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中
(漳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杜詩《洗兵馬》系年平議
林繼中
(漳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杜詩《洗兵馬》系年有多種說法,文章針對史料的選用及對文本意指理解的多歧性,比較諸說得失,將該詩放在同期杜詩及其整體語境中重新審視,主張該詩或當作于乾元年春。
杜甫《洗兵馬》;系年;史料
杜甫《洗兵馬》的系年有三種說法:(1)作于至德二載收京后;(2)作于乾元元年春;(3)作于乾元二年春。其中當以乾元二年春一說最流行,重要注家如黃鶴、仇兆鰲、浦起龍、楊倫等,及今人蕭滌非、朱東潤、陳貽焮諸先生咸持此說。此說諸家舉證頗豐,可以說史料與文本已取得一一對應(yīng)。然而滌非師仍非常謹慎地說:“關(guān)于此詩寫作年代,我因一時還難確定,所以注文一開始就用了‘大概’二字?!保?]這是嚴肅的學者負責任的態(tài)度。事實上歷史材料先天地存在著缺陷:它不可能全部保留至今,不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歷史事件,疏漏殘缺失真在所難免。何況作為歷史敘述的史料并不等同歷史真相。因之讀者對它必然要有所選擇、推理、判斷,“純客觀”的研究不可能做到。研究者只好通過不斷比較、反思、調(diào)整、理解,在文本“意指”的暗示與制約下重建語境。所以滌非師在該詩系年問題上輕易不下結(jié)論,只是提出傾向。的確,在詮釋該詩的史料選擇上與對文本意指的理解上,尚有許多模棱兩可的地方。
先看史料的選用:
(1)詩云:“中興諸將收山東”。山東,唐時指華山以東,包括河北一帶。主張系于乾元二年春者(下簡作“乾元二年說”)舉史載乾元元年十月,郭子儀自杏園渡河,破安太清,圍衛(wèi)州。魯炅、季廣琛、崔光遠、李嗣業(yè)皆會子儀于衛(wèi)州。安慶緒來救,復(fù)破之,拔衛(wèi)州,追安慶緒至鄴。許叔翼、董秦、王思禮、薛兼訓引兵繼至,圍鄴。是為“中興諸將收山東”,乾元元年十月以后事也。然而,我們可以另引一段史料:史載至德二載(757)九月收西京,十月收東京?!顿Y治通鑒》是年十一月條,載張鎬帥魯炅等五節(jié)度徇河南、河東郡縣,皆下之。史思明以所部十三郡,高秀嚴以所部郡縣降(史思明至乾元元年六月后復(fù)反,但乾元元年春尚未復(fù)反),十二月滄、瀛、安(定?)、深、德、棣等州降,“河北率為唐有矣”。則乾元元年春依去年冬之戰(zhàn)局稱“中興諸將收山東”,也是可以的。且滄州、德州、棣州皆近渤海,使下文“已喜皇威清海岱”有了著落,比引乾元元年十月圍鄴事似更切合詩意。
(2)詩云:“回紇喂肉蒲萄宮”。仇注引《資治通鑒》乾元元年八月,回紇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將驍騎三千,助討安慶緒,上命朔方左武鋒使仆固懷恩領(lǐng)之。蕭滌非先生則引《資治通鑒》至德二載十月,回紇葉護自東京還,肅宗命百官迎于長樂驛,肅宗與之宴于宣政殿。蕭注所引宣政殿事,自然要比仇注所引更貼切蒲萄宮宴回紇之詩意。然而這條史料也就同樣可為乾元元年春一說所用。
(3)更關(guān)鍵的是,詩云:“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郭相謀深古來少。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背赏酰耆?,李俶自楚王徙封成王,同年四月,立為皇太子(兩《唐書》同載)。則乾元二年不得稱“成王”。浦起龍《讀杜心解》注云:“王已立為太子,句意在于紀功,故稱其勛爵”,似覺勉強。至若“尚書”,指王思禮,乾元元年八月加兵部尚書?!扒暾f”以此證明詩當作于乾元元年八月以后。而《資治通鑒》至德元載(756)十月條,房琯將兵復(fù)兩京,令兵部尚書王思禮副之(《舊唐書》肅宗本紀同),則稱王思禮為“尚書”,亦不必待乾元元年八月后也。
再看對文本意指理解的多歧性:
