬甸、車里、八百諸處,結交土官人等,以有易無,亦有教之治兵器。”到了明末清初,又出現(xiàn)了兩個移民高潮。一是抗清將領李定國率領的大西軍在滇西兵敗后,大量軍民流落在傣族地區(qū)[3]。黃宗羲在《永歷紀年》中說,在李定國、白文選之后,“遺兵尚二十余萬,多入蠻洞中及散竄安南國?!绷硪皇乔宄跹剡吶嗣耖_辦銀廠,內地勞動人民入邊從事采礦的人數(shù)多達數(shù)十萬人。吳楷《征緬紀略》載:“大金沙江以西為猛拱土司地,出琥珀,江東為孟密,有寶井,多寶石,又波弄山者產(chǎn)銀,是以江西、湖廣及云南、大理、永昌人出邊商販者甚眾,且屯聚波弄以開銀礦為生,常不下千萬人?!?/p>

大量移民,特別是一些掌握著一定武術技能的武術家、軍人和懂得武器制造的工匠的遷入,對傣族武術的發(fā)展和提高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傣族武術在發(fā)展進程中,廣泛吸收了我國漢族太極拳、長拳、形意拳和氣功,又引進緬甸、拳國的武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傣族拳術約有50多個套路,器械約有60個套路。

2.4 以大象、孔雀和水為代表的自然崇拜對傣族武術文化的影響

傣族人認為萬物有靈,不僅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有靈魂,各種動植物也有靈魂,這也大量反映在傣族武術文化中,所以才會有數(shù)量眾多的像孔雀拳、喜鵲拳、象牙拳、龍掌拳、公雞拳等仿生拳。而大象、孔雀和水,在傣族人們精神和物質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物質決定精神,反映在文化生活上就形成一種特定的文化現(xiàn)象。傣族人民喜歡它們,崇敬它們,成為一種特定的民族標志。對外民族來說,一提起大象、孔雀和水,就會把它們與傣族文化聯(lián)系起來,把它們作為傣族的民族象征[4]。

2.4.1 大象對傣族武術文化的影響

大象不懼虎豹熊羆,不以強凌弱,十分溫馴地為人類服務。傣族先民很早就以象作為祖先圖騰崇拜。大象的神話在傣族地區(qū)比比皆是,以象為名的村、寨、山、樹、水、城鎮(zhèn)遍布各地。傣族人的思想深處都深藏著大象莊嚴雄壯、慈祥善良的形象。同時,大象還勇猛強悍,在軍事上被當作強勁的軍事實力,編作象隊,拼搏疆場,助勇士沖鋒陷陣,是傣族歷史上武裝力量的佼佼者,在傣族軍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以反映傣族歷史上“海俸戰(zhàn)爭”為主線的傣族英雄史詩《厘俸》,前前后后共有二十多處關于象陣和象戰(zhàn)的描寫。麓川和明朝的戰(zhàn)爭,主要就是依賴象陣,動輒就是數(shù)十只,甚至達百只以上?!睹魇贰ぴ颇贤了緜鳌酚涊d景東土司說:“部皆僰種,性淳樸,習弩射,以象戰(zhàn),歷討鐵索、米魯、那鑒、安銓、鳳繼祖諸役,皆調其兵及戰(zhàn)象?!睆埆I忠失敗后,四將軍入滇,李定國調用傣族戰(zhàn)象,遠征廣東,曾發(fā)揮極大威力。由于象的神勇和勤勞,傣族人以象為題材,制作象腳鼓,創(chuàng)作了像腳鼓舞、白象拳、大象拳、象牙拳等,用以體現(xiàn)體魄強壯,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氣概。

