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社會性別分析

2011-04-12 07:10梁麗霞李偉峰
山東社會科學 2011年7期
關鍵詞:性別比兩性差異

梁麗霞 李偉峰

(濟南大學 法學院,山東濟南 250022)

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社會性別分析

梁麗霞 李偉峰

(濟南大學 法學院,山東濟南 250022)

本文運用社會性別視角和分析方法,通過分析兩性間存在的角色差異、活動差異、責任差異以及權力差異,探討人們生育行為中男孩偏好產(chǎn)生的機制背景,從而對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持續(xù)偏高問題進行解讀。

出生性別比;社會性別;男孩偏好

人口出生性別比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生的男嬰總數(shù)與女嬰總數(shù)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嬰數(shù)與相對應的出生男嬰數(shù)表示。按照國際上長期觀測的結果,正常的人口出生性別比值通常范圍在103.0—107.0之間,如果長期低于這一范圍的下限或高于其上限,都被認為是出生性別比失衡。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毫無緩沖地持續(xù)上漲,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后,上升速度越來越快,2007年我國出生性別比高達120.2①湯兆云:《我國出生性別比問題研究》,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頁。,嚴重偏離正常值域。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出生性別比失常程度最嚴重、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國家。該問題引起了政府和學界的高度重視,為尋求良策,政府部門和學術界從很多方面分析導致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原因。

一、相關研究述評

總體而言,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原因極其復雜,歸納國內學者的研究,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生理因素、自然因素對出生性別比偏高具有重要影響②盧繼宏:《出生性別比偏高的非社會因素探析》,《西北人口》2004年第3期。;傳統(tǒng)的宗法觀念對性別偏好的直接影響③穆光宗:《近年來中國出生性別比升高偏高現(xiàn)象的理論解釋》,《人口與經(jīng)濟》1995年第1期。;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對生育行為上的性別偏好具有制約作用④孫致忠:《關于治理出生性別比問題的思考》,《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養(yǎng)老模式對性別偏好具有強化作用⑤解振明:《低人口增長率國家的人口現(xiàn)狀及其分析》,《人口研究》1997年第3期;王磊、姜輯瑩:《出生性別比異常的社會學分析》,《學理論》2008年第6期。;計劃生育政策與出生性別比的聯(lián)動效應⑥周麗萍:《關注生育政策與人口結構的聯(lián)動效應》,《市場與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性別選擇技術的可獲性與易得性促成了性別偏好的實現(xiàn)⑦湯兆云、王俊祥:《出生性別比偏高的技術性因素》,《河北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這些研究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行分析,各具合理性,對我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持續(xù)偏高問題具有一定的解釋力。

但是在以上眾多的原因分析中,缺乏社會性別的分析視角。社會性別作為國際上一種重要的學術視角和研究方法,長期以來并沒有被納入到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的研究體系中。通過對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收錄的相關文章進行檢索可以發(fā)現(xiàn),進入到21世紀之后,才開始有學者嘗試在該問題的研究上引入社會性別視角。⑧國內最早運用社會性別視角對出生性別比問題進行分析的文章是祝平燕、鄭美琴于2005年發(fā)表的文章:《從生育行為中的男孩偏好看女性的生存發(fā)展狀況——對出生性別比偏高現(xiàn)象的社會性別解析》,《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截止到2010年,運用社會性別視角和方法對出生性別比問題進行研究的文章僅有22篇,盡管數(shù)量偏少,但標示著社會性別的視角和方法逐漸受到重視,從而為出生性別比問題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整體而言,已有的這22篇文章,雖然都運用了社會性別視角,但是還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以女性為關注焦點的文章較多,這雖然較以前的研究已經(jīng)是一個突破,但還缺乏以兩性為共同關注焦點的研究;其二,大多數(shù)文章運用社會性別視角分析了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的原因、影響和對策,雖然全面但分析得不夠深入;其三,有些文章雖然引入了社會性別的相關理論,但是沒有構建起社會性別的分析框架,因而研究力度仍顯薄弱。