(1)詩云:“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贬轻?,一在原州平?jīng)?,肅宗往來靈武必經(jīng)之地;一在隴右之岷州。注家多以為該詩指原州平?jīng)鲋轻迹手熳⒃?“及(肅宗)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則崆峒乃鑾輿往來之地?!彼赃@一句也就含有某種諷喻的意味。我認為,此“崆峒”當指隴右岷州之崆峒。杜甫入蜀路線與玄宗入蜀路線大抵相同,檢玄宗本紀可知。杜甫《青陽峽》詩云:“昨憶踰隴坂,高秋視吳岳。東笑蓮花卑,北知崆峒薄?!痹陔]坂上可望見崆峒山。且《史記·五帝紀》有云:“黃帝西至空桐,登雞頭?!贝丝胀┘瘁轻??!跋烧獭迸潼S帝西去的典故,自然切合。由此可推知:“常思仙仗過崆峒”,當指收京而思入蜀之上皇也。對崆峒山不同的定位,也就引出不同的詮釋。
(2)詩云:“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fù)用張子房?!薄笆捸┫唷敝负稳?歷來注家紛紜,或云指郭子儀(趙次公),或云指蕭華(宋人舊注),或云指杜鴻漸(蔡夢弼),錢注則云指房琯?!皬堊臃俊敝负稳?注家似較為一致,謂指張鎬。趙昌平先生與作者論詩書認為:“關(guān)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fù)用張子房。張公一生江??汀?,此為頂針句格,‘張公’必復(fù)指上句之‘張子房’,二句說一人,無可置疑?!彼撁骺?,頗具說服力。然而“蕭丞相”指何人,仍難定論。且所謂“頂真”,似也不必絕對化,蓋杜甫用典注重切姓,如“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薄笆捸┫唷比缰甘捜A,則蕭華陷賊“偽署魏州刺史”,見諸《舊唐書·蕭華傳》,必非所指。既然此處“蕭丞相”不必姓蕭,則“張子房”亦不必姓張,方為切對。正是由于語言本身的多義性,且中國古典詩歌追求言外之意,措詞深婉,更使文本意義有其超越作者意指的獨立性,造成多種闡釋的空間。譬如我們是否可做如下理解:“關(guān)中既留”,指房琯至德元載八月與韋見素等由蜀奉寶冊之靈武,《資治通鑒》至德元載九月條載肅宗“以韋見素本附楊國忠,意薄之;素聞房琯名,虛心待之?!墒擒妵露嘀\于琯?,g亦以天下為己任,知無不為;諸相拱手避之?!狈楷g以玄宗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特殊身份與韋見素等由蜀奉使至屬關(guān)內(nèi)道的靈武,唯房琯獨為肅宗所重,留為己用,所以稱“關(guān)中既留”。至于“幕下復(fù)用”,清代梁運昌《杜園說杜》箋云:“子房則從來并指張鎬,但不應(yīng)琯一句而鎬五句,則此子房當指鄴侯(李泌),不以切姓論也。張鎬獨詳于二公者,此時琯已罷相,泌已還山,張乃現(xiàn)在倚任之人,故借作收科?!苯癜?,房琯罷相在至德二載(757),張鎬罷相在乾元元年(758)五月,李泌歸隱在至德二載(757)十月,則梁氏云云,在時間上是可能的。且無論從形式上看,還是從收京前后的形勢上看,梁氏的批評也不無道理。蓋李泌在收京前后也是朝廷核心人物,與房琯同為蜀中來的舊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泌是皇室家庭矛盾的重要調(diào)解人,所以當時與房琯一內(nèi)一外,是輔助肅宗的兩個主要舊臣,言“既留”、“復(fù)用”,非先后之序,乃同時并用之意,相當“既……又……”的句式。至于所謂“幕下”,當與軍旅將帥有關(guān),于李泌亦遠比張鎬貼切?!顿Y治通鑒》至德元年九月條載:“上與泌出行軍,軍士指之,竊言曰:‘衣黃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下勚?,以告泌,曰:‘艱難之際,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絕群疑?!诓坏靡眩苤?服之,入謝,上笑曰:‘既服此,豈可無名稱!’出懷中敕,以泌為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迷獛浉诮校瑐m(李俶,時為天下兵馬元帥,即后來的成王、太子)入則泌在府,泌入俶亦如之?!