2.4.2 孔雀對傣族武術文化的影響

如果說大象體魄魁梧,莊嚴雄壯,具有陽剛之氣,體現(xiàn)了男性之美,相比之下,孔雀則顯雍容華貴、窈窕多姿、動作的優(yōu)美典雅,被傣族奉為“神鳥”“圣鳥”。傣族人喜愛孔雀。人民不但在家園中飼養(yǎng)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美麗和吉祥、善良、智慧、幸福的象征。由于傣族男女老少都喜歡跳孔雀舞,所以傣族武術揉進了許多孔雀舞的動作,充分發(fā)揮了傣族人民身體柔軟的特點。動如孔雀攬尾,又似龍行虎躍;靜如亭亭玉立,又似春花待放,協(xié)調優(yōu)美。在傣族武術中,最精彩、最富有民族風格的當數(shù)孔雀拳??兹溉馊醿葎?,手法飄靈,腳步輕盈。講究動作的柔韌性、韻律性以及頭、手、眼的協(xié)調配臺。它模仿孔雀的走步、點頭、展翅等動作,把攻防技擊之術,隱化于優(yōu)美的動作之中,藏威而不露,卻如高貴的孔雀儀態(tài)萬方,翩翩動人,動作柔中有剛。一招一式體現(xiàn)出傣族人清麗、濃情蜜意的美學情趣和開朗細膩的民族性情。

2.4.3 水文化對傣族武術文化的影響

傣族人愛水,把它視為美好、圣潔、吉祥的象征,是萬物的生命之源?!兜嶂尽肪砣d:“水擺夷好近水居,每日必浴以潔其體,男婦皆然?!贝鲎迦藢λ畱延械挠H切感并提升到哲學信仰的層面。傣族創(chuàng)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說:“遠古的世界是一片混沌,沒有天地,只有水和氣,后來水、氣在冷風的吹動下不斷翻滾與攪動,最終凝結成傣族的先祖英叭,后來英叭神創(chuàng)造了天地和萬物。”傣族是把水作為世界的本原的,是傣族人的“道”,正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水這一物質實體一旦與人的思想連在一起,就逐漸升華為一種蘊含著敬畏信仰和閃爍著心靈之光的文化組合體。這種“水文化”組合體在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的物質流動與能量流動的交互過程中,漸次影響到傣族武術文化的生態(tài)體系,反映在武術文化表象上,就是觀賞娛樂、修身養(yǎng)性而不是對抗與爭斗[5]。

2.4.4 佛教對傣族武術文化的影響

傣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佛教尚未傳人之前,傣族社會的倫理道德,基本上屬于原始宗教的意識形態(tài)范疇。原始宗教非常崇拜力量,認為“力就是美,美就是力”。“狩獵能手不顧一切地跟猛獸搏斗,并戰(zhàn)勝了猛獸,這就是美;懦弱者蹲在寨邊,連小獵物都不敢捕捉,這就是丑;守衛(wèi)村寨的英雄能英勇殺敵,即使失去一只手臂,也是美;懦弱者不敢與敵人爭斗,被敵人活捉而得以生存,這是丑?!彼?,那時的傣族人非常崇拜英雄。傳說勐神就是古代傣族人民抵抗外來侵略者的武功高強、機智勇敢的一位英雄。祭祀勐神,成為傣族原始宗教中規(guī)模最大、儀式最為隆重的一項活動。同時尚武之風盛行。唐朝時,傣族地區(qū)受南詔政權統(tǒng)治管轄,秋后練習武術的軍事制度已相當嚴格?!缎U書·卷九》載:“務田農(nóng)菜圃,戰(zhàn)斗不分文武,無雜色役。每有征發(fā),但下文書與村邑理人處,克往來月日而已,其兵杖人各自赍,更無官給?!薄懊繗q十一、十二月農(nóng)田收獲既畢,兵曹長行文書境內諸城邑村谷,各依四軍,集人試槍劍甲胄腰刀,悉須犀利,一事闕即有罪?!边@時,傣族武術達到鼎盛階段,拳術“錚偉”(謎宗拳)已經(jīng)形成。從《新唐書·南詔》中可以看出,由傣族組成的“白衣沒命軍”是南詔最精銳的作戰(zhàn)軍隊之一。此時,佛教在傣族地區(qū)還處于形成階段[6]。

