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艷,宋秋月,鄭 丹,韓 力,黃學石
(中國醫(yī)科大學 藥學院 合成藥物與仿生藥物研究室,遼寧 沈陽 110001)
當歸芍藥散(DSS)源于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由當歸、白芍、川芎、茯苓、白術(shù)和澤瀉6味中藥組成[1],具有活血補血、健脾利濕的功效,長久以來被用于治療婦科疾?。?]。上世紀80年代末,發(fā)現(xiàn)DSS具有保護神經(jīng)、治療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作用,在日本DSS常被用于治療阿斯海默氏病[3]。筆者對DSS中的兩味中藥白芍、當歸的化學成分研究表明,這兩味中藥中含量最大的4種成分分別是芍藥苷(5kg白芍中分離得到純品2.75g)、白芍苷(5kg白芍中分離得到純品1.47g)、阿魏酸(5kg當歸中分離得到純品1.02g)和洋川芎內(nèi)酯I(5kg當歸中分離得到純品356mg)。文獻報道白芍中的芍藥苷、白芍苷具有止痛、解痙、抗炎、抗凝血活性,當歸中的酚酸、苯酞類化合物具有舒張血管、抗血栓、抗氧化、抗炎等活性[4]。這4種含量較大的化合物均為DSS中的活性成分,芍藥苷和阿魏酸在DSS中的含量測定已有文獻報道[5-7],但白芍苷和洋川芎內(nèi)酯I在DSS及單味藥中的含量測定方法尚未見文獻報道。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建立測定DSS及單味藥中4種主要成分含量方法,以期為DSS及單味藥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據(jù)。
Waters 2695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2996 PDA檢測器,Empower色譜數(shù)據(jù)工作站,奧豪斯R2140型電子分析天平,奧豪斯ARA520型電子分析天平,KQ-500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乙腈為色譜純(sigma-aldrich),甲醇為色譜純(sigma-aldrich),水為制備純水,甲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藥材飲片均購自遼寧省醫(yī)藥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企業(yè):河北祁新中藥顆粒飲片有限公司),由沈陽藥科大學路金才教授鑒定,分別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的干燥根(產(chǎn)地:甘肅,批號:20091124),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的干燥根(產(chǎn)地:安徽,批號:20100515),傘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干燥根莖(產(chǎn)地:四川,批號:20091124),茯苓(Poria cocos)(產(chǎn)地:安徽,批號:20100515),菊科植物白術(shù)(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的干燥根莖(產(chǎn)地:浙江,批號:20100515),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 orientalis)的干燥塊莖(產(chǎn)地:福建,批號:20100515);對照品芍藥苷、白芍苷、阿魏酸、洋川芎內(nèi)酯I均為本實驗室自制,由ESI-MS、1H NMR、13C NMR實驗確定結(jié)構(gòu),HPLC檢測純度均>95%。
YMC C18色譜柱(4.6mm×150mm,5μm);流動相A為乙腈,流動相B為體積分數(shù)為0.1%甲酸水溶液,流動相A:B=8:92,測定芍藥苷(圖1A-1)和白芍苷(圖1A-2);流動相 A:B=20:80,測定阿魏酸(圖1A-3)和洋川芎內(nèi)酯I(圖1A-4);流速1.0mL·min-1,柱溫23.5℃,進樣量20μL。檢測波長200~400nm,數(shù)據(jù)處理選擇最大吸收波長分別為232nm(芍藥苷、白芍苷)、280nm(洋川芎內(nèi)酯I)、322nm(阿魏酸)。供試品溶液色譜中與各對照品對應(yīng)的吸收峰的理論塔板數(shù)均不低于3000,對應(yīng)的色譜峰的分離度均>2.0。
圖1 對照品及白芍、當歸、川芎、DSS HPLC
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芍藥苷、白芍苷對照品12.4、11.6mg,分別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定容,搖勻,即得芍藥苷、白芍苷濃度分別為496、464μg·mL-1的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干燥至恒重的洋川芎內(nèi)酯I和阿魏酸對照品25.3、25.7mg,分別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定容,搖勻,再分別吸取1.00mL洋川芎內(nèi)酯I和阿魏酸對照品溶液分別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定容,搖勻,即得洋川芎內(nèi)酯I、阿魏酸濃度分別為101、103μg·mL-1對照品溶液。
2.3.1 白芍、當歸和川芎藥材供試品溶液制備
分別取白芍、當歸和川芎藥材適量,粉碎,過80目篩,精密稱定白芍藥材粉末1.000g、當歸藥材粉末0.500g、川芎藥材粉末0.500g,分別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75%甲醇45mL,超聲處理40min,放冷后加75%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過濾,濾液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2 當歸芍藥散供試品溶液制備
