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失意文人尋求精神寄托的方式

2011-08-15 00:49高舉學(xué)
山花 2011年4期
關(guān)鍵詞:妓女文人山水

高舉學(xué)

中國古代失意文人尋求精神寄托的方式

高舉學(xué)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簡直可謂深至骨髓,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精脈而巋然不動。從“學(xué)而優(yōu)則仕”,“宦海浮沉”乃至最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已經(jīng)成為一種人生信條,成為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政治目標(biāo)和最高的人生境界。這就是儒家與道家“入世”與“出世”的思想。這兩種思想讓我們看到了古代文人在人生道路上,在兩難選擇的十字路口的一種悲哀和無奈。中國古代文人多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知識分子始終不渝、至死不悔的一條理想的康莊大道,同時也暗示著未來不可知的悲劇命運。而隨著封建集權(quán)的不斷加強和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文人的精神卻被異化了。每朝每代都不乏殉難者,將自己附加于一種抽象理念,自愿成為其犧牲品。立功立言立身,留取丹心照汗青,對忠臣烈女反復(fù)的表彰和頌揚,使死亡成為一種隱秘的沖動,以換取一個完美的人格姿態(tài)定格于歷史。對理想的執(zhí)著與黯淡的現(xiàn)實往往有不可調(diào)和,甚至背道而馳的矛盾,中國文人的追求、失落與痛苦都在這條陽光大道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以死明志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學(xué)命題。叔本華在他的《悲觀論集卷》中開篇就指出,人生來只以受苦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脫離悲慘世界的一種不錯的方式,苦難“直至死亡才結(jié)束”。孟子雖然提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惡”,但他生不茍且死不躲避,能夠為義而慨然舍生凜然赴死。“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中國文人生命價值的所在,一旦他們喪失了這樣一個權(quán)利,也就等于失去生存下去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人由于深受儒家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熏陶和影響,大多在理想與現(xiàn)實不可調(diào)和的尖銳矛盾沖突中,最后無可奈何選擇了以死抗?fàn)幍姆绞絹肀砻髯约焊呱型昝赖牟换谄犯?。在專制獨裁的體制下,文人仍然備受折磨,大多數(shù)文人一直在權(quán)杖下呻吟和掙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戰(zhàn)國后期的偉大愛國詩人、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文學(xué)家屈原。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奸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屈原眼看自己的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jīng)無望,也曾認真地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不能離開故土,于悲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羅江,殉葬了自己的理想。屈原為了崇高人生理想目標(biāo),即改革楚國的政治,把楚國導(dǎo)向光明和富強,他也確實努力過。然而,面對楚國黑暗的政治,昏憒的楚王,陰險奸詐的小人,詩人也曾疑惑過,彷徨過,哀傷過。可是,最終選擇了一條與現(xiàn)實相抗?fàn)幍臒o奈之路。他以無比執(zhí)著的精神,希望能感悟君王,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同時,又以堅忍不拔的意志,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以保持自己完美的內(nèi)在人格。也就是說詩人所面對的黑暗勢力畢竟太過于強大,最高當(dāng)權(quán)者不理解他,邪惡勢力容不下他,這就注定了他必然失敗的命運。詩人為了“美政”只能以死來表示自己對黑暗現(xiàn)實的最后抗?fàn)帲胺灏滓运乐薄?。

二、流連山水

幾千年來,孔孟的儒家思想與老莊的道家思想,幾乎是中國文人的兩條精神支柱。得意時出仕兼濟天下,失意后歸隱吟風(fēng)嘯月,是中國文人永恒不變的人生軌跡。歷經(jīng)宦海沉浮之后,莫不如散發(fā)弄扁舟,獨釣寒江雪。山水田園,就成了中國文人的精神避難所,在這里,心靈的創(chuàng)傷得到愈合,靈魂獲得拯救與升華。