元、明時期傣族尚武之風依然濃厚,原始宗教勢力仍然強勁,人們習武的首要目的仍然是殺敵?!恶R可·波羅游記》中載:“男子盡武士,除戰(zhàn)爭游獵養(yǎng)馬外,不作它事……?!痹罹┑摹对颇现韭浴酚涊d了傣族信仰佛教之前的原始巫術:“遇破敵,斬首置于樓下,軍校畢集,結束甚武雉尾,手執(zhí)兵戈,繞俘馘而舞,仍殺雉祭之,使巫祝爾酋長人民速來歸我!祭畢,論功明賞罰,飲酒作樂?!泵鞔兜嵝∮洝酚涊d:“軍民無定居,聚則為軍,散則為民。每三人或五人充軍一名,正軍謂之密刺,猶中國壯士也。”《滇略》卷九也載:“威遠州今盡為僰人(今傣族),男女勇健,走險如飛?!贝鲎遄钤绲某晌姆ㄒ?guī)《芒萊法典》也記載了13—14世紀傣族社會的軍事組織情況。法典里規(guī)定:“凡步兵取敵騎兵之首級,可升為騎兵;騎兵取敵象兵之首級,可晉升為象兵?!蓖瑫r,在原始宗教統(tǒng)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傣族神話故事《太陽七兄弟》、《帕雅亞》、傳說《宛納帕紋身殺妖魔》、《悍掌傳說》、《壘法帕練的由來》;民間故事《金皇冠阿鑾》、《阿鑾和他的弓箭》、《三字眼阿鑾》、《箭毒木》;長篇敘事詩《蘭嘎西賀》、《相勐》、《章巴西頓》、《粘響》;寓言《吾賴》、《花蛇王》等也都以歌頌英勇善戰(zhàn),武藝高強的英雄為主。

小乘佛教傳入傣族地區(qū)之后,特別是到了十三世紀以后達到昌盛時期,佛教漸漸成為了主要的精神支柱,傣族的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傣語中“英雄”賦予了新的內容,認為佛就是最大的英雄,智慧、勇敢和善良。傣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在理論上講究“四諦”、“輪回”、“十善”;宣揚“人空、生空、我空”的理念;注重禪修,內觀精密。為消滅苦因、斷絕苦果,人們就要通過賧佛,積善行,布施,修來世。隨著佛教思想逐漸滲透到傣族社會的各個領域,佛的主張成了傣族民眾共同追求的理想,佛的教義成了傣族社會判斷一切美丑、善惡的是非標準。信佛行善,大慈大悲,既是善又是美;不信佛,屠殺生靈,給他人帶來災難,既是丑又是惡。這種善美合一的倫理觀念,透過記載佛的言論的各類經(jīng)書,潛移默化地注入了人們的靈魂,成了人們一切言行的指南。隨著時間的推移,傣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便受佛教影響而產(chǎn)生變化:從剽悍變得溫和,主張和平,厭惡戰(zhàn)爭;提倡忍讓,以善待人,人類之間不分民族種族,都應和睦相處[7]。武術文化作為傣族文化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于是,它的運動風格、文化象征和價值取向等方面逐漸發(fā)生了嬗變。明代李思聰《百夷傳》、劉文徽《天啟滇志·屬夷》中分別有人們在鄉(xiāng)間飲宴“舞干為宴”和“舞牌為樂”的記載。如果說這種形式的舞武在傣族地區(qū)古老的巖畫上就能找到它的身影的話,那么從明朝中后期以后,作為殺人術的傣族武術也漸趨藝術化了,從而造就出了傣族平和婉約、富有韻律的武術文化。

3 開發(fā)傣族武術文化的意義

從前傣族地區(qū)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當和尚學文化、紋身避邪、習武強身是男人要做三件事。所以,傣族的男孩從小就要向武術拳師習武強身。到了14—15歲,一般都已掌握了一些舞弄刀、槍、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作為防身、御敵、防野獸之用。傣族村寨各村都有民間教頭,每當農(nóng)閑季節(jié),成群結隊的傣族青年都要練習武術,把武術都作為強身健體的娛樂活動遍布村村寨寨,逢年過節(jié),表演武術的人更是隨處可見。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關懷下,傣族武術得到了蓬勃發(fā)展。1977年在南寧武術觀摩大會上,瑞麗縣傣族罕約表演摸擬在深山老林中與蟒蛇搏斗的刀術,榮獲一等獎。1982年全國第一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上,來自孔雀之鄉(xiāng)西雙版納的傣族妹思模擬孔雀嬉斗,形象逼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8]。但近幾十年來,在經(jīng)濟大潮的影響下,習練傣族武術的人群在減少,許多傣族武術拳種面臨失傳的危險。盡管云南省委做出了一些努力,如2007年授予勐臘縣曼旦村的傣族拳師波罕丙被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的光榮稱號等,但仍遠遠不夠。