鄙鷦佣敱M地記載了李泌“入幕”的經(jīng)過,當時想必廣為流傳,切合“幕下復(fù)用張子房”詩意;且泌多智謀,縱談神仙,或言曾與赤松子等游處,比張鎬更酷似張子房。再者,杜甫于乾元元年所作《觀兵》詩及《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文中所提出的戰(zhàn)略,與李泌擊叛軍首尾復(fù)其巢穴的著名戰(zhàn)略相近,對房琯看法亦相近(史載陳濤斜之敗,李泌出手營救房琯),如此種種,杜甫于情理中不應(yīng)遺李泌于“中興”人物之外①《收京三首》有云:“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背鹱⒁詾樯汤袭斨咐蠲?。可見杜甫對李泌并非潘耒所云“從無一字交涉”。詳下文。。如是,則二句微言有賢臣如此而兩失之,用戒張鎬之勿再失(史云乾元元年五月張鎬罷相,可謂不幸而言中),而琯、泌各一句,鎬四句,于形式上也較為合理。然而此說尚無確證,推理居多,不敢言必,只是作為一種歧見,謹供參考。
(3)詩云:“田家望望惜雨干”?!扒暾f”引史載乾元二年春久旱。然則,“惜雨干”并非無雨,而恰好相反,是有雨而眼巴巴地看著它干掉——
25這是由于丁壯皆上前線,春種無人,是以“惜”之。
(4)詩云:“淇上健兒歸莫懶”?!扒暾f”認為淇水在衛(wèi),與相州鄰,淇上健兒指乾元元年十月后圍相州之兵?!颁可辖骸笔欠裰荒苁侵妇殴?jié)度使圍鄴之兵?《資治通鑒》乾元元年三月條載鎮(zhèn)西、北庭行營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屯河內(nèi)。四月條載安慶緒聞李嗣業(yè)在河內(nèi),與蔡希德、崔乾祐將步騎二萬,涉沁水攻之,不勝而還。河內(nèi),即懷州,在東都東北,為都畿屏障;而淇水所在的衛(wèi)州正處于相州(即鄴城)與懷州之間。如果我們考慮到李嗣業(yè)是收東都的先鋒,是張鎬徇河南、河東的五節(jié)度使之一,而所領(lǐng)北庭四鎮(zhèn)兵此時已成為朝廷倚重的一支主力部隊。(杜甫自己就有《觀安西兵過赴關(guān)中待命二首》,對李部平叛的重要性有很高的評價:“四鎮(zhèn)富精銳,摧鋒皆絕倫。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庇衷?“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3]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保┠敲赐捅鴸|京附近的唐軍主力之一的李嗣業(yè)部,與盤踞相州作困獸之斗的叛軍魁首安慶緒之間的戰(zhàn)事,就不可能只發(fā)生上引史料所載那一次而已。李、安之間的衛(wèi)州(即淇上),在乾元元年三、四月已是兵家必爭之地,是該時段的一個主戰(zhàn)場;故“淇上健兒”有可能指李嗣業(yè)的部隊,不必待九節(jié)度使圍鄴城也。浦起龍《讀杜心解·讀杜提綱》有云:“代宗朝詩,有與國史不相似者。史不言河北多事,子美日日憂之;史不言朝廷輕儒,詩中每每見之?!泵C宗朝相州戰(zhàn)事亦當作如是觀。“淇上健兒”尚有闡釋的空間。
以上諸歧見,據(jù)現(xiàn)存史料尚不足以定讞,且詩的特質(zhì)在抒寫情志,多想象之語,所記史實側(cè)重點自與史家有異。所以浦起龍又說:“可見史家只載得一時事跡,詩家直顯出一時氣運。詩之妙,正在史筆不到處?!薄抖艌@說杜》該詩箋注亦稱:“從前注家,大抵混引史事,將詩中語種種錯會,越有證據(jù)越見支離而聚訟紛紛?!倍艺f法比較通達,也都強調(diào)整體把握。由于唐代遺存資料相當豐富,所以要證實某一具體觀點乃至尋求史料與文本在語詞上的對應(yīng)、巧合,都有相當大的可能性。因之浦起龍《讀杜提綱》主張讀杜詩“須通首一氣讀。若一題幾首,再連章一片讀。還要判成片工夫,全部一齊讀。全部詩竟是一索子貫?!敝挥小吧舷挛摹钡恼w性才能“顯出一時氣運”來。文本的意味就存在于部分與整體的相互說明之中。這個“整體”,首先是“上下文”(詩的意脈),廣之則作者的所有作品,乃至其所從屬的一種文化體系。