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丹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0)
古琴也叫琴,是中國代表性樂器之一,它的產生、定制、發(fā)展、成熟,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在漢以前關于古琴的記載并不多,時至漢唐古琴藝術開始日趨成熟并走向興盛。
據目前考古發(fā)現認為,漢以前的琴,其形制卻與今天習見的琴有很大差距。例如出土于湖北隨縣戰(zhàn)國初期的曾侯乙墓、湖北荊門郭店村一號戰(zhàn)國中期墓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的琴,它們均是半箱式的分體琴,面板上沒有標示泛音位置的琴徽,尾部背面有一個長方形的“足池”,即半箱式一足無徽琴。而今常見的全箱式兩足七弦面有十三徽的古琴,其形制應是在漢魏六朝時期確立的。
據桓譚《新論?琴道篇》的記載:“昔神農繼伏羲王天下,梧桐作琴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體”。蔡邕《琴操》記載:“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廣六寸,象六合也……,前廣厚狹,象尊卑也。上圓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宮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寬和而溫;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亂。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有。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應劭《風俗通義》記載:“今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依東漢尺計算:琴長三尺六寸六分,即現今86厘米;琴長四尺五寸,約現今106厘米。東漢末應劭所記琴長已經和后世的相近,說明這時琴的形制才開始穩(wěn)定。隨著琴形制的確定,其定音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琴徽的產生,恰恰能夠證明這一點。
琴徽的產生促進了古琴形制的確立,它使古琴音樂的發(fā)展更趨完美,并對律學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古琴琴徽產生于何時,迄今還沒有準確的史料記載。關于琴徽這一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廣大學者關注,不同的研究者發(fā)表了不同的見解,它們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了對古琴藝術的研究。
關于琴徽的產生,鄭祖襄先生由漢代重要著作中關于琴制中無琴徽的記載中推算,首先提出了兩漢時期琴徽并沒有產生運用。關于琴徽產生的歷史年代推考問題,鄭祖襄先生在文中引用西漢中期司馬遷《史記?樂書》的記載:“琴長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為宮而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通過此段文字的推斷,鄭先生論述當時的古琴并沒有出現琴微。
鄭祖襄先生對西漢琴家揚雄著的《琴清英》的記載:“昔者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嬖,去邪欲,反其真也。舜彈五弦之琴而天下治。堯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進行探究。研究指出當時揚雄只說了琴有七弦,并沒有講到琴徽的問題。
鄭祖襄先生對西漢末思想家恒譚關于論及古琴形制《新論》的記載:“琴長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琴隱長四十五分,隱以前長八分。五弦:第一弦為宮,其次商、角、微、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為少宮,少商。下征七弦,總會樞極,足以通萬物而考治亂也”進行探究。并通過關于桓譚的據史料記載桓譚在王莽掌權時任樂大夫,據《后漢書?桓譚傳》記載,桓譚“善鼓琴”,“博學多通”,“性嗜倡樂”。在桓譚的《新論》中,其詳細的描述了古琴的長、寬、厚、上圓下方、弦制及定音等方面,但沒有一字談到琴徽,由此研究者推斷古琴在西漢時期并沒有產生琴徽。
此后,鄭先生在對東漢蔡邕《琴操》和漢末應劭《風俗通義》的研究中,論及古琴形制時都沒有提到琴徽。由此推斷出兩漢時期在描述古琴的形制記載始終沒有提及琴徽的相關內容,恐怕這不會是偶然的為著者所不論,應該是當時并沒有產生琴徽。而生于三國時魏末時期的嵇康,在其著作《琴賦》中提及古琴琴徽,由此可見,從大約生于漢桓帝建和(公元 147—149年)年,卒于漢獻帝建安(公元196年—219年)年年間的應劭。到生于公元223年,卒于263年年間的嵇康。只相距一、二十年,嵇康時代已經運用琴徽。由此推算,琴徽產生的年代是在應劭的晚年和嵇康的幼年之間。
