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喉罩是一種新型通氣道,系介于氣管內(nèi)插管與面罩之間的通氣工具,插入咽喉部罩在聲門上方,氣囊充氣后在喉周圍形成密封圈,由通氣導管開口連接麻醉機。氣管導管是傳統(tǒng)的用于全麻時的氣道工具,由于兩者結構的差異,置入時對咽喉部的刺激程度并不相同[1],為了對此有進一步的了解,我院將喉罩應用于直視下微創(chuàng)膽囊切除手術并進行了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到我院行擇期直視下微創(chuàng)膽囊切除手術的患者40例,ASAⅠ~Ⅱ級,年齡35~65歲,體質(zhì)量60~70 kg。所有患者各項常規(guī)檢查均無明顯異常,無明顯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異常,無精神、神經(jīng)病病史。40例患者隨機分為喉罩組及氣管插管組,每組各20例。喉罩組:女8例,男12例,平均年齡(56.20±2.75)歲;氣管插管組:女8例,男12例,平均年齡(57.10±2.2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各項實驗室檢查結果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禁食水8~12 h,術前30 min給予阿托品0.5 mg肌內(nèi)注射。喉罩組:面罩吸氧去氮,給予咪噠唑侖0.03 mg/kg,芬太尼 0.003~0.004 mg/kg,丙泊酚 2~2.5 mg/kg行靜脈誘導麻醉,給予維庫溴銨0.1 mg/kg靜脈注入,待患者意識消失、肌肉松弛后置入4號喉罩。氣管插管組:面罩吸氧去氮,給予同喉罩組誘導劑量相同的藥物靜脈注入,待患者意識消失、肌肉松弛后行氣管插管(7.0-7.5號氣管導管)。應用德國產(chǎn)Drager Fabius tiro麻醉機和PM-9000邁瑞多參數(shù)監(jiān)護儀。記錄患者進入手術室時(T0)、置入喉罩或氣管導管前(T1)、置入喉罩或氣管導管后3 min(T2)、膽囊切除時(T3)、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前(T4)、拔除氣管導管或喉罩后5 min(T5)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術中根據(jù)患者情況追加芬太尼、維庫溴胺和丙泊酚的用量。記錄患者整個手術用藥量、手術時間、停藥及拔除喉罩時間,以及術后咽部并發(fā)癥如咽喉不適、咽喉疼痛、出血、聲嘶、氣管痙攣等的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MAP和HR的比較 術中喉罩組MAP及HR變化較為穩(wěn)定;插管組MAP及HR改變較大,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拔除喉罩和氣管導管前后兩組患者MAP及HR均有明顯改變(P<0.05);而且兩組不同時間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拔除喉罩和氣管導管前后MAP和HR的變化
2.2 兩組患者術中用藥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無明顯差異,芬太尼用量插管組、喉罩組,丙泊酚和維庫溴銨的用藥量在氣管插管組和喉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藥物用量的比較
2.3 蘇醒情況 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前15 min內(nèi),停用肌松藥維庫溴銨,術畢拔除喉罩和氣管導管前給予新斯的明拮抗肌松殘余作用,其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術畢(3.91 ±1.37)min 和(8.2 ±2.5)min。兩組患者拔除喉罩和氣管導管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15,P <0.05)。
2.4 不良反應情況 術后隨訪,喉罩組無咽喉疼痛發(fā)生;插管組有8例主訴咽喉疼痛,在術后第一天疼痛減輕,尚有咽部不適;兩組患者均無聲嘶、咽喉出血、氣管痙攣等情況發(fā)生。
氣管插管引起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是由于咽喉氣管受到刺激后交感神經(jīng)和交感腎上腺活動增強所致,MAP及HR升高,嚴重者可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2]?,F(xiàn)臨床廣泛使用的第三代喉罩為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氣道,喉罩置入不需喉鏡輔助,可直接置入患者咽喉部,對咽喉部刺激輕[3]。很多研究表明,與喉鏡直視下氣管插管相比,置入喉罩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輕,血壓、HR一般不會出現(xiàn)劇烈波動,因此對于可能伴有心血管疾病者來說,喉罩較氣管插管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4]。由于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后,與氣管黏膜直接接觸,可造成潛在的氣管黏膜損傷,術后呼吸道的并發(fā)癥相對較多;而喉罩相對于氣管導管,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無創(chuàng)性人工通氣裝置,它覆蓋在聲門上方,通氣口與氣管相對,在保證滿意通氣的同時罩體的密封壓還可以確保不發(fā)生反流誤吸。由于喉罩不與氣管直接接觸,因此術后呼吸道的并發(fā)癥明顯降低。
Puri等[5]研究認為蘇醒期,喉罩組 HR及血壓改變均較輕微,低于氣管插管組。使用喉罩者在麻醉后恢復室的停留時間和術后恢復自主活動的時間明顯縮短。本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果:患者麻醉蘇醒過程平穩(wěn),用藥量減少,蘇醒時間較氣管插管者短,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氣管插管相比,本研究觀察到喉罩在插入和拔出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較小的血流動力學改變,避免氣管導管對氣管的刺激和并發(fā)癥。綜上所述,喉罩用于直視下微創(chuàng)膽囊切除術操作簡單,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術后蘇醒快,并發(fā)癥少,是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廣泛推廣。
[1]Joseph RB.喉罩麻醉理論與實踐[M].岳云,田鳴,左明章,等譯.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9.
[2]Kahl M,Eberhart LH,Behnke H,et al.Stress response to trachealintub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surgery:direct laryngoscopy versus an intubating laryngealmask airwa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4,18(3):275-280.
[3]鄭穎,連文潔,汪春英,等.喉罩與氣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術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4)288-290.
[4]華震,周淑珍,左明章.雙管喉罩在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12):1002-1003.
[5]Puri GD,Hegde HV,Jayant A,et al.Haemodynamic and Bispectral index response to insertion of the 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SLIPA):comparison with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8,36(3):40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