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味象
秦國統(tǒng)一中國的確切年份是公元前221年,而從這上溯的一段歷史時期就是先秦時期。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一次劇變的時代,為此,也產生了很多政治傳統(tǒng)文化,而這也是中國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領域。其中,君臣觀就是在先秦時期發(fā)展而來的。從堯、舜、禹時代,到夏商周三代,再經過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君臣觀經歷著不斷的整合和發(fā)展,并形成了儒、墨、道、法四大主要流派。文章將分析闡述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君臣觀,最后簡單總結先秦時期君臣觀的特點。
先秦,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zhàn)國等歷史階段。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尤其是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在先秦時期發(fā)站起來的君主觀,也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想統(tǒng)治集團內部和整個社會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就要處理好君臣之間的關系,所以,歷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對君臣問題都十分關注。這種源于政治共同體內的政治家與思想家在觀念和意識上的認同,逐漸形成一定政治思維模式,并至今影響著國人的民族心理。
眾所周知,先秦儒家的鼻祖就是孔子,就以孔子為代表闡述儒家的君臣觀??鬃右恢毕Mㄟ^出仕為官實現自己的政治思想。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理論聯系實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去研究如何設計自己的政治理想,塑造自己的政治角色,以及處理好自身與政治關系,其影響深遠,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鬃诱J為君宇臣之間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臣子侍奉君主,臣子對君主是要忠心,但是君主對待臣子也有禮,即要以禮相待,并且還要用“君使臣以禮”的規(guī)范對君主有所限制。他強調君臣之間是相互對等的關系,而絕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存在偏差、單向的關系。換句話說,就是君主如果不能以禮來對待臣子,那臣子也就沒必要對君主忠心。所以概括來說,孔子個君臣觀就是:君必頰以道行政,臣則應以道事君。
墨子在《尚同》篇中提出,正是由于每個百姓的想法不同,步調不一致,有時總會有矛盾糾紛出現,所以就要選出一個賢良的人來做君主,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要選擇若干賢良的人做臣子來輔佐君主。而且,墨家希望從上到下,無論是君主還是各級官吏都由社會的典范人物來擔任,以此達到繁榮穩(wěn)定、高效運作的理想社會。
墨家的君臣觀是建立在“兼相愛,交相利”的君臣惠忠關系上,即君臣之間具有平等性,君臣之間具有互利性。一方面,墨家要求,君主是要以仁慈惠愛的態(tài)度來對待君主,臣子對待臣子則要忠心耿耿,君主與臣子是相互愛護的,認為君與臣間應保持有區(qū)別的統(tǒng)一,反對絕對的同一,君臣以平等的心態(tài),將政見由下至上統(tǒng)一,再從上至下的執(zhí)行,達到天下一義。另一方面,君主與臣子都承擔互愛的義務,也享有被愛的權利。具體來說,就是君主對臣子要完全信任,并予以重任。臣子要盡忠盡職,報答君主的仁惠。
雖然墨子的概念推導的結果,不少是建立在假設的推論和片面的事實之上的,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但墨家這種打破以任人唯親為原則的宗法制度,希望能與君主相互愛護,為君主盡心盡力的精神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在相對動亂的先秦,這樣的君主觀在緩和緊張和僵持的君主關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也為君臣一體觀打下了基礎。