由此可見,針對出生性別比問題的研究中,社會性別視角和方法的介入還處于起步階段。有學者指出,只有加大從社會性別視角來審視出生性別比問題的力度,才能真正做到以社會公正的原則及立場來看待和解決這一重要問題。①周全德:《出生性別比問題的社會性別審視》,《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9年第4期。鑒于現(xiàn)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運用社會性別理論及其分析框架,深入探析性別比偏高的根本原因,以期更為科學全面地解讀和解決該問題。

二、社會性別理論及其分析框架

社會性別概念及其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至今已成為中國學術界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學術視角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性別(gender)是與生理性別(sex)相對而言的一個概念。人類的性別具有雙重屬性,既有生物屬性也有社會屬性。②佟新:《社會性別研究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頁。生理性別是性別的生物屬性,又稱自然性別,指的是男女生理結構方面的差異。社會性別是性別的社會屬性,是指男女兩性在社會文化的建構下形成的性別特征和差異,即社會文化形成的對男女差異的理解,以及在社會文化中形成的屬于男性或女性的群體特征和行為方式。③鄭新蓉、杜芳琴:《社會性別與婦女發(fā)展》,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頁。社會性別常常體現(xiàn)了一種權力關系,在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對男女兩性的行為、角色進行不同標準的規(guī)范和塑造,成為制度性問題。

社會性別理論認為,自從進入農業(yè)社會以來,以往大多數(shù)的人類社會都是“以男權為中心”的,也有人稱之為“父權社會”。這樣的社會對于男人和女人設置了一套文化模式、行為規(guī)范和評價體系,形成了性別的定軌,因此社會性別理論認為男人和女人都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塑造為如此。而這種“社會性別的定軌”嚴重損害了個體的權利和發(fā)展,尤其針對女性。④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頁。同時,社會性別定軌也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不利于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社會性別分析是指“任何把社會性別當作分析的關鍵范疇的理論框架或科研方法”,⑤譚兢常、信春鷹:《英漢婦女與法律詞匯釋義》,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49頁。它要求考察女性與男性面對的不同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期望、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重新評價和認識兩性關系。社會性別作為一個分析范疇,強調由社會形成的男性或女性在角色、活動、責任、權力方面存在的差異,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兩性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地位。⑥坎迪達·馬奇、伊內斯·史密斯、邁阿特伊·穆霍帕德亞:《社會性別分析框架指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頁。而兩性間不平等的地位,即女性地位低,被視為是出生性別比偏高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終極原因。⑦莊渝霞:《女性地位低的層級推演——對出生性別比偏高背后隱象的探析》,《南方人口》2006年第1期。

本文透過社會性別視角,以男女兩性為共同分析焦點,以兩性間的角色差異、活動差異、責任差異和權力差異為分析路徑,探討這種性別間的差異對兩性關系和兩性地位的建構,進而探尋我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深層次原因。

三、出生性別比偏高原因的社會性別分析

(一)性別角色差異

性別角色是由于人們性別不同而產(chǎn)生的符合一定社會期望的品質特征,包括男女兩性所持的不同態(tài)度、人格特征和社會行為模式。⑧周曉虹:《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頁。性別角色雖然與基因、生物、生理特征有關,但是生理特征并不具有決定性的規(guī)定性。性別角色從本質上說是經(jīng)由社會或文化建構而成的,并不是絕對的先賦性角色。

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依靠的是一整套儒家文化的思想體系,對于兩性問題,儒家思想主張“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提倡男女有別,而這種區(qū)別即是一種高低貴賤的區(qū)別?!兑捉?jīng)》中提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迸c乾坤、陰陽、天地相對應的是人類社會的君臣、父子、夫妻關系,處于下位者要無條件地服從上位者。在這種關系秩序中,逐漸形成了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優(yōu)女劣、重男輕女的性別差異觀念,從而也決定了男女兩性的角色差異。

