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愛卿 杜 冰 楊茂省
(山東省兗州市科技局 272100) (兗州市農(nóng)業(yè)局)
冬瓜味甘而性寒,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和消炎的作用。對于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水腫腹脹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還具有解魚毒、酒毒的功能,能去掉人體內過剩的脂肪和抗衰老的作用?,F(xiàn)將大棚冬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冬瓜為喜溫、耐熱性作物。冬瓜種子發(fā)芽的適宜溫度為28~30℃,20℃以下發(fā)芽緩慢,15℃以下不能發(fā)芽,30~35℃時發(fā)芽迅速。16℃以下根毛不能發(fā)生,15℃左右生長慢,10℃以下或10℃左右光照弱、濕度大時容易受凍;在20~25℃時生長良好,25℃以上高溫生長迅速,但較纖弱,容易感染病害。蔓葉生長和開花結果都以25℃左右為宜,14℃以下、40℃以上植株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10℃以下可發(fā)生生理性障礙,停止生長。
冬瓜屬于短日照植物,但對光照長短的適應性較廣,對日照要求不太嚴格。幼苗期在溫度稍低和短日照時可促進發(fā)育,雌雄花的發(fā)生節(jié)位提早。較短的日照、較高的溫度有利于莖葉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生長健壯,有利于開花坐果、幼瓜發(fā)育和產(chǎn)量的提高。
冬瓜根系發(fā)達,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強,但蔓葉繁茂、蒸騰面積大,果實大、消耗水分多,因此不耐旱。
冬瓜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可在各種土壤中栽培,但以土層深厚、有機肥含量高、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砂壤土最為適宜。
植株長勢中等,葉片掌狀深綠色,生有白刺毛,瓜蔓節(jié)間較短;單性花,時有雌雄同花,第3~5節(jié)開始著生第1朵雌花,以后間隔2~3節(jié)著生1朵雌花;果實短筒形,縱徑18~20cm、橫徑18~24cm,單瓜重1~2kg;成熟的冬瓜表皮青綠色并被有白色蠟粉。該品種早熟、品質好、耐貯存、較耐寒、抗病蟲害能力強。
冠星節(jié)瓜為雜交一代品種,生長勢較強,第1雌花節(jié)位5~9節(jié);瓜為圓筒形,長18~20cm、橫徑5~ 6cm,深綠色、有光澤、有星點、無棱溝,肉厚1.3~1.5cm,單瓜重0.4~0.5kg。該品種抗性較強,較耐寒,早熟、豐產(chǎn)、優(yōu)質。
七星仔生長勢強,側蔓多,第1雌花著生節(jié)位5~7節(jié),以后每隔2~4節(jié)著生1個雌花,或連續(xù)4~5節(jié)著生雌花;果實圓柱形,長21cm、橫徑6.0~6.5cm;果皮青綠色,被茸毛和光澤,有銀白色斑點,肉厚1.5~2.0cm,白色,單瓜重300~400g。該品種適應性廣,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品質優(yōu)良。
青皮冬瓜為山東農(nóng)家品種,屬大型晚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分枝性強,第1雌花著生于11~18節(jié),主蔓長400~500cm,葉長19cm、寬28cm;瓜形圓筒形,瓜皮綠色,密生茸毛,成熟后瓜面有白粉;平均瓜長48cm,橫徑18~25cm,單瓜重12.5~15kg;瓜肉厚,品質好,晚熟,生育期140~160d。該品種喜溫、耐熱。
根據(jù)大棚栽培的小氣候特點,保護地栽培時間愈短,上市愈早,效益愈高,因此宜選用早熟品種,一般選用雌花出現(xiàn)節(jié)位低的品種,如北京一串鈴或地方農(nóng)家品種。
冬瓜根系發(fā)達,吸肥吸水能力強,地上部分長勢旺,果實產(chǎn)量高。因此,應增施基肥,深翻土壤,才能獲得高產(chǎn)。每667m2施優(yōu)質圈肥5000kg或雞糞3000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5kg作基肥。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搗細,撒于地面,土壤深翻30~40cm。
3.3.1 準備苗床 在塑料大棚內設小拱棚育苗,采用多層覆蓋保溫。為便于苗床管理,通常采用播種苗床撒播和分苗苗床育大苗的兩級育苗法。采用肥沃園土與腐熟有機肥按1∶1比例配制床土,充分攪勻,鋪在苗床或營養(yǎng)缽中,并施入適量殺蟲劑和殺菌劑防治病蟲害。