秉此原則,我們來解讀首韻十二句: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只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蒲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杜園說杜》提醒我們要注意題下原注:“收京后作”。所謂“原注”,即便不是作者自注,也是早期輯錄者之注,最近作者原意,不應(yīng)忽視之,然而也不必將此四字理解為緊接《收京三首》之后①《王狀元百家注編年杜陵詩史》(百家注)系此詩于至德二載《收京三首》下,《杜園說杜》亦系此詩于至德二載(757)。然而詩云“成王功大心轉(zhuǎn)小”,史載乾元元年(758)三月楚王李俶始徙成王,杜甫不得預(yù)稱其為成王,僅此一端,便可否決廣德二載之系年。。杜甫《新安吏》下亦有舊注曰:“收京后作”,但該詩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九節(jié)度師敗相州后,已是定論,距至德二載(757)九月收京已二年。應(yīng)當說,乾元元年春至乾元二年春,該時段的戰(zhàn)局都具備了激發(fā)作者這種情緒的可能性,只不過我們詳細比較這兩個時段作者的所有現(xiàn)存作品,則前者要比后者更具完整性與沖動性。事實上自至德二載九月作《喜聞官軍已臨賊境》,十月作《收京三首》,就已經(jīng)一改此前不久所作《羌村三首》、《彭衙行》那種憂心忡忡的基調(diào),直至次年乾元元年春在長安宮廷唱和諸詩,整體上透出一股喜氣來,可謂“一索子貫”,“顯出一時氣運”。讀者一讀便知,茲不列舉。所以今人鄭文《杜詩檠詁》會說:
其以相州兵潰為據(jù)以定本詩創(chuàng)作之時,似亦不當。蓋乾元元年十二月,魏州失陷,唐軍三萬被殲,乾元二年正月李嗣業(yè)戰(zhàn)死城下,唐軍自冬涉春,城不能下,軍無統(tǒng)帥,將各異心,轉(zhuǎn)輸無繼,財盡糧竭,形成敗潰之勢,豈是“中興諸將收山東”之時哉!且子美出掾華州,牢騷之語,比比皆是,而此詩贊美恢復(fù),情緒歡暢,因疑《詳注》所引史料不免失當。[2]
須補充的是:《洗兵馬》與《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收京三首》,不但驚喜式的沖動情緒相似,而且在內(nèi)容上也往往可以相互發(fā)明。茲錄二題原文如下,以供對照: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胡虜潛京縣,官軍擁賊壕。
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
帳殿羅玄冕,轅門照白袍。
秦山當警蹕,漢苑入旌旄。
路失羊腸險,云橫雉尾高。
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
今日看天意,游魂貸爾曹。
乞降那更得,尚詐莫徒勞。
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
前軍蘇武節(jié),左將呂虔刀。
兵氣回飛鳥,威聲沒巨鰲。
戈鋋開雪色,弓矢尚秋毫。
天步艱方盡,時和運更遭。
誰云遺毒螫,已是沃腥臊。
睿想丹墀近,神行羽衛(wèi)牢。
花門騰絕漠,拓羯渡臨洮。
此輩感恩至,羸俘何足操。
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喜覺都城動,悲憐子女號。
家家賣釵釧,只待獻春醪。
《收京三首》
其一
仙仗離丹極,妖星照玉除。
須為下殿走,不可好樓居。
暫屈汾陽駕,聊飛燕將書。
依然七廟略,更與萬方初。
其二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
忽聞哀痛詔,又下圣明朝。
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
叨逢罪己日,沾灑望青霄。
其三
汗馬收宮闕,春城鏟賊壕。
賞應(yīng)歌杕杜,歸及薦櫻桃。
雜虜橫戈數(shù),功臣甲第高。
萬方頻送喜,無乃圣躬勞。