女性的角色特點即是要服從、順從,封建禮教為女性角色建立了一套“三從四德”的規(guī)范,對女性的言談、舉止、服侍、容貌和思想觀念進行了全面和嚴格的約束,女性的角色主要被限定為妻子和母親的角色,被刻畫為依賴男性、操持家務、照料老人和孩子的“賢妻良母”。男性的角色主要體現(xiàn)為丈夫和父親的角色,其特點則是具有權威和支配力量。班昭在《女誡》中對男女兩性的角色特點進行了對比說明:“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标枴?、強被賦予為男性特點,陰、柔、弱被認定為女性特點。與此相適應,社會認可的男性角色是求取功名、封妻蔭子,實現(xiàn)“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角色。男性角色總是與工具性行為和體能性的能力相關,女性角色總是與表達性行為和親和能力相關;而在社會評價系統(tǒng)中,工具性行為和與體能相關的能力總是顯得更為重要,擁有這些特征的男性角色在社會中享有較高地位和權力。

時至今日,盡管社會發(fā)生了巨變,但性別角色的傳統(tǒng)觀念仍然是男性應有事業(yè)心、進取心和獨立性、主動性,行為粗獷豪爽、敢于競爭,即具有“男性氣質”;女性則應富有同情心、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對人溫柔體貼、舉止文雅嫻靜,即具有“女性氣質”。凡其行為模式與所社會期望的性別角色一致,便會受到社會的接納和贊許;否則,會遭到周圍人群的嘲諷或排斥。

性別角色的差異使得男女兩性獲得的社會評價存在差異,男性角色所承載的任務、責任被認為是更有價值的,是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的主要推動者;而女性角色所承擔的任務、責任則被認為只是輔助性的,其價值遠遠低于男性角色價值。正是這樣高低有別的性別角色及其性別評價,導致了人們“男孩偏好”的生育意愿與行為。

(二)性別活動差異

男女兩性的活動空間、活動內容都有顯著差異,這種差異也是人們形成“男孩偏好”生育意愿的重要原因。

我國古代封建禮教對兩性的活動進行了嚴格的規(guī)范,把兩性劃分到不同的空間領域,安排不同的活動內容,并賦予不同的價值。如《周易·家人》中說:“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彼未抉R光撰寫的《家范》中規(guī)定:“男治外事,女治內事”;“婦人無故不窺中門”,“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以上這些規(guī)定就逐漸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規(guī)定,“男主外”意味著男性參與和管理公共事務,負責與“外”有關的一切事務;“女主內”意味著女性被封閉在家庭內,女性的活動范圍與活動內容只是私人領域的家務勞動。

女性受封建禮教的約束,活動空間被局限和禁錮在私人領域,即被限定在家庭領域內;其活動內容亦被限制在家庭私人領域內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務,做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賢妻良母。公共領域中沒有女性的位置,如果女性介入公共領域,就會被視為家國不寧的征兆。而男性則有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處于社會公共領域,男性被要求在社會中謀求發(fā)展以養(yǎng)家糊口,他的社會地位直接決定他的家庭(包括他的妻子)的社會地位,所以他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場所是社會公共領域。

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配置模式已經(jīng)根深蒂固地印在人們的頭腦中。在現(xiàn)代社會,男性到公共領域內的工廠等場所從事工作,男性與生產(chǎn)性工作結合在一起;婦女從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脫出來,參與了較多的社會活動,但是大部分女性特別是農村女性仍被排除在“工作”之外,留在家里從事家務勞動。女性常年的活動領地是家庭,她們的服務對象是長輩、丈夫、孩子,負責的是家庭范圍內的吃、喝、拉、撒、買、汰、燒。女性與非生產(chǎn)性活動結合在一起,女性在家庭內所從事的繁重的家務勞動被排除在正式工作范圍之外,是一種無形的、沒有報酬的勞動,因而很少得到社會承認,女性家務勞動的價值和重要性被制度性地弱化了。

