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州
提起甘薯,它的名稱有很多!東北和山東叫做地瓜,北京叫做白薯,河南叫做紅薯,天津、江蘇叫做山芋,四川叫做紅苕,浙江、福建叫做番薯。有的人愛吃蒸甘薯,它的味道有點兒像栗子,細(xì)膩而香甜;有的人愛吃烤甘薯,冬天的烤黃瓤甘薯賽過蜜甜。
甘薯并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植物。它的原產(chǎn)地是美洲,考古學(xué)家曾經(jīng)在美洲的古墓中發(fā)現(xiàn)過8000年前的野生甘薯的塊根,在秘魯?shù)墓拍怪邪l(fā)掘出的陶器制品上繪有甘薯的圖案??磥?OOO年前,中美洲一帶的居民就已經(jīng)很熟悉甘薯了。
甘薯是如何從美洲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呢?
明朝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人陳振龍去呂宋(現(xiàn)在的菲律賓)經(jīng)商,在當(dāng)?shù)匾姷搅烁适怼8适淼母袢^一樣大,外面有紅色的薄皮,無論生熟都能食用。他聽種植甘薯的當(dāng)?shù)鼐用裾f,這種植物產(chǎn)量高,耐瘠薄,而且味道很好。陳振龍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土壤貧瘠、糧食缺乏,就想把甘薯帶回國種植。可是,當(dāng)時的甘薯是西班牙的殖民者從美洲引進(jìn)到菲律賓的,政府有法令嚴(yán)禁外傳。陳振龍冒著很大的風(fēng)險,買了幾尺長的一段甘薯藤秧。上海航行前,為了避開搜查,他將藤秧小心翼翼地藏在浸過水的纜繩里。就這樣,7天之后,甘薯藤被他帶到了福州。陳振龍的兒子陳經(jīng)綸向福建巡撫獻(xiàn)上了這段甘薯藤,并得到趕快試種的指令。陳經(jīng)綸就在自己家的屋后栽種了甘薯,四個月以后,把土翻開,掘出了累累塊根,它們“形如玉瓜、藕臂” “味同梨棗,食可充餓” 。福建巡撫親自品嘗了甘薯的滋味之后,就下令在各地推廣種植。后來,居民們?yōu)榱思o(jì)念他們,特地在福州的烏石山上,建立了一座“先薯祠”。在祠中還供奉著先賢,立有碑刻,記載并贊頌了他們引種甘薯的功績,并且把甘薯稱作“金薯”。
到了清代中期,18世紀(jì)前后,甘薯開始在我國各地普遍種植。
甘薯中含有相當(dāng)高的蛋白質(zhì),而且還含有一般谷物所沒有的抗壞血酸(維生素C)。甘薯還可以作為工業(yè)原料,用以制造淀粉、酒精、丙酮、葡萄糖等等。另外,甘薯也可以用來制成山芋蜜、山芋粉、山芋糕等等。吃法很多,蒸、煮、烤、煎以及烹炒,都可以做出美味食品來。
但是,甘薯最好熟吃,不宜生吃。因為生甘薯的淀粉顆粒之外包著一層堅韌的膜,生吃的時候,膜阻礙了唾液中的淀粉酶與淀粉接觸,沒法把它水解,胃腸也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它,只能吸收一些糖分和維生素。這樣,甘薯中的淀粉就被浪費了。而將甘薯做熟了之后,包在淀粉粒外面的膜會破裂開,淀粉酶就能充分地與淀粉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麥芽糖,味道比生薯還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