古代失意文人常常寄情山水的原因:一是中國文人一直深受老莊超脫出世思想的浸潤?!盁o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的隱逸,其目的在于通過隱逸方式來追求“無為”,來排斥“有為”的紛擾。莊子認為,人要順乎自然才能返璞,返璞才能保全性命的本原。逍遙是樂,可以卸去物累的超脫感,可以與無限的宇宙融為一體的陶醉感。二是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迫使文人寄情山水。殘酷的政治環(huán)境又不允許他們公然與統(tǒng)治集團對抗,為了保全性命,也為了張揚個性,他們只有回歸自然,與山水同悲同樂,與政治絕離。當(dāng)他們的人生道路遭遇挫折時,便委身于自然山水,從中尋找精神寄托。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恐怖政治的壓力和社會思潮的變化,散發(fā)著濃郁的思辨和宗教色彩,讓人在山水中超脫,靈魂于自然中凈化。人們把目光由現(xiàn)實生活轉(zhuǎn)向了精神世界,幻想追求一種獨立人格和超脫的意境,于是他們痛恨現(xiàn)實政治和名教禮制,思慕老莊逍遙游,崇尚遠離塵世而寄居山林、寄情山水田園的自然風(fēng)光,辭官隱世遁名,并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上形成了玄游的風(fēng)氣。中國文人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空有滿腔抱負,卻報國無門抑郁而終。如謝靈運、阮籍等,這些文人縱情山水,是由政治原因所決定的,他們有意識地遠離官場、遠離政治,以求明哲保身。三是自然山水自身的魅力和蘊涵的深刻哲理。知音難覓,氣勢磅礴的自然山水包容萬象,不知不覺中就以山水抒發(fā)自己心中遠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圣賢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總是投身于自然山水之中,怡情悅性、歌詠吟唱。靈秀的山水與多情的文人結(jié)合的結(jié)果便是那一篇篇傳誦千古的山水美文,這其中溶進了歷代多少文人雅士的靈魂。從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瀟灑到杜甫“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深沉,從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到孟浩然“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幽美。一千多年前的醉翁歐陽修曾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美麗的自然山水,讓中國古代文人心曠神怡地陶醉其間,主觀而藝術(shù)地完美再現(xiàn)于他們的筆端??傊脚c水都已經(jīng)被人們賦予了靈魂,而它的靈魂也只有靠近它的文人才懂得,也因為山與水的包容與博大,才使無數(shù)失意的文人愿意靠近水,投入山的懷抱,將山與水作為逃避現(xiàn)實塵俗的隱逸場所,將山與水作為安慰自己靈魂的知己,是山與水消解了文人的悲劇意識,是山與水實現(xiàn)了文人異于“治國平天下”的另一種人生價值。

三、縱情歌樓

社會環(huán)境決定了歷史上的許多落魄文人,都喜歡流連于歌樓之地,迷戀于勾欄之處,偎紅倚翠,沉緬于溫柔鄉(xiāng)里。中國的文化就是風(fēng)花雪月的文化,是男人書寫女人的文化。《古詩十九首》中,多有吟詠妓女的詩作;《全唐詩》里有關(guān)妓女的作品有2500首之多;厚厚的一本《宋詞》,多半都是寫給妓女的。

自古文人縱情歌樓妓館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之一是追求愛情。在中國古代,整個社會對于女子的要求限于所謂的“三從四德”。在古代,青樓女子大多色藝俱佳,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通,再加上她們不受禮教束縛,性情自由??梢哉f古代男人的愛情不在家庭而在青樓。如董小宛與辟疆之結(jié)合;顧橫波、柳如是則享受其貴婦生活于顯宦家庭中,為后世所艷羨。愛情是一種完滿的理想,所以文人追逐妓女,追逐的不是妓女本身,而是想從妓女身上滿足一種愛情的浪漫與幻想!之二是文人和妓女地位相似。文人和妓女一度淪為下九流,是謂七娼八丐九儒。不然,白居易怎能與長安妓女“同是天涯淪落人”這自然不是無病呻吟。他們都是在賣身。文人賣文賣才華,賣那驚人之語,賣那洋洋灑灑的千古文章。妓女賣身,是賣她苗條身姿,賣她那千嬌百媚,賣她那溫香滿懷……由于文人與妓女同屬社會底層,因此兩者極易萌發(fā)一種惺惺相惜之感。特別是那些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文人,與那些天生麗質(zhì)而又淪落風(fēng)塵的妓女,更容易同病相憐。之三是儒家思想的影響?!笆成砸病保帮嬍衬信?,人之大欲存焉”,圣賢垂訓(xùn)。自古文人多情,多情則悅女色。故曰:文近色,色近文;文人大都悅色,悅色不盡是文人;名愈高愈風(fēng)流,才越大越放浪。