《洗兵馬》云:“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渡,胡危命在破竹中。”《喜聞官軍已臨賊境》則云:“胡騎潛京縣,官軍擁賊壕。鼎魚猶假息,穴蟻欲何逃?!庇衷?“今日看天意,游魂貸爾曹?!倍鸥ψ饔谇昶咴碌摹稙槿A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亦云:“則慶緒之首,可翹足待之而已”,可見在乾元二年以前,杜甫已有“只殘鄴城不日得”的看法。又檢蕭滌非先生注引《唐書·肅宗紀》:“至德二載十一月下制曰:朕親總元戎,掃清群孽。勢若摧枯,易同破竹?!睂π蝿莸脑u估與杜甫詩文相當一致,故云“只殘鄴城不日得”,無須待乾元二年二月九節(jié)度使圍鄴使其食盡時也。
《洗兵馬》云:“獨任朔方無限功”?!蔼毴巍碑斉c下聯(lián)“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蒲萄宮”連讀,則“獨任”者,在眾軍中獨倚為主導(dǎo)、指揮者也?!断猜劰佘娨雅R賊境》則云:“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前軍蘇武節(jié),左將呂虔刀?!彼究罩腹觾x,時兼天下兵馬副元帥,是“臨賊境”的實際軍事總指揮。“握豹韜”突出了郭子儀掌控全局的地位。“前軍蘇武節(jié)”,仇注引胡夏客曰:“嗣業(yè)所將,皆蕃夷四鎮(zhèn)兵,故以蘇武之典屬國為比?!鄙跏?。外來兵只處于輔助地位甚明。故詩又云:“花門騰絕漠,拓羯渡臨洮。此輩感恩至,贏俘何足操。”拓羯,指北庭四鎮(zhèn)兵?!杜f唐書》肅宗本紀至德二載九月條,載元帥廣平王統(tǒng)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眾二十萬,東向討賊。眾軍中朔方軍是朝廷倚重的“領(lǐng)頭羊”。雖然按慣例稱“廣平王收西京”,但肅宗心里明白,大功歸郭子儀。故是年十一月下制云:“廣平王俶受委元帥,能振天聲;郭子儀決勝無前,克成大業(yè)。”《資治通鑒》至德二載十一月條載肅宗勞子儀曰:“吾之家國,由卿再造?!眲t“獨任”云云,是正面肯定肅宗能倚重子儀,未必是對其九節(jié)度使圍鄴不置元帥一事的諷諫,如是,則“萬國兵前草木風”之“萬國”,當非仇注所謂“會兵鄴城”之九節(jié)度使兵,而是上引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之眾。此句寫出叛軍在“多國部隊”面前“草木皆兵”的恐慌心態(tài),正與“胡危命在破竹中”相應(yīng),至此,三年戰(zhàn)事該做個了斷,乃曰:“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其間“常思仙仗過崆峒”一句,《杜詩鏡銓》引朱注以為崆峒在原州平?jīng)隹h百里。肅宗至靈武及南回皆經(jīng)過此山。“此欲其以起事艱難為念也?!比欢醉嵤?,整體是在寫聞捷之喜,獨此句提示肅宗要“憶苦思甜”,文氣似不暢?!妒站┤住纺嗽?“仙仗離丹極”,指玄宗由長安出走奔蜀。又云:“羽翼懷商老,文思憶帝堯?!背鹱?“此時懷商老而李泌已去,憶帝堯而上皇初歸?!弊C諸《資治通鑒》至德二載九月條,載是月甲辰,捷書至鳳翔,即日遣中使入蜀奏上皇,并表請東歸。同時,肅宗還以駿馬召李泌于長安??梢姟皯焉汤稀辈ⅰ皯浀蹐颉睂懙氖菚r事,并無諷諫之意。如前所論,《洗兵馬》“仙仗過崆峒”指玄宗入蜀,則《洗兵馬》云云,同樣是收京后立即想到讓上皇東歸之心情,如此則十二句一氣呵成。①友人趙昌平先生與余論詩書,以為“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四句間之關(guān)系是:“今——昔——昔——今”,即上二句由當前“今上”清海岱而憶及“上皇”昔日之入蜀,“三年”句接寫爾后兵戈不息,再逆接“已喜”句之寫今日新形勢,所析極精到,合乎錢鐘書所謂“丫叉句法”。不敢掠美,謹錄于此。