按當歸芍藥散處方比例,精密稱取藥材粉末(過80目篩):當歸30.00g、白芍60.00g、茯苓40.00g、白術(shù)40.00g、澤瀉40.00g、川芎30.00g混合均勻,即得DSS。稱取配制好的DSS 4.000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75%甲醇約45mL,超聲處理40min,放冷后加75%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過濾,濾液用0.45μ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精密吸取芍藥苷對照品溶液1.00、1.50、2.00、2.50、3.00、3.50mL分別置于5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精密吸取白芍苷對照品溶液1.00、1.50、2.00、2.50、3.00、3.50mL分別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精密吸取洋川芎內(nèi)酯I對照品溶液1.00、2.50、1.00、1.00、1.50、2.00、2.50mL分別置于100、50、10、5、5、5、5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精密吸取阿魏酸對照品溶液1.00、2.50、1.00、1.50、2.00、2.50、1.50mL分別置于100、50、10、10、10、10、5mL的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定容,搖勻。進樣20μL,每份重復進樣6次,記錄色譜峰面積,以對照品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均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見表1。
表1 芍藥苷、白芍苷、洋川芎內(nèi)酯I、阿魏酸的回歸方程、相關(guān)系數(shù)和線性范圍
芍藥苷、白芍苷、洋川芎內(nèi)酯I、阿魏酸對照品溶液,每份重復進樣6次,計算峰面積RSD值,見表2,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表2 芍藥苷、白芍苷、洋川芎內(nèi)酯I、阿魏酸的精密度
分別稱取藥材粉末(過80目篩):白芍1.000g、當歸0.500g、川芎0.500g各6份,當歸芍藥散4.000g,12份。按照“2.3”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照“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每份供試品溶液測定3次取峰面積平均值。芍藥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0.61%、0.45%;白芍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1.9%、1.3%;洋川芎內(nèi)酯I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1.9%、1.7%、1.9%;阿魏酸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3.4%、5.0%、1.8%。結(jié)果表明本方法重復性良好。
分別稱取藥材粉末(過80目篩):白芍1.000g、當歸0.500g、川芎0.500g,各1份,當歸芍藥散4.000g,2份。按照“2.3”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2、24h進樣測定,每份供試品溶液測定3次取峰面積平均值。芍藥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0.95%、0.42%;白芍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1.0%、1.2%;洋川芎內(nèi)酯I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1.5%、0.6%、1.6%;阿魏酸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的RSD值分別為3.3%、4.7%、1.9%。結(jié)果表明芍藥苷、白芍苷、洋川芎內(nèi)酯I、阿魏酸在供試品溶液中24h內(nèi)穩(wěn)定。
取同批白芍粉末1.000g,當歸芍藥散粉末4.000g,各9份,分別置于5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高濃度的芍藥苷(1.70mg)、白芍苷(1.43mg)對照品,中濃 度的芍 藥苷(1.36mg)、白芍苷(1.00mg)對照品,低濃 度的芍 藥苷(1.02mg)、白芍苷(0.71mg)對照品各3份,按照“2.3”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表明芍藥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0.5%、100.9%,RSD為3.4%、2.0%;白芍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2.7%、103.4%,RSD為3.0%、1.9%。
取同批當歸粉末0.500g、川芎粉末0.500g,當歸芍藥散粉末4.000g,各9份,分別置于50mL容量瓶中。分別向當歸中加入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0.90mL,阿魏酸103μg·mL-1,0.9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0.60mL,阿魏酸103μg·mL-1,0.6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0.30mL,阿魏酸103μg·mL-1,0.30mL,3份。分別向川芎中加入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6.00mL,阿魏酸103μg·mL-1,5.4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4.00mL,阿魏酸103μg·mL-1,3.6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2.00mL,阿魏酸103μg·mL-1,1.80mL,3份。分別向 DSS中加入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7.00mL,阿魏酸103μg·mL-1,5.8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 101μg·mL-1,5.00mL,阿魏酸103μg·mL-1,4.00mL,3份;洋川芎內(nèi)酯I101μg·mL-1,2.50mL,阿魏酸103μg·mL-1,1.60mL,3份。按照“2.3”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計算回收率。結(jié)果表明洋川芎內(nèi)酯I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2%、98.1%、99.2%,RSD為2.1%、2.1%、2.3%;阿魏酸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2%、99.0%、96.9%,RSD為2.8%、4.5%、2.5%;