女性活動空間的狹窄,以及對女性活動內容的低評價,遏制了女性的發(fā)展空間,剝奪了女性作為人所應享有的與男性平等的權力,人為地拉大了兩性的差異。

(三)性別責任差異

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模式對兩性責任的預期明顯不同,男性的責任集中于“傳宗接代”、“子承父業(yè)”、“養(yǎng)兒防老”、“養(yǎng)老送終”等方面,對女性的責任預期則明顯降低。

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中,只有男孩才能頂立門戶的觀念根深蒂固,女性不是傳宗接代的主體,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只有男子才被看成傳宗接代的擔當者。父姓子傳,姓氏的存亡關系到家庭、家族的興衰;家譜中以父系為經(jīng),父子鏈接,“外姓”的妻子被列于丈夫旁邊,女兒則沒有位置;無兒的家戶只能依靠收養(yǎng)、過繼兒子補充后代,否則就是“斷子絕孫”。這種家族鏈條的唯男化傾向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育取向。1992年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對10省市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人們對不同性別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責任期望,對男孩的主要責任期望按順序排列高居首位的是傳宗接代;而對女孩的責任期望排首位的是精神寄托天倫之樂,傳宗接代的期望相當弱。①莊渝霞:《女性地位低的層級推演——對出生性別比偏高背后隱象的探析》,《南方人口》2006年第1期。2000年,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宣傳教育司所做的抽樣調查顯示,“傳宗接代”重新上升為人們生育男孩的首要目的。即使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高、文化教育事業(yè)較先進的城市社區(qū),居民也仍將傳宗接代排在第一位,與傳統(tǒng)社會并無二致。②潘貴玉:《婚育觀念通論》,中國人口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頁。

在繼承家業(yè)方面,人們對于男孩的期望也遠高于女孩。有數(shù)據(jù)表明,人們期望男孩承擔起繼承家業(yè)責任的占11.99%,而期望女孩承擔繼承家業(yè)責任的比例只有4.44%。③莊渝霞:《女性地位低的層級推演——對出生性別比偏高背后隱象的探析》,《南方人口》2006年第1期。在豫北農村,不是法律卻嚴于法律的父系家產(chǎn)繼承制度至今仍被廣泛執(zhí)行,只有兒子才能繼承父母的房產(chǎn)、宅基等財產(chǎn)。④謝玉娥、王利勤:《從性別生存及命運看我國農村出生性別比失衡問題》,《焦作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兒子才是“自家人”,祖?zhèn)鞯募耶a(chǎn)、財富和手藝,需要兒子來繼承;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出嫁后就成為“別家人”,所以沒有責任也沒有權利承擔自己的家業(yè)。

“養(yǎng)兒防老”是父系家庭里男孩子被要求承擔的一項重要責任,同時也是男孩子所具有的一項重要功用。由于當前我國養(yǎng)老保障體制還不健全,特別是在農村仍然主要依靠家庭養(yǎng)老,而男性的繼嗣制度使兒子成為養(yǎng)老責任的實際承擔者,人們認為只有生育男孩才能降低養(yǎng)老風險性。⑤葉晨曦、宋綠葉:《對我國出生性別比例失衡問題的思考》,《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第2期。傳統(tǒng)農村家庭“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是將女兒排除在外的,盡管出嫁后的女兒也能為父母提供經(jīng)濟供養(yǎng)和生活資料,但父母仍然認為女孩畢竟是人家的人,女孩的養(yǎng)老保障效用的可靠性差。