《洗兵馬》云:“東走無復(fù)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青春復(fù)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四句一氣讀,寫的是撥亂反正,恢復(fù)正常秩序的景象,是《杜臆》所謂:“帝還京在去年十月,而云‘青春’‘冠冕入’,‘紫檀’‘煙花繞’,言京城復(fù)見繁華,非必其時。”《收京三首》亦有云:“汗馬收宮闕,春城鏟賊壕。賞應(yīng)歌《杕杜》,歸及薦櫻桃?!薄按撼恰薄ⅰ八]櫻桃”云,同樣是虛寫。作于同年十二月的《臘日》已云:“漏洩春光有柳條”。而作于乾元元年春左拾遺任上的一些“宮廷詩”,也多“青春”氣象,如《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云:“天門日射黃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紫宸退朝口號》云:“香飄合殿春風轉(zhuǎn),花復(fù)千官淑景移”;《晚出左掖》云:“春旗簇仗齊”;《題省中壁》云:“鳴鳩乳燕青春深”;而著名的《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唱和諸人也都透出一派“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的“喜悅之象”。可以說,無論虛寫實寫,“青春”已是該時段京洛君臣士民樂觀情緒的符號。杜甫同作于該時段的《送李校書二十六韻》有云:“乾元元年春,萬姓始安宅。”這就是杜甫樂觀情緒之所從來??傮w上說,這是乾元元年春特有的“一時氣運”,而乾元二年春已不復(fù)具備這種普遍的樂觀情緒。
《洗兵馬》云:“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夸身強?!背踝x此四句緊接“鶴駕通宵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之后,頗覺突兀。試讀《收京三首》之三,“春城”“櫻桃”四句后也緊接“雜虜橫戈數(shù),功臣甲第高。萬方頻送喜,無乃圣躬勞?!北阌X章法頗相似,蓋二者都是從正反兩面說事,因收京之喜引出將驕臣奢之憂??偠灾?,將《洗兵馬》放在收京后至乾元元年春的整體語境中,可感受到它們之間的統(tǒng)一性。
綜上所述,《洗兵馬》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春的可能性較大。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101-107.
[2]鄭 文.杜詩檠詁[M].成都:巴蜀書社,1992:175.
Comments on the Creative Year of Du Fu’s Poem Xi Bing Ma
LIN Ji-zh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angzhou Normal College,Zhangzhou 363000,China)
There are many diggerent views as to the creative year of Du Fu’s poem ,Xi Bing Ma.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election and different text interpretations,the paper reexamines this poe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Du Fu’s poems in the same period and studies it in the context as a whole.The conclusion is thus made that the creative year of the poem is the spring of Qianyuan(AD758)Year.
Du Fu’s pome Xi Bing Ma;creative year;historical materials
(責任編輯 魏曉虹)
I207.22
A
1000-5935(2011)02-0024-05
2010-12-14
林繼中(1944-),男,福建漳州人,漳州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古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