其實,傣族武術是塊金,是塊寶,完全可以當做傣族地區(qū)旅游開發(fā)的另一塊金子招牌。改革開放以來,傣族地區(qū)的旅游業(yè)蓬勃發(fā)展,但民族體育旅游開發(fā)單一;民族體育資源文化特征不明顯;區(qū)域文化資源發(fā)展緩慢等問題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不僅不利于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和區(qū)域文化的發(fā)展,也制約了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和旅游產(chǎn)業(yè)崛起。傣族武術文化豐富多彩,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愈加顯現(xiàn)其存活的獨特魅力。大力開發(fā)傣族武術,有利于促進地方旅游和地域文化健康、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地域文化和旅游經(jīng)濟的雙贏,同時也將為人類體育文明的多元共存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更好地保存像傣族武術這樣的民族體育項目,我們國家到了該為傳統(tǒng)體育立法的時候了。

4 結語

傣族武術文化底蘊深厚,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武術文化中的奇葩。傣族武術重美感,韻美柔婉,節(jié)奏鮮明,武舞合一,多仿生拳,體現(xiàn)出傣族人清麗、濃情蜜意的美學情趣和開朗細膩的民族性情。傣族人殷實、富足的生活狀況,特有的“水文化”心態(tài),萬物有靈的信仰,佛教的洗禮是其形成的主要內因。其中佛教在傣族武術文化中占有更突出的地位,深深地為傣族武術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給我國各民族武術文化史研究提供了極有個性的模式。在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本土化、鮮活的傣族武術文化將更加光彩四射。

[1][6][7]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傣族文化大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石天敬.傣族武術趣談[J].中華武術,1985(2):20.

[3]江應樑. 傣族史 [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312-327.

[4]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428.

[5]李延超,饒 遠.傣族體育與水文化緣由探析[J].體育科學,2006(4):76-79.

[6]李德祥.神奇的傣族武術[J].中華武術,1998(6):25.

On the Evolution and the Present Significance of Wushu Culture of Dai Nationality

Guo Zhenhua1Guo Zhiyu2
(1.2 Sports Scientific College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 416000;2.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

The paper,using the methodsof literature,logical inference and on-the-sport investigation and so on,studied the Wushu culture of Dai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The results find out: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ocial history,production model and so on,especially by the booming of Buddhism,the sports style,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Dai's Wushu have evolved.It is not so much a martial art as a body-building method full of rhythm and entertainment.It reflects one nationality's aesthetics,values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embodies ric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On the day with cultural globalization,Dai's Wushu has more special charm so asto offer valuable sour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and regional culture.

Wushu culture Dai nationality evolution significance

G85

A

1004—5643(2011)06—0019—04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發(fā)展的制度保障研究,編號:08CTY014。

1.郭振華(1968~),男,博士。研究方向:武術歷史與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傣族武術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的運用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華武術
近十年武術產(chǎn)業(yè)的回顧與瞻望
誰遠誰近?
構樹與傣族傳統(tǒng)造紙的保護和開發(fā)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譯對其民族發(fā)展的作用
武術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丰城市| 永康市| 徐闻县| 富顺县| 江永县| 抚松县| 柞水县| 常德市| 高雄县| 怀化市| 铜川市| 交城县| 丹江口市| 静乐县| 常州市| 方正县| 无为县| 马鞍山市| 烟台市| 罗田县| 射洪县| 福海县| 佛坪县| 申扎县| 共和县| 望谟县| 武穴市| 临西县| 迭部县| 衡山县| 容城县| 浦县| 凤山市| 芜湖县| 壤塘县| 克拉玛依市| 黑水县| 兴和县| 公主岭市| 义乌市|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