千千萬萬的失落士人,最終的桃源歸宿依然多是女人的懷抱。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崔護見好女暗戀不已,發(fā)出“人面桃花”的詠嘆。不幸的是劉禹錫,有美妓,卻被某丞相大人設(shè)計奪走,為此仿照《四愁詩》“憤懣而作四章”。大文豪蘇東坡、杜牧、柳永、秦少游、白居易、李漁等都曾逛過妓院,有的還娶了她們?yōu)殒?,妓女堪稱文人們的紅顏知己!杜牧,在失意潦倒之時,便時常沉溺于青樓之中,聽玉人吹簫,看歌舞樓臺,寫下了《遣懷》、《贈別》、《嘆花》等狎妓之詩,留下了青樓薄幸之名。柳永,少年時“怪膽狂情”,放蕩不羈,蝶戀于歌妓之間,為歌妓填詞作曲,視功名如糞土,自封為“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他的這種灑脫、玩世不恭的生活態(tài)度,受到了許多后世文人的贊賞。董解元便以“秦樓楚館鴛鴦幄,風(fēng)流稍是有聲價”,關(guān)漢卿也自命為“普天下郎君領(lǐng)袖,蓋世界浪子班頭”。他們的這種“放蕩”,隱藏的卻是一種“才大世不用,此意誰能平”的激憤,一種對人生理想的變異追求。他們的理想在現(xiàn)實中得不到實現(xiàn),唯有在秦樓楚館中尋求慰藉,宣泄不得志的憤懣,同時,這也是他們表示蔑視禮教、蔑視權(quán)貴的一種方式。另外,風(fēng)塵女子中,有許多是被逼為娼的,她們的遭際與這些落魄文人極為相似,這使得她們更能善解文人的心意,更能補償心理失衡,與文人產(chǎn)生“共同語言”,更容易成為文人的“紅顏知己”。她們之中,不乏色藝俱佳者。這些“白門柳色”,往往是文人們夢寐以求的“夢中情人”。因此,許多文人與妓女相處之時,并非是單純的狎妓,而是傾注了愛情或同情在里面的。失意文人投在了妓女的懷抱,那是他們逃避世事的棲息地,其實亦是一種反抗!如果說妓女是時代的悲哀,那么文人則是歷史的悲哀。

四、沉湎書畫

中國古代文化本質(zhì)意義上是一種政治文化,古代中國藝術(shù)無論其各個方面都與政治有著不解之緣,書寫和描繪技術(shù)在統(tǒng)治者為獨占財富而追逐權(quán)力的活動中占有重要位置。究其原因不過是古代中國社會的嚴(yán)酷現(xiàn)實迫使藝術(shù)沒有其他選擇。然而,在那個否定個人價值的國家機器運轉(zhuǎn)最正常的時代中,卻最終完善了個人主義的文人書畫藝術(shù)的一切。這是嚴(yán)酷政治環(huán)境中有思想的文化人所不得不尋找的一條宣泄個人情感的途徑之一。書法和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在古代文人那里已經(jīng)蛻變?yōu)楸磉_思想、宣泄情感、寄托胸臆的手段之一。中國古代的文人書畫家逐漸形成的傳統(tǒng),是藝術(shù)上的表現(xiàn)欲望與個人主義的思想原則。