3.3.2 浸種催芽 首先精選種子,除去雜粒、癟粒和雜質,選留籽粒飽滿、完整無缺的種子,一般每667m2用種量200~300g。然后進行浸種催芽,由于冬瓜種子種皮堅硬厚實,吸水和氧氣緩慢,因此發(fā)芽時間較長。先將水溫調至50~60℃,倒入種子,并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左右停止攪拌,繼續(xù)浸泡12~14h,使種子充分吸水,在浸種過程中,適當攪拌浸種搓洗后,用濕紗布或毛巾將種子包好,置于恒溫箱或其它溫暖處,溫度保持30~35℃進行催芽,經(jīng)5~6d種子即可萌發(fā)露白。催芽期間,每天用溫水清洗1次,以利于發(fā)芽,當50%~6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3.3 播種 將經(jīng)過催芽的種子播于10cm×10cm營養(yǎng)方格或營養(yǎng)缽中育苗,加蓋地膜,增設小拱棚,夜間加蓋草簾。播種后,白天溫度保持30℃左右、夜間15℃左右。幼苗頂土時,即可撤去地膜。
一般日歷苗齡50d,幼苗具有3~4片真葉為定植適期。早熟品種小型瓜,采用大小行方式栽植,大行距60~80cm、小行距30~40cm,株距40cm,每667m2栽3000株左右。按行距做成高20cm的高壟,栽植時,先在壟背上開溝,澆水后按株距擺放苗坨,水滲下后覆土。栽植后立即覆蓋地膜,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控制棚內空氣濕度,以利于促進根系傷口加快愈合,多發(fā)新根,防止地上部分萎蔫,縮短緩苗期。緩苗前一般不通風,以提高棚溫,促進緩苗。緩苗后,于地膜下澆1次水,要澆透壟,保持開花坐瓜前不再澆水,澆水后要及時放風排濕。冬瓜要求較高的溫度,保持棚內溫度白天25~30℃、夜間15℃左右;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為白天70%左右、夜間85%左右,防止?jié)穸冗^大。同時要求良好的光照條件,因此對覆蓋物的管理應在保持適當溫度的前提下,增加光照時間,保持棚面清潔,以增強光照強度,最好張掛反光幕。
3.5.1 植株整理 主要有吊蔓(插架)、留蔓、整枝、留瓜等。大棚冬瓜采用早熟小型瓜品種,可采取吊蔓法或立壁式支架,但以吊蔓法為好,吊蔓法易于落蔓;大型冬瓜品種采用爬地栽培方式。冬瓜以主蔓結瓜為主,大型冬瓜一般在第15~19節(jié)開始著生雌花,每隔5~6節(jié)有1雌花,小型瓜品種雌花著生部位較低。支架栽培的只留主蔓,不留側蔓;爬地栽培的坐瓜前不留側蔓,坐瓜后可留1~2個側蔓。小型瓜品種根據(jù)大棚茬口安排和市場情況可留1~2個瓜,也可加強管理多留瓜;大型瓜品種一般只留1個瓜,也可收兩個嫩瓜,但均要在最上部的瓜坐住后,留5~8片葉摘心。
3.5.2 人工授粉 露地栽培冬瓜不需要點花或蘸花,但在大棚內沒有傳粉媒介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首先要保證有適宜的溫度,冬瓜花粉形成的最適溫度為25~30℃。如果溫度較低,尤其是陰雨天時棚內溫度低于15℃,花粉不能形成,無法授粉。人工授粉時必須使用當天開放的雄花,因為雄花開花時間過長,到中午12時以后,溫度超過35℃,在高溫條件下,花粉容易由黃色變?yōu)榧t褐色,花粉老化后就不可再繼續(xù)使用,因為這樣的花粉已經(jīng)活性很弱或失去活性,即使授粉成功也容易出現(xiàn)畸形果,不具備商品性,賣不上高價。另外,35℃以上的高溫,還會造成雌蕊花柱對花粉的粘著性降低,使花粉不易粘在雌蕊的柱頭上,不能完成人工授粉。一般冬瓜花在上午5~8時開放,并且在9~11時花粉的質量最好,這時花粉為淺黃色,并且棚內空氣濕度適宜,有利于花粉粘著在柱頭上,完成授粉。
3.5.3 結果期管理 結果期要保持較高棚溫,以利于幼瓜生長。坐瓜后追肥1次,每667m2施氮磷鉀復合肥30~40kg,配合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800~1000kg,于壟側開溝施入,結合追肥澆1次透水。坐瓜至瓜膨大期要及時澆水追肥,可每10~15d澆水1次,還可結合澆水追施速效化肥1~2次,如每667m2施尿素10kg左右。
棚栽冬瓜以采收嫩瓜為主。因此,采收期并不嚴格,小型冬瓜單瓜重1kg左右即可采收,大型冬瓜也可適當早收。
4月份氣溫升高,除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還可逐漸不蓋草苫,進入5月份,可揭開棚前窗薄膜或去掉棚膜任瓜蔓自然生長,如肥料充足仍可繼續(xù)結瓜。吊蔓栽培的隨著瓜蔓的生長,可分次落蔓,摘除基部老葉,結合培土將瓜蔓埋入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