分別稱取藥材粉末(過80目篩):白芍1.000g、當歸0.500g、川芎0.500g,各6份,當歸芍藥散4.000g,12份。按照“2.3”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照“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每份供試品溶液測定3次取峰面積平均值。芍藥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分別為13.6mg·g-1、3.40mg·g-1,RSD為0.61%、0.45%;白芍苷在白芍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分別為4.84mg·g-1、1.21mg·g-1,RSD為1.9%、1.3%;洋川芎內(nèi)酯I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分別為0.236mg·g-1、1.70mg·g-1、0.249mg·g-1,RSD為1.5%、0.6%、1.6%;阿魏酸在當歸、川芎和當歸芍藥散中含量分別為0.231mg·g-1、0.950mg·g-1、0.142mg·g-1,RSD 為 3.3%、4.7%、1.9%。
實驗中對供試品溶液的提取方法進行了考察,分別用純甲醇、75%甲醇提取,75%甲醇提取芍藥苷、白芍苷和阿魏酸都要比純甲醇提取率高;洋川芎內(nèi)酯I在兩種溶劑中提取率相當。超聲提取3次與超聲1次的提取效果沒有顯著變化,最終確定了上述提取方法。
根據(jù)參考文獻[4]確定流動相系統(tǒng)為乙腈-水(0.1%v/v甲酸)。改變乙腈:水(0.1%v/v甲酸)比例從35∶65至5∶95,本研究選擇乙腈:水(0.1%v/v甲酸)=8∶92,該條件下白芍苷與芍藥苷達到基線分離。但應(yīng)用此條件時,阿魏酸t(yī)R=60.2min,洋川芎內(nèi)酯I tR=98.3min,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保留時間過長、耗時太久,不能滿足建立快速分析方法的要求。因此,筆者選擇不同比例的流動相分別來測定,選用乙腈:水(0.1%v/v甲酸)=8∶92測定DSS和白芍中的芍藥苷和白芍苷,選用乙腈:水(0.1%v/v甲酸)=20∶80測定DSS和當歸、川芎中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
筆者前期的化學成分研究表明,當歸中含量最大的兩種成分為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根據(jù)文獻報道[8],組成DSS的6味藥中,川芎中同樣含有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因此,本研究在測定DSS和當歸中的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含量的同時,也測定了川芎中這兩種成分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在川芎中的含量都要遠遠大于當歸,阿魏酸在川芎中的含量為當歸中的4.11倍,洋川芎內(nèi)酯I在川芎中的含量為當歸中的7.20倍。
研究結(jié)果表明,芍藥苷和白芍苷在白芍和含有等量白芍的DSS中的含量一致,阿魏酸和洋川芎內(nèi)酯I在當歸、川芎中的含量之和與含有等量當歸、川芎的DSS中的含量一致,說明本實驗方案條件下,DSS中其他組分不干擾芍藥苷、白芍苷、阿魏酸、洋川芎內(nèi)酯I的含量測定。
[1]周件貴,席文勝.當歸芍藥散的組方和藥理藥效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1996,13(5):24-25.
[2]楊喬.當歸芍藥散治療作用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8,14(10):1545-1547.
[3]金貞姬,楊長青.當歸芍藥散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yīng)用研究進展[J].華夏醫(yī)藥,2009,4(6):476-478.
[4]CHEN L L,QI J,CHANG Y X,et al.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constitu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Danggui-Shaoyao-San by HPLC-DAD-ESIMS/MS[J].J Pharm Biomed Anal,2009,50(2):137.
[5]曾宇,杜迎翔,馬世平.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當歸芍藥散中阿魏酸和芍藥苷的含量[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4,35(4):341-343.
[6]陳春水,龐曉華.RP-HPLC法測定當歸芍藥散中芍藥苷的含量[J].藥物研究,2008,5(13):30-31.
[7]劉俊,宋欣,王滿媛,等.不同提取方法測定當歸芍藥散中芍藥苷和阿魏酸含量的比較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6(3):20-22.
[8]郝淑娟,張振學,田洋,等.川芎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0,12(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