中國書法通過柔軟的筆鋒傳達出一種飄逸豪邁的情懷和一種胸懷高遠的志向。唐代張懷瓘在《書議》中說:“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鼻宕鷦⑽踺d在《藝概》中也說:“寫字者,寫志也。”書法除了它完美的藝術(shù)形式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藝術(shù)的基本特征外,更主要的則是書法中蘊涵的精神力量具有決定和指導(dǎo)的因素。書法,從產(chǎn)生之日起就始終伴隨著文人的榮辱興衰。歷代的文人,尤其在“失意”后大多情系書法。例如米芾,是一個內(nèi)心風(fēng)云際會的文人,不如意后,一方面研習(xí)古人書跡,另一方面率性任意地揮灑,躋身宋四大家。由此可以看出,書法既可以成為失意者的天使,也可以成為精神疲累時的慰藉。中國書法藝術(shù)在古代文人那里,就成了這樣的“天使”與“摯友”。甚至可以說,就在書法藝術(shù)中他們找到了“自我”,從而獲得了一種無上的精神滿足。書為心畫,書法可以陶情冶性。文人的內(nèi)心生活、愛憎感情的豐富復(fù)雜,顯然,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上,書法是歷代文人最親密的伙伴,文人手中有一支筆內(nèi)心就感到充實,用手中的筆可以訴說心中的所思所想。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體味著創(chuàng)造的歡樂,在欣賞的過程中體味著審美的快意。由“書為心畫”勢必導(dǎo)向抒情冶性,以滿足文人們最頻繁也最一般的對藝術(shù)的精神渴求。元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導(dǎo)致更多的文人從事繪畫。最著名的文人畫家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即后世所說的“元四家”。他們的畫多表現(xiàn)“隱居”、“高隱”、“小隱”、“漁隱”,以“出世成仙”的態(tài)度表達一種士大夫階層的孤傲、空虛的情感。

五、歸耕退隱

文人需要真誠,否則無以為文;而官場卻需要虛偽,否則無以通達,這正是他們的人生悲劇所在。所以在政治舞臺上,中國文人永遠是退避者、受難者的角色,他們永遠只能是文人而做不了政客。于是文人們隱居山林,玩弄花草蟲魚消磨自己的壯志,給后世留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情趣,偶爾也發(fā)些“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牢騷。但是自然山水還是不能熄滅燃燒在他們血液中的忠君愛國愛民的火焰。受現(xiàn)實所限,他們卻只能將報效國家的愿望埋藏于心。于是他們對國家、對命運的心態(tài)總是在希望與悲觀之間,并且痛苦地終生面對“歸隱”與“進取”的嚴(yán)峻又無解的難題。

古代文人隱居的原因,其一,在于文人們對生存自由的神往。自圣王堯、舜時代的巢父、許由起,隱士們所以傲富貴、輕王侯、小天下,正是出于對自由生命的熱愛。多數(shù)隱士隱居不仕的最根本原因并非天下無道,而是“以快吾志”。其二,漁隱傳統(tǒng)和桃源傳統(tǒng)。桃花源是中國古代士人的“烏托邦”。它是陶淵明對老子“小國寡民”、“無為而治”政治哲學(xué)的詩意的演繹和實踐,從而吸引了后世許多耽于自由理想的文人執(zhí)著尋覓。其三,天下無道則隱。但是,孔夫子說的天下“無道則隱”,既是隱居信條之一,也是歷史事實。天下無道則隱的確有逃避“匹夫之責(zé)”的意味,但又不止于此。當(dāng)個人之力不足以改變社會環(huán)境時,退而自保、守志、適意,進而多方面追求和實現(xiàn)生命價值,純屬無奈之舉。