李純一先生通過探究西漢枚乘(?~ 前140)的名賦《七發(fā)》記載的:用龍門之桶制琴,用野繭之絲制弦,并以“九寡之珥為約”指出,琴徽的產生于公元前二世紀上半,大約時間為西漢前期稍晚。李先生認為,從《七發(fā)》的上下文意看,用珥做的約,本是箭靶的中心,在這里相當于徽。此說若成立,則早期的徽應出現在西漢早期后段。
李先生通過對晉嵇康(公元223~262)《琴賦》記載:“徽以鐘山之玉”這句話的探究,更為明確地指出此時琴徽已經產生,但有關古琴琴徽的數目仍不詳。“外側均列有十多個明顯的圓點形狀的琴徽”,這是南朝齊、梁墓磚印的壁畫“竹林七賢”嵇康和榮啟期所彈之琴琴面琴徽圖像,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有徽古琴圖像。全箱式琴體和十三徽的基本形制已經產生,由此李先生認為古琴琴徽產生年代約在東晉或稍前,下限最遲不晚于南齊初年,即公元五世紀九十年代。
馮潔軒先生通過對東晉大畫家顧榿之(約公元344年—405年)的《斫琴圖》進行探究,詳細描述了當時畫中的制琴過程:“圖之中部偏右畫一人席地趺坐,以已完工之琴堅置腿間,琴首向下,琴面向外,左手扶持,右手似在試音。琴身有頸無腰。其琴面純凈,末畫琴徽”。由此推斷在東晉時古琴琴徽已經產生。
在對嵇康的《琴賦》中“徽以鐘山之玉”進行探究時,李先生認為,其并不足以作為當時古琴已有徽的確切不疑的依據。這里“徽”是使動用法,是使之美的意思,并非琴徽。但嵇康的《琴賦》記載:“若論其體勢,詳其風聲,器和故響逸,張急故聲清,間遼故音庳,弦長故徽鳴?!贝_是可信是述琴徽的句子,但是李先生尚未將“弦長故徽鳴”注清楚。馮潔軒先生還認為不能依據文獻把琴徽從無到有局限于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這種判斷不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作者從古代遺存的圖畫上推敲琴徽很可能是在東晉初或西晉末年。
饒宗頤先生著的《說琴徽》記載:“‘響逸’、‘聲清’、‘音庳’、‘徽鳴’四事,徽與響、聲、音比倫,四者均是名詞?!庇纱丝梢娀罩敢粑唬^無疑問,可惜饒先生對“鳴” 未再作解釋。單單就字面理解,東晉嵇康《琴賦》所載:“‘徽’既指琴徽”此句,恐怕才是存見述及琴徽的最早文獻。
饒先生通過也對嵇康《琴賦》所作《琴賦圖》中的制琴一段進行探究,談到顧愷之等幾位名畫家皆作《竹林七賢》,“七賢”中的嵇康均為彈奏古琴,但所有相關的畫都未流傳下來,至于嵇康演奏的古琴上有沒有徽也不得而知。然而畫《竹林七賢》的一直流傳至南朝。從已發(fā)掘的南京西善橋油坊村墓、丹陽胡橋吳家村墓、建山金家村墓三座南朝陵墓磚印的《竹林七賢》壁畫中可以看出,嵇康、榮啟期均在彈奏古琴,其中吳家村墓壁畫因磨損,琴面是否有徽已不清加分辨,而其他的古琴圖畫上最多已畫到十二徽,因畫帶有示意性,可視為十三徽齊全。由上述三墓情形推斷、所畫琴上也應有徽是沒有問題的。但比這些墓更早的丹陽胡橋鶴仙坳墓,也有竹林七賢壁畫,惜已殘毀。如果再就這一畫題乃至畫風直接承自東晉,而顧愷之論戴逵的畫說他的《七賢圖》勝過前人,足見戴逵之前(戴逵約生于公元326年)已畫《七賢圖》來看,恐怕可以把這些大墓的磚印壁畫看得比它們的實際年代更古老些,那么,大約東晉之初,或西晉之末,也即3世紀末、4世紀初的時代,古琴的十三徽即已成定制。經魏、西晉,是發(fā)展、過渡時期,大約至東晉成為琴之定制。
由于研究者們眾說紛紜,每個人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但也有受時代或者史料影響未能準確表達的不足之處。由于缺乏有力的資料證明琴徽產生的具體歷史年代,所以不能果斷的下定論,但不可否認琴徽的產生和運用經歷了一定的歷史時期,究竟古琴琴徽產生的更具體更準確的時間,還需要后來音樂史學研究者進一步的探究。
[1]丘光明.中國歷代度量衡考[M].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頁.
[2]鄭祖襄.“徽”字與徽位——兼考古琴徽位產生的歷史年代[J]. 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8月.
[3]李純一.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4]馮潔軒.說徽[J]《馮潔軒音樂學術論文集》[C].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10月.
[5]秦序.琴樂是一個不斷變革發(fā)展的多元開放系統(tǒng)[J].《秦序音樂學術論文集》[C]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年第3期.
[6]鄭珉中.對兩張“晉琴”的初步研究[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4期.
[7]李明忠.斫琴藝術[A]《世紀古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臺北市立國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