人們對男孩的責任期望除了“養(yǎng)老”之外,還有另一主要責任期望即是“送終”。我國許多地方喪葬禮俗均帶有性別文化的色彩,父系家族規(guī)定了男孩的“養(yǎng)老”責任,也明確了其“送終”責任。在農村祭祖送終的許多禮儀都必須由兒子來完成,只有兒子才能送終,女兒是不可以送終的,“爐灰不能打墻,閨女不能埋娘”,即便事實上沒有兒子,也要過繼或收養(yǎng)一個來完成他們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傳統(tǒng)的喪葬習俗在人生的終點再次設置了性別禁忌,這種習俗無形中也提升了男孩的價值。⑥宋丹丹:《農村出生性別比升高的性別視角分析》,《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9年第4期。

這種性別間的責任差異在我國仍普遍存在,對人們的男孩偏好無疑具有強化作用。

(四)性別權力差異

男女兩性的角色差異、活動差異以及責任差異,使得資源的分配和占有方面男性占據(jù)著優(yōu)勢,男性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而女性受到更多的限制,資源配置的性別差異又直接導致在權力關系上,男性處于支配地位,女性處于從屬與服從地位。

在經(jīng)濟自主權方面,女性獲取資源的機會較少、收入水平偏低、經(jīng)濟權益缺乏保障。在農村,很多女性的土地使用權難以得到保障,婦女結婚后往往失去遷出村的土地使用權,而在新遷入村又不能及時得到相應的土地使用權。此外,女性在獲得土地的質量與數(shù)量上也明顯低于男性。⑦閉健輝:《我國農村性別偏好的經(jīng)濟學分析及對策》,《桂海論叢》2003年第5期。另一方面,隨著農村經(jīng)濟的全面發(fā)展,大量農民外出打工,但外出打工的多為男性。有數(shù)據(jù)表明,農村男性勞動力外出打工的比例為23.6%,女性僅為3.9%;⑧李實:《中國農村女性勞動力流動行為的經(jīng)驗分析》,《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01年第1期。即便是能夠外出打工的女性,與外出打工的男性相比,在收入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⑨鐘普寧等:《經(jīng)濟發(fā)達農村地區(qū)外來勞動力的性別差異研究》,《人口與經(jīng)濟》2001年第2期。與農村女性相比,城鎮(zhèn)女性的就業(yè)權以及勞動保障權也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城鎮(zhèn)女性在業(yè)率降低,2000年第二次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結果表明,與1990年相比,城鎮(zhèn)女性在業(yè)率下降了12.6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損害女職工勞動權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⑩呂紅平、陳勝利:《社會性別與人口發(fā)展》,中國人口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頁。此外,男女職工工資收入差距不斷加大,199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農村女性年均收入為男性的81.4%,城市女性的平均月收入為男性的77.4%;①陶春芳、蔣永平:《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概觀》,中國婦女出版社1993年版,第84—89頁。到2000年,城鎮(zhèn)男女兩性的收入差異比1990年擴大了7.4個百分點,農村男女兩性的收入差距則比1990年擴大了19.4個百分點。②《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抽樣調查主要數(shù)據(jù)報告(5)》,《中國婦女報》2001-09-11,第1版。女性經(jīng)濟自主權方面的弱勢地位,使人們更傾向于生男孩,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生存條件和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男女兩性在受教育權方面也存在顯著差異,我國女性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男性。雖然在法律上規(guī)定了男女擁有平等的受教育權,但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女性并沒有享受到充分的受教育權。農村婦女文盲率高、女童的入學率低、失學率高等情況就說明了這一點。1995年1%的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在各個年齡組中,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均低于男性,且年齡越大,差距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性別差異也越大。③王鳳華、賀江平等:《社會性別文化的歷史與未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頁。在家庭教育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保男棄女”的選擇,從而形成受教育機會、受教育程度和水平等方面明顯的性別差異,最終導致兩性在發(fā)展機會和權力方面的差異。