“不愿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東晉詩人陶淵明,可謂古代隱居文人的典型代表。從二十九歲入仕到四十二歲歸隱,經(jīng)過幾上幾下,陶淵明對仕途徹底絕望了。在仕途輾轉(zhuǎn)的十三年,大濟蒼生的理想如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一腔熱情化為一片冰水。離開官場,如釋重負,頓感身輕意舒。陶淵明的心中全然是一種恍然大悟,返璞歸真的感覺。陶淵明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yán)。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jié),更是勉勵后人以天下蒼生為重,以節(jié)義貞操為重,折腰時心已愧,不趨炎附勢,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不為世上任何名利浮華所改變。其后便過上了如詩人《飲酒》詩中所描述的“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人間逍遙自在生活。他樂天知命,要過一種合乎本性而又順應(yīng)自然的隱居生活,以離開仕途為幸,偏遠的田園在他心目中成了世上唯一的凈土:暮靄中遠離塵世的村莊依稀可辨,裊裊的青煙似柔云緩緩飄散;此情此景使他心醉神怡,微醉中,他恍若置身仙境,只是深巷中傳來的狗吠雞鳴聲才讓他覺得依然是在人間。這位被后世文壇極力推崇的田園詩人,一生困苦,貧病饑寒一齊對他進行折磨,使詩人終于含恨離世。

六、著書立說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寫作是一個文人“不朽”的途徑,也便成為一個文人終身的事業(yè)。這是傳統(tǒng)儒家知識分子超越個體生命、追求永生不朽的一種獨特形式,也往往是驅(qū)使他們在有生之年有所作為的秘而不宣的內(nèi)在動力。通過著書立說,給自己留下身后之名,從而實現(xiàn)對有限人生的超越,成為古代許多文人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司馬遷,他用畢生的精力完成的《史記》是中國一部偉大的歷史巨著,他堪稱一位偉大的歷史學(xué)家和文家學(xué)。但就是這樣一位文學(xué)巨匠,所遭受到權(quán)力的折磨也是十分慘重的:因為替遠征匈奴、失敗而降敵的李陵辯護,他被漢武帝懲辦,受了腐刑,成了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監(jiān)一般人物,痛苦到了極點,“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司馬遷懷著如此悲憤的心情,咬著牙活下去,終于完成了空前絕后的歷史巨著《史記》。他呻吟、掙扎,乃至悲憤地喊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資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司馬遷由自己的不幸聯(lián)想到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圣人、賢人的悲辛和受到的災(zāi)難,而造成這些災(zāi)難的劊子手就是專制權(quán)力。他以大量的事例說明了作家的不幸遭遇是產(chǎn)生好作品的重要條件,這一點為后來更多的文學(xué)史實所證明,因而也為后代更多的文論家所重視。

縱觀中國歷代文人,他們的悲劇并不在于無才,而是為儒家教條所害。寒窗苦讀的書生缺乏解決實際事務(wù)的能力,只是他們意識不到這些罷了。畢竟在政界里需要的是政治家而不是文學(xué)家和藝術(shù)家。帝王將相們認識到書生缺陷,則大力使用實干之人,而這些所用之人又偏偏少于攻讀經(jīng)綸,自然為文人士子所不恥,從而更加劇了文人懷才不遇的悲哀;而生存其中的文人也永遠無法在其喜劇地位上逃脫悲劇性的命運,最終都無一例外地淪為意識形態(tài)的犧牲品。

[1]劉俊田,林松,禹克坤.四書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2第一版.

[2]陳滯冬.中國書畫與文人意識[M].四川美術(shù)出版社,2006年.

[3]袁行霈.中國文學(xué)史(4卷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4]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5]何新文.文士的不遇與文學(xué)中的士不遇主題[J].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第4期.

[6]司馬遷.史記[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10-1.

高舉學(xué),貴州師范大學(xué)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猜你喜歡
妓女文人山水
愛在一湖山水間
山水之間
文人與酒
一處山水一首詩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山水》
文人與石
受到皇帝褒獎的妓女將軍
林西县| 宜黄县| 大悟县| 隆回县| 诸城市| 磴口县| 平远县| 阿鲁科尔沁旗| 营口市| 南郑县| 常熟市| 繁昌县| 临桂县| 井研县| 威信县| 台北市| 延边| 盐山县| 辽阳市| 晋州市| 改则县| 奉节县| 莱西市| 衡水市| 都江堰市| 沈丘县| 瓦房店市| 宁强县| 平遥县| 万年县| 岚皋县| 进贤县| 乡城县| 凉城县| 连州市| 星座| 沂水县| 盐边县| 芦山县| 剑河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