老子是早期道家理論的奠基人,其對道家的影響是巨大的,可謂實道家的先驅者。通過《老子》可以發(fā)現,老子提及最多的莫過于圣人,并且塑造了具有完美形象的圣人來取代君主,也可以說圣人就是其心中理想的君主人格。至于臣子的相關描述和理論,老子卻只言片語。雖然老子并未否定臣子的作用,但是在老子眼中臣子是沒有賢愚之分的,老子推祟的君主處理政事,要像綿綿細雨一樣,在事情處理與無形之中,在管理臣子百姓時,讓他們沒有感覺,最好是讓他們感覺不到君主的存在。這種無為而治的方法,并不代表不作為,而是以無為的方式去作為,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而以莊子為代表的思想,則是消極保守的。在《莊子》一書中,很難找到積極的治世方案,相反看到的更多的是冷嘲熱諷,一切帶著現實傾向的論爭,在他看來,如同豬身上的虱子所做的肥瘠之爭。他認為專制制度本身就不合理,認為君臣之分是一種“固陋”的表現,人應該像鳥、鼠之類自知可以逃避傷害,有能力保護自己、治理自己,而不需要君主的規(guī)范和制約,君主制度只是多余的存在。相比積極的黃老學派卻認為,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時,就是能讓有賢德的人能盡情發(fā)揮其才能,同時,君主也能任人唯賢,也就是這樣,君主才能擁有用不完的能人賢士。就算是君主能力不及,但也可以以賢德的人為師,就算是君主不是很聰明,也可以以聰明的人為長者。這就是黃老學派的積極君臣觀。
《管子》的君臣觀主張“下之事上也,如響之應聲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從形也”,同時君臣關系是和諧穩(wěn)定的,極少單方面的約束臣子,放縱君主,如果“上離其道”,則“下失其事”。主張君依君道,臣依臣道,君臣才能達到“和"的境界。而韓非從人性好利之中推導出了君臣觀,韓非是更傾向于君主,應該為君主出謀劃策,對臣子要約束和防范。
君臣的關系是一個既統(tǒng)一又對立的矛盾體。早在準國家的唐虞之世抑或夏商周三代之時,君不可獨治、君主臣輔的觀念就深入人心了。他們將君臣關系比作元首和股肱、船夫和舟楫、飛鳥和羽翼、大廈和棟梁等等,其寓意就是強調君臣的一體關系。而其對立的一面主要體現在君臣之間的上下、貴賤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君臣關系并不是永遠和諧的。
在看待道義與權勢孰高孰低的問題上,是君臣踐行君道與臣道的組成部分,也是先秦時期君臣觀的一個關注點和爭論點。儒家希望在君臣關系上,要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君主能夠尊重有德之臣,甚至視為朋友,老師。儒墨兩家都講“愛”,只是愛的內涵不同,一個是有階級等差的仁愛,一個是無等級區(qū)別的兼愛、大愛。墨家的政治理想就是使天下之人“兼相愛,交相利”在君臣關系方面,各個階級要拋開等級的成見,在思想感情上、態(tài)度上出自真心的互相愛護、相互施利。道家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之境。老子想要回到“小國寡民”,莊子憧憬“至德之世”。法家將道德因素排斥在政治之外,認為只有現實的政治秩序是唯一重要的。
在先秦時期,無為政治是一種影響廣泛的思潮。先秦道家認為君無為而臣有為是君臣關系的核心和總綱。老子闡述的無為而治主要針對君主,希望君主清靜無為,盡量減少政治性的作為。先秦儒家也主張無為,認為君主應該“垂衣裳而治天下”,不必親自過問操勞具體的事務性的政事,要善于分配職權和事務給臣屬??鬃咏杩滟澦搓U發(fā)其觀點,“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下南面而已?!庇纱丝芍?,君主無為的主旨是設官分職、任賢使能,臣子上行下效、盡心事主。儒、墨兩家都看重賢者對君主的輔佐,覺得君主要通過賢者的輔佐才能治理好國家。道家的觀點在于君主與臣子之間有為與無為的互動關系;法家則將無為演變成一種權謀詭計。由此可見,無論儒、墨、道、法四大家的君臣觀是處于何種目的,都是要求君臣恪守無為與有為的行政守則。無為與有為的辯證關系,己成為先秦諸子在君臣觀上最大了契合點。
經過上述分析闡述,大致對先秦時期的君主觀有了體力的概念,分析此時期的君臣觀不僅是豐富,而且非常復雜,但是總得來說,在先秦時期,政治生活秩序化的核心和國家命運的根本就是君臣角色。也正是先秦時期對君臣角色的共同關注、或者基于對某種歷史使命的共識才使得君臣觀成為古代政治思想史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1]張文超.孔子政治倫理思想初探,上海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2]張鑫.論法家思想中的臣[J].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張分田.秦漢之際法、道、儒三種“無為"的互動與共性一兼論“無為而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統(tǒng)治思想[J].政治學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