在家庭內部的權力分配方面,男性家長掌握著家庭事務管理權,支配著家庭的經(jīng)濟資源、社會資源及其成員的生活。在農村,失去土地的女性,在家中處于不利地位,很難與男性平等地參與家庭決策;而家庭內外出打工的性別差異,又使得男性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即便是在城鎮(zhèn),婦女從事大量的非正規(guī)就業(yè)以及婦女在就業(yè)中受到的性別歧視,也使得婦女在家庭內部的權力和地位受到?jīng)_擊。特別是在農村家庭,“夫主妻從”的權力模式占據(jù)主導地位。僅以1996年對6400多名城鄉(xiāng)已婚者的調查來看,農村家庭以丈夫擁有家庭實權占多數(shù),家庭內部資源的配置優(yōu)先考慮丈夫的需求。④單藝斌:《女性社會地位評價方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頁。

男女兩性在社會事務管理權的掌控方面,也存在明顯差異。長期以來,作為群體的女性在政治活動領域的參與受到極大限制。新中國成立以來,盡管我國女性政治參與程度明顯上升,但仍存在較大的性別差異。大多數(shù)女性幾乎沒有權利和機會參與社會政治活動,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女性政治參與徘徊不前、高層女性領導匱乏、正職女領導稀缺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⑤祝平燕、鄭美琴:《從生育行為中的男孩偏好看女性的生存發(fā)展狀況》,《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20世紀50年代70%以上的鄉(xiāng)都有女正、副鄉(xiāng)長,現(xiàn)在僅有不到10%的鄉(xiāng)有女正、副鄉(xiāng)長。⑥葉文振:《女性學導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頁。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男女兩性在經(jīng)濟、教育以及家庭和社會領域內的權力存在較大的差異,相比較男性而言,我國女性的總體地位、權力都偏低,處于弱勢地位。

四、結語

運用社會性別分析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分析人們生育行為中男孩偏好產(chǎn)生的機制背景。通過對性別角色、性別活動、性別責任以及性別權力的差異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當今家庭與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由不合理的性別結構和性別關系累積形成較大的性別差異,女性價值嚴重缺失,女性在諸多方面承受著性別不平等的待遇。正如劉伯紅所分析的:“累積性的性別差異和女性沒有價值的結果即是出生嬰兒性別比嚴重失調?!雹呓鹦√摇⑧崟早?《聚焦中國人口安全》,中國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頁。婦女在生存和發(fā)展中的弱勢地位,會在客觀上強化人們在生育行為中的男孩偏好情結,使人們認為生育男孩比生育女孩可以得到更多的效益,人們必然不愿意承受生育女孩的社會風險,所以他們會盡其可能的規(guī)避這種風險,這也正是導致我國出生性別比持續(xù)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出生性別比持續(xù)偏高問題,其關鍵在于找到人們性別偏好的癥結所在,努力消除兩性間現(xiàn)存的等級化差異,使兩性地位、兩性關系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

C913.15

A

1003-4145[2011]07-0116-05

2011-04-05

梁麗霞,濟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李偉峰,濟南大學法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師、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陸影l(fā)uyinga1203@163.com)

猜你喜歡
性別比兩性差異
相似與差異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受控兩性分枝過程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七連降”
論《紫色》中的兩性和諧
兩性聚丙烯酰胺的性質、合成與應用研究進展
DADMAC-AA兩性共聚物的合成及應用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韓國女性公民社會組織參與出生性別比治理的經(jīng)驗與啟示
边坝县| 大余县| 车致| 穆棱市| 阳泉市| 清镇市| 太仓市| 雅江县| 衡阳市| 临西县| 龙陵县| 南漳县| 平利县| 稷山县| 海安县| 禹州市| 筠连县| 黄平县| 云龙县| 山丹县| 天等县| 禹州市| 光泽县| 黎城县| 精河县| 六枝特区| 武功县| 湄潭县| 诏安县| 故城县| 忻城县| 乌拉特中旗| 宁波市| 布尔津县| 赤壁市| 汉阴县| 合肥市| 子长县| 陇西县| 武强县| 比如县|